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听说你是重生的 (程十七)



他们计较着就在大皇子大婚前后,将方案呈给皇帝。

然而就在大皇子大婚前几日,发生了一件轰动京城的大事。

泾阳侯宋三爷和灵犀县主林樾蓉成亲了。灵犀县主是太后新封的,风光的很。而宋三爷和公主的那点逸事,更是几乎人人皆知。

不少人去看热闹。

他们的婚礼极为盛大,十里红妆,热闹非凡。须知宋家家底丰厚,林家当年更是天下首富,且林樾蓉自己经商,攒下的私房钱也不少。她也没什么兄弟,万安伯又宠爱她,她的嫁妆极为丰厚。

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晃花了不少人的眼。

周暄原本还想着林樾蓉出嫁,林樾溪可能会有回府的机会。——毕竟唯一的妹妹在郊外庄子上,万一有谁问起,新娘子面上也不好看。

然而事实证明她想多了。林樾蓉出嫁,林府忙碌无比,似乎都忘记了还在庄子上的林二姑娘。

林樾蓉顺利出嫁,出嫁当日,宫中太后竟还有赏赐。

人人都说,看来泾阳侯和绥阳长公主的事情是假的了。若是真的,太后身为长公主的生母,不讨厌林樾蓉也就罢了,还会善待林樾蓉?

倒是绥阳长公主这日并未露面。

泾阳侯也不介意,说到底他和长公主虽然当初很有默契的打算在一起,但并没有不是么?

他自问跟公主也没感情,合作居多。反而是他与阿蓉之间,从相识到相知,或许年龄上的差距,她和宋愈的旧事,都曾让他犹豫,但他对她的心意,从来没有改变过。一如她对他的真情。

他喜欢她看他时深情的眼神,那温柔却炽热的深情,几乎能将他溺毙。他疑惑于她深情的眼神,他也很庆幸,这眼神以后只属于他。

至于别的,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父亲与林樾蓉成亲,对宋愈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自己念念不忘的人,终于嫁给了自己的父亲。

明明这一日跟记忆中没有任何分别,明明他已经经历过一世,可他再次看见,仍忍不住心痛,甚至比上一世要痛上许多。

是了,上辈子,这个时候的他,还未察觉到他对林樾蓉的心思。他对令仪一见钟情,两人顺利订婚,他志得意满,满心期待。纵使有些许难过也只是因为曾经跟自己有牵扯的,那个变化很大的,很吸引人的女人竟然嫁给自己父亲了。

可是,这一世,他是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甚至在他们拜堂时,他还想过自己顶替了父亲与她拜堂,或是再重来一回,不管什么继母,禁忌,就是跟她在一起……

但很快,他就赶走了这些念头。不行,他要弥补令仪,他对不住令仪,也对不住他们未出世的孩子……

上天给他机会,是听到了他的心声,教他来弥补过错的,不是让他来再添遗憾的。况且,他看得出来,父亲与阿蓉感情极好,他插不进去。

所以,他只能弥补令仪。

这结论让他痛苦的同时,又有些心安和期待。

或许,他真的可以和令仪好好的,拥有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孩子……

这段日子,因为忙着父亲娶妻的事情,他也没有精力去思考该怎么才能娶了令仪。如今林樾蓉进门了,她是他名正言顺的继母了。他最后的一丝幻想没有了,他也该努力了。也许他幸福了,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上回请了王媒婆说媒不成,看得出来,王媒婆的嘴皮子还是很好的。

下一步该做什么了?合八字是不是?

对令仪的八字,他很熟悉呢。

第54章 祠堂失火

三日后,周旸带着妻儿出现在了周家。他原本在三月底就拿到了调职公函,但因继任者还未到,又有不少公务还未交割清楚,他在杭州耽留了许久,直到五月初才动身归来。

周旸夫妇离京时还是三年多以前,再回来时,他们已经有了儿子周瑛。

杨氏看着阔别三年的儿子,眼圈儿瞬间就红了,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犹在梦中。

无他,这样的梦,她已经做了无数次。

周旸夫妇带着一岁半的儿子给周恕夫妇叩头,两人神情都有些激动。

周瑛仰着小脸儿,甜甜的喊着“祖母”,喊的杨氏心都快化了,忙让他们起来进去。

周暄站在母亲身后,看看大哥大嫂,明明是熟悉的眉眼,却仿佛有了一些陌生的感觉。她冲兄嫂施了一礼,再看看小侄子,这是她第一次见他。小小的,白白的一团。母亲说像哥哥,她却瞧不出来。

一家人经久未见,自是有说不完的话。下人来来回回,呈来果蔬茶水糕点。周恕与儿子谈事,杨氏则亲自抱着孙子,问着儿媳这三年来的种种,又问起周瑛平日如何。

路随玉一一答了。当然又问起周家在京中如何。

虽然这些在三年中的书信里都有提及,但当面细讲,又有不同。

路随玉初时还认真听着,待后来就有些心不在焉了。

傍晚时分,外出的舟山先生回来,与他们又是一通厮见。

路随玉瞅着机会,忽的开口问道:“母亲信上不是说征征常来咱们家吗?怎么此刻不见征征?要不,派人去叫他过来?”

这个问题她早就想问了,她以为她一回来就能看见路征呢。说起来,路征早年跟随舟山先生读书,姐弟两人已许久未见。

杨氏脸上的笑意微微一顿,她轻轻拍拍怀里的周瑛,又看一眼正襟危坐的女儿,见其并不上心。她莫名地松了口气,说道:“你说的是,你们如今回来,确实是该叫他过来。”

自那次之后,路征就没来过周家。杨氏虽然心有遗憾,却并不后悔。今日路随玉归来,她想,还是叫路征过来吧,就在她眼皮子底下呢。而且若她不同意,反而更让路随玉怀疑。

杨氏再瞧瞧女儿,心说,她也不是很上心啊。

殊不知周暄手心里早蓄满了汗,一颗心砰砰跳个不停。她掩饰性地喝了杯茶,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好久没见到他了呢。——其实仔细算下来,时间并不长。可是感觉上来讲,仿佛过了好久好久一般。也不知托舅公送给他的信,他看了没有,看到以后又是什么反应。

她如是这般想着,不觉有些出神。

路征听闻姐姐路随玉回京,自是欣喜。周家使人来请,他连忙应下。他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换了衣衫,来见姐姐、姐夫和外甥。

路随玉面上虽云淡风轻,但内心着实焦急。她想看看,当年那个少年,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

路征甫一出现,她变觉得眼前陡然一亮,如满月的清辉穿过云层铺泻而至。有个声音在她心里说,哦,原来他是长成了这个样子。

不惊喜不失望,仿佛在她心里,他本就该是如此。

“征征……”

路征刚一走进厅中,就看到了路随玉。在他看来,路随玉变化不大。与过去相比,无非是更成熟些,气质更娴静些,或许还多了些母性。

路随玉看着眉眼柔和,没有丝毫愁绪,想来日子过得也算如意。她过的好,他就放心了。

路征先冲长辈施了礼后,才走向路随玉:“姐姐……”

他这一声姐姐出口,路随玉的眼泪便滚滚而落。

她站起身来,试图去像小时候一样摸摸他的脑袋,然而却惊觉,他已比她高出许多。

是了,他不是小孩子了,他是个已经可以娶妻生子的男人了。

路随玉有不少的话想对他说,但当着众人的面,一时也不好开口。她只垂了会泪,就自己擦干了。

已然接近饭点,杨氏自然留路征用饭。

路随玉让奶娘带了周瑛下去,她身为儿媳,站在杨氏身后,要伺候婆婆用膳。她刚要布菜,杨氏就摆了摆手,笑道:“咱们家不兴这个,你意思一下就成了,自己坐下吃吧。在路上奔波了这么久,你也累了……”

婆婆虽然发话了,可路随玉仍布了两道菜,才坐下入席。婆婆给她面子,她也愿意给婆婆面子。

久别重逢,这顿团圆饭吃了很久。路征控制着自己的眼神,尽量不去看周暄。

他当然很想看她,看她这些天有没有什么细小的变化,会不会看见了他,眼中流露出惊喜……

可他生生忍了下来,他认为他和杨氏之间是达成了某种默契的。在他能完全解决她的后顾之忧之前,他不会招惹周暄,至少在杨氏面前,他不会。

但是偶尔,两人也会眼神相触,视线就像是被黏住了一般,久久分不开。

他能看得见对方眼里的喜意和担忧,还有明显的害羞,他心中一热,借喝酒来掩饰自己的情绪。

杨氏今晚的注意力都在儿子儿媳和孙子身上,尤其是她那才一岁半大的孙子。她时刻关注着他,哪怕是奶娘看着,她也不能完全放心。

她倒是还记着盯路征,然而打眼望去,路征老老实实,低头饮酒,并没有去借机靠近周暄,她略略松了口气,猜想路征可能知难而退,或者另有考量,也就不大在意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