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平安镇所有人家布店、做绣品生意的店铺中剩下的碎布,全都被叶子衿买下来了。
一家不算多,但七八家走下来,买的就多了。
“咋买了这么多碎布头?”叶苏明问。
“回去有用。”叶子衿笑眯眯地回答。
于是,叶苏明用牛车将一车的碎布头全都拉回来了。
“咋买这么多东西?”马氏将他们将搬下来很多袋子,立刻过去检查。当发现是碎布头时,她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娘,你忙你的,姐,你拿着剪刀过来帮忙。”叶子衿大喊。
“干什么?”叶子楣拿着一把剪刀出来。
“将大一些的碎步找出来剪成长条,下午的时候搭架子用。”叶子衿解释。
“这个主意好。”叶子楣问了价格以后,立刻夸赞她。
叶子衿见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又让叶苏凉到木头和村长家借剪刀。
“你们怎么也过来呢?”叶子衿看到叶小翠和叶巧巧也跟着过来,随口一问。
“听说你找到了宝贝,我们过来看看。”叶巧巧调皮地回答,两个姑娘也不见外,直接端了凳子出来坐下来,一起帮着叶子楣剪布条。
叶子衿则负责将她们剪好的布条扎好,放在一旁备用。
人多力量大,三个姑娘平时都做绣活,用起剪刀来,也得心应手,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十来个布袋中的碎布就全都变成了布条,不能用的则放在了一边。
“中午可没有办法请你们吃饭了。”叶子衿嘀咕。
“你想感激我们也不难,让我们在剩下的碎布中挑一些回去做荷包。”叶巧巧不客气地说。
“行,剩下的,你们尽管挑。”叶子衿直接答应。她对针线活没兴趣,所以剩下的布条对于她来说,半点儿用途也没有。
叶子楣她们就不客气地从碎布头中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这些布头很多都是绸缎的料子,叶巧巧几个喜欢的不得了。
很快,她们就满意回去了。
下午的时候,叶子衿让叶苏凉扛着布条来到了田头。叶苏离和叶良禄已经带着村民开始搭架子。
“不能这样搭。”叶子衿见大家搭得十分随意,立刻让大家停下来。
“每一棵苗旁插一根杆子,然后将梢头拢在一起后,上面还要搭上一根横杠,然后隔一段距离,再打一个三角的斜杠。”叶子衿亲手做给大家看。
大家都是种田的,很快就看懂了。于是男人们忙着搭杆子,而叶子衿在带着叶巧巧等一群女孩子开始绑苗苗,“大家都做得仔细一点儿,明年你们说不定也要种。学会了,就比别人更近一步了。”
“好,咱们一定好好干。”有人笑着回答。
十来亩地的西红柿,这么多人一起忙着搭杆子,半天下来,也没有搭完。第二日,大家继续搭,叶子衿不让自家人搭杆子绑苗,而是带着一家人和木头一家开始掐茬。
每一株西红柿上的枝杈都有公母之分,就是种惯了田的叶良禄、木头他们,也不认识公母。叶子衿认真给大家讲解了一番。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认识以后,大家干起来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打叉不是太累,但需要弯腰。
木头的母亲身体不是太好,也过来帮忙了。
“这是什么?长得这么高呢?”钱多串窜了进来。
“胖子,让你办得事情办得怎么样呢?”叶子衿问。
“明日就送来,我是那种说话不算话的人吗。”钱多串有点儿小傲娇,“看到没有,再过一个月,咱们就成邻居了。”
“你是打算天天过来蹭饭?”叶子衿斜睨他一眼。
“偶然,你又不是天天下厨。”钱多串回答得十分爽快。
“我姐的手艺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反正你比你家的厨子做得好。”叶子衿和他斗嘴。
“子衿,和他废话干什么?”叶子楣对钱多串有意见,听叶子衿提及她,立刻打断了子衿继续说下去。
于是叶子衿闭嘴,再也不理钱多串。
“明天的牛奶也会送来,你打算做什么点心?”钱多串随着她往前移动。
“胖子,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就你这体型,很容易碰折了枝,碰断一根,五两银子。”叶子衿被他跟的烦了,吓唬他。
“你抢钱呀,你们自己故意将枝掐掉,还嫌弃我碰坏了。”钱多串声音提高了几分。
“呵呵,我们掐掉的是没有用的枝,剩下的都是有用的,不然你赔让谁赔?”叶子衿冷笑着回击。
钱多串看看地上的,再看看苗上的,然后不吭声了。
“我还是去看房子得了。”钱多串怕叶子衿掉到了钱眼中,掉头走了。
“红果?”没想到打发了一个,一会儿又来了一个。
“六公子好眼力。”叶子衿笑眯眯地回答。
“颜色越是艳丽的东西越有毒,听说这红果也不例外。”六公子意有所指地说。
“都说是听说了,道途听说,笨蛋才会信,六公子,你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也相信别人胡说八道了。”叶子衿站起来捶捶腰,话说她果然不是能干体力活的人,哎哟,她的腰哟。
“你们过去帮忙。”六公子发话。
跟随他而来的几个侍卫顿时傻眼了。
六公子的笑容立刻变淡了。
几个侍卫连忙过去向叶子衿请教,难得有免费的人可用,叶子衿立刻笑眯眯地教他们。
五个侍卫五把好手,叶子衿立刻被腾出来了。
“叶姑娘,我家公子让我们过来帮忙。”不大一会儿,钱多串身边的小厮也被打发过来了。
叶子衿来者不拒,于是地里又多了两个免费使用的人。
“大门送来了,叶姑娘要不要过去看看?”六公子淡淡地问。
“这么快就好呢?”叶子衿大喜。
“早点装上去好,毕竟我也想早点儿知道叶姑娘做的是什么生意。”六公子淡笑着说。
“好说好说。”叶子衿笑了起来,“对了,六公子,你的门路多,能不能帮我多买点儿食盐?”
“容峘。”六公子忽然说。
“什么?”叶子衿惊讶地问。
“容峘,我的字。既然以后我们有合作关系,你总是叫我六公子,显得太见外了。”六公子回答。
“六公子爽快。”叶子衿高兴起来,古代人的字是对信得过的人才会说,既然对方有心和自己结交,她当然乐意多一个朋友。哼,打死叶子衿也不会承认,实际上,她是想找个现成的靠山用用。
凭着女人的自觉,叶子衿感觉到六公子的实际价值要比钱多串还要高!以后,她是要做大事的人,没有靠山,就等着被人吞了吧。
虽然,这些六公子做事有点儿怪怪的,也罢,或许也不算怪,人家只是忧国忧民,对种植粮食情有独钟,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过严格说起来,六公子只是性子冷淡了一些,为人还算不错。
最起码,六公子和费玉林对她和叶家没有任何恶意。常年在商场上打拼的她,鉴别人的能力还是有的。算了,就当赌一把了!
在心里衡量了得失以后,叶子衿对六公子说话的语气也变得亲昵许多。
本书由,请勿转载!
第75章 胖子,咱们合作吧
两个人来到作坊,作坊门前正有几个侍卫模样的人在忙着装门。
叶子衿过去用手直接敲了敲,质量不错,沉重而厚实,就算来了贼,也甭想将门撬开。
当初盖院墙的时候,她也多了心眼,特意将院墙加高了不少,还在上面插了许多尖锐的竹子和带刺的树枝,贼就算想翻墙进来,门也没有。
“谢谢你,容峘。”叶子衿客气地向他道谢,“我向你保证,你以后绝对不会吃亏。”
“子衿如果有空的话,愿意帮我看看野稻,我就感激不尽了。”六公子直接点出了自己的目的。
“没问题,你既然在稻子上着手,何不在小麦上也下点儿工夫呢?”叶子衿笑着说。
“我已经派人去找了。”六公子没有隐瞒她。
“行,这是你的私事,我不会问。”叶子衿摆摆手说,“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快将盐送过来,不过多少银子,我能不能先欠着,我现在属于一穷二白阶段了。”
“可以。只有你好了,我才有机会跟着一起赚钱不是。”容峘笑眯眯地答应,“做生意,没有一点儿付出的话,哪有收获呢?”
“果然够朋友。”叶子衿更加高兴了。
两个人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了朋友,装门的几个侍卫,眼中则露出了惊诧之色。不过这种惊诧之色也是一闪而过,叶子衿根本没有注意到。
容峘的办事能力要比钱多串强多了,毕竟钱多串上面有人,他还不是一家之主,什么决定都要向钱老爷请示才行,而容峘则是自己当家作主。
第二日,就有人送来了叶子衿需要的盐,而且还是难得买到的精盐。
“子衿,你要这么多的精盐干什么?”马氏紧张地将她拉到了房间里焦急地问。
叶子衿能理解她为什么如此紧张。
在古代,盐虽然是百姓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盐同时也是朝廷限购的奢侈品,除非使用盐的人有明路证明盐的使用情况。
收藏qubook.org书签防失联 书籍数据与原来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