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洛锦绣特意提醒过,想要长期让百味居收作坊出的凉皮,前提必须是凉皮的质量过关,别为了节省成本往里面掺杂一些不该掺的东西滥竽充数,否则到时候作坊开不下去了没人会负责。
以后会怎么样现在还不好说,至少当下,没有人会想着糊弄百味居,制作凉皮时非常小心,一点材料都不愿意浪费掉。
等陆掌柜收到了第一批凉皮,检验过确定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后,有洛锦绣的面子在,货物本身也让他满意,给出的价钱比里正和村里人预想得都要好得多。
百味居的凉皮一份卖十五文钱,如果额外多添一份凉皮,则每份再加五文钱,比起一些肉丝面什么的都贵了不少,但架不住这玩意吃的就是个新鲜,独一无二,便是卖得更贵一些,照样有人买,而且每天的消耗量非常多,好几百斤都打不住。
有的大户人家派下人来买,都是直接买好几十份回去全家吃,一次就要花上好几百文钱。
每一份凉皮,陆掌柜给的收购价是六文钱,其中作坊的材料成本加上手工费大约是在两文,也就是说,一份凉皮净赚四文钱,一天供货量大约是在五百斤左右,一斤凉皮平均约能做三份凉皮,算下来一天大约能赚上六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一百八十两!
里正拿到第一笔收入时把这笔账一算,好悬没激动得直接厥过去!
一个月一百八十两里面有他们家的百分之十五,二十七两银子!仅仅一个月!比过往他们家好几年的收入都要多!
那些只有百分之一的份子的人家,每月也至少能得一两零八百文的分红,加上每家有一个帮工的名额,加上帮工的工钱,一个月二两银没跑,炎热的夏天凉皮卖得最好的时候连续个三个月下来就有六两银子,相当于一般人家两年的日常开销了!
份子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家,可以给作坊提供制作凉皮的原材料,额外再赚一笔,算一算也不会比其他人少赚多少。
除了夏天,其他季节降温后凉皮卖的肯定不如夏天,但必定也有收入,九个月哪怕每个月只能赚上五百文钱,加起来也有四两多,合计在一起年赚十两银以上,各家地里的收成基本够平时的开销,这笔钱就是额外存下来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离开
村里人从里正口中得知赚了多少,以及给他们算了算账目后,都有些不敢置信,这么一个小作坊真的能赚那么多!?
他们原本与想着哪怕是能赚个三五百文钱,也很满足了,村里稍微有点技艺或者嘴皮子利索去镇上做帮工伙计的,最多不也就能赚这么多吗。
可里正居然说日后他们可能每个月都能赚到二两银子,份子钱占比例少的也有一两多,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到惊喜,几乎都要喜极成泣了!
因为第一批凉皮只拿到了六两银子,七十多户人家根本没法分,里正便宣布,日后每个月发一次分红,和外面发工钱的频率一样,村民们对此也没有意见。
和村里绝大多数人比,云家对一个月一二两银子收入是不满意的,酸辣粉营生不如最开始赚了,他们一个月收入也绝不止这么点,但,能怎么说呢?形势不一样了,他们欠了一屁股债,债主们都盯着他们。
发达了以后不怎么放在心里的一二两银子这会儿也不能不当一回事了,至少他们家十好几口人每个月的开销是足够了,酸辣粉转来的钱除了留下一部分继续保证云成耀读书,其余的都得拿来还债。
还有件值得一提的事是,里正从自己家的百分之十五里单独分出来一部分准备留作村里功用,比如有特别苦难的人家日子过不下去了,补贴一点,或者村里再闹灾拿来帮助全村人渡过难关等等关键时刻用。
其他人家得了里正的提醒后,也纷纷表示他们愿意一起出一份力,多了他们拿不出,但每年从十两收益当中拿出一两,咬咬牙还是舍得的,毕竟,谁也不好说这钱有朝一日自己家也会有所需要。
七十多户人家不指望每家都愿意拿出一两银子,但哪怕只给个几百文,甚至百八十文呢?左右是一年拿出来一次,对家里也没什么负担,加起来少说也能攒下几十两银子,攒到一定数目后若是村里没发生什么大灾难,里正也表明到时候会用这些钱给村民们其他的实惠,总归是亏不着他们。
凉皮作坊的事情洛锦绣除了最开始给了一些建议,后面一律没插手,直到里正婶子喜滋滋过来给她报喜提到了这件事,才心中一动,多嘴了一下。
“其实这笔钱完全可以拿来在村里自己办一个私塾,请个先生来教书,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不见得日后都要考科举,但学学算账去镇上做个账房也是好的。”
里正婶子一拍大腿,大喜道:“对啊!这么好的主意我们怎么没想到呢!果然还是锦绣你脑子最灵活!”
事关自家孩子入学读书,到时候那些随份子的人家肯定也更愿意大方掏钱。
里正婶子不敢耽误,赶紧回家把这事儿和里正提了提,果然,里正也觉得是个好主意,又赶紧和村里其他人通过气,得了消息的人就没有一个不高兴的,都快激动疯了才是真的。
在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非常明显,自己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在家长们心里基本就和‘出人头地’划上了等号。
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能将家里孩子送去读书,镇上的私塾束脩收得太贵他们根本供不起,如果村里自己办个私塾,肯定不会收太多钱,而请先生的钱又几乎是村里人一块儿出,很公平。
前一刻还为了凉皮作坊出乎意料地多赚钱的事兴高采烈的村民们,转眼的功夫就为半私塾的事转移了注意力,彻底沸腾了。
村里随处可见满面喜色的村民,那些个整日里就知道说三道四,嘀咕左邻右舍家的八卦的三姑六婆们都没心思注意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整个村子一片欣欣向荣,氛围是前所未有得好!
徐氏住在大院里每天都会出去走动活动筋骨,自然将这些改变看在眼里,心中不无感慨。
这些出身小地方的百姓们,虽说日子过得比较艰苦,可实则只要他们肯努力,没有老鼠屎,但凡给他们一个机会,发家致富并没有想象中得那么难。
而这些,都是洛锦绣带给村民的。
徐氏目光柔和地看着正在院子里和云景灏比划练手的丫头,脸上满是赞赏。
村里人以前没少听风就是雨地说他们的闲话甚至指责他们,但她仍然愿意不计前嫌地帮扶村民一把,可见其品性之端正,哪怕对待云家人时态度很冷淡,也不过是为景灏抱不平。
这样憎恶分明又心胸宽广的女子,方是他们国公府引以为傲的媳妇人选!
洛锦绣还不知道徐氏这位外祖母对她是越看越满意了,她愿意再帮一把村民主要还是看在里正一家,刘二叔还有李家等对他们和善的人家的面子上,可实际上,凉皮作坊日后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她早就想到了。
那么多户人家一起盖起一个加工坊,每家往里头塞个人是在所难免,里正便是再占着大头也不能将某些人品有瑕疵的‘小股东’拒之门外,然后那些人就会引发出各种各样的小问题,股东太多了,意见也会无法达到统一,最初是都会心存着感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自私一面必然会逐渐显露出来,开始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赚了一些钱以后就想赚更多,为自家谋取更多的福利。
洛锦绣大方吗?要说愿意分文不取就把制作凉皮的法子交给村里,确实算得上大方,但至少她还没善良到连同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都一并提出来。
一来嘛,说了也未必有多少人信以为真,说不定还觉得她是危言耸听,抹黑他们,把他们想得太阴暗了,二来,既然是办作坊,也算是自个儿做生意了,这做生意本就避免不了要吃些亏,遇到些经营上的问题,只当是长经验就是了,哪里还能指望她把一切都安排妥了铺平了路让人白捡便宜?
等云景灏和洛锦绣两个人你来我往地切磋比划了好一会儿,洛锦绣一身香汗淋漓地停下手时,一直坐在一边的摇椅上旁观的徐氏立即拍手,“锦绣这身手真是厉害!”
站在徐氏后头的俞嬷嬷也附和地连连点头,同样守在院子里的云蔻云香表情也很激动的模样,只是,让人关注的对方并不相同,等云景灏二人停手后拿着手里提前准备好的毛巾奔过去的对象也不同。
最先动起来的是云香,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里满含着崇拜和藏得并不那么隐秘的一丝爱慕,笔直地就冲着云景灏而去,等云景灏随手接过毛巾擦拭之时,面上更是有一抹羞怯划过。
云蔻虽然机灵,但在某些方面却也比较迟钝,压根没发现云香有什么不对,给洛锦绣送上毛巾后同样特别兴奋地一个劲儿地夸赞‘夫人厉害’‘夫人好棒’,完全就是副小迷妹的样子。
倒是徐氏和俞嬷嬷,都是混迹后宅数十年的老姜了,目光何其老辣,凭着她们敏锐的神经立马就发现了云香看云景灏眼神的不对劲,或者可以说,这种发现也不是今天头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