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丑姑传 [金推] (天远大)


  “真的啊。哎哟,没想到你还会做鞋啊。”宁二连忙道谢。他虽然看到丑姑在做针线活,但却没见过丑姑做好的成品,倒是见过姜春花在这里帮丑姑针线活。
  “我才刚刚学会,正好准备的料多,能给你们一家三人都做一双鞋。”丑姑说着,让宁二和柱子都把鞋子脱了一只下来,让她比照大小。
  “老爷子的鞋子和柱子的差不多大小,你比照着做就行了。”宁二又说。
  “行,年前你们有新鞋子穿了。”丑姑自信满满的说。因为有姜春花这个极有力的外援,她才不担心做不起呢。以姜春花的速度,最多三天就能做起一双大男人的鞋子。要是赶急一点,只怕两天都能做起,再加上她还能帮忙,三双鞋子七八天完全可以做好。
  “好,我们等着穿新鞋子。”宁二笑道,他正在发愁过年新衣新鞋子的事情呢。他和丑姑一样是个穷光蛋,不,应当说他比丑姑还穷。因为他的银子大半都用在吃药上了。
  宁二和柱子走后,姜春花正好过来了。
  “来的正好,你先帮整一双鞋底子出来。”丑姑连忙拉上她。
  姜春花看着她画的大小就知道,一定是宁家人穿的,说:“你是照着人家的鞋子画的吧?有没有放一点。”
  “没有,我直接比的鞋子啊。”丑姑答。
  姜春花好笑的看着她说:“下次拿人家的鞋子比,做的时候要放一寸。不然就会小的。”
  丑姑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连忙点了点头。
  姜春花却又说:“男人的鞋底子要比女人的鞋底子稍微厚一点。”她边说边教丑姑如何做,两人动手速度快的多,很快就整出一双鞋底来。
  “这么厚,是不是纳鞋底时就更加费劲了?”丑姑看着这双鞋底比自己平常做的要多了两层,明显的厚实了,心里有些打鼓了,怕年前做不完。
  “当然啦,特别是干活的男人鞋底子肯定要比小孩子,女人的要厚实一些啊,就是鞋面子都得厚实一些呢,不然很快就会坏掉了。”姜春花说。
  “哎哟,这么大,又厚,叫我纳不知道得纳几天才纳完呢。”丑姑有些发愁的说。
  “你就别叹气了,我拿一只回去,得闲时帮你纳。明天再过来,帮你整另外两双底子。”姜春花好笑的说。她不相信丑姑没把她算进来,不然就凭她这刚学会的手艺,还敢给外人做鞋子,不怕人笑话呢。
  “好,谢谢你啦,春花姐。”丑姑连忙道谢,又问:“今天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都下晌了,姜春花一般都是吃过早饭就过来了。
  “你这几天要去集镇上吧?帮我把这个拿去卖掉吧,大约能卖三十个钱吧。”姜春花说着掏出两块小绣品出来,原来她偷偷做了点活,想换点私房钱存着。
  这个布,还不知道是几时省下来的,她的绣活也不算很好,但胜在花样鲜活。丑姑完全不懂行,拿在手上翻来覆去的瞧了几遍,才问:“要是不值三十个钱怎么办?”
  “随便你卖啦,这个价钱也是我猜的,有一次我见过别人卖这个。不过别人的布比我的好。”姜春花说。
  “那就好。不过我明天要去集镇上,你明天不用过来。”丑姑这才放心的收下来。
  姜春花点点头,又拿起了另一只鞋底子,说:“既然这样,两只我都拿回去吧。”
  丑姑连忙又去拿了几条腌鱼和两个萝卜给她,说:“把这个拿回去吧。谢谢你啦。”
  姜春花连忙推辞,说:“前儿个不是已经给了菜吗。”
  “那是那这是这。你拿回去吧,我还指望着你帮我做鞋呢。”丑姑连忙说。显然宁家的三双鞋子,完全靠她自己是不太可能了。
  最终姜春花还是收下了,拿点东西回去,才能有足够的理由过来丑姑家做针线活。
  第二天,丑姑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就起来了。她想见识一下古□□年货的热闹街市。可惜了,到了集镇上才发现,因为天气太冷而且本地太穷两个因素,街市上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琳琅满目的货品。和平常相比,不过是多了些年节的小食点心和孩子们玩的小物件,比如小孩子们玩的灯笼,等等。
  最热闹的就是买布的铺子里,客流量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大家都有这个习惯,过年了手头宽裕的,都得给家人添一两件新衣服。宁二跟着她转了一圈,买了一块布给她,说是做鞋子用的。丑姑收下了,这块布做鞋面子,确实比她家的那个布要好一些。
  接下来,丑姑特意的多看了两家,最终把姜春花的两个小绣品以三十五个钱的价格卖掉了。
  那店家还说:“这活儿做得还不错,就是这布差了些。我这里还有好料子,你叫你家人过来挑两样拿回去绣,我出十个钱的工钱。”她也看得出来,这活不是丑姑做的。
  丑姑看了一眼这些活计,觉得才出十个钱太便宜,就没要。而且她还不知道姜春花会不会呢。
  接着,她带着明儿和小弟随便挑了几样便宜东西,就兴趣缺缺的看着弟弟们玩乐了。
  宁二也一样对绝大多数货品不感兴趣,不过是多买了些香烛纸钱,打了一斤酒,要了两斤点心,割了一斤肉就算数了。实在是手头没有余钱。他的五两银子,已经花去了三两半了。剩下的一两半,还得买种子呢。
  “不买了吗?”丑姑问。
  她家也没买什么,一来手头的钱经不起花,二来好象不买也能过得去。最重要的是,也没什么好东西,值得她花银子,特别是那些点心,说实话,都粗糙的很,还不如她自己做的好呢。但是呢,要做吧,就需要买白面,糖,油等物,这可都是贵东西,她哪里敢买,只能和大家一样,粗糙的点心也跟着买了两斤,免得明儿和小弟去馋人家的。
  “还有一样一定得买。”宁二答。
  “什么东西?”丑姑惊讶的问。
  宁二笑了笑,说:“你怎么忘记买炮竹了?过年过节可不能少了它啊。所谓炮竹一声除旧岁哟。没有它怎么算过了年。”
  丑姑了然的点点头,因为见识过现代无数样高级的鞭炮礼炮烟花等物,她对古代的炮竹并不太期待,反倒是明儿和小弟兴奋起来了。最后,丑姑和宁二一样,选最小的炮仗买了两样,就算是把年货办齐了。
  “我们要不是写对联贴?”丑姑又问。
  她老家的习俗,家里长辈去世后,连续三年的春联都不能用,平常大家用的红纸写的一些吉祥如意的话,而是要用白纸写些什么音容犹在的思亲之语,这种白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家最近三年有亲人过世了。
  “不了,我家和你家三年之内都不用。”宁二答。不过,他还是又顺手买了两张红纸,以防村里有人求他写对联。


第82章 人心
  拿着自己的三十五个钱, 姜春花十分开心,感激的说:“还是你行,我还以为只能卖三十个钱呢。”多得了五个钱对她来说, 真是个意外之喜, 她之前还担心连三十个钱都卖不到呢。
  “我也不懂行情,就是跟着别人看了看,才讲的价格。有人专门给绣品铺子里做绣活, 赚工钱。很便宜, 就十个钱一副,还那么多花。”丑姑把自己上集镇上看到的听到的都讲给姜春花听。
  姜春花果然没想赚这个钱, 说:“恩,那些高档的绣品不好做, 才十个钱也太便宜。”她以后没有再打算做绣活来赚钱了,因为没有上得台面的布了, 也没有好的绣线。这两小块布,还是早前吴猎户给的。
  其实, 他们家附近几条村子的就没有一个人专门做这些高档绣活的,都是和她一样,随便做点东西, 能换几个钱算几个钱。甚至多数妇女做自己家的衣服鞋袜都搞不过来, 哪里有闲功夫做绣活去卖啊。
  而且大家绣功水平也有限, 毕竟都不是靠这个吃饭的,平时大家做的衣服鞋袜什么的,也极少有绣花的。都是穷人家, 能有件粗布衣服穿就不错了,哪里还有精力和闲功夫还绣个花啊什么的,简直就是浪费。
  再说了,她们平时也接触不到这些高档料子。要是把料子弄坏了,还得倒赔钱给店家呢。乡下人整天干活,手糙,哪里敢摸那些好料子啊。就更别谈在上面绣花了。
  “是啊,那店家还叫我挑两样回来做呢。她也不想想,我是个能绣花的吗?”丑姑开玩笑似的说。想要学会绣花,估计她这辈子是没希望了。
  姜春花都快笑倒了,要是丑姑都能绣花了,她就可以当个正经的绣娘了。因为丑姑别的都学的快,就是针线方面学得慢,慢得姜春花简直恨不得替她做了算数。
  接下来的几天里,姜春花果然每天都过来帮丑姑做鞋子,两人紧赶慢赶的,总算是腊月二十六把宁家人的三双鞋子全部做好了。因为一开始就得了鱼和菜,姜奶奶也不管姜春花了,就当她是出来干活赚了工钱似的。反正隔一两天,丑姑总会拿点东西给姜春花带回去。而且姜春花还名正言顺的在丑姑家吃一顿晚饭。
  去过了集镇,丑姑和宁二又买了不少猪头皮肉与大肠等便宜货回来了,卤了一大锅出来。宁二带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能让丑姑家吃个把月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