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为宋东家开了方子给丑姑吃了药,她会更加难受。就算这样,她初次行经也足足闹了十天,把她折腾了个半死。
不过,说来也奇怪,这次之后,她的肤色变白了些。
一开始大家还没注意到,只以为是天气冷,不出门也没出去干活,养的白净细嫩了些。可是随着天气变暖和,她又来了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她的肤色却越来越好了,人也越发显得水灵起来了。虽然眉眼依旧,那块胎记依记,但整个却开始有了大姑娘的韵味,特别是胸前明显鼓了起来,人整体来说变得漂亮些了。
冬去春来,四月时,白大夫终于又来了,这次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四人与他同行。同时他们也带了皇帝给宁二和丑姑的赏赐。
见到丑姑,白大夫大吃了一惊。丑姑外表的改变非常明显,他一眼就看出来。
“哟,丑姑都成大姑娘了啊。”白大夫笑道。
“也不想想自己去了多长时间了?”孙婆婆半是开玩笑半是抱怨的说。
“皇帝对你和宁二都有了安排呢。”白大夫笑道。与他同来的李大夫是非常善于解毒的太医,另二位年轻男女是侍卫,中年人显然是皇帝的亲信,李大夫和侍卫都听他的。
孙婆婆连忙去找了宁二过来。
人到齐了,这位亲信也开始传达皇帝的口谕,皇帝非常满意他们弄出来的二茬子高粱,赏赐了宁二和丑姑每人二百两银子,并且令他们尽快起程去南宁县。
“南宁县?很远啊。”白大夫惊讶的说。
“是啊,南宁县气候好,正是吴姑娘所说的能够种二季庄稼的好地方,皇帝也是让你们二位先去做实验呢。”亲信不苟言笑,显然并不是很好打交道的人。
“让我们俩就这么过去?南宁县是哪里我们都不知道呢。”宁二头疼的问。突然就让他俩离开自己家,去遥远的地方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也实在是太令人不舒服了。
“你们不用担心,那边自然会有人安排好你们的一切,而且这一路也会由我们几人陪同你们过去。”亲信不以为然的说,好象这远去千里,不过是隔天就能到的。
丑姑无语的看了宁二一眼,一句话也懒得说了,宁二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又说:“我们怎么也得准备准备吧。”
“给你们五天时间收拾。”亲信冷淡的说。
这下子,大家全都无语了,就连白大夫也不由的翻了个白眼,才勉强笑了笑,说:“丑姑,我先给你把把脉吧。”
他历经千辛万苦,还是没能给丑姑找到解药。只找到了据说能解此毒的一种草药。他们带回来了这种草药,还需要研究出解药,现在他就直接带着草药来找丑姑了。
据说,那毒是一位巫医无意间制成的,其本意也不是要制这种毒,而是要制一种永保青春的药,哪里想到却得出了这么个可怕的□□,还害了不少人。为此,巫医花了很长时间才又制出解药,只可惜,他还来不及把解药传开,就被恨他的人连同他住的那片山谷都一把火全烧光了。
从此,也没人再会制此毒了,而解药也无人知道。
白大夫和新来的李大夫轮流给丑姑把过脉之后,两人都一致认为,丑姑身上的毒已经解了,而且她现在也很正常了,身体也发育也来了月事,整体来说,她应当没事了。
“这么说,我完全好啦。”丑姑欣喜的问。
“是啊,白害得我们担心了,你居然自己好了。”白大夫非常不解,他们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没有找到解药,而丑姑居然会自己好了,这真是令人惊讶。
接下来白大夫又仔细的问了她很多问题,最终只能说:“也许你自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无意间吃了什么东西,却正好解了此毒。”
“嘿,宋东家也这么说呢。上次我狠拉了一回肚子,拉的臭死人了。估计是把体内的一些不好东西全拉出来了,人就好了。而且过后没多久,我就开始行经了。”丑姑答。
白大夫一听,越发感兴趣了,又细细问了她当时情况,表示很赞同宋东家的说词。
“这么说,丑姑完全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啦?”吴氏和孙婆婆都非常开心。
“是啊,你现在行经是不是人会不太舒服啊?”白大夫又问。
“有些,吃了宋东家几剂药,要稍微好了些。就是每月来的时候,小腹坠涨,肚子有点疼,要热敷小腹才会舒服些。”丑姑答。
白大夫沉吟片刻,又开了一个方子,说:“这不算什么大事,我再给你调养一下,吃几剂药就没事了。”
“太好了。”丑姑开心的叫了起来。
每个月那几天,虽不至于让她痛不欲生,但也确实不舒服,一点儿也不象她在现代那样好。在现代她月事非常准,每月五号来,十号干净,除了来之前有些胸涨,来的时候,人有点累之外,也没什么其他感觉。而不象现在这样,每月得来七八天,而且量又大,还肚子疼。以至于每月这几天,她什么也不能干,只能睡觉,还担心弄脏衣服与床铺。
接下来的三天,丑姑和宁二疯了一样的开始收拾自己要带走的东西,因为那位亲信与侍卫显然有他俩不走,就押着他俩走的意思。
吴氏和孙婆婆都非常不满,要知道丑姑是个大姑娘了,怎么好独自一人与一群男人一起走。可是亲信却不同意丑姑和宁二带人,态度还非常不好。
“怕什么,又不止她一个女的。”亲信指了指那位充当侍卫的年轻女人。
孙婆婆和柱子阿爷气得恨不得跳脚,他俩说要跟着去照顾宁二和丑姑,亲信都不许。
“丑姑是个大姑娘了,就这样去,她以后还怎样嫁人啊?”孙婆婆和吴氏一个劲的给亲信说好话,可他却无动于衷,把众人气得要死。
第171章 跋涉
最后,还是白大夫说:“我会跟着去的,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他要跟着丑姑观察她的身体状况,而且有他在身边,一路上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有法子医治。他明名上也算是丑姑的长辈,有他跟着孙婆婆和吴氏总算松了一口气。
事已至此,众人再生气也没法子,只能尽量给丑姑和宁二多收拾些随身行李物品。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众人都恨不得把家都给他俩搬上。
“要这么多干什么啊。”丑姑看着吴氏与孙婆婆把她的衣服被子什么的全打包出来,再加上一些吃食,弄了好大一堆,简直是哭笑不得。
“四季的换洗衣服鞋袜,被子怎么也得带吧。这些家里常备的酱啊咸菜什么的,你也得带一点吧。”孙婆婆不以为然的说,恨不得还再去打包些东西呢。
“太多了,哪里带得走。”丑姑说着自己动起手来。
她挑了三套夹衣几套里衣和鞋袜,厚重的大袄子什么的,一件也没有拿,南方天气暖和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厚的衣服,至于被子就更加不需要那么厚重的了,只拿了两条小的。就算如此,也打了两个大包。
宁家也一样,老爷子只恨不得把自己都打包跟着走。
“不要这么多的。我带了银子,就算需要也能买的到。”宁二也和丑姑一样,挑了一些必备的带走,其余的不肯带。要知道此去路途遥远,带太多行李也是麻烦,搞个不好就是负担。
他把银子全拿出来,交到老爷子手里,说:“柱子一个人也不好出去打猎了。以后就直接拿银子去买肉吃。反正咱们现在也不缺这点银子了。你就带着他在地里干活好了,干不完的,就请村里人帮忙,不要舍不得银子。”
“你自己留着用吧,我们能过得去。家里有田有地有收成,你自己留着防身。”老爷子不肯要银子。
“我是皇帝派去种庄稼的,手里哪里需要多少银子啊。”宁二说着,留了二十两放在手里,其余的都给了老爷子。
老爷子都快要哭了,一个劲的说:“你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可别生病了。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地里活干不完,我就请人干。”
“就是这样的,柱子一家人还得你看顾着呢。你自己要保重身体,可别把自己累倒了。”宁二又说。
两人絮絮叨叨的说了大半宿,老爷子哪里睡得着了。这几天,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要不是有丑姑和白大夫跟着,就是打死他,他也要跟着宁二。
最后,两人的衣服被子加起来就足足弄了四大包,再加上两篓子坛坛罐罐,有辣椒酱,有萝卜条,有各种咸菜,咸鸭蛋,腊肉等等,足足有二百来斤呢。
那亲信看到他俩带了这么多东西,简直恨不得给他们全扔了,换洗衣服他都忍了,指着两篓子的坛坛罐罐说:“不会少了你们的吃喝的,要这么些东西干啥。”
白大夫立马说:“到了地儿,这些东西就派得上用场了啊。不然,拿着银子都没地儿买呢。”他可太清楚丑姑弄的这些东西,是拿着银子也买不到的呢。
亲信再一看孙婆婆,宁老爷子等人都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一副恨不得把他生吃了的模样,也懒得和他们说什么了,直接吩咐侍卫:“快点帮他们把东西都绑好,准备起程了。”大不了,在路上嫌麻烦就直接给他们把行李扔掉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