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丑姑传 [金推] (天远大)


  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棵棵高粱的长势都非常好,日子一天天冷起来了,但因为早早就准备好了,时不时的在地里烧火取暖,保持着一定的温度。所以,他们的实验成功了,而且这些高粱的产量还不低。
  看着收下来的高粱,大家都喜出望外。就连丑姑都欣喜不已。
  “太好了,太好了。”孙婆婆一个劲的惊叹道。虽然她是一天天看着这些高粱开花结果的,但是能成功的收割下来,还是令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其实如果在南方暖和些的话,完全不需要我们这样照顾,二茬子高粱,二季谷子都应当顺顺当当的生长。”丑姑说。
  这也不是她信口开河,最起码现代的不少粮食作物都是一年种二季,甚至每个季节都能种的。而且就是在她老家乡下,早年水稻还种三季呢,后来人们懒了,粮食产量又高了,就变成了二季,没人种晚水稻了,再后来就变成了只种中水稻,连早水稻都没有人种了。因为中水稻亩产最高,口感又最好,经济效益最好。
  宁二沉吟良久,期待的说:“你的这个说法很新鲜,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毕竟我们能搞出二茬子高粱,就一定能搞出其他的。就是需要多花几年时间。”
  “如果能到南方去生活就好了。”丑姑说。
  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宜二季庄稼,就比如他们弄的二茬子高粱,花费的人力物力都不小,就这么一小块实验田,就把他们三人累得不行。到了后期,因天气太冷了,怕高粱又象去年那样冻死,他们不得不一刻也不停的在实验田里烧火,光是烧掉的柴就不知道有多少了。这就跟暖棚种植差不多了,为什么暖棚珍贵,就是因为消耗太大了。
  “去给你舅舅写封信,说不定他有办法呢。”宁二提醒丑姑。明摆着的大腿还是在抱的,况且搞成功了,对她舅舅也是件大功劳啊。
  “不错。”丑姑点点头,又和他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然后由宁二执笔润色,写了一封信捎给她舅舅。
  搞成了这桩大事,丑姑心情终于好起来了,这回是真正的好了很多。
  “该要开学了,你准备得怎么样?”
  宁二笑笑,说:“我也准备了一些。不过也得你协助啊,你和去年一样先弄些教案给我。我暂时先把去年学过的给大家温习一遍,再看着大家的进度授新课。”
  “行,就这么说定了。那后天就开学啦?”丑姑问。最近已经有不少人来暗里打听过了,但是他们一直很忙,别人也没好意思直接问。
  “可以,我明天先在宁家村上一天课,后天来你们村。”宁二同意了,这回决定先在宁家村开课。
  “可以啊。我今天先去村里通知一声。”丑姑是无所谓哪个村子先开学的,反正两条村子一天一天的轮。但是宁二毕竟是宁家村的人,先在他们村开学还是比较好一点,免得到时又有人计较。


第162章 喜事
  日子就在教课与学习中很快又到了春天。
  两条村子的孩子们,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相应的,大家对吴家和宁家人也更加尊重了。特别是宁二,在两条村子里已经很有些声望了。他的小夫子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开春后的第一次种金针菜,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开始的,他决定哪些家先种哪些家后种,各家种多少。
  “其实大家也可以多种一些,本地卖不掉,就贩到远处去卖。只是这个也有风险,并且出一趟远门也不容易。需要大家自己决定,我没这大的本领管这事儿。”宁二提醒两条村的村长。
  “是啊,桩子阿爷不是经常去县城卖山货吗?让他带大家去啊。”有人马上就把主意打到柱子阿爷身上了。
  “他骑马去,我们大家又没马,靠脚走人背,能走多远,金针菜运过去还新鲜吗?”有人提出意见。
  “你们自己商量一下吧,我家一匹马也抵不了什么事。”宁二说着就走了,不肯再掺和这事。
  他可不会主动给自己揽上这份麻烦事。最主要的他也希望村民们能自己多动动脑子,去想法子赚钱,不要老是指望着他和丑姑。让老爷子带着大家去是可以,可是老爷子去的县城也不大,如果两条村子种了很多的金针菜去卖,估计也消化不完。显然还是要开辟新市场才行。这个新市场,他希望能由大家去开辟,不然这些人永远也不会成长起来。
  两条村自然选了几个主事的人在一起商量此事,谁家都想多赚些银子把生活过好一些,但是又谁也没做过生意,一时间也难得拿定主意。商量来商量去,大家不得不又来找宁二商量。
  “阿爷,你来和大家说说吧。”宁二把老爷子扔出来了。毕竟每次都是他去县城里卖猎物和金针菜。
  老爷子把自己如何在县城卖猎物与金针菜的事情讲了一遍,特别是当地的一些注意事项,物价基础等等,一点儿也没藏私的都一古脑的教给大家了。
  最终两条村子的人一致决定成立一个小商队,让老爷子带队,每村出三个人,跟着他出去卖金针菜,不过他们把目地的定在苇塘县城,也就是本地所属的上级行政县。而不是老爷子平时去的离本地更近的东临县城。他们要把这个老爷子打下来的地盘留给宁家和吴家。
  “这回大家都有了长进啊。”丑姑听了宁二的汇报,有些惊讶的说。
  “如果没长进,就麻烦大了。我们又得损失一个赚钱的地儿呢。”宁二笑道。
  可见在他们的教化下,两条村子的人变得有礼也更富裕一些了。大家都富裕了,宁二的声望又起来了,对他们的以后也有不少的好处呢。
  “也是,如果他们去这个地,我们就只能再开辟另一个新市场了。”丑姑也笑了起来。
  “你舅舅还是没有来信吗?”宁二又问。
  丑姑摇了摇头,心里沉甸甸的。
  已是冬去春来,收获二茬子高粱一事也早就写信捎给舅舅了,可是阿山与舅舅却一点音讯也没有传来,她的心也由期待慢慢变得平静下来了。
  “你也别太着急了。肯定是因为路上雪太大,不宜行走,消息滞后了。”孙婆婆安慰她。
  “嗯,也不急这会子功夫了。”丑姑笑笑,一副没怎么放在心上的样子。她不想令大家整天为自己担扰。
  今年她也要把小弟送去上学了,有哥哥的照顾,小弟倒没有多大的情绪,就是嘟嚷着:“要多多给我送吃食过来。”
  “知道了,不会忘记的。你也别尽记着吃,多多用心读书啊。”丑姑笑道。
  明儿现在的水平明显有了涨进,可见书院里的夫子还是蛮有水平的。她也希望小弟能好好念书。不管在哪个年代,多读点书总是好的。家里经济条件虽然好了很多,但说来说去,吴家也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户人家。如果没有舅舅的帮衬,他们也依旧活在温饱线上。想要生活的更加好,读书就成了最正经的一条道路。
  小猫子极是羡慕小弟能去上学。
  丑姑看了他一眼,说:“小猫子,你也不用羡慕他。要不是有个有钱的舅舅,他也读不起书。”
  “我知道,我已经很满足能跟着宁秀才读书识字。”小猫子连忙说。
  “嗯,好好学,农忙时也不要全丢开了,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你的学问也会越来越深的。现在两条村里,你也是独一份了呢。”丑姑又说。
  “我晓得呢。”小猫子咧嘴笑了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姜吴村选出来参与小商队的人,就有小猫子的爹。为何会选他,一来是因为他老实肯干,二来也是因为小猫子和吴家人关系亲近。为了能干好这份活,小猫子的爹最近也很是刻苦,跟着儿子识字学算术呢。毕竟出门在外,能识字会方便很多,做生意更要能写会算。宁老爷子虽然都会,但也不能全指望他,所以个个都私下底在家里用功呢。
  要是小猫子再大个几岁,这个人选一定会变成他而不是他爹。所以丑姑和宁二都有意培养他,希望他以后能接手这个商队。
  小猫子虽然不知道他俩的打算,但对他们可是言听计从,自然更加用功了。
  而远在京城的周府,这一个冬天的却赚了不少银子。
  周家本来就是暖棚,平时也养些珍贵的花草,各高门大户也都有这样的小暖棚,给冬季里增添些活动。但阿山带回金针菜的种植方法后,他就开辟了一个大暖棚,种了不少金针菜。由阿山带着专人精心照料。
  金针菜的收获期本来就不长,因此一批金针菜赶上年前的节礼,他送了不少出去。果然引起了轰动,不少人都非常稀罕金针菜,家家都来找周家买或者要。
  周老爷趁机推出早就备好的金针菜,一斤卖价五百钱,十分昂贵,不过对于富贵人家来说,这也不算钱,一个月下来,他硬是赚了一千多两银子。
  整个大冬天,他家供应的金针菜就没有断过,独此一份的生意,利润相当好。当然了,他也不会单单只在京城售卖,慢慢也开始往京郊与周边地方销,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打听当年之事,期望能找出妹妹当初所中之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