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告诉丑姑,说:“刘家出大事了,刘老三和他爹娘都淹死了。”
丑姑还正在为她的事情发愁呢,丑姑是非常希望姜春花和刘老三和离的,但是这事可不由她说了算,并且和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孙婆婆和宁二都劝她别太着急了,慢慢来。其实她明白的很,姜春花留在姜家,也拖不了几天。
结果,刘老三一家三口在这档口都死了。简直是令她又惊又喜,她愣了片刻,才感叹了几句:“果然老天有眼,恶人有恶报。”
孙婆婆和吴氏也跟着附和道:“就是,那么阴毒的人就该天收了他。”
因此,干再多的活儿,她也觉得抵挡不了丑姑对她的恩情。而且现在丑姑和宁家还收留了她,给了她一个容身之处,不好好干活,怎么能行?
她是心甘情愿的干着这些活,觉得全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甚至还请求丑姑,“弄些破布破衣过来,我抽空给你们整几双鞋底出来,要是下雨不能下地干活,正好能纳纳鞋底,就是晚上得闲随手都可以纳几针,也能慢慢积累些鞋底子。”
“别着急,冬天有大把的时间做针线活呢。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就早点歇着吧。”丑姑拒绝了。她知道姜春花是好意,又急于报恩,但一码归一码,救她回来,也不是为了让她当苦力的。
结果,姜春花就偷偷指了指柱子的鞋,丑姑一看,柱子脚上的这双鞋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脚趾头都露出来了。
“行吧,不过晚上你就不要熬夜做鞋了,其实也不着急。我已经让我姑姑给他们一家三口都在做鞋子,这会儿只怕都做得差不多了。”丑姑说。
吴氏做活手艺虽然不差,但速度却很慢。再加上柱子是个小孩子心性,穿鞋也穿得格外费,宁二和他阿爷一样的鞋子,现在都还好好的,就他一个人的鞋子已经不能穿了。
因此,当天丑姑就在家里翻了些破旧货出来了,吴氏好奇的问:“这是要做什么?”
她一直在做鞋子,早早就整了几双鞋底子出来,是给宁家三口做的,宁二的鞋子自然最早做好了,就剩下柱子的一双还没完工。丑姑和她两个弟弟也都不缺鞋子,她想不到丑姑又找这些东西干什么?
“柱子的鞋都露脚趾头了,我寻些东西让春花姐给整几双鞋底出来。他们一家三口的鞋子,怕你一个人做不过。”丑姑答。
吴氏不好意思的说:“哎哟,早知道就先做他的鞋子了,我把宁秀才和他爷爷的都做起了,就剩他的还差一点工,明天赶赶也能完工了。
“那你先把柱子的鞋子赶出来,以后多了春花姐帮着做针线,也不用你这么赶急赶忙了。”丑姑笑道。吴氏天天在家里,洗衣煮饭,还要下菜地忙活会儿,还带着个孩子,一天下来,也做不了多少针线活儿。
“姜姑娘针线活好吗?”吴氏笑问。
“嗯,又快又好。以前我们的衣服鞋子也多半是她做的。”丑姑答。
“哦,真是个能干的姑娘啊。”吴氏感叹了一句,暗道难怪丑姑如此关心姜春花了。不过多了一个人帮她干活,她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单靠她一个人做宁家三口,再加上丑姑三姐弟的衣服鞋袜,她还真吃不消。
就连孙婆婆都私下和丑姑说:“也不枉我们费心力把她救回来,真是值得啊。这姑娘真能干,怎的就这么命不好,没托生到一户好人家呢?”
“是吧,值得吧。不过,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不定她以后的人生还会过得很好呢。”丑姑大笑道。
“那是。那是。其实说来她也算是个有福气的人,遇上你这么用心的帮她,不然她也不知道在刘家能熬几年呢。”孙婆婆也跟着笑了起来。
其实多了姜春花一个主要劳动力,最受益的是宁二和丑姑,他俩就不用拼着命下地干活了。丑姑虽然有力气,但毕竟还是个孩子的身体,宁二又是个病弱书生,就是以前没有孙婆婆时,平时大家还得顾着他不让他累着了。现在就更加是只让他干些轻闲活儿。重活累活反正有柱子和他阿爷,姜春花,孙婆婆,四员大将干呢。
这不,那四个人在齐人深的高粱地里忙活着,没多大一会儿功夫就连人影都见不到了。丑姑和宁二在空地上带着小弟,练着孙婆婆教他们的一些基本功夫呢。小弟年纪小任务少,早就练完了,这会儿正大声的背着宁二给他布置的功课呢。
过了一会儿,宁二先收了手,过来检查小弟的功课,丑姑比他底子好太多,自然还要又多练了一会儿。
“还不错,在家里学一年,明年可以跟着他哥去进学了。”宁二指点了他几句,又让他去写大字了。
“他底子比明儿还是差了,不过他年纪也小,不着急,我正好也多带带他。”丑姑练完最后一趟,笑道。
以前她只顾着管明儿,确实多有忽视小弟了,因为她实在顾不过来,现在她可得多用点心教这孩子了。她可不希望以后养出个白眼狼,又或者废物出来。
“也是。这么小就送去进学,一月才能休沐三日,孩子也蛮可怜的。”宁二笑道。
毕竟村子离集镇远,明儿也是一样住在书院里的。但明儿比小弟要懂事的多,并且也成熟很多。小弟虽然也一样遭受了家庭的变故,但却因为上面有哥哥姐姐撑着,他并没有吃多少苦头,所以相对来说,对小弟的教育就要更加费心一些。
“对了,再过四天就是明儿回家的日子了。”宁二算了算日子,说。
“是啊。我都忘记了,这样吧,我们明天去打猎,正好可以赶上去集镇上卖东西,一并把他接回来。”丑姑说。
“行啊。也是该去打猎了。”宁二笑道。
虽然是多了一个干活,但也多了一个人吃饭,姜春花一开始也不敢吃饱,大家都看得出来,哪里肯让她饿着肚子了,自然是要多让她吃一碗半碗的,慢慢地她也就敢正常吃饭了。她这个年纪,又一刻也没歇过,干的活多饿的也快,饭量自然也大,所以家里存的山鸡野兔子什么的,消耗的就非常快了。
第133章 困惑
第二天一大早,宁二带着柱子,丑姑带着小弟,四人又进山去了。
比起下地干活,柱子和小弟都更加乐意来打猎,打猎对于他们来说,就相当于玩乐,因此两人都高兴的很,一路欢歌呢。
“哎,哎,你们如此吵闹,山鸡都给你们吓跑了,我们还打什么猎哦。”宁二笑道。
“是啊,是啊,你们小声点,可别把山猪什么的都给吵过来了。”丑姑也说。
“我要山猪。”柱子却两眼亮晶晶的大声说。
“我也要山猪。”小弟连忙咽着口水跟着叫了起来。
这两家伙一点儿也不觉得山猪有多可怕,在他们眼里这都是大块大块的肉啊,哪里是猛兽呢。
“为什么?山鸡野兔子不是一大堆吗?”丑姑故意逗柱子,其实大家都明白柱子的意思,山猪大嘛,吃的时间长,卖也更值钱。好多只山鸡才能抵得一只山猪呢。
果然,柱子看了丑姑几眼,一副你以为我傻的模样,“哼”了一声,才说:“山猪……那么大一个。”
说着他还用手比划了一下,先两只合在一起,表示山鸡这么一点儿大,再两手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表示山猪却那么那么大一只。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因为他的脑子受了损,智力发育不好。但是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教导,他现在的智力水平有发展了,与七、八岁的孩子差不多,但比正常孩子还是反应要慢一点,每每总是用最简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说长句子还是不太行。
“对,山猪大,我们可以吃好多肉,还可以多卖些钱。”宁二笑着表扬柱子。
“太好了,太好了。有山猪吃啦。”小弟兴奋的叫唤起来,好象那山猪就等着他们来猎杀呢。
柱子快乐的点点头,两眼圆瞪四下张望,一副立马就可以打到山猪的模样,惹得丑姑和宁二捂着嘴,笑得不行。
结果,没等他俩笑完,柱子就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
紧接着大家就看到附近的茅草丛中一阵混乱,几只山鸡扑愣愣的飞窜起来,有两只来不及逃走,就倒在柱子的弹弓下了。
小弟连忙兴奋的跑过去,两只手各拎起了一只山鸡。
现在柱子打猎的水平越发高了,山鸡都只是晕过去了,而且没有受重伤,能够保留很长时间不死。要是愿意好好养着,丑姑估计他们都可以成为山鸡养殖户了。
不过,大家懒得养,一来没精力,二来养山鸡还不如养家鸡呢。家鸡更加肥嫩,有油水一些,还能天天下蛋。而且养山鸡还得给它们喂食,麻烦着呢。反正山林里有的是山鸡,想吃了随时来打就好了。他们就把这片山林当成了自己家的养殖场。
“姐姐,姐姐,我们吃烤鸡,好不好?”小弟拎着两只鸡回来,冲丑姑撒娇。现在丑姑极少动作煮饭了,烤鸡也只有她会弄。
“行啊,今天晚上给你们烤两只。”丑姑愉快的同意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大截,他们家已经基本不去卖猎物了,打到的猎物全部留着吃。家里肉食充足了,小弟明显长高了一头。就是吴氏和云珊也跟着养得白嫩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