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雷明是真汉子,一言九鼎。也有的说他不敢跳,只是做做样子。要知道,雷明真要是站在高处往下跳,第一时间出动的怕是消防队了,有消防队在,雷明就是想死也死不了呀。
但不管如何,大家仍是跑来看热闹了。闹得沸沸扬扬的雷明履生赌约跳楼事件,这音乐会附近居然没一个公安干警或消防队出现,这也太奇怪了吧?
毕竟有人要跳楼呢,消防队怎么不出现呢?难不成他们真要看雷明摔死在此地,然后被国内外媒体的口水淹死不成?
雷明是华夏人还好,他偏偏是外国国籍呀。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会引起舆论海啸的。
雷明先出现了,他身穿一身白色燕尾服,精致得活像是精品店里出来的。记者迅速围上了他,问他这时候的感想什么的,甚至有的还尖锐地问:“你真的要跳吗?该不会是摆出来的高姿态吧?”
“你这么一跳的话,凌阳也会受到舆论攻击,这一点,你应该是知道的吧。”
雷明皱着眉头说:“我已经写下遗言,我只是来履行赌约,与凌阳毫无半分关系,请大家不要为难他。”
并把遗书交给了记者,记者接过,正要拆开来看,雷明已推开记者,当真上了楼顶。
远处,顾永浩皱着忧虑:“看这小子的架式,仿佛是真要跳。”
李华说:“我现在也瞧不出他究竟是做戏呢,还是真的要履行赌约。”
------题外话------
总算适应了如此高强度的发货压力了,好歹喘了口气儿。
第35章 本人不吃这一套
顾永浩说:“得了,不管他跳不跳,防护措施还是准备妥当吧。”
顾永浩打了个电话出去,很快,音乐厅外头的空地上,就出现了不少消防官兵,手头拖着厚实的软垫,一一摆在空地上。
众人恍然大悟,觉得雷明这算盘打得还真是好,就算他真的跳了,也是摔不死的。
“我如果是雷明,干脆跳得了,反正也摔不死。”
“对,我也跳,这样,还能保住名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虽败犹荣呀。”
“不过,这家伙也够狡诈就是了,他明知在国内公然跳楼会有消防队出来救他。”
“表面上说得大义凛然,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不会死,这才故意表现的视死如归罢了。”一些心理阴暗的,已开始四处议论了。
一些心软又善良的,就认为雷明是真汉子,虽败犹荣。觉得这时候,凌阳应该站出来,阻止雷明,因为明眼人都瞧得出,有消防官兵在,雷明死不了。凌阳就更该站出来制止,这样一来,更能搏取大度宽容的名声。
顾永浩就问凌阳:“要不要去阻止他?”
凌阳双手环胸,淡淡地道:“人家要履行诺言,也算是言而有信了,这可是真君子行为,我若是贸然阻止了,岂不陷他于不义?”
“……”顾永浩瞠目了半晌,良久,才喃喃道:“好像,你这么说也有道理。”
雷明登上了楼顶,众人纷纷仰着头,一些好事之人,甚至还喊着:“跳呀,跳呀,跳下来你就是真英雄,真豪杰。”
也有的起哄说凌阳做得也太过了,得饶人处且饶人,雷明真的跳了,不会死,名声却还赚回来了。而凌阳不出面阻止,却反而给人一种得理不饶人的名声,得不偿失呀。
“如果我是凌阳,肯定要制止,这样,大度的名声也有了,也不会被人说成得理不饶人了,是不?”有观众如是说。
“我干嘛要大度?”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凌阳声音淡淡,“主动挑衅的又不是我,主动说出赌注的也不是我。我又没逼他跳楼,他跳与不跳都与我无关。我为什么要去阻止他?这样就能显得我大度么?扯谈。”
面对记者,凌阳的语气相当的凌厉刁钻:“反正他又摔不死,我还跑去阻止,这样就更显得我虚伪。雷先生摆明要成为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我贸然阻止,岂不陷人家于不义?”
记者们也被驳得哑口无言,好像,确实有点道理。
凌阳又说:“那些说我不阻止就认为我得理不饶人的人,才是真正的道德绑架。那我平白无故受挑衅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出来替我说话?雷明指着我的鼻子耀武扬威时,他们怎么不站出来维护我?你们要搞清楚,我是被动接受雷明的挑战,现在他自打嘴巴了,要履行诺言了,你们居然怪在我头上,这就是传说的圣姆婊?我就得理不饶人,怎么着?”
一群记者被凌阳指责得屁都不敢放一个,讷讷不成言。
凌阳又说:“主动挑衅的人输了,不该受到惩罚吗?凭什么要我一个无辜之人承担这些罪名?乱弹琴。告诉世人,本人是修道之人,向来讲究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少拿道德来压我,本人不吃这一套。”凌阳把一群记者骂了一通,拂袖而去。
……
“等一下。”一个突兀的声音响来。
一群记者回头,就瞧到一个气度雍容的老者走过来,这人身着白衬衣,黑色西裤,黑皮鞋,尽管头发日花白,却是精神抖擞,看起来相当的有气势。
他身后还跟着一大群人,这些人看穿着,也知道不是普通人。
“有事?”凌阳冷淡地问。
老者气度雍容,有股出尘的儒雅之气,上下打量凌阳:
颜悦色道:“不知小友师出何门,年纪轻轻的在古琴方面就有这般造诣,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人了,可以称得上是天纵其才。”
凌阳眨眨眼,这老者声音挺怪异的,与雷明一样,带着异样的腔调,就好像大多数歪果仁说汉语时的蹩脚。
哦,对了。雷明说的普通话,就是这种腔调,据说是在国外呆久了,不常说汉语,腔调就变得相当怪异的那种。
见半创不吭声,老人又说:“华夏国的《高山流水》那可是流传千古的古琴曲,小友却能独劈其径,自行改谱,却能比原谱更能引人入胜,引人共鸣,技惊四座。小友这等功力,令我辈汗颜。”
这是先礼后兵的节奏么?
老人又说:“国内的古琴大师我都略有耳闻,不知小友师承哪位名师?说不定我还能认识。”
音乐无国界,估计老人几十年下来,也该认识不少音乐大师,只要知道凌阳的师承,就是拐弯抹角,也能够攀扯些关系出来。
只要有关系,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家师姓张名瑞,字承吉,法号元阳,眉州(眉山)人。”凌阳回答。
一旁的记者赶紧把这话记下来,华夏国可是相当重师承的,只要有师承,名师出高徒,不但对凌阳,对他背后的师承也是相当有利的。
“张瑞?”老人沉吟了半天,立时皱眉道:“不认识!”
“啊!”记者们呆了呆,他们瞧到老人一脸的若有所思,还以为老人认识呢。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华夏国人口众多,国内的古琴大腕虽然不多,但统计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更不用说,一直常年生活在国外的老人了。
只是,凌阳这样的古琴造诣,师承必定也是相当有名气的,但老人想了又想,仍是想不起张瑞这个人,最后不得不说:“果然,华夏国当真是卧虎藏龙呀。”
?“雷老,您也不差呀。”
“对对,您可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呀。”一群人就奉承起来,这些人是老人的徒子徒孙们,在他们眼里,老人的艺术修养,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存在。
第36章 民族情结
“比起这位小友的造诣,我也要甘拜下风。”老人摆了摆手,对凌阳轻叹道:“小友,我的来意,估计你也心知肚明,不知道能否给我一个面子,饶恕雷明?”
这老人果然就是雷明的师父,也是雷明的祖父,早就移民国外的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授,桃李满天下,在海外华裔音乐人氏当中,威望相当高。就是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赫赫的钢琴大家。
凌阳一脸惊讶地道:“雷先生不是已经登上了高楼吗?”
老人身边的一群人摩拳擦掌,恨不得把凌阳掐死。
“我老师已经向你赔礼了,你还这么的咄咄逼人,像什么样?”
“就是,太不尊老敬贤了。”
“别以为有点水平,就可以目中无人。”
一群人的指责你一言我一语,几乎要把凌阳淹死。
不过凌阳却不为所动,他目光直直地盯着老人。他自认这件事他没有错,雷明挑衅在先,侮辱古琴在后,身为华夏人,是绝不能容忍的。
雷明输了就是输了,他既没逼他去跳楼,也没冷潮热讽,也算是好修养了,这些人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骚扰自己,那他还客气什么呢?就算把他们得罪了又如何?反正自己又不往音乐界发展。
老人也就是鲁加买叹口气道:“雷明跳肯定是要跳的,只是,毕竟是投了机,取了巧,也有些胜之不武。我的意思是,请小友原谅他的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