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妈妈正好在家和很多人都接了这个活儿。林芳闲着没事干,天天坐在旁边看她们干活。一个大娘见她看的津津有味,开玩笑的对林妈说让林芳试试。
亮片洞挺大,只要按着颜色缝到绣好的花上就可以。林芳很轻松上手。
林妈大方的说了句,‘要是挣了钱归你自己。’然后,林芳一发不可收拾,和裤子亮片杠上了。
等到初中开学,林芳挣了两百多块。
可惜,老妈说话不算话,根本没给她,而是给她买了一件波司登羽绒服。还是林芳觉得一点不漂亮,老妈认为非常耐脏的深蓝色。
不管怎样,反正林芳从那时起缝衣服缝被子不在话下。
言归正传,这个被林田称为成才叔的人喝了口水,开始道出过来的目的。
“大田,你看你家地不少,光靠你们几个孩子也整不了。我和你爷爷商量了下,我们家帮你种了怎么样。公粮我家交每年再给你们四个人口粮。你看怎么样?”
林田沉思了一会儿,“口粮怎么给?”
成才叔摸摸头,“你家四个小孩也吃不了多少,还有两女娃,一天一斤就够了。我家每年给你家三百斤粮食,你看怎么样?”
一天一斤,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共三百斤,看这账算的!
建国后土改分地的时候,林家太奶奶、奶奶还在,再加上林爷爷、爹娘,还有正好在肚子里的林田,大人一亩六分地,小孩八分,总共八亩多地,才给三百斤,这三百斤中可能还包括高产量的玉米、红薯。这就不是一般的少了。
已经搞清楚家里几块地,种什么的林芳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若是她没算错,这个成才叔的儿子就是兴安爷爷和兴旺爷爷。嗯,现在他们已经成了她哥。
看这做爹的,兴安爷爷的遭遇,看来有迹可循。
林田也觉得少,没敢马上答应。“成才叔,让我想想,我回头再告诉你。”
林田打算回头先问问几个对他家不错的本家爷爷再说。
等着林成才一走,林芳叠好早已缝好的裤子,笑眯眯的对着林田说:“哥,我觉得太少了,一天才一斤根本不够咱们四个人吃。至少也要三四斤吧。”
林芳一点不反对把地给林成才种。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今年下半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田地收归集体,吃大锅饭。这一茬的地种也是白种,粮食到时候都会被收走。
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呀呀呀!我肿么可以这么坏!
林田不知道林芳的心思,只是单纯觉得太少。他又明白,这么多地,他们几个孩子干不了,要找人帮着种。不过给的粮食肯定不能才三百斤。
之后几天,林田东跑西跑,把本家爷爷叔叔跑了个遍。终于和林成才家商量好,林成才每年给林田家六百斤粮食。其中细粮小麦不能少于一百斤。因着刚刚夏收,等到今年玉米和红薯收获的时候再给林田家三百斤粗粮,花生、豆子若干。
林田在一张简易的租赁书上按完手印,彻底无事一身轻。
第6章
林芳偷偷摸摸的去窑坑收了不少土,空间里种满了玉米。菜地里的菜也不能放过,晒干放空间里一部分。林芳不敢放新鲜蔬菜,一是空间不保鲜,二是家里的菜都是有数的,少一些都能发现。剩下的时间林芳几乎全部用来跟着哥哥搜罗野菜。
于是,村子里的人就见林家三兄妹,天天在渠边,坑边转悠,院子里晒满了蔬菜野菜。
四个小孩能吃多少,也不知道晒那么多干什么?
没个大人管着,小孩也是可怜。
***
八月初
村长频频去县城开会。
八月末
家家户户被通知去村委大礼堂开会。
村长程卫国站在两张桌子拼成的台子上,慷慨激昂:“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赶英超美不是梦!乡亲们!为全面支持大炼钢,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快速向社会主义过渡,我们有必要生产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主席同志提出我们应该进行一次全民大炼钢!”
村民们忍不住低声议论,前几年为了支持大炼钢,他们这里唯一一片几百年的老林子都快被砍光了。他们这里又没有铁矿,还能怎么支持?
“全面大炼钢!男女老少齐上阵!建高炉,炼好钢!
为了全面保证全民大炼钢,党组织决定成立为人民的‘人民公社!’从今天起土地收归集体!吃饭在集体!看病在集体!家畜归集体!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村民们还在议论什么是‘人民公社’,程卫国已经开始带人收归集体财产。
铁锅、铁门、铁床,甚至是铁丝,铁钉,凡是铁器全收走。粮食收走,家畜带走。
***
林田望着没了铁锅的灶眼,傻了眼:“没了粮食,没了锅,咱们怎么吃饭啊?”
林芳一点不着急,“村长不是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咱们就在大礼堂和所有人一起吃大锅饭了。”
林水听到吃饭肚子咕噜咕噜开始叫,见哥哥姐姐看他,害羞的直揉肚子。
林薇扫了林芳一眼,“我看大锅饭挺好,再怎么难吃也比猪食好吃!”
林田和林芳没理她,林水眨眨眼睛,“大姐,咱家猪被抓走了。”
“懒得理你!”林薇扭头跑了。
天快黑的时候,村民们奔走相告终于要去大礼堂开饭了。
带上碗筷,三兄妹直奔大礼堂。半路碰见回来拿碗筷的林薇,林田把专门给她带的碗筷给了她。
大礼堂前乱哄哄,村长程卫国不停敲锣吼着让安静,排好队吃饭。
林芳正好看见林红星一家,拖着哥哥弟弟跟他们一起,林薇则跑去跟她玩儿的好的一个女孩那里。
夏收不久,今天是大锅饭的第一天,饭菜挺不错。
玉米面、豆面和白面做的三合面馒头,成年人两个,小孩一个;一人几块炒鸡蛋,大半碗烧茄子,外加一碗玉米糊糊。两岁下的小娃娃还能领一份鸡蛋汤。
林芳默默吃着属于她的东西,吃了七分饱,把剩下的小半块馒头和小半碗的玉米糊糊推到林田面前。
“哥,你吃。我吃饱了。”
林田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看着领的东西挺多,可没什么油水的东西根本不顶饿。
林水见了也把自己面前的玉米糊糊往哥哥身前推,奶声奶气跟着学,“哥,你吃。”
林田看着弟弟妹妹,心里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最终,还是接过饭碗大口吃起来。
吃过饭,程卫国又敲锣把村民聚集到一起。
程卫国宣布围城村成立生产大队,从明天开始全民大炼钢,每一个社员都要积极响应号召。以后吃大锅饭,共同劳动,共同分配。
村民很多还没搞明白是什么意思,程卫国已经宣布解散。
这天夜里,不少人家传来呜呜咽咽的哭声。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根本,今天把地和粮食都收走了,不少老人家忍不住哭起来。分到手的地都能给收走,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可千万别再乱起来啊!
第二天,天没亮。
程卫国咣当咣当敲着锣一条街一条街走,把所有人喊去大礼堂。
“这是我们平关市钢铁厂派来支援我们围城村生产队炼钢的吴宝刚同志!”
八、九十年代是平关市钢铁厂最辉煌的时代,林芳上高中的时候钢铁厂早就因为本地铁矿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走上下坡路。
程卫国在台上解说着关于大炼钢的具体安排,轰轰烈烈又那么激荡人心。
林家四个小孩子做不了什么,大人炼钢,孩子也不能闲着。林田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去地里拔草。5岁以下的小孩放牛放羊,给家畜搂草。
村子南边窑坑附近的齐腰高的玉米苗被连根铲掉,建起一座座比房屋还高的高炉。
村民们把收集来的铁器融化成一个个铁疙瘩,在吴宝刚的指点下尝试炼钢。
天空弥漫着呛人的胶臭味儿,周围的村子全部在炼钢。
林芳才4岁,每天只要带回五斤草就可以。
每天做完任务,林芳满村子转悠。不停的收集野菜,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全部收集起来。忙忙碌碌不敢停歇。
偶尔看到地里疯长的杂草,却也无能为力。自从全民大炼钢开始,社员们天天起早贪黑去高炉炼钢,已经没人种地。哪怕林田他们一群孩子天天被赶着下地干活,也抵不住疯长的杂草。在疯狂的个人崇拜下,林芳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无人种地,今年的粮食大减产。可安平县公社依旧拉走同去年一样多的粮食。
秋去冬来,终于平关市传来喜讯,今年钢铁任务1070万吨超额完成,钢产量赶超苏联成为世界第一。
到处是狂呼欢叫的场面,这其中也有他们的功劳。
第二年,平关市传来消息,因为土高炉土法炼钢炼制的土钢土铁很多不合格,今年不再炼钢。
村民们的重心再次回归田地。
第7章
平关市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每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春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