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舅舅忙坏了,黄大舅舅公馆门前车水马龙,大客厅内满目锦绣。
这日黄大舅舅刚接待完淞沪卫生厅的访问团,又被市长大人召见,并得了一个干将的评价。
回到公馆里,黄大舅舅就觉得自己心口发热,腿脚发飘。
黄大舅妈给他倒一杯热茶,着急的问:
“要不要请个医生过来。”
黄大舅舅犹豫片刻,摆手:
“还是不用了吧,黄家多年没有这样热闹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黄大舅妈终于是不放心,摇电话请医生,又让听差开了汽车去接。
在黄大舅妈的心里,如今上海的中西名医,简直就如自己家种在院子里的桃子一样,想摘那个就摘那个。
这次请来的就是位花太医,早年在清宫里任过职位的,现居在上海的中医宗师级别人物,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头发花白,拄一支拐杖,但是脚步很轻快。身后又跟了两个学生,背着古旧黄花梨木药箱。
这样的国手级别,就算是顶层的权贵也要尊敬一些的。
黄大舅妈倒是敢摇电话叫人,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黄家和花太医走动很多,熟不拘礼了。
黄大舅舅弯腰抱拳,将花老太医迎进小书房,还有心情开几句玩笑:
花老太医也笑着回应他。
两人在书房里坐定了,黄大舅舅挽起袖子,将手腕伸了出来。
花老太医只伸一根指头搭脉,过了足足的有五分钟,才让换另一只手腕。
又过了五分钟。
花老太医闭目,面露古怪之色。
黄大舅舅内心就咯噔了一声,莫非是要命的大症状?咬了咬牙,坚持的说道:
“有什么绝症,花老太医只说吧,兄弟我受得住。”
花老太医睁开眼睛,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皱纹很少的面上带了一个促狭的微笑说道:
“哎呀,小兄弟,不妨事,你这个是不是绝症,倒是一样好病。”
“好病?”黄大舅舅砸嘴嘶嘶了一声:
“这个妇人生孩子,都是叫喜病的,我是男的,已经马上就天命之年了,花老哥不要玩笑吧。”
花老太医摆手,呵呵笑着说:
“和妇人没有关系,你这个是心口微开,接连几日不能闭合的病。”
黄大舅舅皱眉:
“心病?心脏病?”
花老太医继续呵呵的笑,摸了一把胡子:
“倒也不算是心脏病,这个病的名字就叫好病。症状就是心口微开,连日不愈。”
黄大舅舅都要哭了:
“好病,俗话说的好,病无好病,那里来的好病?”
花老太医看他着急的样子,不再逗他:
“这个病,老夫行医多年,也是见过几次的,需要权贵之人才能有这个病,全称升官发财病,简单的就叫好病,得了此病,必定会升官发财。”
黄大舅舅细一思索,忽然有点明白过来,朝花老太医拱手:
“我这马上天命之年的人了,竟然如此不能淡定,让老哥哥笑话了。”
花老太医笑着摆手:
“正常,正常,看了这个病,老夫也沾沾喜气,以后还要仰仗黄厅长多多照应了。”
“惭愧,惭愧,”黄大舅舅拱手。
两个人一起笑,黄老太医身后的两个学生也笑起来,站在书房门口,正在吩咐茶水的黄大舅妈也跟着笑了起来。
------------
041慧文女中日常(一)
黄老太医让自己的两个学生也上前摸一下脉,黄大舅舅伸着胳膊配合,这个时候又有听差来报李副市长来拜访。
黄大舅舅告罪,神态自若的迎了出去。
李副市长穿一件杭绸的马褂,带两片圆圆的眼镜,送了几样拜访的礼物,坐在客厅里和黄大舅舅喝茶闲话,并不说是为公还是为私来的。
闲话到了山东先生,黄大舅舅就在椅子上坐直了,将手举了起来,朝正北方向拱手,口里说着:
“山东先生,大医精诚,杏林楷模。”
这种动作是旧朝晚清传下来的习惯,要是说了极其尊敬的人,比如说皇上,就会同时伴随着一个动作,朝皇上所在的方向拱手。
看现在黄大舅舅这个挚诚模样,却不知道他几个月前看报纸,还曾经拍桌子怒骂过:
“混账玩意,山东是孔孟二圣祖籍,孔孟二圣尚不以山东先生自居,竖子何德何能,安敢!”
张美溪也是被冤枉了,山东这两个字,当初是她随手写的地址,莫名其妙就成了她的网名代号。
比如后世一个奶茶妹,人家本人并不是卖奶茶的,还是个一流大学的高材生那,只因为手里拿杯奶茶照了照片,后来嫁了一个卖电脑的,网友还纷纷调侃,今天双十一,我要去奶茶妹家买东西。
山东先生欺世盗名,花老太医却是真才实学的,他说黄大舅舅是个好病,得了必定升官发财,黄大舅舅果然就升了官。
本来还以为会是将黄副厅长的副字去掉,升上一个大级别,谁知道那个副字竟然没有去掉,去掉的是厅长二字,直接升级两档大级别,出任副市长一职。
升职后的黄大舅舅,公馆门外车如流水、马似活龙。院子里和厅里面,高朋满座,入目皆是锦衣绣服。
客人里面,最不受待见的就是黄五舅妈,黄五舅妈是来请她大伯子帮忙办事的,让黄大舅舅写一封荐书说情,把外甥女张美溪推荐进入慧文女子中学。
你黄大舅舅现在做这样大的官儿,帮一把嫡亲的外甥女还不应该?
张美溪也算是黄大舅舅嫡亲的外甥女,黄外祖父前妻生了黄大舅、二舅、三舅,继妻生的黄四舅,五舅,张太太,七姨妈。五个舅舅虽然有明显的远近,但是都不会明说出来。
这个黄五舅妈也算是为了外甥女张美溪(的私房钱)操碎了心,春天的时候,还舍得给外甥女花二十块钱,做两身花红柳绿的旗袍。也为那两件旗袍发电报给乡下的六姑太太邀功,张太太也回了几倍的厚礼。
后来黄五舅妈多次去平安课业补习班闲逛,发现外甥女实在是有问题,不光是每天闷在房间里死读书,还读的呆傻了,没有一丝女孩家活泼样子,连那个近水得月的《处方药使用资格证》都没有得到。
黄五舅妈对四哥四嫂负责外甥女儿的吃住和学习十分不满意,准备接过外甥女儿的监护权,顺便接收一下外甥女那个做了女明星的丫头的监护权。
黄五舅妈去找黄四舅妈说电影女明星的事情,黄四舅妈还拍着手笑:
“小桃油栗子,糖炒栗子?这是什么古怪名字?”
黄五舅妈又问外甥女在家读书补课的事情。
黄四舅妈也开始皱眉:
“教她理科的先生换了两三个,后来都辞工了。还有一个洋人女先生和一个高先生,都是白拿了工钱不费心,听说还在外面开班,带很多学生。”
黄五舅妈就心里欢喜面上沉痛的说:
“六姑太太那边也常有电报过来,孩子年纪还太小,我们做嫡亲舅妈的不费心,还指望谁?”
黄四舅妈心里暗恨,不是我不费心,那个外甥女实在是呆傻愚笨外加心气儿高,我有什么办法?就假装拿手帕子擦眼睛说:
“外甥女去年过来就想着进慧文女子中学,到春天还去考试过一次,如今过了几个月,都入秋了,还常提慧文,五弟妹有什么办法?”
黄五舅妈拍大腿:
“慧文女中是吧?包我身上了!”
心里还补充了一句,生活费和丫头也归我管了。
做了副市长的黄大舅舅受了黄五舅妈的嘱托,找人打听慧文女中的事情,那个学校竟然极为难进,未必会给他这个新任副市长的面子。
黄大舅舅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接见自己的外甥女,考察她的功课,看看她有无可能通过考试入学。
张美溪从去年过来,就一直拿一个慧文女中做幌子,随便应付舅舅家的管教,这次见黄大舅舅问,还真是有进慧文女中读一年书的打算。
因为她那个设在平安补课班后面的简陋实验室,也已经没有了什么大价值,要想再进步,还得靠欧美仪器制造工艺一点点的进步,最好有一台计算机,但要等三十年,完全是个奢望。
又加上平安制药公司现在生意兴隆,那个实验室已经到了必须搬迁的时候。
又加上她发现国内制药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得靠大量的技术人才,也就是等现在读中学的同龄人成长起来。
还有这几天四舅妈又开始过问她读书的事情,住在黄四舅公馆处处受限制,按她十三岁的年龄,又绝无可能脱离舅家管教。听说慧文女子中学倒是可以寄宿的。
林林总总的一堆理由下来,张美溪就开口告诉黄大舅舅,她要去慧文女中读书。
黄大舅舅见这个外甥女举止言谈都很落落大方,也将心放下大半,鼓励了她几句,让她考试。又托人做些入学的资料给她,到底也没有写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