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青姑姑也知道,但她不能明着说,只能说道:“娘娘,您多虑了,卫小姐是个好的,安分守己又稳得住,平常心对待就好。”
“你说得没错。”皇后娘娘想了想,极为赞同采青姑姑的观点,轻吁一口气,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抿,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她背着这么大的功劳,可在本宫面前却从不骄傲自满,要不是外界把那些事传得风风雨雨,本宫至今还被她蒙在鼓里呢。”
说罢,皇后娘娘又头疼地捏了捏眉心:“只是,她的功劳都被归到太子身上,本宫也是担心她生不满。”要不然,她也不用巴巴儿的向小茶示好了。
“奴婢觉得,她应该不会看重这些,不然早闹得人尽皆知了。”采青姑姑继续游说。
皇后娘娘嘴角一勾:“是这个理儿!被她瞒着的人,可不只是本宫一个。”想到被贬成嫔的于贵妃,她又忍不住抚掌大笑。“就不知道于嫔得知本宫的儿媳妇是个有本事的,会是什么反应呢?”
想当初她的儿子二死一伤,硕果仅存的一个还徘徊在生死边缘,能不能活下去都是未知数,于贵妃却早早替五皇子相看好了人家,并多次跑到她面前耀武扬威,嘲笑她的无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又能想到,她家儿子不但活着回来了,身上的毒也解了,还带回来这么一个厉害的儿媳妇。
想到于嫔那气愤不平的嘴脸,皇后娘娘又是一阵快意,拿手帕捂着嘴,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采青姑姑嘴角微微抽搐,觉得她家娘娘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一点小事也能乐半天的。
还她以前那个高贵优雅又端庄的皇后娘娘!
采青根本就不知道,一个人一旦放下心中的执念,整个人就像是解开了一层厚厚的枷锁,变得轻松自在起来。
而她的眼前更是犹如拔开重重迷雾,视野豁然开朗,再也不会死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放,为那不必要的人和事而茶饭不思了。
皇后娘娘就像是脱胎换骨似的,心结打开了,心境不同了,也就活得更加恣意薄酒,性情自然也活泼了许多。
只不过她的这些转变只是私底下的行为,在人前,她仍然是那个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后娘娘。
兀自笑了一会儿,皇后娘娘这才收起笑容,仪态万方地站起身,抚了抚头上的发髻,对着采青姑姑说道:“走罢,随本宫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是,娘娘!”
凤坤宫中很快井然有序地忙碌起来,一众宫人们收拾好便随着皇后娘娘往慈宁宫而去。
与此同时,天元帝还在养心殿中,与太子面对面。
只不过一个坐着,一个站着。
坐在龙椅上的天元帝用复杂的目光审视地看着太子,久久当一言。
太子双手自然垂放身侧,低着头,敛眉顺目地做出一副聆听教诲的模样,等着天元帝发话。
当然,对于天元帝刻意向他散发的威压,那毫不收敛的气势,他一概无视,仿佛根本感受不到这些一样。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偌大的养心殿中静悄悄的,落针可闻,就连呼吸声都被刻意放轻了。
被赶出殿外守着的宫人们更是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一个个拘谨地站着赵立公公身后,竖起耳朵听着养心殿里的动静,就怕下一刻殿内传出什么可怕的声响来。
自从小茶的那些传言出来后,最近一段时间,天元帝一直处于低气压中,浑身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郁气。
他整日板着一张老脸,面色越来越黑,在他身边服侍的人都长着一双利眼,哪会看不出他生气了,于是一个个都不敢往他跟着凑,就怕不小心惹到他,即使是一点小失误,也足以致命。
父子俩就这么对峙着,谁也不肯主动开口说一句话。
天元帝原以为,太子在面对他时,会被他的气势所压制着,会害怕得瑟瑟发抖,
可没想到站了这么久,太子神色未变,身体自然而放松,连一点点的不自在都没有。
天元帝不由得有些无奈,什么时候他的儿子成长到这种地步了?竟然连他不怕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钦天监可曾将你的婚期定下了?”天元帝缓缓地开了口。他不开口不行啊,看样子儿子比他更有耐心,如果一直这么沉默下去,恐怕站上几天几夜,太子都没有问题。
但他不行啊,他是一国之君,手头上大把事儿等着他,再说今日也是宫宴,他早就封笔了,就算是想用批折子当借口,把太子晾在那里,找没有折子可批。
更不要说现在时辰已不早了,外面那些官员还在等着他入宴,再拖下去于他无益。
“回父皇,已经定下了。”
天元帝微微挑眉:“是什么时候?”
“二月十二。”
“哦?那一天岂不是花朝节?”
“是啊,儿臣也没想到这么巧。”太子神色淡然地笑笑,仿佛成亲日是哪一天都不重要。
“那小茶的及笄之日,你定在哪一天?”天元帝继续问道。
小茶的生日就在年后,因着那段时间大家都在忙着过年,小茶自己又是个不上心,所以她的生辰一般都是自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算了,从来没有通知过外人,更加没有心思设宴招待客人。
“听说,安国公把时间定在了正月十六。”
由于安国公府没有女主人,小茶又没有女性长辈,所以皇后娘娘对小茶的及笄礼格外重视,已经派出她身边的采青姑姑出面,帮小茶处理这些事,务必要给小茶一个盛大而隆重的及笄礼。
☆、856.第856章 要娶侧妃
856.第856章 要娶侧妃
小茶对这些事一向是不怎么在意的,特别是她前世已经经历过一次及笄礼了,虽说与这一次及笄礼的盛大不一样,但对她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期待。
于是她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把这些事全权交给采青姑姑去处理,就连她身边的三位嬷嬷,也一并交由采青姑姑调遣,只要别来烦她就成。
采青姑姑也笑盈盈地接下这桩事,只要求小茶当天乖乖地完成这些流程就好。
看到太子想也不想便说出小茶及笄礼的日期,天元帝轻轻笑了一下:“你倒是清楚得很,这么说,正好是过年后的第一天?”
“是的!”太子羞涩地笑了笑。“不瞒父皇,儿臣也是快到及冠的人了,现在才娶上正妃,自然上心一些。”
“客人们都已请好了?”
“应该是请好了的,听说就连赞者、有司也已经定下人选。”
天元帝轻轻“嗯”了一声,微微颔首道:“你成亲后,可曾想过侧妃的人选,往东宫多添点人?”
“父皇?”太子震惊地看了天元帝一眼,随即又觉得这种行为有些失礼,急忙垂下双眼。“儿臣暂时还未想过。”
“那就趁这个时间多想想吧,不然由朕帮你定下人选也行。”
“可是……”太子还想说什么,却被天元帝厉声打断了。
“没什么可是的,你身为天荣国的太子,自当有职责要替皇家开枝散叶,再说,太子的规制本就是必须要有侧妃,难不成你要违背祖训?”
“儿臣不敢!”太子诚惶诚恐地跪下,一点也没挣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臣的婚事,自当由父皇做主!”
“嗯。”天元帝满意了,随手拿起几份资料和一些画像,扔到太子面前。“这几个人都是朕帮你看好的侧妃人选,你可先拿回去看看,若是觉得不妥,大可过来告诉朕。”只是告诉他,可没有说他一定会同意太子的意见。
太子双手捧起那些女子的资料,向天元帝磕了一个头:“谢父皇,儿臣的事让父皇费心了。”
“去吧,好好看着,日后与她们好好相处。”天元帝施恩一般对太子挥挥手,向太子下起逐客令。
“儿臣告退!”太子向天元帝行了一个礼,转身出了养心殿。
殿外,赵公公看到太子手中拿着一些纸张出来,心里如明镜似的,不由得同情地看了太子一眼。
赵公公在天元帝身边服侍这么多年,天元帝这段时间的气闷被他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太子拿着的是什么。
但是,他对太子的情况也是略知一二,更加清楚太子此时的身子仍然虚弱得很,根本不适合娶这么多的女人进门。
天元帝此举是想掏空太子的身子啊。
可惜,这是天元帝的决定,他们这些太监可没有资格去评论天元帝的决定,就是太子,也不敢反驳天元帝,还不是得乖乖接着?
太子似是看到赵公公眼里的同情,不甚在意地笑了笑。
赵公公发现太子竟然回头看了他一眼,吓得他赶紧低下头,收敛起眼中所有的情绪,恢复成那个面无表情的赵公公。
大步走出养心殿,来到无人的拐角之处,太子才骤然停下脚步。
一直跟着太子身后默默无言的常平也跟着停下,疑惑地看了看太子:“殿下?”
“把孤要娶侧妃的风声放出去吧。”太子把手里的资料交到常平手中。“特别是这些女人,一定要让她们收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