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穿书系统误我 完结+番外 (程十七)
——即使真的再选妃生子,也未必能顺利长大。
皇帝再不喜欢,将来也是要把皇位交到他手上的。
放下酒杯,皇帝紧盯着苏凌,坐直身体:“还是那句话,好好孝敬贵妃娘娘。你想要的,都会有。”
苏凌神色平静,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不紧不慢:“儿臣有一事求父皇。”
“你说。”
“父皇知道,儿臣是在北和宫长大的。”苏凌声音很轻,“北和宫原本有十四位妃嫔,哦,不包括我的母亲……”
皇帝神情微变,怀思的生母自然不是住在北和宫的妃嫔。当年他为了姚氏,差点遣散后宫,最后虽未成功,却也将她们安置在一旁,不让她们打扰他和殊儿的生活。
他是真心爱她的,爱到眼里、心里只能容下她一个人。最开始的两年,他们如同民间夫妇一样,很恩爱,偶尔也会吵架。只是他不应该在吵架后,负气离开西苑,又临幸一个小宫女。
清醒以后,他就后悔了,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厌弃。
姚氏得知此事,哭闹着要出宫,想要和离。
他使出浑身解数,才哄得她回转了心意,原谅了他。
自此,他宠着她,纵着她,不想让她有丝毫不快。至于那个被他临幸过一次的宫女,他本想赐死,向殊儿表明心迹。
然而姚氏却拦住了他。她眼中含泪,神色凄楚:“又是何必呢?糟蹋了人家姑娘,又要人家性命,果然女人就活该这么惨吗?”
他干脆让那个姓苏的宫女进北和宫去和那些妃嫔们作伴。
此后,他就一直守着姚氏了。
后来才知道,那个姓苏的宫女一夕承欢,竟有了身孕。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后了。
……
如今听怀思提到生母,皇帝隐约有点不自在。他咳了一声:“然后呢?”
“十四位娘娘,现在只剩下十一个。儿臣听说今日静嫔娘娘闯进西苑,惊到了贵妃娘娘。”
皇帝原本还带笑的面容骤然沉了下来:“若是为她求情,就不必再开口了。你以后只管把贵妃娘娘当你的母亲!”
苏凌眼眸低垂,自动忽略了他的话:“儿臣想给北和宫里剩下的十一位娘娘求一道旨意。”他站起身,恭恭敬敬行礼:“儿臣希望父皇能准许她们能自由去留。”
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皇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摇曳的烛光在他脸上覆下一层阴影。不远处当值的内监也暗暗屏住了呼吸,唯恐在这大年夜里出什么状况。
“咣”的一声,皇帝将酒杯重重放在桌上,满脸不悦,“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先前教那个姓程的黑丫头给你做伴读,现在又想让宫中妃嫔去留随意。接下来是想做什么?要朕现下就将皇位传给你?!”
这话不可谓不诛心,当值的内监下意识跪倒于地。
苏凌则深吸一口气,躬身行礼,诚恳至极:“儿臣不敢。”
“不敢?朕看你倒是没什么不敢的?”皇帝冷笑,“朕愿意抬举你,你自己也该知道分寸。”
苏凌毫无惧意:“儿臣听闻十多年前,父皇也曾动过念头,想要遣散后宫。”他顿了一顿,续道:“其实今日回头看,当时如果真的放她们各自回家去,也是一桩好事。对父皇,对贵妃娘娘,对北和宫的娘娘们,都是好事。”
皇帝瞥了他一眼,神色略微缓和:若当年真将她们遣散回宫了,殊儿这些年也会开心许多。
苏凌轻轻摇头,语带怅然:“那些娘娘们青春年少的时候,为了侍奉皇上而进宫,从此父母亲人皆不能见。若真长伴君侧也就罢了……”
事实上,那十几个貌美多才的妃嫔们十多年不曾得见天颜,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冰冷的北和宫。
苏凌微微一笑:“父皇很多年没去过北和宫了吧?那里很安静,娘娘们闲着无事,自己寻事情做。柳才人会写话本子,沈美人擅长歌舞,能编排出来,然后其他娘娘都参与其中,排成一段戏来唱。”
“那时候我年纪小,以为这世上只有北和宫那么大……”
苏凌自嘲一笑,他的生母苏氏唯恐皇帝不能容下他,初时将他藏起来。后来他被人发现,然而北和宫的人像是商量好了一样,都决定隐瞒此事。
北和宫原本有十四位妃嫔,刚搬进来时,有个宫女出身因为歌唱得好而得宠过的宝林,自称有孕,试图复宠。皇帝直接赐了她红花。
——皇帝的态度很明确,恨不得让所有能教姚贵妃伤心的人都消失在这世上。这个孩子虽然是皇帝的骨肉,可她们不知道皇帝会不会留他。
那些无事可做的娘娘仿佛找到了新鲜玩意儿一样,开始围绕着这个孩子转。
她们拿出看家的本事,要教导他。
柳才人家学渊源,是有名的才女,她教苏凌读书写字。
周贵人父亲曾在边境经商,精通胡渚文字,她自告奋勇教苏凌胡渚文。
静嫔娘娘是将门虎女,自小学过功夫,干脆教苏凌习武。
……
苏凌后来想,可能他是她们平淡寂寞的生活中唯一的点缀和慰藉吧。
她们都不可能有孩子了。
而他算是她们共同的孩子。
甚至是他“萧凌深”这个名字,都是她们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最后连划拳带抓阄,定下来的。
只是,他不大喜欢“萧”这个姓。
十岁上,他生母去世。
十二岁上,他在中秋当夜出了北和宫,认识了自己的姑姑。——茂阳长公主萧宴。
……
听苏凌说起旧事,皇帝罕见地有些不自在:“不错,朕确实想过遣散后宫,只是祖宗规矩不允许。”
苏凌轻笑,心说:祖宗规矩?难道祖宗规定了要你不立皇后,将毫无过错的妃嫔统统打入冷宫?
然而他说出口的却是:“父皇,北和宫的娘娘们十多年没有出来过了。说句不好听的,她们究竟长什么模样,是生是死,也早就没人关心了。即便是真让她们回家与家人团聚,又能如何呢?何况她们在宫里,也始终是贵妃娘娘心头的一根刺吧?今日有静嫔娘娘,说不定明日就有动嫔……”
他躬身行礼:“冯家老夫人病重,还请父皇能成全静嫔娘娘的孝心。”苏凌眼眸半垂:“听说冯家老夫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早逝的儿子和这个十多年不曾得见的小女儿。”
何必呢?将人家好好的姑娘拘在宫里。一蹉跎,就是一辈子。
他想,他将来肯定不会像自己的父亲那样,他只要他心里的那个人就行了。
听他提起早逝的儿子、不曾得见的女儿,皇帝微觉恍惚,不由想起聪明伶俐的怀敏太子。他心中一痛,轻声道:“既是过年,朕就给个恩典。让冯氏初二悄悄回家一趟吧。不过——”皇帝话锋一转,眉目间染上了一丝狠厉,“北和宫的人,若再出现在贵妃娘娘面前,朕决不轻饶。”
苏凌一喜:“那别的娘娘?”
皇帝摆手:“别再出现。”他面露疲态:“不早了,你回去吧。”
苏凌施礼告退。
外面寒气甚重,然而他丝毫不觉得寒冷。
夜黑沉沉的,苏凌走在回行云阁的路上。他偶尔能看到天上的烟花,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爆竹声响。
他望了望崇德书院所在的方向,内心忽的一阵柔软:不知道她这个时候在做什么?
此时程寻正陪父母一起守岁。
今年程嘉仍未回来。
卢氏身怀六甲,不大方便。程启陪着她早早就回房了。
真正留下来守岁的,只有程渊夫妇和程寻。
程寻素来早睡早起,此时有些乏了。怕自己撑不住,她干脆和父母一起玩儿猜谜。
雷氏不善此道,初时还兴致勃勃,后来直摆手:“不成,你们俩玩儿吧。”
程寻拉拉母亲的衣角:“娘,我和你一起。咱们俩肯定能赢过爹爹。”
第66章 她也心疼
时间过得飞快。
过年期间, 程寻陪在父母身边, 或是一起走亲访友, 或是同他们说话解闷。
崇德书院前后有不少学子,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 就会有学子前来拜访, 程家门庭若市,甚是热闹。
只是每到这个时候,穿着女装的程寻都需要回房回避一二, 顺便温习一下功课。
不知不觉就过了初五,程寻恢复了做伴读的生活。
她和江婶、殷叔等人提前先去了京城。次日清晨乘坐宫中特意来接的马车进了宫。
进得行云阁的时候, 夫子们还未到,只苏凌一人。
一听到她的脚步, 他就站起, 转过身,冲她勾起唇角:“来了?”
他眉目清隽,这么微微一笑,犹如清风拂来。程寻脸颊一热,轻轻嗯了一声。她含笑拱一拱手:“新年好。”
虽然才数日不见他, 可像是隔了好久似的。
两人先后坐下, 各自整理书本。
“这几日怎么样?”苏凌低着头, 轻声问道。
“挺好的啊。”程寻头也不抬,“就在家里,有时候也出去见见亲戚。过得挺快的。”她笑了一笑,忽然转过脸, 看向苏凌,眉眼间隐隐有些笑意:“诶,你怎么知道,我今天会从京城程宅过来?我今儿早上一出门,就看到了门口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