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这个妻子,现在对待庶女都好了许多,怎么最最重要的这位一来就得罪上了?
今日他们两口子来走亲戚,他原本有意同蒋峥嵘好好亲近亲近,拉拉关系的,可蒋峥嵘话不多……哦不对,根本就是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没有,就那么干脆的坐在椅子上,连茶水都不喝一口,闭目养神,显然是不愿听他在耳边叨叨。
要不是知道这位的性子,还以为他故意落岳家的面子呢。可这位将军就是那样的人,听说哪怕是对几个王爷也是一句话没有的,他又能怎么样?
不过坚持了一刻钟,就是在是受不了那尴尬的气氛了。便带着他一同去了内院,打算一家人一起聊聊天或是用个膳,有小五在呢,他总不至于还这样冷淡吧?小五可是他费尽心机求娶的呢!
万万没想到,竟然让他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见他毫不犹豫的要带着小五走,他想试着张嘴挽留,可上下嘴皮碰了碰,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合适。
只能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瞪视他的结发妻子。
在柳明发狠的目光下,杨氏不敢在强硬,只能装柔弱:“老爷,我肚子好疼,可否叫个大夫来给我瞧瞧?”
哦不对,不应该是装柔弱,此时杨氏是真的柔弱了。虽然那银锞子被茶杯卸了一部分力,可蒋峥嵘那是力能扛鼎的大将军啊,他既然想把银锞子打到杨氏的身上,就绝对不会轻轻的放过她。
想必,此刻已经青紫了。
柳明心中正是怒气不顺的时候,见杨氏这般‘惺惺作态’,更是生气。
“这大过年的,医馆都闭馆歇业了。你这是外伤,又是伤在那处,就是大夫来了也看不成,你还是自己忍着点吧!“
说完,拂袖而去。
柳明与杨氏成亲十余年,向来恩恩爱爱的,便是杨氏对妾室下手、苛待庶女,柳明也没有对她说过这样的狠话。
不敢置信的看着那人离开的背影,杨氏想哭,可眼泪却在眼睛里打着转,怎样也落不下来……
第146章 美丽的误会
蒋峥嵘两口子回府时还没到晚饭时间,老夫人听说二人这么快就回府,挑了挑眉,却没问什么。这个时间厨房预备像样的晚膳也来不及了,就吩咐将自己的份例赏给二房几道。
柳相思从来不是个讲究排场的,在现代时虽然也爱美食,但是从不铺张浪费,有时候在家码字不愿意出门打电话叫个快餐叫个盖饭啥的也能对付,到大羽朝之后更是在杨氏手下过了好一段苦日子,就是晚饭只下一碗面条也不觉得有什么。更何况厨房虽然没有准备他们的饭菜,可给石头和小敏敏的却是如常做的,多加几碗米饭,两双筷子,也是够了。
可看着桌上老夫人怕他们吃不好专门从自己那里送来的菜时,眼睛里有些湿润润的……
她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才能嫁到将军府来!不仅有个威武帅气的老公,还附带这么个贴心的婆婆!
其实她的读者送她穿到自己写的小说里不是因为对他怨念太深,而是因为众位可爱的读者小天使们对她爱得深沉吧?
嘤嘤嘤……宝贝读者我爱你们,太感银了……呜呜呜呜……
饭间,柳相思实在是感动的不要不要的了,话很少,也没怎么给蒋峥嵘布菜。
前面也说过,将军大人若是论起排兵布阵,沙场对敌他还是很有计谋的,可对于揣摩女人的心思,他就一窍不通了。见妻子回来以后一直闷闷的不说话,他哪里知道是因为被自己母亲感动了啊,还以为是在柳府时被她嫡母气得呢!
心里自是对杨氏填了一笔。
就算是他家没有庶出子女,却也能听说过庶女在嫡母手下会过什么样的日子。那杨氏是有多胆大包天他也领教过,不知道他身份的时候的轻视和怠慢也就忍了,知道他的身份了还自以为能捏得住他的脉门岂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的?
柳明上次吃过亏之后,想必已经警告过那杨氏,她却仍是如此胆大包天无所顾忌可见本性难改。
这还是自己看见的,要不是他及时赶到,杨氏那茶杯就砸在妻子身上了!
蒋峥嵘心中愤怒的小火苗儿开始燃烧了,不禁想起在他没看见的时候,还不知道杨氏是怎样的猖狂呢?这十几年,也不知道相思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要不是皇上偶然间派自己去云州城办差,说不定她真的被杨氏许给人做妾室了呢?
想到这么温柔又漂亮的妻子可能成为其他男人的妾室,且这男人至今还惦记着他妻子时,蒋峥嵘的心上好像起了个大疙瘩。再一想到她会为了那个男人和他后院的其他你女人们争风吃醋,心里更是酸酸的。
又或者她会为那人生儿育女,在不停的勾心斗角中日渐消瘦,最终香消玉殒,蒋峥嵘心里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儿了。
这一顿饭,柳相思是怀着感恩的心情吃的。然而同桌的蒋峥嵘脑子里的想法却好比那崎岖的山路,一会儿恨杨氏苛待他视如珍宝的妻子,一会儿恨那对他貌美的妻子存了不该有的念头的周靖康,一会儿又心软的像是泡沫,暗暗发誓他一定不会让那些无谓的女人进自家的后院来气相思,绝不会让她有日渐消瘦的可能!
蒋峥嵘平日里本就基本没话,柳相思再不说什么,这顿饭是吃得安安静静的,夫妻两个谁也不知道对方心中是怎么想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同桌异梦’呢?
吃过饭,柳相思特地到拉着相公去给老夫人问安。
或许是常年在家写小说的原因,和外界接触的少,人就有些腼腆。心里怎么想的,她或许可以写出来,多夸张都行,但是一张嘴,就是不好意思说。
这就是传说中的‘闷骚’。
感谢的话到底没说出口,就坐在那儿和老夫人拉了会儿家常。不过就算是这样,老太太的眼睛也尽是笑意了。
自打儿子容貌受损后,就益发的不爱说话,整个人都有些孤僻了。当娘的最疼夭子,可不管她再多的付出,小儿子却完全不回应,再浓厚的感情也禁不起这样的消磨啊。
这一直是扎在她心头的一桩心病,生怕儿子以后连爹娘也不认了,彻底断了六亲成了孤家寡人。没想到儿媳妇竟然能劝动儿子陪着来闲话家常,而且没有半点不耐烦的神色……虽然蒋峥嵘带着半块面具,也看不出什么耐烦不耐烦的,可蒋老夫人对自己的直觉有信心,儿子肯定是没有不耐烦!
心里对儿媳妇满意极了,这真是观音娘娘把坐下的玉女赐给他们蒋家了!
人与人相处,只要彼此都心存善念,是很容易让关系变得融洽的。柳相思心里对蒋老夫人万分感恩,蒋老夫人也对柳相思满意非常,两人有什么理由不能好好相处呢?
蒋峥嵘的面具平日都是时时带着的,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家中,已经许多年没有人见过他面具下面的那张脸了。要是蒋老夫人知道她这儿媳妇居然连儿子的面具都能摘下来,且平日只有他们两人在房间时儿子从来都是不带面具的,恐怕对这儿媳妇会更满意的吧?
唔……不过也说不准,没准儿老夫人觉得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只听媳妇的,不听老娘的,从此对柳相思益发的看不顺眼了呢?
该是这两种可能中的哪种结果没有人会知道,因为除了柳相思,没有人可能见到蒋峥嵘不带面具的时候……
别说亲娘了,就是皇帝也不行!
聊了好一阵子,才有下人禀报大夫人回来了。
古代的交通很不发达,不像现代,家住的再远,只要是在同一个城市,一般一个小时左右也就到了。可古代的出行主要是靠两条腿啊,就算是蒋家这样的高门大户,也顶多是靠四条腿的……马。
蒋峥嵘还能骑马,柳相思就只能坐马车,这就大大拖慢了行进速度。
他们基本上在柳家也没待多大功夫就离开了,回来时也接近晚饭时间了,大夫人的娘家可是亲娘家,好不容易回去一趟,自然是千言万语说不尽,所以就用过了晚膳才回府。
一进来就看见二叔和夫人也在,老夫人眸子里都带着笑,心情十分好的样子,心里也是微微的吃惊。二叔的性子她是知道的,从来没有话,那老夫人这么高兴只能是因为儿二弟妹了。什么时候二弟妹和老夫人的关系这么好了?
不过她心中吃惊也就是一瞬的,还是高高兴兴的给老夫人请安,笑眯眯的和蒋峥嵘、柳相思问好。
大夫人不比柳相思,她是土生土长的大羽朝人,且从小受过的教育就是做当家主母的,不仅打理庶务有一手,怎么说话,怎么哄婆婆开心,那也是点满技能点的。
开了蒋峥嵘小夫妻两个玩笑话,把柳相思弄得直害臊,老夫人笑得直打跌,气氛更是热热闹闹的。
老夫人问了问亲家可好,又问了些她大夫人娘家的事,就问起大孙子。
既是大儿媳回府后没有直接回院子去休息,而是来给自己请安,怎么没把大儿子和大孙子一同带来?不然她这屋子也是热闹非凡的了!
可大夫人只是笑着看着老夫人却没有说话,柳相思知道这是大夫人有事要单独和老夫人说,便带着蒋峥嵘回院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