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燕七雪)



丁石头边说边将散钱四文一数搁到江虎子掌心,村里买肉是二十文,两斤就是四十文,鞭炮一挂是两文。

江虎子见了便说鞭炮不用钱,他家拿两挂不算什么,但丁石头却垮下了脸。

“亲兄弟还明算帐呢,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你可别公私不分。”

江虎子见状只得收下,但丁石头立刻又换上笑脸请他明天捞一条鱼来,祭品光有肉还不行,有条鱼就好了。

江虎子失笑道:“知道啦,你不说我也会去下网的。”

“那就多谢了。”丁石头抱拳笑道。

两人说笑着没多久就到了村长家,江虎子仍然不进去。

丁石头看了一眼站在院中的少年书生,心中有些揣测。

“丁石来啦。”少年书生看见了丁石头,连忙走过来打招呼。

“刘二哥。”丁石头连忙作揖。

这位少年书生是村长的孙子刘学贵,是长房长孙刘学富的亲兄弟,夏秋菱的小叔子,已满十五岁,还在隔壁村老秀才那儿上学。

八岁的刘琪儿和五岁的刘学瑞则是二房的孙女、孙子,刘学瑞今年开春也去老秀才那儿开了蒙。

能供两个孩子一起上学的村家可不多,南城村就村长家、陈家、王木匠家。

其他人家多是供了一个,或是供了几年就不读了,或者还在等,希望一送两个束修能便宜些。

“快进来吧,爷爷和耆老爷爷们在堂屋里等你。”刘学贵请丁石头进屋,又喊刘琪儿泡茶。

“哼,我泡的茶怕他不喝!”刘琪儿从厨房出来不高兴地嚷了一句。

“有劳琪儿妹子泡茶,丁石先谢过了。”丁石头知道刘琪儿是怨她上回没喝茶,连忙主动讨茶喝,以化解这份怨气。

“哼,你叫声琪儿姐姐还……”

“不得无礼!”刘琪儿得意的话还没说完,就让刘学贵一声喝斥吓得哆嗦了一下,咬着唇有些委屈。

“呵呵,琪儿和我家小妹差不多年纪,你叫声丁石哥,我也当得。”

丁石头见状,连忙打了个哈哈,将铃铛姐妹推在前面,让气氛不至于那么尴尬。

刘琪儿脸色这才和缓一些,就泡茶去了。

“小妹顽劣,见笑了。”刘学贵尴尬地抱拳。

正文卷 第159章 师资

“无妨,我家三个妹妹,习惯了。”丁石头笑呵呵地还礼。

刘学贵自是知道丁家情况的,也就一笑了之。

丁石头进了堂屋,果然看见村长和六个耆老正坐在桌边喝茶、抽旱烟,看见她来才停下说话声。

丁石头走进去一一行礼招呼,十分守礼周到。

“丁石一看就是读书之人,若他教得下,也是咱们南城村一大幸事。”李耆老率先开口。

从平日小节便可看清一个人本质,他们一把老骨头识人无数,自然都对丁石这个少年很是满意。

“丁石虽未赴功名,但也读过几年诗书不曾落下,只不过兴趣所致,涉猎较杂。”丁石头不等老头们开口,便率先将想好的说辞说出来。

“起了开村塾收学童的念头,只因那天见狗娃他们一群娃子没有上学,举止却又懂事纯良,心中怜惜,顺口教了首唐诗和十个数,他们学得很快。”

“丁石就想,若他们因束修难处耽搁了启蒙最好光阴,实在遗憾。若丁石能为南村城缓解这份难处,也是丁石一点心意。”

说明原委,表达心意,并不是她想开塾赚钱,也别以为这样就能赚得比她平时多。

“若村里同意丁石开塾,丁石的想法是,满了三岁,只要愿意都可以来,每天辰时中刻点名,午时初刻回家,未时中刻点名,申时中刻回家。”

“每天两个半时辰,我不会时刻守着学童,但我会按我的方法教他们,各位长辈可以看着学童的进步,再决定以后是否让他们继续来上学。”

“我的教导计划是:强身健体、识字做人,因此,除了跑步、练拳,文课先学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简单术学、九九口诀。”

“三年之内,我不会教他们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音律骑射。但我会通过成语、典故、见闻、风俗、民情,教他们识人、辨物、知礼,明辨是非、溯古通今、增长见闻。”

“五年之后,若他们想换家塾学,可以。想弃读也可以,识字、守礼、懂处世之道、认钱数钱会打算盘,做工、买卖都不会吃亏。”

“想考功名也可以,已识字五千,自己在家读书没有障碍。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丁石头一翻堪比演讲的说辞,说得村长和六个耆老半天吭不了声。

他们原本是要先考考丁石头的学问,再问清楚具体怎么教,能不能教得下。

因此今晚刘学贵没有呆屋里读书,是准备一会儿就由他来主考学问的。

结果丁石头率先开口,将自己的教学定位、计划、范围以及日后可能遇到的情况都给说了。这就是她的实力,她的师资。

识字五千,五年下来是一千八百天,每天识三个字,也有五千四百个字了,细算下来并不多。

但以他们的经历,还没听说哪位夫子说过这样的话。

就连刘学贵站在门口都诧异得睁大了眼睛,他上学十年没停过学,也才到这境界呢,丁石竟敢夸口说五年?

正文卷 第160章 束修是大问题

“听起来很不错。”王大耆老回过神来随口夸了一句,目光却不停与其他人交汇。

“丁石啊,先不说三年、五年这么远,眼下村里确实有十来个要启蒙的娃子,读书难的情况你也知道。”

村长接收到耆老们的暗示,便开口说道:“你要开塾确实是好事,但你说的三字经、千字文,村里人会的也多。”

“九九口诀,几乎每家都有人熟悉。所以……”村长说完表情却又欲言又止。

“这些只要启蒙过的人都会,而这些也恰是启蒙要学的学问。各家都有人会,却没有人有那空闲去教,不然也不会出现读书难的问题了。”

丁石头听了村长模棱两可的话,微笑着指出一个现实问题。

你会也只是你会,你们的下一代、下下代们还是不会,要学会还是要去花大价钱教给先生不是吗?

“你说得是,要学还是要先生教才心里踏实一点,当然不是说你学问如何了,而是江夏村的老秀才有功名在身,他的束修也开得高。”

“附近几个村子就这么一位开塾的老秀才,不去他那里就没地方念书,去城里更念不起。你能开塾,如李耆老说,是南村城之幸事。”

“但你这束修怎么收好,各家不信你的本事,害怕给了钱学不到东西,害怕给少了你不收、你开价高了,他们也给不起。”

村长知道丁石头说的是事实,期期艾艾地将各种疑虑说了出来。

说到底,如江虎子之前的疑虑一致,束修是大问题。

以心论之,大家自然是一个子儿都不希望出,必须得出时,自然又希望出得越少越好,出了钱吧,又怕亏本、划不来,自然是希望回报更高。

这也是自古通病。

“我明白各位长辈的顾虑了。”丁石头抿唇作了个揖,这才正色道,“我听说老秀才收其他村子学童束修偏贵。”

“启蒙学童第一季是五两银子,之后才是三两,连续三年不断学,每季才只收二两银子。”

“丁石不论年纪、资历皆不可比肩,束修自然也不会比照老秀才。”丁石头成功见老头们都露出诧异的目光,不由暗笑。

她才不会追着别人的脚步去重复一条可以做比较的路呢。

因此不论束修,就加教学都要与众不同,让人无从比较也就无从挑剔。到时只要她教的学生确实有进度也不耽搁他们求学就行了。

“若村里同意,各家也愿意送学童过来,丁石准备下月初一便开始收学童。”她将自己的收费情况说了一遍,大家听得难掩激动。

因为丁石头的束修标准是,启蒙学童前三个月按每月一两银子收取,就算是按季来算也不过三两,低于老秀才。

这还不算多优惠,优惠的是后面。

三个月的娃子适应期和立规矩期过后,每月只要五吊钱,五年不变。

五年后他们将面临第二个选择,也就是丁石头之前说的,转塾另学、弃学等等。

丁石头又提建议,她主教启蒙班,五年后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可以等到五年后再来商议解决之道。

正文卷 第161章 走出第一步



正文卷 第162章 自备课具



正文卷 第163章 追加建设



正文卷 第164章 那些少年小哥哥



正文卷 第165章 顶梁柱是你不是我

“……”丁石头直接给他一个白眼,这才撇嘴道,“老大我的计划是,三年内先把村塾办起来,再把你的童生供出来。”

“也就是说,接下来三年,你的任务是读书,若觉得读书还习惯,以后混个官来做做,我们几个的下半生幸福,可就靠你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