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燕七雪)



“你们为什么不再织一张网?两张网一起下水,各分一半人拉网,不是快一些吗?”也没闲置资源好嘛。

“织网线要不少钱,我们暂时还不想把钱花在这上面,先留着买笔墨和书了。”刘学贵连忙解释。

一捆网线少说几十文钱,织张小网都要一捆多的线,现在投入有些划不来。

正文卷 第590章 给他们找出路

“不过我们想砌个鱼仓,这样平日里可以抽空下网,也不怕鱼少的时候。”江虎子看了一眼丁石头,立刻说道。

此前他虽有提议,但大家都在忙读书的事,也没认真思考过,老大也没参与意见。

现在他旧话重提,希望得到她的指点。

“鱼仓不错,但不利于管理,砌高了怕小孩子贪玩掉进去,砌矮了还要提防贪占便宜之人,顺手捞一条走,你一条我一条,你们白干活了。”

丁石头一针见血,说得江虎子立刻哑了口。除了这两个问题,还有砌多大和砌在哪里的问题。

之前他已经和刘学贵说了,打算找机会和村长爷爷说一说,看长辈们的意见如何。

没想到老大看问题这么毒辣,一下就指出弊端了。

“而且现在各家田地都是有限的,用来砌鱼仓肯定没人愿意,也影响家里存粮吃饭的问题。但村里又能给出多少地呢?你们打鱼卖钱,别人又得不乐意了。”

丁石头继续指出问题,说得江虎子垮下了脸,端不住先前的自信了。

“再忍一年吧,如今还不愁吃穿,可以专心读书,等过几年成家立室,家里担子重了,读书总会分心的,再争科举就更难了。”

丁石头见少年们都有些沮丧,这才安慰他们。她早就有意为他们找出路,但现在他们还有个任务是读书,确实不好安排什么工作。

“我今年打算在田庄那边再建一座塾学,会有两个启蒙班,需要两个老师。”丁石头说着看了刘学贵一眼。

“我打算让你带两个外村名次靠前的人过去,先教三个月看看,若是能行,你再回来。”

“好。”刘学贵连忙答应,没有多问。但他知道,毕竟他是真正带过班领过工钱的,他也最熟悉丁石那一套教学法。

而且丁石当初去寻表哥一个月不在塾学,就是他一个人开塾带班,丁点帮忙。

所以他现在算得上是有经验的老师,丁石也是希望他过去带下新老师,等新老师能独挡一面时,他再回来。

“若是田庄那边的九九塾学开得好,我打算明年再换个地方开一家,你们好好读书,记下我这套教学方法,以后就算不去酒楼,也是可以当老师的。”

听了她的话,少年们心里总算安定了些,他们只要再拼一年总会有个结果。

现在考上童生的是江虎子他们这批年纪大些的少年,小少年功底差,是真的只去见识了一下世面。

但明年不一样了,明年他们还有机会。而江虎子他们也想明年一举再考上秀才。

只要南城村有了秀才,江夏村塾就真的可以一边凉快去了。

南城村有了自己的塾学还收了那么多十里八村的学童,恐怕早就是江夏村塾的眼中钉了,但现在只有小夏秀才有些嚣张,到底没有实质欺凌。

恐怕不是他们心善,而是记在帐上,等秋闱之后再算吧?

若不是有此顾虑,今天小夏秀才在席上被那些妇人讽刺,他怎会忍气吞声?恐怕早就逼令村长给个公道了。

想走科举,就要爱惜羽毛。这是丁石头很久以前就分析出的话。

正文卷 第591章 工作机会

第二天就进入五月了,启蒙班继续上学,丁石头有意培养刘学贵,让他去带今年的新启蒙班学童,而丁点去带去年的学童。

她却站在赵简身旁,看着回来上学的复学班少年们。早上少年们一来就先找她要交上束修,但被她阻止了。

“首先恭喜大家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自己村里和自己的家争了光,也让我们九九塾学扬眉吐气。”

“现在我要问大家,这次没有考上童生的人,是不是想继续读书,准备明年再战?”

随着她的话落,少年们纷纷表示再战,趁现在年轻还不是家中主劳力,不努力为自己拼一把前程,等再过几年,机会更加渺茫。

这也是丁石头以前就曾说过的,在二十岁前,要为自己奋斗一把,不要浪费年轻的光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昨天在河边时,丁石头再次表达了这个看法,因此大家的立场是一致的。

“好,你们到赵福那儿把束修交了。”丁石头吩咐,再看见其他面露诧异的少年。

“各位童生,你们对明年的院试有把握吗?是想埋头苦读,还是想做份工贴补家用,也赚钱买书买纸笔?”

这话一出顿时让其他村的童生们安静下来,表情有些复杂。

南城村的几个昨天就知道了消息,也知道这次机会优先外村童生了,毕竟他们不交束修,压力小得多。

“我、我想做份工……”杨花村的杨诚突然红着脸站起身,有些渴望、有些窘迫。

见丁石头看向自己,连忙解释:“丁老师,虽然九九塾学束修不高,但我爹病了,靠我大哥种地有些辛苦,我想……”

“我保证,就算做工也不会懈怠读书的,明年我还要考秀才呢。”说到保证,他清澈的目光炯炯迎视着丁石头的打量,充满了坚定光芒。

“好,记你一个,我还需要一个人手。”丁石头便点了点头答应了杨诚的请求。

见杨诚得到了一个工作机会,其他人也有些松动,但又迟疑着不敢请求。

不是害怕工作的问题,而是怕分心,没想到重拾书本一年就考上了童生,他们接下来一年更想拼命读书。

“如果大家交得起束修,专心读书自然是好,我也希望你们明年一举登上院试榜。”丁石头见状以为没有新人手了,就准备不说这个话题了。

“丁老师……”李水村的李德善突然站了起来,期期艾艾有些无措。

“我的排名在杨诚后面三位,我想,杨诚可以一边做工一边读书,我应该也能,若能赚些工钱贴补家用,我奶和我奶奶绣花也会轻松一点。”

丁石头有些惊讶地看向李德善,没想到他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杨诚考的是八十三名,他考的是八十六名。

虽然名次比刘学贵的二十八名和江虎子的五十六名都有一段距离,但他们俩确实相差不远。

若杨诚可以不影响读书,他一定也能。这样的对比让他决定在为自己努力时,也为家人搏一把。

“好,就你们俩了,你们不用再交束修,明天就去田庄的塾学当老师带班。”

正文卷 第592章 没有公开工钱

“每个月将沐休日集中在月底一起放假,可以回家陪陪家人,也可以回我这里来问功课,表哥一样会为你们解惑。”

“启蒙班只开到冬月,整个腊月都放假,一直过完正月十五再开塾。所以放假的日子,你们可以继续回来读书,不另收你们束修了。”

丁石头说完待遇并不强调什么要求和工作范围,因为刘学贵会带他们,一应教学道具也早就准备好了。

细竹枝做的数数用小棍是田庄里竹林伐竹做的,字牌、黑板、课桌椅全交给王木匠完成,再由陈拾来拖回田庄。

田庄里将议事的敞屋改成了塾学,还在旁边加建了一间,又在侧后面建了三间还算宽敞的老师宿舍,隔着地坪与下人屋子相对,算是清静。

田庄的九九塾学时间制度与南城村一致,但束修却不是。

南城村还能当初还能往江夏村塾送娃启蒙,能读上几年,田庄那边的村子却几乎都是没上过学的,认字的不多。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越穷越读不起书,越读不起书越没有读书人,没有读书人就没办法让大家读书。

真正考功名的人都愿意在城里找活路,或者专心科举,谁会往穷村子跑?工钱少、束修交不起,谁愿把自己的光阴和前途埋葬在这里?

只有丁石头这种已不缺钱也懂得多收学生降低教学成本的人,才敢来这里开塾学。

不论是十多岁的还是几岁的,全部都上启蒙班,而且从第一个月开始,就只交五吊钱束修,而不是一两银子。

没别的,当初她将三村里劳力工钱提到三十文每天,还让他们高兴得什么似的,这样他们大概收入也算得到了。

就算能交上一两银子,家里也快掏底了。

就算一开始能供得上,但很快怕就因交不起束修而弃学吧。她的目的不是要从这些穷村子捞束修钱,而是传播文化,扫盲。

她当然没有伟大到要当大明教育家,但她希望这样便宜的塾学一步步扩散出去,遍布天下时,读书人增多了,生活环境也会变好的,她也能在家里数钱了。

薄利多销、生源决定成本,她手中培养着大批教育工作者,根本不怕外来的秀才唱高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