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燕七雪)



这样主动自觉的学习精神,让丁石头很满意,读书最怕不主动了,自己有求学意识,教起来就不会太费力了。

最后,丁石头根据他们的考较情况,分出甲、乙、丙三个班。

“十天后你们再来,把今天没有回答出来的问题好好温习,把过去读过的书好好记熟,十天后再考。”

“记住,每天卯时可起,到辰时都是读书最好的时间,戌时到亥时之间也是,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读书。”

“读书要灵活应用,每天早晚各保证一个时辰就好,可以集中,可以分散,中午有空也可写写字,熟练写法就行。”

丁石头将复学班名册交给丁点,她摇着折扇十分有气度地上前叮嘱那些复学生。

正文卷 第351章 新校舍建成

尽管她的年纪不比他们大多少,比她大的也有几个,但她的气度和气势,都是别人没有的。

所有人都敬佩地看着她,认真聆听着她的交代。

复学班离开后,表现最好的本村少年们也打了招呼就回家去了,他们今天也有问题没有回答出来,说明他们这些日子学得还不够。

“咱们村的都进了甲班,这些日子的努力没白费。”刘学贵走过来,拍了拍丁点的肩膀,笑看着丁石头,“丁点也在甲班。”

“甲班的三年后都可以去考场见识一下,另两个班行不行,要看他们未来的成绩和表现。”丁石头也笑道。

“但我的教学主旨,是识字读书、增广见闻、博览群书。因此今年算是巩固年,明年就要大力去学策论和八股应用文的写法了。”

“甲班应能跟得上,另两班如你所说,要看他们未来的成绩物表现。”刘学贵点点头,却中肯地说道。

八股应用文是丁石头常用说法,大家听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反正考试会考什么没人知道,但考试是什么方式,大家却是知道的。

六月,在学童们的朗朗读书声里,精神抖擞的队伍风景中,占地一亩三分的新屋建好了。

这次没有少年们做小工,丁石头也不急着要入住,只要这个月建好就行,但陈六还是很认真完成了这项工事。

丁石头每天傍晚都去看一回,计算着七月到底能收多少复学生。

毕竟名册是按第一次到来的人数统计的,后来也没缺人,但也没有增加人数。

如果这么大的新校舍建成了,结果生源却不如预期,可就要给江夏村塾看笑话了。

“怕什么,咱们村还有十几个占位置的,就算别人全都不来,也不会空座的。”丁点注意到老大的烦恼,连忙安慰她。

老大明明早就算计好了,现在却又来发愁是为何?

“咱们买地的钱就指望这束修了,可容不得变数呀。”丁石头笑着解释,有所期盼才会紧张吧。

南城村各家的地都没有要卖出来的,村长说垦荒是有计划的,但今年衙门还没有开始这项计划,看明年何如。

但村里公地还有一百多亩,村长说了,可以放十亩给她,就按二十两的价。

二十两不便宜,但以村长和村里如今对她的态度,这价钱绝对物超所值。

可十亩地就是二百两银子。

这个月是启蒙学童最后一次交一两,付完新校舍钱,还剩下十一两。

加上以前剩下的束修和零零碎碎所赚,还有可以拿到明面上来的钱,大约可以放到明面积蓄的钱是五十两。

根据复学名册上统计的人数,若实到人数满五十人,一个月就能增加二十五两银子,还有两个月秋收。

四十九个启蒙班学童未来两个月的束修合计四十九两。

抠抠算算,还差五十一两银子。

而现在除了束修,她几乎没有别的赚钱来源。

山产、河鱼,她都没有参与了,是江虎子带队和大家一起赚读书成本的来源,她不想去和他们争资源,也没有空。

正文卷 第352章 弄点别人不懂的东西

除了每晚要读书、备课,中午还要躲在屋里做新衣裳。

虽然不确定赵简何时回来又是否真的会回来,但答应人家的事,还是要做到的。

只是赵简连妆镜都装起来交给她了,看着很像不会再回来的样子。

可是那封信又是何意?

——不在别来。

明明是提醒她别去找他,却又留了一箱子东西指名给她,如果她听了信中的话不去,又哪里拿得到那只箱子?

既然留了箱子,林大娘也知道这事,又为什么要专门寄一封信过来?

这个问题一直在丁石头心里徘徊着,苦于无人解答。

转眼就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也不知赵简去了何处,现在情况如何……

七月初一清早,九九塾学在鞭炮声里迎来新的一天。

依照村长当初的提议,新的门匾挂到了连接两边屋子的长廊檐下。

不过这匾是村里让王木匠重新做的大匾,还包了边框,隶书字仍是丁石头亲自写的。

大红绸布盖着,在鞭炮声里、许多南村城和外村人的注目下、学童们的欢呼声中,小心揭开露出气派的面目。

看着短短几月变化如此大的塾学,村长忍不住热泪盈眶,办塾学教子弟,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自从丁石带着弟妹们搬来,就这么顺利地实现了,还是在他有生之年,算是达成了毕生之愿。

大家都很感慨地说笑着。

丁石头却算了算时间,便让刘学贵带启蒙班学童立刻整队,背《弟子规》。

这是十天前丁石头开始在早晨集合时教他们的。

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书,就连刘学贵都很诧异,但想到他在江夏村塾学了十年并没学过,却不表示别人没学过。

毕竟天下之大、文人众多,总有明师、高士是远超夏家父子的,也就没多想,而是默默跟读。

丁石头原本不想搬出这时代还没有出现的学问,免得多生事端。但她现在场面越搞越大了,还等着更多学生来交学费呢。

总要弄点别人不懂的东西,抬升自己的形象,也要震慑别人的轻视之心。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不管是启蒙班还是复学班,都是第一次学习《弟子规》,就没有谁多读几年、少读几年的差别了。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朗朗读书声,有来自几岁的启蒙生,也有来自十来岁变声期的少年们。

他们都是读得最起劲的,反而是十三、四、五岁的那几个少年们,声音要低沉一点,没那么用力。

但每一个人都按启蒙生一样的队形,一直延伸出好远,很是壮观。

《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丁石头还只教了五、六十句,因此很快读完了,又将以前学过的那些书也都通读了一遍。

基本是刘学贵起个头,大家就跟着接上。

复学班虽然没有接受丁石头的课程教导,也没有和启蒙班有个交流。

但他们年纪大些,很快就掌握了这种背书规则,将他们这些日子以来受丁石头交代的旧书都熟背了出来,没有掉队。

正文卷 第353章 一视同仁

队形整齐、精神,背书声流畅、宏亮,就是这种精气神都让人振奋的学习方式,一直调动着大家的积极性,也让家长们安心。

今天是七月初一,来的外村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都挤站在村道两边,皆被这种场面震憾了。

从放鞭炮揭匾开始,背书时间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学童们与本村人早已习惯,外村来的复学班们却是惊讶不已。

每天光背书就要背这么久?

早上八点背书到十点,这时间确实易过,但丁石头自然不会每天都让人背这么久。

除了需要检查大家功课时,或是像今天这样要通过背书调和大家的情绪、心态,了解大家的学习状态。

其它时间顶多半个多小时。

当读书声终于停下来时,四周竟有种空旷的感觉,就连一些低声的议论之语,也没有破坏这份宁静。

实在是刚才的读书声太响亮了。

“今天,是九九塾学新的开始,新的校舍、新的学生,欢迎大家加入九九塾学!”

丁石头走到队伍前方,大声致辞。只不过许多人听不懂校舍是什么,心中顿了顿才明白,必是指新建的屋子。

“今天起,来报名的启蒙生十八人加入启蒙班,复学班五十六人自成一班。”

丁石头和刘学贵、江虎子他们商量之后,去掉了甲乙丙三个班分法,是不想让大家觉得自己是优等生或差等生,教学上应该一视同仁。

何况六月里三次考较,最初的三等也是有所改变的,知道自己读书没有别人好的少年回家后也是很努力的。

虽然差别仍在,但大家有追赶意识就好,丁石头相信再给他们一些时间,进度是跟得上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