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 完结+番外 (老衲不懂爱)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老衲不懂爱
- 入库:04.10
广安县这一届获得童生的就有五十人,再加上历届积压下来的,光这一个县参加院试的就有两百多人人。
十五个区县,合在一起共两千多名童生,而最终录取的却只有五十人。这是什么比例,四十取一,而且过了童生的谁没有两把刷子。
可比考什么公务员难多了,而往后的乡试,会试,殿试只会一级比一级难,这简直就是在通关打boss,到最后打倒了皇帝这大boss,游戏也就通关完成了。
“周颐……”周颐转过身一看,发现喊他的竟然是赵宇文。
“恭喜你得到府试头名……”赵宇文到底不负他广安县神童的称号,没了他这跟搅屎棍,人家就轻轻松松的得到头名了。
“宇文兄,这位小弟弟是何人?”有围在赵宇文身边的学子摇着扇子问道。周颐确定了,大越朝的学子们不管天凉天热没事就会摇摇扇子。
“这是我们广安县县试的案首,名叫周颐。”赵宇文有些不自在说道。
这一下可把那些围在赵宇文身边的人惊着了,纷纷打量周颐,似乎想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小布丁点儿一个,怎么就拿到广安县的案首了。
“宇文兄,这可真是……你们县尊大人莫非老眼昏花了不成,明明是你才高八斗,有经世济民的大才,偏偏将案首给了这么一个小娃娃,断了你小三元的路!”一名看起来就是富家公子的学子轻佻的说道。
赵宇文却沉了脸色:“别这么说,周颐拿案首我是服的。”
“哦……”这下所有人都惊着了,赵宇文是什么样的家伙他们都知道,有才是有才,但也着实高傲,认为天第一他老二,没想到这么骄傲的一个让人竟然服气别人比他强。
刚刚调侃的家伙也放下了轻佻,慎重的打量着周颐。
“失敬失敬,竟是我等有眼不识泰山……”有人拱手道歉。
这么点儿言语欠奉周颐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也拱拱手:“我已经看过考场了,便不打扰诸位了,告辞。”
“哎,等等,周案首,相逢即是有缘,不若我们一起吃个饭如何?”最开始的富家公子说道。
“叫我名字即可。”案首案首的叫着,周颐总以为自己是案板上的肉似的。
富家公子忙改口:“周颐,你意下如何?”
其实他也不知道该叫周颐啥,叫周兄吧,人家这么小,怎么看怎么搞笑,要是直接叫周颐,又显得没有涵养。
“不用,你们自己去吧,我父亲还在客栈等我,要是我回去晚了他会着急的,告辞!”周颐向他们抱了抱拳,便片叶不沾身的离开了。
“这个周颐,还挺傲啊。”见周颐不给他面子,富家公子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赵宇文默然,其实周颐科举制业怎样他还不是太清楚,但那首诗却被他视为知音,在他心里,周颐和他都是一类人,一样生在这浮华腌臜的世界,众人皆醉他独醒,便在心里天然对周颐有了一分认同感。
周颐要是知道赵宇文是这么解读那首诗的,只怕会拍拍他的肩膀,叹一句:“少年,你真的想多了。”
终于到了六月十六这天,天还未亮时,周老二就将周颐喊醒,周颐昨晚睡得早,清醒过后倒也觉得精神饱满。
周老二将周颐的考篮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生怕漏了什么东西。考场上如厕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所以早上周颐便没有喝粥,反而吃了两个馒头,又喝了点儿水,可是吃下之后就跑了一趟厕所。
好不容易解决了人生大事,周老二便带着周颐出得客栈,这会儿周围的客栈都开门了,有些还在门前点了两盏灯笼,学子们走的时候,客栈掌柜还放了两挂鞭炮,期望住在自家的学子能高中秀才。
已经进了三伏天,即便是清晨,空气里也还是湿热的,周老二拿着一把扇子边走边给周颐扇风。
越临近考场,人自然越来越多,这时候无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来参加考试的就不算稀奇了,反倒是他自己,以这么小的年龄就下场考院试的,成了异类。
院试和府试的程序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检查的更加严格一些而已,考县试时,周颐因为年龄小还得了一些优待。
可是到了院试,检查的衙役不苟言笑不说,动作也有些粗鲁,连周颐的裤头都扒开看了一遍,弄得他炯炯有神。
走过辕门,出门前收拾的清清爽爽的的样子早已被整的和难民没有区别,发髻被扯得乱糟糟的,周颐只好又重新束发后,这才进了考场。
第52章 拜师
时间到,辕门上锁,然后开始领试卷,这程序周颐已经走了好几遍了,也算是熟能生巧。
首先出的是四书五经题,大题是五经,然后两小题是四书题,这时候的三道试题是一起给出来的。
只是这题的难度比县试府试什么的可大多了,一道四经题出的搭截题,而且是不同的道经之间互相搭截。
题一处出来,许多人就傻眼了,因为在选了本经的情况下,许多人虽说还会看其他的四经,但也仅仅做到一个通读,至于背诵和贯彻是不存在的。
这么一出,许多人连除了本经那半句之外,另外的半句连出处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理解意思然后破题了。
周颐还好,虽然他也是注重本经,但其他四经也很认真的研读了,至少背诵和理解意思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最近这一个月,韩相如给他讲经时也不限于本经,常常是将几本书糅合在一起,要是周颐露出不知道的蠢样,那就等着被韩相如骂死吧,那老头骂起人来可是中气十足,言语有犀利,只骂得人纷纷钟怀疑人生,然后恨不得重新回到母亲肚子里重塑一下智商。
这一刻,周颐无比庆幸韩相如的魔鬼训练,逼着他在另外四本经书上也下了大功夫。
但搭截题可不是意思理解了就成了,本来就是牛头不搭马嘴的两句话,偏偏被考官这么糅杂在一起,你首先要保证自己理解的意思不偏颇,要是稍微思想跑了马,那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然后还要巧妙的破题,将这两句根本不搭嘎的两句话用自己洋洋洒洒的论述出来,还得引经据典,言之有物,总之这搭截题本来就是主考官自己拍着脑袋想出来的,他有自己的理解,而换了另一个考官,他可能对这题又有另外的理解,所以考生答题时就得尽量往考官的思想上靠,不然你文章写的再精妙,中心思想错了,肯定是不会得到考官的青睐的。
这几题周颐答得很慎重,他现在草稿上将文章默写出来,再三修改后,才开始往考卷上誊写。
四书五经题一答完,周颐就大大的松了口气,无论怎样,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力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是不能过,也只能说他积淀的不到家,只好过两年再战了。
院试的难不止在题目的深度加大了,而且题量也多了许多。周颐答完了四书五经题没多久,就听到了敲钟的声音。
啊,这么快就要放表诏题了!周颐一惊,向四周看去,发现许多考生都还在奋笔疾书,本就是三伏天,热的不得了,现在一敲钟,一些还在答题的考生心里焦急的不得了,汗珠大颗大颗往下落,滴在刚写的试卷上,还未干的字迹马上晕开成了模糊的墨团。
有人禁不住压力哭了出来,边哭边还在哆哆嗦嗦的答题,周颐暗叹,这心里素质太差了啊,这还是院试呢,至少不会住在考场里,到了乡试会试是要在考场里练呆三天三夜的,那时候才是身处地狱的时候。
这家伙糟了!
果然 ,没多大一会儿,这个爱哭鬼就被巡视的官差像拖死狗一样被拖出去了。这一幕给了所有考生警钟,拼命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抖着手答题。
周颐在看第二场考题的时候,见坐在中间一个威严的官员摇了摇头,似乎对刚刚在考场上出丑的考生很看不上。
也是,这提督学政一般都是皇帝从翰林院里钦点的,翰林院是什么地方,那是宰辅的预备营,两榜进士庶吉士出身。这可是学霸中的学霸,从县试到殿试一路路通关过去的,心脏早就练得宛如金刚,对承受力这么弱的考生自然看不上。
似乎感到有人在看他,提学大人顺着感应看过来,周颐忙低下头,考场上是不能四下环顾的,要是被抓到东张西望,不管你有没有作弊,人家就会像拖先前那位仁兄一样,直接将你拖出去。
第二场答完,第三场是策问,周颐的时间并不紧张,所以答得很从容。
将所有的题答好,周颐吹了吹答卷,等笔迹干了之后,将试卷轻放在一边,用镇纸压着。安静的等着放辕。
他是答完了,但很多人由于在第一题五经题上揣摩花去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时间严重不够,周颐眼睛尖,他发现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兄竟然还在写四书题。
苍天啊,现在离收卷可没有多久了啊,中间的判诏表可能用不了多久,但后面的策问可是很费时间的,周颐想想就为这位老兄发愁。
这位考生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严重不够了,心里焦急无比,不过这又不是别的,考试除了要看真才实学,心里素质也是很大的一方面,他这么一急,反倒让自己的脑子混乱无比,最后写了些什么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