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生活 完结+番外 (老衲不懂爱)


  他在路上买了两个包子,一路吃着溜溜达达的到了翰林院,对于他们这种芝麻官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至少不用上早朝,每日点卯的时间都在八点以后到九点之间。可以睡到自然醒。
  周颐将昨夜被狗撵的狼狈去掉,抖抖袍子,又成了那个稳重的少年状元郎。
  进了翰林院,和每一个同僚都问早。
  因为和周颐进来的那些新科进士都在想法子脱离这里,整日心不在焉的,这些都看在老翰林的眼里,他们在翰林院里呆了大半辈子了,对翰林院有了感情。翰林院从前多少人想来都不行,现在你们还嫌弃上了,哪儿那么大脸呢!而周颐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自然赢得了许多老翰林的喜爱,周颐每打一个招呼,人家都会亲切的会问。
  不过今天,这些人眼里既有亲切,也有戏谑,周颐一进来,就被他们像看稀奇一样上下打量。
  “怎么了,这是?”周颐不明所以,仔细看了看衣服,扣子都扣了呀,衣服也没穿反呀。
  “状元郎,听说你昨夜被狗追着跑了两条街啊。”有人乐呵呵的上前问道,:“哈哈哈,状元郎就是有闲情逸致,大晚上被狗追着玩。”
  周颐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这怎么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了,古代的八卦业这么发达了?不科学啊!
  “你们怎么知道的?”周颐纳闷。
  “呐,徐侍读昨天看见了。”这人笑眯眯的指了指徐侍读。
  哦,徐侍读就是那个哭家里揭不开锅了的人。
  周颐简直欲哭无泪,被狗撵已经很倒霉了,怎么好死不死的还被熟人看见了?看见了就看见了吧,关键这人还是个大嘴巴,直接喧扬的人尽皆知了。徐侍读,这就不厚道了啊,他当时看这家伙哭得可怜,还捐了一两银子呢!
  徐侍读摸着胡子道:“昨晚老朽出去买酒,正见着周编修从西街跑来,后面还跟着一条狗,但是我还叫了周边修呢,可能是周边修没听见,一阵风一样就刮过去了。”
  周颐咬牙,那时他正在逃命呢,可不得像被疯刮过吗!
  周颐面上镇定无比,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这是锻炼身体呢,正好家里的狗跑得快,便让它跑在后面,督促自己。”
  这些人竟然也信了,闻言皆赞叹:“对对,周编修就是年轻,竟然想到用这法子锻炼身体,我们这些老骨头只怕是不行了。”
  能在翰林院呆上大半辈子的人,还是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的,再加上周颐又说的一本正经,特别让人可信,这事过了上午便没人再提了。
  不过到了下午,一道消息却像龙卷风一样席卷了翰林院。
  杨知文杨首辅被参了!这可太稀罕了,杨知文作为首辅以来,牢牢的将内阁掌控在他手里,那几个次辅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反正表面上是唯杨知文马首是瞻。
  加上现在的崇正帝不怎么管事,朝廷说是杨知文的一言堂有些过,但权倾朝野还是担的起的,这样一个猛人竟然被人参了,自然在朝廷上引起了震动。
  周颐听这些翰林讨论,才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这事说起来周颐还是见证者。
  周颐住进来福客栈不久,就见证了杨知文的狗腿子将一个说杨知文坏话的举人给抓了,而且还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
  周颐当时就觉得这是办的有些没脑子,果不其然,现在报应来了。
  那举人来京城赶考,只不过因为骂了杨知文几句,就被人抓进了大牢,还受了酷刑,打的屁股皮开肉绽,然后像被丢麻袋一样被人丢了出去。
  这样子自然是不能参加春闱了,这举人便错过了这次的科举,这样他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一纸状书将杨知文告上了大理寺,可大理寺哪敢接这个烫手山芋,而且人家给出的理由也正当,大理寺是管复核的,京师笞杖以上的案件归刑部管。
  刑部推无可推,便实行拖字诀。
  这可把那书生惹恼了,他直接将事情闹大,京师现在还滞留许多落榜的举人,那书生直接在这些人跟前鼓动,说杨知文把持朝政,朝纲不振,藐视天下读书人,还有意无意的将这些人落榜的原因说成是因为杨知文,才导致科举混乱,有才之人不能提名等。
  这可把这些落榜的举人情绪挑起来了 ,他们本来就觉得自己才高八斗,不是自己没用,是考官眼瞎呢,现在有了一个现成的理由,自然跟着跳了。
  这件事越闹越大,这时候,那书生好死不死的又敲了登闻鼓,直接诉他被曲打,杨知文权倾朝野,刑部助不管纣为劣等。
  得到京师读书人的支持,这件事已成浩浩荡荡席卷之势,这时候,督察院直接有人参了杨知文一本,言杨知文草菅人命,在朝廷结党营私,百官只知杨首辅而不知皇帝。
  周颐听了倒吸一口冷气,这话都敢说,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崇正帝为了这件事直接开了早朝,破天荒的把杨知文狠狠训斥了一顿,直将将他从首辅降到了次辅的位置,现在的首辅由原来的次辅邢景担任。
  不过一早晨的时间,杨知文就从那个权倾朝野的首辅大人变成了次辅,虽看着只降了一个品级,但首辅能决断内阁,次辅却只能做些辅助工作。
  这里面可以说一个天一个地也不为过。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知文就这么被放逐了?
  大多数人都有些迷糊。但朝廷也有不少眼利心明的人看出了事情的本质。
  杨知文让崇正帝感到了威胁。
  周颐管中窥豹,他可以肯定,那书生的背后定有人在推动。这书生已经是举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大理寺和刑部的区别,但他还是首先去大理寺告状,为什么,因为他要给别人造成一种全朝野都不敢管杨知文事情的印象。
  然后联合书生,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再加上督察员的参本,最狠的是百官只知杨知文而不知皇帝的话,简直是绝杀。
  崇正皇帝再怎么惫懒,他也是皇帝,对权利有着天然的独占欲,现在竟有人威胁到了他,这还得了,于是平地惊雷,直接将杨知文给撸了下去。
  一切的一切,一环扣一环,周颐甚至在猜疑,当时那书生被抓,是不是也是设计好的。
  晚上回家,坐在书房里,周颐越想越觉得这朝堂的水深的不可捉摸。
  看似无敌的杨知文就这么被一招击败了?而且皇帝虽然久不管朝政,但对朝廷的掌控却还是很大,不然不可能这么利索的就剥夺了杨知文的权利。
  帝王心术啊!
  而有人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思,不知酝酿了多久,才对杨知文来了这么一记绝杀,至于幕后人是谁,看看谁受益就知道了!
  这也是人才啊,大才。
  周颐叹了口气,在这些大佬面前他还是乖乖的盘着吧,老老实实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尽量不去招惹这些心思深沉的家伙。
  不过转而周颐又失笑,他一个小虾米,有什么可担心的,谁会注意到他!
  京城风云变幻,远在南边的广安县还是一片平和。
  不过这几日,广安县彻底轰动了,广安县竟然出状元了!


第100章 三丫欲和离
  广安县是科考大县,教育资源丰厚,但白鹭书院和青云书院里面占大部分的还是外乡人,广安县再厉害,到底只是一个县城,每届会试拢共才录取二百多名进士,整个大越朝总共有一千五百多个县,每两次会试,广安县能保证有人金榜题名就足够傲视群雄了,而这次,竟然连中了两名,而且有一个好考取了状元,这怎么能不让广安县的人语荣有焉。
  李伯雍也非常高兴,这都是政绩啊,不过笑过后又遗憾的摇摇头:“可惜了。”可惜什么,自然是可惜没有和周家做成亲家呗。
  不过看看人家给五丫说的亲事,也只能叹一声,确实比不上人家,赵宇文年纪轻轻的,就考上了进士,比他自个儿的儿子不知强出几座山。
  像这种科举大事,朝廷都是有专门的邸报的,走的都是快马加鞭的官道,赵宇文又在京师耽搁了几天,所以周颐中状元的消息就先到了广安县。
  李伯雍拿到邸报后,第一时间就通知了赵家,赵父赵母欢喜极了,就是致仕在家的赵宇文的祖父也摸着胡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赵家四世同堂,一门三进士,一举人,这样的门第简直要亮瞎旁人的眼睛。
  五丫得知丈夫中了进士,也是欢喜不已,她抱着女儿,为赵宇文高兴之后,又担心起弟弟来,忙问:“李大人,我娘家弟弟,就是周颐,此次考的怎么样?”
  她小心的看着李伯雍,生怕李伯雍说周颐落榜了。在她心里,周颐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自己的丈夫,虽然夫妻俩感情甚笃,但要说五丫更信任谁,仔细深究的话,还是更信任周颐多一些。
  李伯雍笑一声:“正要说与你听,周颐中了状元,已经进了翰林任编修。”
  “真的”五丫捂住嘴巴差点哭出来,她不懂什么翰林院编修之类的,她只知道状元就是考的最好的那一个。
  赵家的老祖宗赵清让摸着胡子道:“周家出了麒麟儿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