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和二宝,听见妹妹的话,也不跑了,乖乖的坐在晓晓旁边,孺慕之情,溢于言表。
晓晓,把他们都搂进怀里,“以后干娘天天陪着你们。”三个宝乐得,争先恐后的亲上干娘的脸,转眼间晓晓的脸上,被荼毒了一层口水。
“好啊!小坏蛋。”看着揉成一团的一大三小,屋里爆发了一片笑声。
至从三宝来了之后,家里的事情陡然多了起来,三个小家伙很懂事,但是也避免不了,弄脏衣服。
晓晓就按记忆中的样子,动手裁样儿,大家齐动手,给三宝一人做了几件围嘴儿。这种围嘴儿,是跟大人的长袖围裙是一个样的。
有了这些,细棉布做成的小围嘴儿,穿在棉袄的外面,既好看,又不会弄脏里面的衣物,还好清洗,这个冬天就好过了。
晓晓,为此又得到了一片赞扬。晓晓,很不好意思的笑笑,心说,姐小时候也穿过这个,所以才会“念念不忘。”
看看家里的情况,晓晓就跟蓝嬷嬷商量,再买两个粗使婆子,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吴嫂根本就干不过来。
两人商定之后,决定蓝嬷嬷去镇上找牙行买人。韩林知道了,就跟晓晓商量,想给家里的成年男丁,每人买一双靴子。晓晓笑着说“你决定,别忘了你自己的。”
韩林,吩咐家里成年的男丁,都量好自个儿的鞋子尺寸。当大家知道是要给他们买靴子的时候,都激动不已。
这么好的主子,去哪里找啊?以后做事更是尽心尽力。
当隔天下晌,蓝嬷嬷从镇上回来,不仅带回来两个干粗活的婆子,还有家里男丁的靴子。
回到后院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两个盒子,晓晓知道,这应该是韩林的,可是看来看去,感觉这两个盒子略小。但是,晓晓也没太在意。
到是嬷嬷进屋之后,打开装鞋盒子,“小姐,您来试试这靴子,合不合脚?”
“还有我的啊?”“是少爷反复叮嘱老奴,千万别忘了给小姐买两双鹿皮靴子。老奴,挑了这两双,不知道小姐喜欢不?”
“好,拿来我试试吧!我相信嬷嬷的眼光。”
靴子拿出来看看,感官上很舒服,两双靴子都是白色的,一双是短靴,另一双到小腿的。靴子的样式很简单,但是看着还是很不错。
看着穿上靴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干娘,小三宝也想穿。“干娘,好漂亮,我也要穿。”
“我们小三宝也想穿靴子?那我们得仔细看看,咱们小三宝的腿,有靴筒高没?”
结果,小三宝的靴子还没试上呢,外面韩林领着长山气喘嘘嘘的冲了进来。
晓晓,还纳闷儿呢,这陈大公子,刚走几天呢,咋又颠儿回来了?一个大男人咋那么折呢!
当听到长山传来的消息,自己被赐封为一品“安平郡主”的时候,真的有点儿闪神儿。
姐也没干啥呀?咋就嘚瑟到了皇宫去了,还受到了皇上的青睐。还“一步登天”站在了食物链的上端。我去,这个时空这么好混吗?
第139章圣旨
看着四平八稳的,在那沉思的小姐,蓝嬷嬷忙提醒着“小姐,圣旨马上就到,您得重新梳洗装扮一下,这样太随便了,可不行!”
蓝嬷嬷的话,及时的打断了晓晓的思绪。强打精神应付着“嬷嬷,我本就是山野村姑,还能打扮成什么样?”
“小姐,也不用怎么打扮,只须重新把头发梳好,换身新衣裙即可。”“好,嬷嬷帮我准备吧!”
蓝嬷嬷,着手给小姐重新梳妆,又吩咐家里的人,全都换上新衣服,包括三宝。
又嘱咐三宝,一会儿来人宣读圣旨的时候,一定不许出声。想想,还不放心,就让丁家的李家的和云嫂子,一人看护一个孩子。
大宝暗自菲薄,我们兄妹岂是那种不知好歹的,可是又不能争辩,只有默默的听从蓝嬷嬷的安排。
众人终于在蓝嬷嬷和丁叔和安排下,有条不紊的准备好香桌供案,一众人都来到门口,等待迎接“圣旨”。
远远的看着大队人马上了山,把大姑和二姨他们可吓得够呛,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拼命的往大院这边跑。
看着大家都穿着新衣裳,喜气洋洋的站在门口,还来不及问询咋回事儿?陈平带着宣旨太监,已经近在眼前。
只见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手持明黄色的“圣旨”,大声的喝问“孟春晓何在?”
晓晓紧走两步深施一礼,“民女孟春晓,拜见大人。”“咱家(杂家),可不感当,孟春晓接旨吧!”众人呼啦,跪了一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孟家有女春晓,性行温良
……
更是有功于社稷。
特封为一品郡主,号:安平
前面冗长的赞赏,晓晓一句没记住,就记住了赏赐良田千亩,白银万两。
我去,给那么多田地干嘛呀?种地多操心呢?好像还多了几个人?多那么多人,我咋养啊?愁死人了。
还好,关键时刻,晓晓还没跑偏儿,知道说:“谢主隆恩!”
宣旨完毕,陈平引着刘公公进了前院正堂,拉过来韩林介绍作陪,后面呼啦啦不用你让,又涌进来一大群人。前面是郡守、县令、主簿等地方官,后面是些所谓的有些功名的士子乡绅。
今个儿来宣旨的刘公公,那可是孙大总管的高徒,让他来宣旨,可是他师傅的意思,确切的说:是大庆帝的暗示。就是让他看看,这安平郡主的处事为人。
这刘公公,也万万没想到,这安平郡主,竟然如此年轻,不仅年轻,还容貌出众,小小年纪进退有度,一派大家风范。
想想师傅的托付,又看了看坐在旁边的韩林,不禁觉得有点可惜。那等姿色的女子,竟然配给了山野村夫,可惜了的一副好容貌,这要是在京城,配给哪位皇子王孙也不为过。
后院里,还好有蓝嬷嬷坐镇,应对自如。家里人一阵忙碌,按陈平偷偷传过来的消息,把家里的出产的东西,给刘公公装了一大车。
才前呼后拥的,回镇上下榻去了。临走时,陈平还不露声色的塞给刘公公一个大红包,两人心照不宣的点点头。
终于送走了一众官宦,晓晓才长出一口气,脱掉鞋子,靠在大枕上,“累死我了,你说一辈子消停的过日子多好,咋就成这样了呢?”
“我的好小姐呦,也就您嫌弃,您今天这一朝,是多少人一辈子想求,都求不到的。”
晓晓,有点儿没辙,趴在炕上骨碌,“啊呀呀!真的闹腾!嬷嬷也知道,我是个懒人,就喜欢偷闲,哪能过那种操心的日子。”
“小妹,富贵也有闲人。”没提防,自己在炕上打滚儿的样子,被陈大公子看见了。
晓晓,一骨碌起来,坐直了身子,瞪了韩林一眼,咋不说一声,就把这货领进来。
韩林觉得自己比窦娥都冤,心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家伙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刚才抬脚就往外走,等自己反应过来了,已经进了后院。
陈平却觉得挺好,看见小妹撒娇耍无赖的样子也挺可爱的。
“小妹,你哥我,以后就跟你混了。”“干啥?”听见陈大公子这么说,晓晓立刻全身戒备,看着他。
“托你的福,皇上封我个六品官,临时的。”陈平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苦的脸说:“哥对那个什么煤炭真的不了解,所以以后小妹必须得帮我。”
晓晓一听,解气了。活该,让你欠儿。看着晓晓,那明显的幸灾乐祸的表情。陈平都觉得没天理,世上竟然真有这种人?
来硬的在小丫头这,肯定行不通,只有装可怜。
“小妹,你看哥弄个官容易吗?要是真的过段时间,这个官职没有了,京城里得有多少人,笑话你哥我没出息。连带着小妹,都得被人笑话。”
看着他那伏低做小的样子,晓晓也算是服了。陈大公子这能屈能伸的做派,也是没谁了。
“对于开采煤炭,我知道的也不多,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只知道一点点。”
晓晓就把煤炭开采的一些常识,和要注意的事项,说给陈平听,尤其是最重要的一项,“哥,矿坑里绝对不许带火石之类的东西,你一定要记住。”
看出大家的不解,晓晓也不知道该如何解答,斟酌了半天,才开口。
“跟煤炭相生的,还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多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觉呼吸困难,严重的情况下会把人憋死。更重要的是,遇到明火会燃烧爆炸。”
看着众人脸上显现出来的恐惧,晓晓也没办法,她只会这么讲。
“小妹,就没有别的办法?”看着陈平期待的眼神。“从卖煤的那对父子那里,可以分析出来一点,扒开山上的土层,就是煤了。哥带人开采的时候,为了安全,就别挖成洞穴状,直接把山上的土层挖开,在开采下面的煤炭,应该相对安全些。要是非得挖成洞穴,记得里面一定要搭上支架,防止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