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老侯爷声音有些无奈道,“这次太后的千秋节,皇上会趁着喜事顺便宣布太子的人选是三皇子。”
老侯爷的声音响起在空中,李心悠心里还没什么,她还是知道的,朝廷里就三皇子和四皇子两位皇子争的凶。不是三皇子就是四皇子,这是早就认定的,老侯爷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而李心悠显然想的太简单,只见宋修远在听了老侯爷说的太子人选是三皇子后刚刚还正常的脸色徒然变得严肃。
“消息确定了?”宋修远问。
老侯爷点点头。
宋修远脸色更加沉肃。
李心悠看看他,不太明白的问,“从皇帝跟太后合作开始就差不多知道会是三皇子了,你怎么这么吃惊?”
宋修远转过头看向她,嘴里解释道,“那时候不确定的。宫里宫外都是吴家的人,皇帝如果谨慎的就不会传位给三皇子。毕竟,要是哪天他不小心死了,那继承皇位的就非属三皇子莫属了。”
那肯定的啊!三皇子即是嫡出,又是、、、等等,宋修远说‘不小心死了’!
是啊!一旦三皇子是板上钉钉地太子,那皇帝就很有可能,不,是很大可能会不小心死了。然后,给三皇子,也就是到时候的太子让位。
皇帝明明知道这样,可他还是要让三皇子当太子?
说实话,听说这位三皇子比起那位据说有贤王之能的四皇子来差远了。如果要选皇位继承人的话,那肯定是要选适合的继承人。
而三皇子,既有外家可能会专权,又是个能力有限的,这样的人会被立为太子,那这背后,说这不是皇帝和吴家的交易谁都不信!
Ps:再补一章、、、
第六卷:进京 第七百一十三章:
而三皇子,既有外家可能会专权,又是个能力有限的,这样的人会被立为太子,那这背后,说这不是皇帝和吴家的交易谁都不信!
“对。”老侯爷点头,“皇帝明知道会这样却还是要立三皇子做太子,而那时候北边正是需要时间来安定的时候。皇帝跟吴家达成一致要往镇北侯府塞人,我不能不接着。再说,这也是历代以来常有之事,而吴家别看没有兵权,可这些年的权倾朝野也不是只看看的。我能争取的也就是镇北侯府不多出一个平妻来!”
老侯爷看向俩人,李心悠觉得心底烦躁,这些的阴谋政治什么的最是让人无奈。说老侯爷错了吗?
但是,在他的立场看来,只是儿子的后院多出一个女人来,这没什么。能这么安静的就争取来北边休养生息的时间,就是给他再次的选择,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给儿子纳了这个妾。
更何况,她也看得出来,老侯爷对她心里是有怨怼的,只不过,两厢功抵。她犯过错,但是,她守住了镇北侯府,又深入险地久了他儿子。所以,在老侯爷的心底她有功有过,功过相抵了。可是,再想像之前那样对待她就打折扣了。
这样想着,李心悠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可却怨不得老侯爷。她只是儿媳妇,又怎么比得过亲生儿子。
“即是如以往那样安插进来的人,这次怎么选择个身份这么高的?明知道我不可能真的看中她。”宋修远还是凝眉,不得其解。
若是按照以往的做法,不是正妻,做妾的话都是找个身份稍微高点,不至于是皇家的人,一般都是心腹大臣家的女儿。安庆王的孙女!有皇家的血脉,还给他做妾,这不是明着打皇家人的脸吗?皇帝就是这一次失利了,也不至于这么连皇家的脸都不要了吧!?
宋修远百思不得其解。
而对于这个,也正是老侯爷要跟他们说的。
“她不姓周,姓谢。”老侯爷道。
“怎么回事?”宋修远问。
老侯爷娓娓道来,“你们也都知道,皇上当年并不是先皇钟意的皇位人选。但是,因为现在的皇上靠上了吴太后,而吴太后自己没有儿子,看当今是个好拿捏的,吴家的野心就让他们支持了当今。
而为了表示对吴家的投诚,当今可是害死了原皇后,又续娶了吴家的女儿为正妻。”老侯爷难得语气里有些嘲讽又道,“这还不算,就连跟着他的安庆王,他倒是没有弄死安庆老王妃,却是让自己的儿子也娶了吴家女。
当今刚登基那会儿,吴家可是一时风头无量。当时的朝廷上都以娶到吴家女为荣的!而吴家为了进一步巩固,吴家的女儿可谓是相当的金贵,全都是往有实权,又位高权重的人家家里送。不管是为妻还是为妾,几乎那些年活跃在上流社会圈里都是跟吴家沾亲带故的带有吴家血脉的女人最多。”
包括他自己,府里也是不可避免的进了两个吴家的人——吴氏和郑氏。
“然而,这种风气并没有坚持太久。当今刚上位的时候还是很有些年轻气盛,一心想摆脱太后和吴家牵制的。
可惜,后来发生的种种让当今看清了他并不是太后的对手。这应该也是后来他潜伏起来的原因吧!我想。”老侯爷猜测。
又继续道,“既然皇帝已经把态度摆出来了,那始终以当今马首是瞻的安庆王又怎么会不做出点什么。更何况,当时的吴家女不管嫁到谁家,可以称得上是嚣张之极。
安庆王世子在娶吴家女之前是有过婚约的,定的是他的表妹,姓谢。
这婚约被抢,谢家小姐当然是不甘心。可,当时的宫里有吴太后,外面有吴家。就连当今皇上都避其锋芒,她又能怎么办,只能是退婚后另嫁他人。
可,这谢家小姐是个痴情的,或许该说是里面还有什么事情我们不知道。反正,最后这位谢家的小姐没有另嫁,却被送进了家庙,短短几年就病死在家庙里。
而,为了祭奠这位表妹,安庆王世子,不顾家里还有吴家的反对执意将表妹的牌位迎进了安庆王府,成了安庆王世子的侧妃,埋进了皇陵。至此,安庆王世子跟世子妃,也就是嫁到王府的吴家女两人形同陌路。安庆王世子据说是一年都没有再踏进正院门一步。不管安庆王如何责罚,还是被叫进宫里训斥,安庆王世子是软硬不吃。
后来没了法儿,也不知道吴家是怎么想的,就想到了将世子妃的女儿,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女人记到安庆王世子的那个表妹名下,当做是有个香火。
安庆王世子动了心,但是,还提出了一点就是这个女儿要改姓,必须姓谢。
这么无理的要求也不知道当时吴家是怎么想的,总之,堂堂的嫡出女,最后就这么成了不尴不尬的成了姓谢的王府女。”
“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了,本来我也是不知道的,还是专门找人查了才知道这些。至于里面的有些事情到底是怎么样就查不到了。能差到这些已经是不容易。
不过,你们也不用太忌讳她,该怎样就怎样。当年因为闹的那些事,嫁到安庆王府的,也就是谢原居的母亲没有生下嫡子,只有两个女儿,也不太得安庆王世子的宠。所以,就把她当成是一般的人家塞进侯府来的女人对待就可。”老侯爷一口气讲解完这个谢姨娘的来历。
不过,没有说的是,他当初之所以同意选这个女人进门,也是看中了她的那张脸。作为父亲,又是镇北侯府曾经的掌权人,老侯爷并不希望自己儿子专情与一个女人。尽管那个女人是他儿子明媒正娶的正妻,那更是不能。
作为一个掌权者,一个女人就左右了儿子的情绪,这太危险了,作为父亲,他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老侯爷当初是抱着目的选择谢原居进侯府的。
第六卷:进京 第七百一十四章:
作为一个掌权者,一个女人就左右了儿子的情绪,这太危险了,作为父亲,他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老侯爷当初是抱着目的选择谢原居进侯府的。
从老侯爷的院子里归来,来到这京城镇北侯府专属于侯爷和侯夫人专门住的正院里。李心悠没有那个心情看着丫鬟们收拾屋子,搬运行李。
她现在脑子里有些乱,更有些的无力。她先回来收拾院子,宋修远留在那里还有些事情要跟老侯爷说。
正在她坐在外间榻上发怔的时候,红云过来跟她说一应行李都收拾好了,问她要不要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规整的。李心悠这才回过神,扫视着屋子里的一切。这是侯府的正院,就是没有人住都会有专门的人负责打扫。何况,知道他们要回来了,更是不会有什么乱的。她们只要将自己用惯了的贴身物品,还有衣服摆上就可,其他并没有什么需要重整的。
里外看了一眼,李心悠对红云道,“差不多了,有什么不合适的等到用到了再说。你叫着她们都下去规整自己的物品去吧!我这里不用再弄了。”
红云见真的没有什么不妥的了,就点头下去弄自己的行礼。突然,李心悠叫住她问道,
“你们是住在哪儿?这个园子里有本来的管事吗?还是,都是你们自己安排的?”李心悠这时候才想起这个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