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什么?”皇帝好奇。
“呵,直接将男人挡在门外,连正院的门都不让镇北侯进了。”想到那时候的闹剧,虽然看着她们是完成任务了,直接闹得侯府不得安宁,可是,
“当时,不管是臣妾,还是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想到,镇北侯会那么放心的将整个镇北侯府都交给了妻子。所以,即使后来我们怀疑了,也尽力搜查了那位侯夫人,可是,那位侯夫人藏东西真不是一般的谨慎,硬是让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直至最后她自己拿出来。”
“唉,”说到这里,‘胡嬷嬷’叹口气,“最后,只能安排了镇北侯的那个贵妾,还有袁家直接跟她争权,可惜,镇北侯临走之前安排的太严密,硬是让经营了多年的袁家都败北,让我们的这次行动失败。”
说完,楚楚可怜又泫然欲泣地依靠在皇帝的怀里,娇声道,“皇上,臣妾也没想到事情会发生那样的转变,没有完成任务,还请皇上不要气坏了龙体,您要怎么责罚臣妾,臣妾都愿意!”
皇帝听完了‘胡嬷嬷’的话从沉思中醒过身来,虽然心中对于这次的失败心中不是不生气,毕竟筹划了那么多年,这一次还暴漏了自己这么多后招,更是让暗营的人损失了不少。但是,要生气,要惩罚也要是别人,这个女人他留着还有用,可不能失去了。
于是,皇帝绽开容颜宠溺道,“你个小坏蛋,联怎么舍得惩罚你,联疼你还来不及,要是真想惩罚你的话,你现在还能在联的怀里撒娇,嗯?”说着话一手擒住了怀里女人的下巴,来回摇晃道。
‘胡嬷嬷’这会儿是真的将心放下了,虽然知道皇帝对自己这么宽容和宠爱都是因为自己是关家的人,有一身别人学不来的本领。但是,能被这么权势最顶天的男人宠爱着,她心甘情愿!
于是,‘胡嬷嬷’用满含情谊地双眼看着皇帝,满足了皇帝自大的男人心理。
昊武帝拦着女人的腰身坐在了身后的龙位上,将女人安置在坐在自己的双腿上。要知道,古代的人都很迷信,皇帝的腿那是龙腿,一般就是皇后都坐不得,能被皇帝抱着坐在龙腿上,‘胡嬷嬷’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皇帝看着怀里女人满足的笑容,轻声问道,“那,这么说来,宋修远的这个侯夫人还真是不简单了!能将所有人都骗过。”
“是。的确不是个一般闺阁女子,不过,也有一个致命地弱点,那就是——善妒。当时她跟镇北侯为了女人闹翻时臣妾可是观察了一年,臣妾觉得那不是在演戏给外人看,那是真的容不下自己男人有其他女人。所以,臣妾才会那么久了才反应过来。”
“善妒啊~~~据说,镇北侯府那边可是传出来侯夫人怀了身孕了。”
“是,这个臣妾也收到了。不过,告诉皇上一个算不得好消息,但是,也算不得坏消息的消息。”
“哦?什么消息?”这下,皇帝来了兴趣问道。
女人的手划着皇帝的衣裳,想到那个消息,愉悦地笑出声说道,“具臣妾的推算,侯夫人怀上的时间应该是侯爷还没有去和谈前。而以两人当时那种情况下,那么她这个孩子怀上应该就是那一晚、、、”
皇帝见她停下,看着她让她继续说,‘胡嬷嬷’微微笑,接着讲道,“使臣到了雁峡关的当晚,姚知府宴请,镇北侯种了春药,然后,两个人才发生的关系。您是不知道,当晚可是热闹地紧,正院的丫鬟、婆子都让镇北侯的侍卫给看押起来了,一整晚,院子不让任何人进去呢!”
第五部分:嫁入侯府 第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见她停下,看着她让她继续说,‘胡嬷嬷’微微笑,接着讲道,“使臣到了雁峡关的当晚,姚知府宴请,镇北侯种了春药,然后,两个人才发生的关系。您是不知道,当晚可是热闹地紧,正院的丫鬟、婆子都让镇北侯的侍卫给看押起来了,一整晚,院子不让任何人进去呢!”
想到这里,连‘胡嬷嬷’都不由得叹气,想不明白镇北侯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千方百计地就非得是侯夫人不可。难不成真的是为了镇北侯府的嫡庶问题?
镇北侯夫人说白了也就是一个白身,她的那样出身就算是做妾也都是侯夫人高攀了。镇北侯真那么想要嫡子的话,将侯夫人贬做妾,另娶她人,或是其他很多方法都是可以的。可是,镇北侯就好像非要嫡子是从这位侯夫人的肚子里出来的不可。她可没忘记,当初罗姨娘怀上的时候,镇北侯做出的反应可是没怎么高兴,要不是最后迫于无奈,镇北侯都不想让罗姨娘留下那个孩子。
虽然,最后那个孩子的确是没留住,但是,镇北侯的态度可是摆在那里。
想的出神,回过神来还以为怠慢了皇帝,没想到,一回神发现皇上不知在想什么,也是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
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知道这时候不能打扰了皇上的思绪,于是,‘胡嬷嬷’很乖巧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皇帝回过神,‘胡嬷嬷’也没有出声问皇帝到底想了什么。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更是知道进退,不该自己问的绝对不问。不过,有些事还是要问清楚的。
“皇上,对于镇北侯府的折子您打算怎么处置?要不要臣妾去找人?”
找人,去找自己安排在大周各处的有钱的‘商贾’拿出这笔钱财来填补这笔钱。显然,都不是蠢人,一下就想到了这样的办法。
昊武帝摇摇头,这个方法他刚才在大殿上的时候就想过了,漏洞太多,而且,不光是镇北侯府那边需要填补,东南西北,除了西边为了拉拢西昌侯府他这些年可是找了理由专给了西边的供需。
虽然受到了效果,可惜,西昌侯府那边表现出来的可不完全是自己想要看到的。西昌侯这是想要脚踏两条船的意味,哼,真要是这样的话,看来他首先要收拾的是西边了!
“咱们就是有能力也填不满这几年的亏空,所以,这件事不能动用咱们暗处的钱财。”
“那怎么办?这位侯夫人可是给皇上您出了个大难题了。”
唉,真是没想到,那位总是懒懒散散地侯夫人,她早就想到她不是个善茬,可是,没想到这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惊人,连皇上这边都被她给难住了。
皇帝想了下,叫来了曹公公让他去叫户部和兵部的人来商量。
皇帝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不过,这想法做出来可能会有些损失面子,不过,也顾不得了,总不能让天下的人都道自己这个皇帝寡恩薄情,不善待功臣良将的家眷,不归还女子嫁妆钱好吧!
所以,这件事必须要处理。
于是,在皇帝叫了两部的人来御书房商量,然后,兵部预算这几年欠下的全部战争花费,紧接着户部哭穷,抖了老底子都不够补上一个窟窿地。最后,被皇帝大发雷霆,撵了出去想法子,就是卖庄子,卖地也要补上镇北侯夫人的嫁妆。
这样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京城的百姓本来在早上听说了镇北侯侯夫人要债就轩然大波后又一次顶上高峰。
说什么的都有,有说镇北军吃软饭的;有说朝廷不该花人家女人嫁妆的;还有说镇北侯夫人不该这么逼迫朝廷,都打完仗了,相信今后不会再那么需要大花销了,朝廷这几年不是这里闹旱灾,就是那里闹涝灾,朝廷拿不出钱来也是正常。反而是镇北侯夫人,明明自己做着生意,有那个能力不会让镇北军饿着,为何要这个时候逼皇帝还债,不能等几年,等朝廷缓过来了再来要这些欠债不好吗?
当然不好!
于是,在不一的流言传出来后,第二天,京城里就传出了昨天皇宫里皇帝吃了多少的饭菜,后宫的各位份娘娘们喝太后吃了多少的饭菜。然后,顺便还流出了在当时各处大灾时时期皇帝和后宫不但不因为天下百姓受难而缩减用度,还是一如往常般消耗。
最后,将皇宫中,皇帝,各位妃子,还有太后等的一天吃的、穿的、用的多少,一个月吃的、穿的、用的多少,反正只要跟钱挂上钩地全都算出来,总结成一笔账。
这样的数据一出来,整个京城都沸腾了,当然,那些大家大户的什么的看到这样的数据没有什么,毕竟,他们自己也是不少。但是,京城里不光是有当官的,做生意的,还有老百姓呢!
老百姓都是淳朴的,一听一天的花销就那么大,这些要是当时的皇帝、娘娘们剩下一些出来,捐到灾区,那得救了多少人啊!
就是不捐到灾区,省下来用到军队中,那也是能养活多少的士兵了啊!
所以,同情什么的,在这样的数据一出来后,全都是一边倒的觉得,朝廷是要拿出钱来还给人家嫁妆。
毕竟,人家在拿出嫁妆来时,你们正在大鱼大肉,一点都没有紧张感的快活着,所以,还给人家是应该的。
这样的事件是大事件,昨天一天就传出去了好远,京城的百姓见过大世面都是这么个反应,那当时处在灾难中的灾区百姓要是听到了这样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