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女医官 (舒白念)



阿史那云两只手握住杯子,茶水袅袅的热气升腾而起,透过这股淡淡的水雾,阿史那云开口了:“你已经知道了,我是突厥人。突厥最重视子嗣,因为没有人就没有办法照料草场,照顾牛羊,所以一夫多妻是必须的。贵族的女人就更多了。而且突厥对待自己的女人,全凭宠爱,没有唐人的嫡庶之分。所以我的父王,拥有很多女人,这样他就有很多孩子。但是他最宠爱的,是我和阿史那罗的母亲,她出身高贵,明艳无匹,带着大量的奴隶跟牛羊嫁给我的父王。父王对她是又敬又爱。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父王就不止一次的表达过,要把王位传给我。父王同样有很多兄弟,我父为突厥王,他的兄弟们都分到了很大的草场,有各自的地盘。他有一个叫做紧那罗的弟弟,因为是女奴所生,所以一直被兄弟们歧视,就连他的姓氏,都没能冠上阿使,而是用了紧。但是他勇武过人,智谋无双,我父王很喜欢他,一直将他带在身边,视作左膀右臂。就是这个紧那罗,杀害了我的父王,逼得我远走他乡。”

随着阿史那云的讲述,常小溪大概对突厥王庭的那一段纠葛有了了解。阿史那云,突厥王庭的大王子,五年以前,突然逃离突厥,来到了突厥与大唐交界的大青山一带。他带着自己的卫队,占山为王,化名罗启明,从王子变成了土匪。阿史那云势力的扩大,引起了大唐的注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朝廷制定了以南云县居中调度,山东与山西折冲府联合剿灭阿史那云的策略。计划实施不久,朝廷接到报告,说大青山流窜着两股匪徒,都自称是大盗罗启明!而当时的南云县令,在呈上这份廷报之后,就被活生生吊死在了县衙!阿史那云肯定的告诉常小溪,他从不曾分兵出去抢劫,也决不允许手下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出去捞钱。他留在大青山是有重要的事情,不会因为些许浮财而坏了自己的规矩。那么,肯定是有人冒充阿史那云,是谁会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随后继任的南云县令,在上任不久,竟然在外出的时候,被流箭射死,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谋杀。因为这种情况,南云县成了个没有官员愿意来的地方,群龙无首,剿匪自然也就成了空话。直到大理寺少卿狄少华,获罪降职,被发配到了南云县剿匪,空置许久的南云县衙才有了县尊老爷。狄少华是大理寺出身,也并非朝廷的弃子。他来南云县的时候,吏部是这么说的:将有用之身,戴罪立功,剿灭匪徒之日,即可官复原职。说起来,狄少华也算是虎落平阳,还有出头之日,朝廷里也有故旧老师照应着。就是这样的身份,又带着众多武艺高强的护卫,来到南云县,还是中了暗算,险些丢掉性命。如果不是遇到常小溪,狄少华就是死在任上的第三任南云县令了。

阿史那云讲了这些事,常小溪终于对南云县这种诡异莫名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阿史那云对常小溪的信任,就如同常小溪对他的熟稔一样,是那么的自然,凡事娓娓道来,毫不避讳。让常小溪有一种错觉,他们两不是只见过几次面的人,而是在一起生活了好久的人!

第五十章 狄县令

在阿史那云为常小溪讲述自己是怎样从突厥来到大青山的情况时,狄少华也在思索南云的困局。已经到了突厥围城的第五天了,狄少华站在城楼上,看向远处密密麻麻的帐篷。与突厥约定的十日之期,已经过去了一半。山东折冲府的都尉李钊,被困在了南云县城中,几乎是指望不上山东折冲府了。派出去向山西折冲府求援的人,就如同泥牛入海无消息。南云县与折冲军府间,互通军报,平时是每月一次。本月的军报已经交流过了,指望周遭的兄弟们,发现苗头不对来支援,怎么也得一个多月。而现实情况是,突厥一旦开始攻城,南云县的防卫,根本撑不过三天。守城的资源和人手,都严重不足。

这已经不仅仅是外患的问题了。自从发现防御的武器装备短缺后,狄少华已经明白了,通敌的内奸渗透很深,早就在为这次突厥进攻做准备了。他在大理寺为官,擅长追本溯源,明白很多巧合,其实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别有用心的预谋。以大唐对军备的重视程度,和大青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来讲,南云县跟山东山西折冲军府处于大唐门户的位置,直面突厥,城防和兵员的补充,一定被兵部列为头等大事。但凡脑筋正常的官员,都不会也不敢从这里面捞油水。一旦出事,已经不是一般贪墨,丢官免职的问题了,而是通敌卖国,面临着抄家灭族的危险。

所以南云城的现状,肯定是内应从中做了手脚,人为的导致在一段特定时间,出现装备短缺的情况。想到这里,狄少华烦躁的在城头踱着步子。他到南云县已经有一阵子了,虽然目的是剿匪,但是既然身为县尊,南云县的日常事务还是要管理的。加上因为县令的位置空置已久,确实积压了许多的案件还有其他琐事。狄少华只能耐下性子,一点一点的处理。剿匪,包括刺探军情,都需要兵力,这就需要跟折冲军府协商。等到跟两位折冲府都尉商量好,出兵的数量,路线,定下日期后,狄少华就得帮着筹措后勤补给。打仗主要打的是粮饷,虽然是小规模侦查,但是要做好大规模遭遇战的准备。所以听起来非常华丽的剿匪,并不是兵马点齐,派遣几员干将就可以出战。剿匪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繁冗的。

狄少华忙得焦头烂额三个月,才制定了大概的计划,粮草也准备了一些。同时,刚一到南云县,他把自己的随扈,挑选精明的分批派出去打探消息。有的就在南云县,有的派往边境方向。这些人是他在京城就招募好的,没有通敌的可能性。比起县衙里班头们千篇一律的汇报来说,自然是狄少华自己派出去的人更可靠一些。随着细作们的陆续回报,狄少华得到了不少情报。

首先是关于大青山流窜的匪徒。自称大王是罗启明的匪徒有两拨。很好区分,一拨匪徒是盗亦有道,只要顺从的奉上买路钱,或者是曾经往山寨中主动送过孝敬的行商,都会被放行,匪徒对商队秋毫无犯。没有买路钱的客商,则不允许通过大青山,但是也没有赶尽杀绝这一说。另一拨匪徒可就是心狠手辣,必定将财帛劫掠一空,然后再杀人灭口。作风可谓是天差地别。因此狄少华判断,这两股匪徒,只有一支是阿史那云带领的,另一支队伍,应该是假冒阿史那云旗号,趁乱打劫发死人财,或者有其他目的的。可是论起规模和武力值,两支队伍竟然都很强。有人趁乱发财不奇怪,可是谁有这么强的实力,能与突厥王子阿史那云比肩呢?

其二是折冲都尉府对南云县的影响力,从第一任南云县令被害之后,南云县的老百姓,几乎就只知道折冲军府,而不知道南云县令,朝廷对南云县及其周边的百姓都没有什么威慑力了。老百姓一说起什么规矩,竟然都是折冲军府制定的。完全没有朝廷法度的概念,其状令人心惊。就连曾经有数次突厥围城,都是折冲军府出面谈判,然后由老百姓摊派,捐出钱粮交给突厥人。所以朝廷上流传的边境上数年无战事,竟然是由折冲军府操办而买来的和平。

其三就是狄少华曾经质问李钊的问题,有商队夹带种马出关的问题,为什么折冲军府的路卡竟然没有察觉,这种大规模的走私,肯定有官府的默许,否则不会一直没有被发现。这一下问题的答案几乎呼之欲出了。只是即使知道了真相,还是没有证据。而且现在自己也没有能拿下嫌犯的实力。所以,狄少华一直隐忍不发,不敢打草惊蛇。而是紧锣密鼓的密报朝廷,请求支援。这份密报刚刚送上去,狄少华就被自称罗启明派来联系他的人刺杀。

现在更是陷入了这种纷乱的局面,也不知道把常小溪派出去会不会有危险,狄少华看看身边紧跟着的护卫问:“常大夫哪里有什么动静吗?”

那个护卫就是常小溪为狄少华施救时,一直守在他身边贴身护卫中的一个,名唤姚立,这是狄少华的心腹之一。姚立恭敬的回答:“常大夫那里并无异样。只是阿史那云藏身之处很特别,竟然和李钊相好的女子住一个院子,阿史那云藏在前院,而后院住着李钊的外室。咱们的人一直盯着,除了李钊去幽会了一次,阿史那云的手下,一直没有没有来找过他。”

狄少华点点头:“那常大夫的底细查得怎样了?”

姚立依旧低着头:“查不出来。但是边家村逃出来的人中,已经有两户说常大夫是他们村里的童养媳妇。一家人就是跟阿史那云住在一起的,李钊相好的女子,嫁给了这家的儿子,现在这家人就都住在这里了。这家子人姓赵,赵家的老太太说常大夫就是他们家的童养媳,被阿史那云给扔出了院子。另外一家人,老爷也知道的。李钊都尉有个得力的手下,名叫廖仲旗的。他也指认过常大夫,说过常大夫是边家村的小溪姑娘。据属下了解,常小溪就是赵家童养媳的闺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