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苏浅浅再粤北粤南一袋也买了很多土地,也让人种了很多甘蔗。现天启国大多数人食用的糖,都出自于苏家塘坊。
渐渐地,周边很多百姓也都开始种起了甘蔗,因为苏家承诺过,只要是有,苏家都收。而且价格绝对不会比市面上的低。
也是因为有苏家的出现,粤北粤南的甘蔗才得以走向天启国整个国家水果市场。很多北方人也才知道,原来还有这种水果。
不过今年以后,市场上即将出现两种只有粤北粤南有的水果,那就是荔枝、龙眼。
以前大户人家只能买到干货回去煲汤煮粥的桂圆,今年以后,终于能吃到新鲜的了。很多人刚开始都不喜欢这个味道,可日子久了,就会觉得这种水果的滋味其实挺好。
☆、288.第288章
“苏浅浅,怎么这么多百姓都认识你啊?”这是任秋忆一直想问的问题,苏浅浅不是只有每年来一次吗?怎么会有那么多百姓认识她,而且还那么爱戴她。
自己这个世子爷,完全是摆设。从来没见的那个老百姓见到自己跟见的苏浅浅这样热情的。
“很简单,因为这些百姓之前都受过我家小姐恩惠。”苏浅浅只是白了任秋忆一眼没说话,说话的是苏凯,听那口气,好像百姓爱戴的是他自己而不是苏浅浅似的。
“任秋忆,你听过一句话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们这些统治者,恐怕很多都认为,百姓是你们家的附属。可是你们搞错了,百姓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他们的主见,他们是个独立存在的,也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一个百姓不爱戴的皇帝,你觉得他最终是什么下场?”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以前有一个皇帝,他叫秦始皇。他有功,也有过。功,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文化基础,从此,中国人不论说何种语言,但均可借助统一的文字进行交流。统一度量衡及货币,在全中国奠定了交易的标准,促进了南北交流,有利商业的发展。统一驿道,要想福,先修路,纵横全国的规范道路,有利于国内的物资交流。立郡县,先进的行政区划,避免了藩国制征战不休的弊端。
过,强思想控制,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有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
为了显示自己建立起来的大帝国的声威强迫人民出力替他建造一所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秦始皇还征用了七十万犯罪的人,替自己建筑一所规模十分宏大的俪山坟墓,用活人制造了兵马俑。那个朝代的刑罚也是十分严厉和残酷的。死刑有弃市、腰斩、车裂、磔、镬烹等等名目,罪名比较重的犯人,他们的亲属也要被一并处死。
秦朝的赋税是很重的,地主对农民剥削也就十分残酷,以便把赋税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秦始皇在实现统一后,他的权力欲已经膨胀到想入非非、荒唐透顶的程度,所以传到二世便被推翻了。”
“你知道后世人怎么评价秦始皇的吗?‘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还有‘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还有……”苏浅浅对天启国,有恐惧,也有同情。如果不是皇帝把主意打在自家头上,她可能会爱戴这个国家。反之,她苏浅浅也没那么多的爱国之心。
☆、289.第289章
她苏浅浅做不到圣人说的“以德报怨”,她承认,她是一个睚眦必报人。
别人对她的好,她会十倍奉还。假如别人对她不好,她也会不让别人好过。
即使是皇帝,如果做出对不起苏家的事情,她苏浅浅就有本事给他闹得个鸡飞狗跳。
“任秋忆,我告诉你这些,不是想让你怎么样,我只是把心里觉得该跟你说的都跟你说了。”苏浅浅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对任秋忆说一件事,任秋忆也是第一次如此认为地听苏浅浅说一件事,而且是一件他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我知道,你现在对天启国的皇帝有很多的地方不满,也很防皇伯父。但苏浅浅,我向你保证,只要你们苏家不做出什么有损天启国的事情,只要我任秋忆有生之年,定当保你苏家一世平安。”任秋忆拉过苏浅浅的手,认真地说到。
说真的,从认识苏浅浅到现在,跟着苏浅浅跑了两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无不让他这个天启国的皇室成员感到意外。
苏浅浅不仅仅是个商人,在百姓心里还是个大善人,活菩萨。
就跟很多百姓口中所说,如果不是苏家,他们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很多穷苦地方的百姓甚至还说,如果不是苏家大少爷收购他们手中的药材、教会他们种水果、粮食等作物,没有办建工厂,作坊,他们可能就会饿死在大山中。
这些,也是他任秋忆一个皇家子弟从来没想到过的事情,很别说去办了。
如果皇伯父真要拿苏家开刀,肯定第一个不答应的是百姓。
如果皇伯父真要拿苏家问斩,站出来造反的肯定是天启国的普通老百姓。
苏浅浅刚才说的没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为水,皇家为舟。
一个没有子民爱戴的皇室,你统治的还算得下是天下吗?
苏凯也说了,养那么多高手,不是为造反,只为自保。试问一下,如果是自己生在不是皇家,而且皇室觉得自己是个威胁的情况下,自己难道不会做出点什么吗?
看来这次回去,自己真的有很多事情需要找皇伯父谈一谈了。
这一年来,自己走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很多事情。也发现朝廷养了很多蛀虫,除了会压榨百姓,就是贪污受贿。
虽然这一年里吃了不少苦,但也懂了很多事。记得有一次苏浅浅对苏小五说过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直到现在,任秋忆才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很多年以后,任秋忆跟儿子女儿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们十六岁之前就在皇家书院好好读书,十六岁以后就都出门去看看我天启国的大好河山。
他要让自己的儿子女儿,不要像自己一样,白活了二十年,还总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当一只井底之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不过也因为苏浅浅的话,让任秋忆成为了天启国第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好王爷。
☆、290.第290章
“任秋忆,谢谢你!你有这样的心我已经很满足了,不过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苏浅浅任秋忆任秋忆拉着自己的手没抽回来。
“你说。”在任秋忆看来,苏浅浅跟他应该是没有什么当讲不当讲之说的,因为他不喜欢苏浅浅跟他有隔阂。
“上位者,最不能容忍强大之人,因为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他们怕自己的座位被他人夺走。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皇室惨案,手足相残,母子决裂。任秋忆,你信不信,如果荣王爷现在已经强大到功高震主了,皇上恐怕第一个拿来开刀的会是荣王府。因为你们荣王府是皇室的血脉,完全有能力,和资格跟皇上争夺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嗯!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所以父王从来不要求我有所作为,我整天浑浑噩噩的,父王也不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皇伯父即使是他的亲哥哥,也不会容忍自己的弟弟威胁到自己的位置。”苏浅浅说的这些,任秋忆都很清楚,他甚至比任何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父王本该被调到封地去的,但由于皇伯父觉得父王当日协助有功,留下父王在京城,别的皇叔们,全部在皇伯父登基之后调往自己的封地。
“好了,不说这些了。任秋忆,你有没有发现,粤北的桔子特别甜?等今年冬季的时候,我让人给我运一些冰糖桔回去。所有的水果,我最喜欢的就桔子了。”苏浅浅知道刚才的话题有点沉重,赶紧转移话题。她知道,很多东西点到为止。
“冰糖桔?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桔子呢?”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过有这种桔子,也许是因为他平时不怎么关注水果问题吧。
就拿一路来说,苏浅浅在荔枝刚上市时,让人去买了那么多荔枝,吃得眼睛都上火得发红了还吃。还有那什么龙眼,自己还是第一次吃呢,刚开始觉得味道不如荔枝,可吃多了就会慢慢品尝出它的滋味。
“不是吧?”苏浅浅还真有些惊讶,这人都二十几了吧,好歹也是皇室最尊贵的世子爷,不比普通百姓,怎么就不知道这种桔子呢!
后来又想想,这个应该也是,因为冰糖桔表皮不是很好看,所以进贡的时候没送这也很正常。“没关系,今年冬季,我打算把南方的桔子运往北方销售,这样你这天启国最尊贵的世子爷能吃到了。”苏浅浅一副哥俩好的样子,拍了拍任秋忆的肩。
“苏浅浅,咱们今年把婚事给办了吧!”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任秋忆很明显的感觉到,苏浅浅对自己不再那么排斥,甚至有些小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