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苏家主仆三人第二天一早在客栈掌柜的指引下才找到张伢子说的朋友那里,当苏大壮说明来意后,伢行掌柜佟伢子热情的解说着淳淮宅院的情况。待苏家一直认为可以后才向苏大壮问张伢子的情况,直到现在苏家人知道张伢子是这佟伢子的救命恩人,在淳淮开的伢行还是张伢子帮忙才开起来的。
☆、66.第66章 父女(三更)
一路伴随着彤伢子的讲解,把原先还是有些紧张的气氛也变活跃起来了,苏大壮也渐渐开始说出自己对房子的见解及要求。
这样的问答直到走到一处比较清幽的房屋前才停了下来,看样子这家人是刚搬走不久,门前还干干净净的。经过彤伢子介绍,才直到这附近就有一个私塾,而且还不错,周边很多小镇或县城的学子们都慕名而来这里就读……
在彤伢子滔滔不绝的介绍中,苏浅浅终于从中抓住了几个有用的信息;一、离私塾比较近,二、坏境比较好,三、这个宅院是一个京城高官家的外生子先前居住的,现在搬离此次回了京城。
打开大门,现入眼前的就是一幅繁花似锦,院子不算很大,但也绝对不小,对于苏浅浅一家子来说刚刚好。这个三进三出的院子也刚刚好能安排下苏家大家子,不管是丫鬟婆子还是家丁,每人都能分得一间屋子。
由于苏家是张伢子介绍过来的,彤伢子给说了一个比较实惠的价格,让苏家只花了二百两银子就把院子给买了下来。
现在房子买好了,就差店面还有办作坊的地了。苏大壮也不矫情,这些事情全交由彤伢子帮忙着寻找,价格无所谓,只要店面面积位置能达到所想就好。
对于彤伢子来说,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客户。在心里默默承了张伢子的情,想着以后要是张伢子有什么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定要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既然房子落实好了,那生活用具什么的总不至于还从云溪镇运过来吧。苏大壮带着常大叔跟苏浅浅把家里需要采买的用具全部采买好,该打扫的卫生也全部打扫干净。之前搬家是没办法,条件不允许,村里逼着撵着自己走,找好房子后还让妻儿帮忙着打扫卫生,现在条件好了,总不至于还让妻儿过来再搞吧。
说干就干,苏浅浅年纪小,个头也小,打扫卫生这活就只能全靠苏大壮跟常大叔了。自己帮忙着做些简单的,比如抹桌子扫地的。苏家现在虽然日子好了,也有了佣人,不过一家子还是秉承原来的习惯,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动手。
都说人多好办事,那么大一个院子就三个人打扫,准确的说能做事的也就两个大男人,苏浅浅顶多算个人,不能算做劳动力。更何况因为上次的事情父女两还没说话呢,让夹在中间的常大叔左右为难。
直到五天后,彤伢子再次来到宅院找苏大壮,说店铺的事情,父女两唯一说的话都在围绕在店面来聊。只是心里留下的痕迹既然已经留下了就很难抹去,就如现在的苏浅浅。虽然跟苏大壮说话了,但没外人在的时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什么都不说。
说准确一点,不理人的其实是苏浅浅,很多时候苏大壮想找苏浅浅聊聊,把之前的误会解释清楚,可每次看到女儿拉长的脸,看见自己就绕道走开,话到嘴边的苏大壮不得不又咽下去。
☆、67.第67章 重操旧业
店铺选在人流量比较大的位置,地理位置有了,顾客还怕没有吗?又考虑到家里的店现在在镇上的面积都嫌小了,所以苏家父女两连隔壁店也一起盘了下来。
生意既然要做大,就不能在店面上小气。苏浅浅让苏大壮找了些工匠来把两间铺子间的隔墙打开,让店面看起来不用那么拮据,而且摆放货物的时候比较宽敞一点,顾客在选择货物时也不用你推我嚷的。
店铺后面是两间空房子,可以捣腾一间出来给驻店的店员住,另外一间可以用来做仓库使用。搞批发的,需要个很大的仓库,苏浅浅合计着等一会作坊办起来后,得再附近再找两间比较宽敞的屋子座仓库。
现在店面找好了,装修也弄得差不多了,唯一差的就是货物还没到位。这几天空下来的时候常大叔赶着牛车回了云溪镇,准备着搬家事宜。
由于买房又是买铺,还带装修的,苏大壮父女两现在全部加起来也就只有不足一两银子了,要是家里的货再不跟上来,父女可是连回云溪县的路费都没有。
眼看着常大叔回去都好几天了也不见送个信回来,想着这什么消息都要靠人工传递的古代,苏浅浅现在真的无比怀恋二十一世纪的手机。
父女两合计了一些,要是老家在不来人,不能就这样等死。于是父女两又开始了最开始发家时的做法,重抄就业开始卖起了豆腐脑。苏大壮用剩下的余钱去粮店买了十斤大豆,准备着做些豆腐脑第二天拿到集市上去买,赚点生活费回来。
值得庆幸的是,苏家本来就是靠豆制品谋生的,刚买下宅院时苏大壮已经把需要的石磨,木缸等用品全部也一起买了回来,不然父女两现在还真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第二天一早,苏家父女两挑着头一天准备好的豆腐脑去到自己家店面门口摆起了小摊,省府不比乡镇,这摊你想摆在哪里就摆哪里没人管你。省府摆摊必须得经过官府的同意,如果是摆在别人家门口,必须得经过主人家的同意才行。
苏家比较好,店面是自己家的,不用经过别人的同意,也不用去官府申请批准。也许是觉得新鲜,也许是有人曾经在云溪镇吃过,又也许是因为这是省府,所以苏家父女两事先准备好的吆喝台词一句都没用上就有人上来买豆腐脑。
以前条件不允许,所以只是带了碗跟小勺子让顾客买了豆腐脑就找个地方蹬着吃,现在自己家店铺就在后面,可以在里面摆上两张桌子,几条凳子。前来购买豆腐脑的顾客可以端着碗在屋里吃完了再走。
当然,条件好了,价格也就不一样了,原来在云溪镇卖两文钱一碗的豆腐脑,现在买五文钱一碗,生意还好得不行。可想这省府的人生活条件是云溪镇这种小地方没办法比拟的。
是也,省府就是省府,要是底下乡镇都比省府富裕了,那还能叫着省府吗?当然,这是不能的。
☆、68.第68章 苏母被打(上)
父女两就这样一日复一日的买着大豆,买着豆腐脑。云溪镇的亲人始终没有来到,焦急的苏大壮父女现在头大如斗,心里一直在想,老家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只是这身无分文的苏家父女两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连个可以借钱回家的人都没有。
也行是心灵感应,又或许人心的不足,云溪的苏家真的出事了。
在苏浅浅父女两刚走的第三天,老宅来人了。苏家奶奶贾氏带着两个儿子儿媳妇的,来到苏家的租房。一来就指着苏母鼻子骂,这骂骂也就算了,被咱们懂事的苏二宝跟苏三丫听到了。说时迟,那时快,冲动的小姑娘还记得之前在苏家坳时姐姐拿着刀追着人砍的情形。于是上来就来了一句:“老妖妇,再闹看俺老孙不拿刀砍死你。”苏二宝想拦已经拦不住了。
就说故事是人造的,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性,这才会说话多久的孩子就这样在苏浅浅的西游记的印象下,变成了第二个孙悟空。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就因为她的这句话,把母亲给害得差点丢了性命。
听了苏三丫的话,贾氏那个火直接冒到头顶上来了,想到上次被苏浅浅拿刀追着砍的情形,那是贾氏有生以来最狼狈,最失分的时刻,现在苏三丫不是在撮人家的伤疤嘛。
“作死的小贱货,看我今天不打死你,我收拾不了大的,我还就不信收拾不了你。”贾氏一边说着,一边撸起手掌就像往苏三丫脸上刮过去。
苏母见小女儿要被打到了,马上把孩子捂在自己怀里,硬生生挨了婆婆一巴掌。谁都以为这一巴掌就算了,谁知道贾氏就为了这点点小事生起事来。她这趟的目的是打秋风没错,可也听村里人说,苏大壮前两天一早带着苏浅浅跟一个家丁驾着牛车好像是去了县城,这不是正好给她一个收拾苏母的好机会。
这女人现在家里日子好了,就没想着给老宅点好处,今天不收拾一下真的不行,年前贾氏躲在房里偷听了苏大壮跟苏老爷的对话,才直到老三家要搬到洪县去过好日子。这女人挑唆着老三搬到洪县去是不想管家里的爹娘了吗?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儿子是被她连合另外两个儿子媳妇及村里人赶出苏家坳的,要不是被赶出苏家坳,苏大壮能想到搬去那么远的地方吗?都说落叶归根,更何况这个时代的人谁愿意背井离乡的远离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
“你给贱人,我打死你,我收拾自己孙女你还敢护着,看我不打死你。”贾氏一边骂着,一边用手不停的拍在苏母身上。
“娘,您别打了,三丫人小,禁不起您一巴掌。”苏母一边对婆婆说着话,一边抱着小女儿躲闪。
“你个贱人,不仅敢对嘴了,还敢躲,看我不打死你。”说着转身拿起苏家平时做豆干的铁网,就往苏母头上打去。待听到动静赶来的下人到现场时,苏母已经倒在血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