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模样儿也很俊哩,真不输电视上的太子爷的形象,唐宝云想。
不过太子爷含蓄讲礼,虽然是来拜见岳父母,当然也同时看看未婚妻,可真是一点儿出格的举动都没有,一句多的话都不说。
谁看了都觉得哎哟太子爷真是太有礼了!
这之后才是周家换了大喜的陈设,挂了红,亲眷世交等纷纷上门恭贺,周家自然是大开筵席,庆贺三日。
这虽然已经有准备,还是闹了个人仰马翻,忙的不可开交。
唐宝云在陆夫人有孕和月子期间就分担了一部分家事,这一次当然也要分一部分去,且周雅琴那可是周玉堂的同胞妹妹,是唐宝云嫡亲小姑子呢,最是名正言顺的,自然没有不出力的。
好容易唐宝云才偷着空儿,歪在炕上歇着。
“哎哟,可算歇会儿了。”唐宝云觉得肩颈都僵硬了,仿若当年开了一天一夜的会一般。
这不锻炼可真不行,这贵妇人是要有范儿的,进出都是轿子,在院子里看个花儿还有丫鬟亦步亦趋,压根没有跑圈的可能性,自然是越坐就越懒,体质就越差,唐宝云觉得,这得想个办法了。
香兰端了红枣茶过来奉给唐宝云:“大奶奶这忙了半日,水都还没喝一口呢。”
唐宝云接过来喝了两口,香兰道:“我叫小丫头去厨房吩咐了,传点儿东西来大奶奶用,我看今儿中午您就没得好生吃。”
唐宝云中午刚用了一块点心,就有人找过来回话,她一忙起来,又没怎么吃东西:“也就这两日罢,过了就好了。”
这虽然赐了婚,但婚期还早,要后年三月里了,如今是腊月,离这会儿还有十五个月呢。
唐宝云说:“不过也要过年了,还得忙,幸而庄子铺子上的帐前儿就缴进来了,若是留到这会儿,简直不要过了!”
香兰笑:“大奶奶这是能者多劳。”
真的,要是以前的大奶奶,就是想辛苦也没法辛苦,还不是叫人当菩萨一般的供着么?
歇了一会儿,厨房里已经殷勤的送了食盒进来,两个小丫头捧着,香兰就在炕上放了桌儿,打开来一看,一个盒子里是几样小菜,桃仁山鸡丁,杭椒牛柳,三鲜丸子,鲜蘑菜心。另外一个盒子里是一钵雪白的萝卜丝鲫鱼汤,并一碗御田粳米饭。
香兰就忙摆出来,又拿碗舀了一碗鱼汤双手递给唐宝云:“大奶奶这几日劳累,这鱼汤正是清淡滋补的。”
唐宝云懒洋洋的接过来,刚递近了,忽然脸色一变,把碗往桌子上一放,就转过身去,还干呕了一声。
香兰和旁边站着伺候的小丫鬟都是一惊,连忙道:“大奶奶这是哪里不自在了么?”
唐宝云别过身去这样发作了一下,停了停,倒是觉得好了一点儿,心里那种闷的想吐的感觉淡了许多,这才道:“也不知道怎么的,觉得这汤腥气的厉害,就想吐了。”
香兰就连忙把那鱼汤全都拿开,吩咐小丫鬟:“奶奶不爱喝这个,叫厨房做个别的汤来。”
那小丫鬟连忙答应着去了。
唐宝云依然开始吃饭,香兰站在炕边上给她夹菜,一边道:“奶奶这是这几日累着了吧?不如请大夫来瞧一瞧。”
唐宝云道:“好好的,请什么大夫,再说了,这会儿是大姑娘好日子,我闹着请大夫,也忌讳不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毛病,这不就好了么?回头我多歇歇,也就是了。”
香兰觉得倒也是这个理儿,便笑道:“用了饭,大奶奶就歇着,我到外头去,谁来回话也不放进来。”
唐宝云笑道:“有要紧事还是要说的,别耽误了。”
“是。”
唐宝云这一睡,就是一个多时辰,十分香甜,起来的时候觉得神清气爽,果然舒服多了,看来自己就是累的,这几日事情太多,都在用脑呢。
她站起来,伸个懒腰,前后左右的活动了一下筋骨,香兰听见动静了,才进了伺候,笑道:“奶奶这一觉睡的好吧,我瞧着气色都好了。”
正说着,白露也从外头进来,见唐宝云和香兰都在屋里头,且也没外人,便笑道:“哎呀告诉大奶奶一个新文儿!”
“你这半日哪里去了,我都找不着人。”香兰笑问:“这会儿怎么就有新文儿了。”
“大奶奶不是打发我往王府给几位舅奶奶送东西去呢么。”白露笑道。
腊月里往娘家送点儿年货,这是该有的事儿,唐宝云这些日子从各庄子铺子里往里头敬的东西里头就趁便儿把东西拣了出来单搁着,倒是不费什么事,今儿见差不多齐全了,就吩咐给东安郡王府送去。
“是王府里有新文儿了?”唐宝云懒洋洋的说:“怎么就不消停呢。”
“听说昨儿三舅奶奶惹恼了王妃,被罚跪小祠堂了。”白露笑着说。
那位王四姑娘嫁过去也有两三个月了,当然现在就不好叫王四姑娘了,只能叫三舅奶奶,外头都称三少奶奶。
“是为着什么呢?”唐宝云就觉得王四姑娘当初做姑娘的时候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如今嫁了人,只怕更厉害了,不过东安郡王妃也不是个软弱的啊,且又是控制狂,自己的亲儿媳妇都控制不了,她肯定不能干吧。
白露显然是打听过的,便一五一十的道:“听说是三舅奶奶伺候王妃用饭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手里端着的一碗汤掉了下去,因是滚烫的,把王妃烫着一点儿了,王妃恼的了不得,就把三舅奶奶打发去跪小祠堂了。”
“烫的厉害么?”唐宝云第一句话倒是问的这个,不过想来也不厉害,若是厉害了,王府还不招自己回去看望么?
果然,白露说:“汤是掉在桌子上的,就溅起来一点儿,王妃手背上烫红了一小块。”
“嗯。”唐宝云点点头,这事儿她觉得怎么看都透着点儿蹊跷呢。
正文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七章
东安郡王府里,新婚不久的三少奶奶王氏正哭倒在三少爷唐明哲的怀里。
王三少奶奶下巴尖尖的,一双水淋淋的杏眼,眼尾斜飞,带着笑的时候颇为勾魂摄魄。而这会儿哭起来,却又梨花带雨,娇柔无比,叫人十分怜惜。
唐明哲也才十七,正是年轻火热的时候,且新婚未久,食髓知味,当然越发缠绵火热,对自己娇美妩媚的妻子那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的宝贝,这会儿见她受了委屈,哭的那样,只是心疼无比,哪里还想得到其他,只道:“到底怎么着了,你且告诉我,我替你做主。”
王氏哭道:“我哪里是那等不仔细的人,我虽嫁进来的日子短些,但我平日里伺候三爷,三爷也是看到的,都是十分小心的,何况是伺候王妃呢?我……”
王氏拿着手绢子在眼睛底下沾了沾,又道:“那汤那么烫,我传到跟前自然是靠手拿不起来的,只拿盘子托着才是,这样稳当,哪里掉得下去,原是不知道哪个杀千刀的丫鬟,在我背后撞了一下,我自然是不妨的,一时间自个儿都站不住了,哪里还管得了别的呢,自然就端不住了,就摔在了桌子上。”
她委屈的看向唐明哲,斜挑的眼尾像一把小钩子似的在唐明哲心上钩了一把,又说:“是溅起来一星半点儿,可我也不是故意的啊!王妃放着她房里的丫鬟不问,只说我伺候不经心,不孝顺,叫嬷嬷搬出规矩来,就打发我去跪祠堂,三爷,我……呜呜呜。”
王氏越说越委屈,唐明哲就撩起她裤子看看,果然见那白生生的腿上,膝盖也红肿了,想到她这娇花一般的身子,哪里受过这样的苦,不由就大怒。
唐明哲这会儿当然还是不敢当面顶撞吴王妃,可到底他也是王府公子出身,纵然不是十分受宠,可那主子爷们的气派还是有的,顿时道:“来人!立刻给我去查,今儿在王妃房里放早饭的时候,是谁撞了三少奶奶!”
王氏连忙拉着他的手:“三爷快别这样了,不管是谁,那也是王妃房里的姐姐,今儿那么多人瞧着有人撞我,王妃也没问过一声儿,想必是有脸面的丫鬟了,若是这会儿叫三爷查出来,只怕王妃脸上过不去。”
这王氏说话十分有技巧,这是暗示一屋子都知道她是被人撞了才泼了汤烫了吴王妃的,吴王妃却没查丫鬟,只罚她,很可能就是王妃设的局,目的就是要收拾儿媳妇,给儿媳妇一个下马威。是以王氏才说只怕王妃脸上过不去。
这唐明哲虽然读书不成,人却不笨,而且他在这个府里早就听过看过,母亲是怎么拿捏自己的亲姐姐,她的亲女儿的,又是怎么收拾赵青容的,那些种种立威的小伎俩,他虽没看全,却也看了不少,这会儿王氏这样一说,他立刻就想到这上头去了,吴王妃这是要在儿媳妇跟前立威,目的自然是牢牢的拿捏住他们两口子。
王氏见唐明哲听了那话,脸上有点儿阴沉下来,心中暗喜,脸上却依然梨花带雨,柔声道:“王妃不自在起来,可叫人怎么好呢,咱们自然日子就更难过了。我……我也是知道三爷心里的苦的,王妃虽然是三爷的亲娘,只是王妃心里眼里是谁,我也是知道的。这事儿就这么算了罢,别叫王妃再迁怒到三爷这里,我便是委屈点儿,只要三爷明白我,也就不要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