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作为周家未来的主人,周玉堂这样的人物当然看在眼里。
是以他笑了一笑,握住唐宝云的手,笑道:“你觉得这样有意思?”
“那当然!”唐宝云毫不迟疑的说:“表哥其实读书底子弱,强求科举做官又有多大意思呢?无非是老太太一点儿念想,要说别人家也罢了,可到底咱们家在这里,表哥便是经商也有人照应不是?反倒跟别人家不一样。且我瞧着,表哥没兴趣,或者不能做那也罢了,还回去读书也是,可如今既然有这个本事,倒不如自己挣下一副身家,一家子倒好些。”
郭太夫人那意思,跟八十年代的家长是一样的,总是觉得读书才是正道,做公务员或者进国企才是出路,哪里知道二十年后当老板才叫人羡慕呢?
不过这个地方的观念和规则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只是表哥若能挣的一家子的吃穿用度,不再靠着出嫁的姑祖母、姑母们过日子,那不也是件好事吗?
唐宝云想,表哥遇到机会,立刻就肯去做,大约也是这样想的。
周玉堂道:“你倒是有点儿意思。”
咦?这还是周玉堂第一次对她说这样的话,唐宝云笑道:“大爷觉得有意思,可见我说对了。”
“这种事情,其实难论对错,不过各人怎么想罢了。”周玉堂道:“我瞧祖母的样子,虽说叹了几回气,可前儿表哥来给祖母并家里人送了东西,祖母还是很喜欢的。”
唐宝云道:“我觉得祖母不是个执拗的人,且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总是比世人都看得开的,不过人总是有点儿念想,这也不算什么。”
从哪里跌倒,哪里就是念想,被迫失去的,那也是念想,羡慕而得不到的,自然也是念想,是以郭太夫人希望孙子科举做官,那一点也不奇怪,只要不执拗,就是正常的,而像吴王妃那样执拗,简直成了一种心病,甚至连下毒这样的事也敢做,那就不是正常的执念了,那简直是疯魔了。
走火入魔!
终究是当事人,唐宝云想到这个,心情也有点低落。
周玉堂却没注意到这个,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只一径的沉思着,手里握着唐宝云的手,无意识的轻轻摩挲着她柔软滑嫩的肌肤,两人各有心思,都不说话,车厢里却弥漫着安静又温和的气息。
一时马车到了东安郡王府,驶进二门停下来,早有管家娘子来请下车换轿,笑禀道:“王爷还在宫里,打发人回来说了,请三姑爷、三姑奶奶先去里头见世子爷世子妃,王爷晌午前是必下来的。”
两人恭敬听了,应了一声,便坐着王府府内的小轿子,往里头唐明朗住的地方去了。
东安郡王府的规矩向来是雷打不动的,王爷王妃住哪里,世子爷世子妃住哪里,都有定规,唐明朗如今做了世子爷,就立刻迁到了更大,也更精致华美的院子里住了,伺候的人也增加了不少。
也难怪夺嫡如此腥风血雨,唐宝云想,这好处可不是一点,不仅仅是看得见的那些尊荣,提升那是全方位的。
赵青容看起来也更雍容了几分,她给姑奶奶和姑爷脸面,亲自迎到门口,唐宝云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脾气,忙就行礼问安,赵青容笑着挽了她的手:“知道姑奶奶和姑爷回来给父王请安,我就打发人去说了,父王也喜欢,只是陛下跟前还有两件事要议,说是晌午前是要回来的。”
“先跟哥哥嫂子请安是一样的。”唐宝云忙笑着说,说着一齐进了屋,这世子爷院子的正厅就差不多有王爷的正厅一样轩丽阔大,唐明朗身着家常的常服,依然坐的腰板笔直,如同东安郡王一样面无表情。
两个大的都跟父王简直一模一样的神情,那一种不动声色,真像是带了面具一般,唐宝云想,倒是唐明哲不求上进,倒没学着那一套。
正在这个时候,周玉堂和唐宝云已经见了礼了,周玉堂便笑道:“我们回家来,还得去给岳母大人请安去吧,就是岳母大人不见人,也该在外头磕个头。”
唐宝云瞥他一眼,不知道是周玉堂真这样知礼呢,还是有什么花样,她其实对吴王妃毫无好感,可赵青容听了就跟着笑道:“还是三姑爷想的周到,姑奶奶和姑爷既然回来了,去给王妃磕个头也是礼数,只别扰了王妃礼佛的虔心也就罢了。”
赵青容都说了,唐宝云也不好说不,就由赵青容陪着去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软禁吴王妃的佛堂在花园的东北角,绕过去也老大一圈,一路上所见东安郡王府花园修葺的精致华美,可越到佛堂周围,就越是显得有几分衰败的样子来。
佛堂外头有两个老嬷嬷守着,此时一起上前行礼,两人一胖一瘦,胖的那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瘦的那个却是嘴角下垂,带着几分严厉相,唐宝云都没见过,而且看赵青容言语举动间的客气,她觉得这两人大概不是这东安郡王府的人吧。
赵青容问道:“王妃这一向可还好?”
正在这个时候,佛堂里突然响起一声长长的惨嚎,尖利刺骨,只是还没叫完,就戛然而止,反叫周遭一时间突然显得安静无比,竟有一种诡异之感,众人都没有说话,那两个嬷嬷面无异色,停了一停,胖的那个笑回道:“王妃立志侍佛,已经超脱凡世,自是只有好的了。”
赵青容轻轻点头,道:“既如此,三姑奶奶和姑爷也不好打扰王妃,就在这里请安就是了。”
见她们这样的对话,配着那样惨嚎的叫声,饶是唐宝云有心理准备,也有点毛骨悚然。
不过唐宝云也没说话,只是应了,行了礼数,还听赵青容吩咐道:“我们也不好来打扰,只若是王妃想要用什么吃什么,嬷嬷只管来告诉我。”
那胖嬷嬷笑着点头:“是。不过王妃已经侍佛,自然麻衣素食,想必不会要什么的。”
赵青容便又点头称是,众人往回走,唐宝云忍不住回头看一眼。
赵青容见了也不说话,到底唐宝云是王妃亲女,心中不忍是有的,可叫她来看一看,也是该有的交代。
一时回了世子院子里,唐宝云和赵青容在里头屋里坐了说家常,周玉堂与唐明朗对坐,便笑道:“今儿来给父王请安,也有一件事要请父王示下,这会儿横竖无事,正好问问大舅兄的意思。”
“什么事?”唐明朗问,他知道周玉堂如今是太子爷倚重之人,与以前身份不同,更不敢怠慢。
“就是前儿军需的事。”周玉堂道:“此事太子爷前前后后议过几次了,也差不多议了个大概,太子爷的意思,西北向来是重镇,且比起关内关外的军队来说,军需线太长,不仅损耗大,也容易出事,太子爷想要重建西北军军需通道,这个意思,也是回了陛下的。”
“嗯。”唐明朗听了点头称是:“太子爷的意思,父王也是知道的,跟我说过两次,只是太子爷的法子太大胆了些,虽说好处显而易见,可没有实行过,也不知道实际用起来有什么弊端,父王的意思,军需是大宗,又是国之命脉,还是要慎重才好。”
如今周雅琴赐婚太子正妃,周家就名正言顺是正儿八经的太子党了,英国公较为平庸,可周玉堂却又不一样,原本就算的上青年才俊,连东安郡王都激赏,肯把嫡女嫁给他,可见一斑。
如今太子新封,正是组建自己班底的时候,周玉堂当然就是太子重臣,再没得说的。
东安郡王和唐明朗心中都明白,虽然这说起来是太子提出来的重建军需通道,可这里头的参谋有多少是周玉堂的主意,可难说的很。
周玉堂的履历早是内库司,后来是户部,都是管钱粮物资的地方,自然深知其中的流转方式和弊端,太子爷这会儿提出这个新方案,很显然就是周玉堂锐意进取的一面了。
周家还真是兴盛有望了,唐明朗在心中想,父王眼光真是一流。
是以周玉堂笑道:“父王担忧的是,是以我也劝了太子殿下,这不是小事,西北军数十万人,军需动起来就是大事了,且若是哪里出了岔子,不说别的,军粮晚了时日,岂不是军心浮动,要出大事么?是以我的意思,且先试行,运转成熟了再推进,到时候不止西北军,就是全国的军需,要借用通道也不难了。”
唐明朗就是知道周玉堂进取之心,也难免倒吸一口冷气,若是全国推行军需通道,从此没有军权这个说法,任是你将军统帅再强,扼住军需粮草,你便翻不起浪来。
太子爷真是明君之姿!
唐明朗目光闪动:“那太子爷的意思,先试行?”
“是的。”周玉堂颔首。
“先试行哪里?”
“辽宁!”周玉堂淡淡道。
辽宁?唐明朗立刻就想起来,辽宁总兵新任,刚好便是宫里太后娘娘的娘家荀府这一代中最有出息的荀二老爷,才四十不到的年龄,就升任一方总兵,正正经经的正二品大员,虽算不得一方诸侯,却也是开牙建府的封疆大吏,整个东北,就只居于东北总督之下,毫无疑问的实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