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顿夕食,所有人都心意舒畅,气氛格外的好。
撤了餐食之后,李奶奶带着小孩子们回房,需要办事的几人则留下来,兴致勃勃地商量各项事宜的进展和计划。
若素和李安两人确定了心意之后,众人便无须再瞒着他们的婚事了。
按照圣唐王朝的规矩,两人此时已不能再见面,而且,若素也希望自己可以亲手绣嫁衣。
所以,时间就更加紧张了。
这个院子的第三进,便是李安他们的新房。
对于若素对新房布置的计划,惟肖也是清楚的,所以布置新房的事情,就由惟肖具体操持。中间若是有什么疑问,再随时向若素请示。
整个婚礼的筹备,还是辰雨具体推进。
临街铺子的装修,也由李安和二郎牵头负责。
“真是多亏你们了!”李树山拍着自己的腿感慨道。
大儿子结婚,他什么忙都帮不上,还因为要调理身体,占着景来弟这个主力。
就连李奶奶,都帮着看孩子,每天过得十分充实。
“我这会儿还是废人,啥忙都帮不上呢!”
虽然李树山明白自己的腿有望治好,此时应该平心静气,可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失落。
☆、281.第281章 梁家变局
李树山的情绪景恬看在眼里,她略一思忖之后眼前一亮,笑着说道:“大姑父,现在还真是有一个重要的活计,坐着就能干,您若是身体允许,可否给我们帮帮忙?”
“啥事儿,你说!”李树山一听自己也有活干,立马坐直了身子。
害怕景恬担心他的身体,还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这些天,每日我都按时喝药调理,精神都好了很多,这要是能有些事情做,我这精神头肯定更足啊!”
景恬正要开口,却是在看到李安疑惑地看向自己的时候转了念头。
于是,她说道:“回头我私下里跟你说,不让他们知道。这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务!”
其实,景恬需要李树山帮忙的事情,就是印制请柬。
陈良的字写得很好,她设计好了请柬的样式和说辞之后,就让陈良写出字模来,让人刻了几个字体凸起的印章。
这些印章几乎刻制得一模一样,李树山只要把红纸,按照样式裁剪好,并且在固定的位置上把字印上去就行了。
这个活计,还真是挺适合待在家里的李树山的。
不过,小孩子们也不再没心没肺地跑着玩儿了,他们也积极主动帮着一起弄。
就连李奶奶也都参与进来了。
李树山给大家做了分工。
李奶奶、景来弟还有然姐儿三人,主要负责把略有些挺括的红纸按照样式裁剪好,并且折成向里弯折的三折。
李树山则是带着自哥儿、三郎、四郎等人,在指定的位置上印字。
一时间,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接下来的几天,辰骁卫又帮景恬找来几种食材,甚至还有一些,根本不在她的名单上。
对此,景恬非常满意。
她一一试验了各种配比,最终,成功地调制出108种不同口感和味道的馅料。
再加上蒸、煮、煎炸等不同的烹饪方式,以及调入不同植物汁液的彩色饺子皮,不知要衍生出多少种饺子了。
景恬将所有的做法都一一记录在册,这一份饺子食谱,就是她送给她的表嫂景若素的嫁妆了。
相信以若素的聪明,定然不会埋没了这一份食谱。
陈良最近也时常出去忙一阵,但多数时间还是陪在景恬身边,给她帮忙。
景恬知道他有自己的事情要调查,便也不让他老是陪着自己。若是见他哪天神色或有不虞,还会关切地询问几句。
辰骁卫那边顺着同盛楼以及梁家旁支的线索在调查,得出的结果实在是令人心痛。
现如今,由他二叔梁回接掌了梁氏族长之位。
皇帝在削去了梁固大将军的爵位之后,又赐给梁回承恩伯的爵位,并四品文散官之职衔。
梁氏宗族虽说失去了定远王这一顶梁柱,可似乎并未失去皇宠。
反而不知因何原因,隐隐有了重新崛起的势头。
可梁家的根基毕竟在军中,如果不能掌握军权,新立军功,梁家就必然只能做无根之萍,一切荣华皆需攀附于人。
只是不知道,皇帝这一举措,到底只是做给百姓们看的恩荣,还是梁回真的与他达成了什么协议,成了他的犬马士卒。
☆、282.第282章 聚萃楼
无论如何,这样的局面,绝不是已逝的定远王梁固所愿意见到的。
而扭转这一切,对于目前还只能化名为陈良,暗中调查的梁辰骁来说,似乎还有些遥不可及。
景恬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他一起进京去。
她,绝对不会成为他的拖累!而这,是她的骄傲!
在此之前,她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
她要陪着陈良去做的事情,步步危机,她需要一个安全的退路,需要更多人手。
也正因为这样,县里的生意,一定要一炮而红。
他们等不及靠着几辈子积累,逐渐让家族发展壮大。
因为陈良的身份、他身上背负的责任以及他所面对的敌人,都不允许他们龟缩在这里。
景恬倒是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若是那个皇帝真的存了什么歪心思,让他们不能好好过日子,换了他又能如何?
前世,这种事情,景恬也不是没有干过。
当时华国附近的一个岛国,老是在华国搞事情,煽动民众。
景恬直接献策总统大人,通过诱发金融危机摧毁其金融体系,直接导致那岛国爆发了极其严重经济危机,让整个政府摇摇欲坠,直接被愤怒的民众轰下台来。
随后,他们便扶持了一个亲善华国的党派上位,那个国家便再也没敢蹦跶过。
背着这样的压力,景恬在亲自将饺子食谱交给素姐儿之后,一个人琢磨了许久,如何,能让这间饺子馆的生意铺开的面儿更大。
第二天一早,例行做完晨练用完小食之后,景恬和陈良提着一个食盒和两盒子连记山货,出了门。
景恬的手里,拿着一张精致瑰丽的名帖,名帖的主人,叫做曲芸晴。
就是当初,她和陈良到县里办事时,用海氏手技救活的那个小男孩儿宁儿的母亲。
名帖上印着的地点叫做聚萃楼,景恬已经事先让人探查过,这是整个柞水县最大的珠宝玉器铺子。
看来,她的运气还不错。
聚萃楼就坐落在乾佑街和迎春路十字的西南角上。
东西向是柞水县城最繁华的乾佑大街,南北向则是县城的中轴线迎春路,不仅属于县里顶繁华的地段,还深得金角银边的妙处。
看来,这位曲夫人背景也很硬啊!
聚萃楼是上下两层的店面,看起来宽敞明亮,装饰也非常典雅。
景恬和陈良才刚到聚萃楼的门口,就有一位整洁干练的小伙计迎了上来。
景恬把曲夫人的名帖递给小伙计,他看了之后愣了一下,赶忙请景恬进来稍候,他则是一溜烟儿地跑去柜台后面,将名帖拿给了一个掌柜模样的人。
那人看了名帖之后立马惊呼着起身,连忙吩咐那个小伙计去后面禀报。
景恬只见一个胖乎乎的人穿着深蓝色的锦袍飞速向她移动过来,她突然很担心他惯性太大,刹车不稳,就默默地迅速挪到了陈良的身后。
不过那人还是稳稳地站在他们面前,双手一拱就弯腰行礼,口中说道:“可是东家的恩人来了?”
☆、283.第283章 清减了许多
“哎哟喂,东家交代了一个多月了,每天都要询问,姑娘是不是来过了。”
“我们这可都日日盼着您呢!”
呃……这个人是哪位啊?这么热情,搞得她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景恬从陈良身后探出头来,冲着眼前这位热情得有点吓人的胖胖微微笑了一下。
似是终于反应过来了,那人双手奉上那张名帖,然后恭敬地说道:“在下姓曲,是这家聚萃楼的大掌柜,也是东家的家仆。”
说完,曲掌柜又深深地鞠了一躬,“实在是感激姑娘救了小公子一命,姑娘可是来找东家的?”
景恬这才笑眯眯地从陈良身后走出来,说道:“曲掌柜您好!我找曲夫人有些事情,能不能麻烦您帮忙通报一下?”
“好,”曲掌柜一手前伸,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姑娘和这位小哥儿请随我来。”
“恩公!”
只见厅堂后门处冲出来一个少年公子,直奔景恬而来。
嗯?景恬抬头一看,竟然是做了男装打扮的曲夫人!
原来,这聚萃楼竟是曲夫人自己的产业。这么说来,她也是个有主见又能干的人啊!
圣唐王朝因为前些年出过一位女皇帝,女子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很多女人不在拘泥于闺阁内室的方圆之间。有人从商,有人从政,有人做了女先生,还有那些精明强悍的甚至当了女官。
据说,圣唐王朝就有一位奇女子,十六岁考中探花,二十岁官居户部尚书,朝廷正二品大员。
她主持户部之时国库丰盈,军费充足,圣唐王朝也因为充足的后勤补给,打赢了几场大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