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阳光正暖,柔柔和和地洒进来,照在室内两人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
下午,顾宛拿着图纸找到正负责修葺庄子的工头,说明想要合并宅子跟庄子的意愿。
工头接了图纸,请了几个懂些行道和门路的人,都对图纸赞叹不已:“看似简单,但这样的围栏确实既稳固又安全,不知是哪位大家所画啊?”
工头道:“就是你们做工的这家的小姐。”
几个人不肯信,工头急了:“我唬你们做什么?!顾家小姐就住在旁边的宅子里,给我图纸的时候还叮嘱了什么长木要选最坚固的楠木,中间的横木要用韧性好的杨木呢!据说之前那个宅子所有的修葺也都是这位小姐画了图纸亲自交代了的,不信你们去问问之前修葺过宅子的人就知道了!”
几人这才信了,不由得赞叹道:“这位小姐是个了不起的人啊!出手也大方,我们干起活来也放心啊!”
旁边有人接口道:“谁说不是呢!之前二狗子就领了足足五两银子的工钱回家,还有几十斤白面和粮油,当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出手大方!”
“人家大方,你们就要好好卖力!”工头接口道,“我听说顾家新搬迁还要雇佣一些丫鬟婆子,护院长随,你们这活干好了,受了重视,指不定能进顾家有更大的造化!”
有人不愿意道:“进顾家就成了下人,我情愿做我本本分分的农民。”
当即就有人反驳:“下人怎么了?!大户人家的下人,不比我们这些穷苦农民的脸面大些?”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快去好好干活吧!”
工人们闹闹哄哄地走了,心里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19,渐入佳境(三)
这日,顾宛正窝在房间里拿了一本书看,享受着午后难得的安宁,齐云轻拿着最新的账目进来了。
顾宛小脸都皱起来了,“怎么又要算账了?”
齐云轻笑道:“除了算账我还有别的事情要跟你说,先别犯懒。”
顾宛爬起来,强打精神。
齐云轻脸上浮现出宠溺的笑,把账目翻到要看的那一页,摆在顾宛面前,讲解道:“这是三月里所有与奇珍阁交易的结余,总共三十万七千八百两银子。陈老板还想让我问问你,为什么最后几颗珠子不让他卖?”
顾宛打着哈欠,懒懒道:“一个店总得有镇店之宝不是,我让他留下的是最罕见的七颗,是一套的,让他别贪图眼前的利益,一个店铺开到那种地步,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下一步,是影响力。”
齐云轻明显稳重了许多,不再是之前动不动就脸红局促的小伙子了,已经慢慢有些成熟了,当即收了账目,提起了另外一事:“修葺庄子的工头让我来问一下你,池塘要怎么处理?”
顾宛不解:“什么怎么处理?”
齐云轻解释道:“那庄子荒废的久了,池塘已经淤泥遍布,与小河之间的通道也堵塞了,池子里还有些去年的藕,处理起来可能要花些时日。”
“藕?”顾宛的眼睛亮了,“大概有多少?”
“可能挺多的吧!都是冬藕,往年也有人偷偷溜进庄子里挖,今年庄子被卖了,可能还没人处理。”
“再多雇些工人,让他们把池子里的藕都挖出来,送一些去三叔祖和三叔公他们那里,咱们这里再留下一些,剩下的都拉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多少钱是多少钱。然后把池塘好好清理干净,种上荷花什么的,再养些鱼就更好了。”
齐云轻笑着点头道:“我知道了,要发挥事物的最大利用价值嘛!”
“就是这个理呢!”顾宛忍不住伸个懒腰,“有你在真好!这么多事情我一个人一定累死了。”
齐云轻的眼睛闪了闪,继续道:“快到播种的时节了,你预备怎么处理那些田地?”
顾宛嘴里咬着葡萄,想了想道:“等我去看过那些田地后再说吧!先缓缓。当务之急是要请护院。”
“护院?”
“嗯,这么大个宅子和庄子,总得有安全保障。本来我打算从三叔祖那里弄个人来,现在想想还是自己培养一个心腹出来比较好。你帮我匿名举行一场比武,头彩是五百两银子,然后把前三名都给我带过来。”
“要前三名?不是第一名吗?”
“护院得挑有勇有谋的嘛!武功要厉害,脑筋也要厉害,你只管去做吧!”
齐云轻点头应了,回去就开始安排相关事宜。
苏氏自搬进了新宅之后也是一刻都闲不下来,忙着从下面报上来的人里挑得用的丫鬟婆子,选了好几日,总算选定了,立刻将几个人打发着送到了顾宛房里。
顾宛看着面前娉娉婷婷的四个人,有点无奈,这是挑丫鬟,又不是选美,怎么一个比一个俊?而且顾宛瞧着她们的手脚,都不像是干粗活的样子。
顾宛试探着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家都在哪里,家中还有些什么人?”
当先的一个身材高挑的先行回答道:“我家住在西边桃花村里,家里只我一个女孩,父亲是我们那里的村长。”语气中不无骄傲。
“你们呢?”
“我……”几个人几乎同时要抢着回答,顾宛忙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停口,然后丢下目瞪口呆的三人自去了湘竹苑。
苏氏正坐在凳子上喝茶,顾宛走进去,一个小丫鬟立刻说道:“夫人,小姐来了!”
顾宛忍不住皱了皱眉。
苏氏笑着将顾宛拉着坐下道:“搬进来之后真是无聊得紧,快来陪娘说说话。”
顾宛坐下,看了奉茶的小丫头一眼,一双葱一样嫩白的手留着长而漂亮的指甲,放茶的时候险些将茶水洒出来。
“你先下去吧!”
“是!”小丫鬟忙退了出去。
顾宛看人都已经走了,才开门见山道:“宛宛觉得母亲挑的这些丫鬟不太合适。”
苏氏一愣:“怎么不合适?”
“这些丫鬟我仔细瞧过了,十个有九个都留着长指甲,做事冒冒失失,说话间也不带奴婢,心气也高的很,不像是做丫鬟的,倒像是正经主子一般。”
苏氏有些惭愧:“其实我也有这么点感觉,就是这些都是各村里有分量的人送过来的,我也不好推辞。”
顾宛正色道:“家风是最重要的,挑丫鬟也需要挑身家清白真正有本事能干的,母亲将这些人都退回去吧!”
“若是得罪了那些人怎么办?”
“母亲怕得罪人也有不得罪人的法子,先不要签卖身契,试用一段时间,你之后不必由着他们,只把她们当做寻常丫鬟使唤,受不住自然有走的,若是愿意留下来,也算是个聪明的,留下来也得用。”
苏氏点点头:“嗯,就听你的。”
就这么过了两三天,分配到顾宛房里的几个就全部哭哭啼啼的回家了,顾清房里也只剩了一个,顾余沥那里还剩了两个,苏氏那里也是一个都不剩。
顾宛瞧了剩下的几个,都是些眉目略显清秀,身世差些,做事利落的,便先按下性子静静观察。
又过几天,齐云轻新呈上来的账目又添了一项冬藕卖得的银子,顾宛的小金库开始一天天变得充实起来。
20,渐入佳境(四)
天气开始慢慢热起来,顾宛挑了个大早,带上顾余沥身边的一个小丫鬟去瞧自家讨回来的田地,漠北的气候干燥,田地里刚刚回暖化冻,却一丝水汽也无,早被蒸发干净了。
这里的农民只能种些麦子大豆之类的,而且只能种一茬,这就是很多农户明明有着很多田地,却也没有衣食无忧的原因。
顾宛抓起一把土来,捏了捏,心里思索着种些什么才比较划算,却在田间看到一个探头探脑的人。
看见顾宛,那人脸上流露出一丝欢喜,几步跑上前来,一身农民打扮,笑起来憨直得很:“你就是顾家大小姐吧?我叫赵四,原来种过顾老爷的地。”
顾宛点头,对方明显有事,也不兜圈子,开口道:“你有什么事情吗?”
赵四一脸为难:“按理说我小的本来不该再麻烦顾老爷,只是小的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啊!家里地薄,养不活一家老小的,我不求能要到地种,只求顾小姐给我一条生路。”
顾宛心中疑惑,怎么找上了自己?“是谁让你来找我的?”
赵四一愣,不好意思道:“是云轻跟我说的,说顾家可能会找一个长工,我就跑来了!小姐,我,我,我很会种地的!”
顾宛心中思索,云轻介绍来的人应该可信,于是问道:“那依你所见,今年这地里应该种些什么比较好?”
赵四有点为难,瞧了瞧顾宛的脸色,一咬牙才道:“今年不种最好。”
旁边的丫鬟荷花忍不住了:“你这是什么回答?小姐问你话,你怎么尽糊弄人呢?不种,今年收些什么?!”
顾宛依旧不动声色。
赵四道:“大小姐,我说的是真的,这片田地已经种了快十年了,地啊,跟人一样,需要休养生息,隔一段时间就要换换土,缓一缓,才能种出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