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娘定好,这样的干果,晒够四天之后才能送过来。如果天数晒的不够,果子不干,做出的味道不行卖不了,就是自己砸了自己的生意。
在细节上,村里人还算实在,没有滥竽充数,好货掺杂次品。何况这生意刚刚做起来,他们断然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丫子。
海棠家的收购价钱开到了二文钱一斤,对于清水村人来说,算天价了,就是比现成苞谷米的收购价格,都要高出一文的价钱。
全村人欢喜的找不着北,这简直跟天上下钱雨没区别了,因此也更加把张二娘的话当成了圣旨般,都规规矩矩按着她的要求来。
现在全村上下,老老小小一百多号人,一起把劲鼓足了,早出晚归,要赶在深秋之前把果子捡完。
村里现在就杜鹃娘和海棠两人炒果子,平日炒好之后,一起给镇上的两家店铺送去,三天送一次货,每次送货四百斤。
黄羊镇目前也就两个铺子卖货,经过去年几个月的经营和长久的断货,今年这干果一上市,就被哄抢一空。
两家生意奇好,掌柜的笑的眼睛都看不见,把海棠家的当成了财神爷。
尤其是老字号杏花庄,即使舅舅家也卖货给他,他家依旧能吃得下清水村三日一次的两百斤干果。
而海棠之所以没有多送货的原因,一来,是为了控制数量,不至于成了白菜价。二来,也是因为这一次村里的存货太多,她要留着一点点卖,最好能够卖到明年的九月份,跟下一年的收成完美对接。
糕点铺子的收购价钱还是按照去年的算,一斤能得七个半钱。除去二文钱的成本,海棠家一斤能够净赚五个半钱。每三天大概就有一两左右银子进账,张二娘自然是高兴的。而杜鹃娘卖了两次货之后,得了大甜头,欢喜的不能自已,让杜鹃给张二娘肚里的娃娃做了好几身衣裳送来,两家明显亲热了许多。
海棠家四合院西侧的另外一间空房也收拾出来了,全部装着村里人送过来的干货。
后来送来的干货实在是太多了,没地方装,张二娘便让大家伙自己先存着,隔一段时间收购一次,有了小龙虾的先例,大家也都信任张二娘,至于杜鹃家,村长的威严摆在那里,村里人更是不会有疑虑。
转眼九月已经过半,寒露已下。夜间时间明显变长,温度也降低了许多。
海棠这些日子日日忙碌,每日都要炒大量的干果,短短时日过去,她的臂力就练了出来。轻轻松松不说搬起五十斤的大石,三十来斤的东西,还是不再话下的。
她很担心这么下去,胳膊上的肱二头肌被练出来,小小年纪成个壮汉的样子,那可不好看。
幸好张二娘心疼她,怕她累着,让她爹大山回来负担起了炒干果的重担,总算让海棠松了一口大气。平日她也只需要帮着往灶肚里送送火,装袋的时候撑下袋子就可以。
因为这干果生意,家里的柴火也烧的尤其快,隔两天就得去打一次柴火。
现在正是秋天,村西头的树林子里,漫山遍野的草坡上野地里,别的东西不多,枯草,荆棘,老树枝杈多的数不清,让一村人无需花费多长时间就能拖来一驴车,倒也没为这事费多少气力。
转眼又是十多日过去,这一天大早,轮到大山去给镇上送货了。
这些日子来,隔几天往镇上送一趟干货,是远松和大山轮流送货的,今日该海棠家了。
全家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大山借了柱子家的驴车,先绕到村中把杜鹃家的两百斤货拉上,再转身回自己装货。
第133章:满香楼
带着中午的干粮,海棠叮嘱好桩子,在家看好家,看好娘。这才高兴的坐上驴车,跟大山一起进城。
今日这一趟进城,她的任务颇多颇重。
她娘马上就要临盆了,该准备的东西,要准备,孩子满月之后,要请酒吃饭,一些食材也要提前准备出来。进入十月之后,天气就不太好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来一场封山大雪,到那时,手里有钱也出不来山,想办喜事也办不成。
这些都还不是主要的,海棠这次出来的主要目的,还是车上那几斤花椒。
这次家里收了二十多斤货,马上临近年关,趁着吃大鱼大肉的时节,不卖出去,海棠心里不踏实。
而生板栗也需要打探下行情,看酒楼这边有没有意向收购一些。
驴车拉了几百斤的货,走的依旧快而稳,“哒,哒”声有节奏的响起,黄土路上不留半分车痕。
进了镇,大山把海棠放在了满香楼门口,他先赶着驴车去糕点铺子。
时日还早,酒楼门口冷冷清清,门内安安静静。
海棠伸长脖子往大堂张望,柜台处一个十五六岁小二模样打扮的小子,正麻利擦洗柜台,神情专注,一点都没注意到门口的大活人。
海棠拍了拍周身坐车带着的浮土,确定没有不妥,这才抬脚进了大堂。
屋里空空,走动的脚步声回荡在偌大的青石屋内。
小二闻声抬头,露出招牌样的笑容,殷勤跑过来问道:“小客官这是要吃饭?现在还未到时辰呢!”
海棠冲着他笑道:“我不吃饭,这位小哥,你家老板可在?”
小二拿起肩膀上的汗巾仔细擦手,眼珠子上下打量了海棠一番,狐疑道:“你找我家老板作甚?”
被人怀疑,海棠并未生气,她这样一个女娃找酒楼老板,当小二的多问几句也是常理。
“你便告知老板,是清水村的李海棠找他便好。”海棠再次冲着小二的笑笑,轻声说道。
见她说的笃定,又是如此气定神闲的模样,小二也怕得罪人,把满腹疑虑装肚子里,对着海棠道:“小客官你在这坐坐,老板今日还未来,我去叫掌柜的来。”
说完也不待海棠回话,撒开腿就往后堂跑去了。
王富贵不在,找掌柜的能拍板做决定吗?海棠有些疑惑。
可现在已经到了这里,也没有不问问,打探清楚的道理。既来之则安之吧,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
海棠收起心里的小算盘,安心等待。
不久,小二的回来,带着十二分殷勤的笑意,把她请进了二楼待客的花厅。
上茶奉水,寒暄过后,胖乎乎的圆脸掌柜,笑眯着眼睛问海棠:“李姑娘找我们当家的何事?”
海棠掀开茶盖,抿了一口,入口甘甜,带着淡淡的茶叶香味儿。是好茶,却品不出什么品种。
海棠放了茶碗,笑着道:“大掌柜,还记得半年前,我到后厨教厨子们做小龙虾吗?”
“那是当然,要不今日我也不会请您进来呐。”掌柜陪笑。
“小龙虾的生意好吧?”海棠问。
“好着,好着呢,可惜后来都吃断货了,也不知明年还有没有这稀罕东西。”圆脸掌柜惋惜叹气,带着几分希翼说道。
“今日我再给您送些稀罕物。”海棠了然,笑着往身后的布兜里掏出个袋子,递过去。
掌柜接过,带着几分疑惑,打开了口袋。
晒干的栗子,呈暗棕色,看上去灰朴朴的,并不起眼。
“这是何物?”圆脸掌柜疑惑。
“这物叫板栗,炒熟了可以当成点心,生的可以和鸡一起炖鸡汤,炖的软烂就可以吃了。”海棠解释。
她抬手又摸出一个口袋,“这是我给糕点铺子送的熟板栗,您尝尝。”
掌柜的蹙着眉毛,迟疑的接过海棠剥好的一颗栗子,放进嘴里。
板栗软糯,入口清香,带着淡淡的回甘。他有些惊讶,瞳孔因为意外张开些许,眉毛也挑高了几分。
海棠盯着他的脸,心里已经有了几分打算。
吃完一个,他意犹未尽,学着海棠的样子又剥开一个,吃了。
“这滋味儿行当家的不在,我做主先留些,可以给贵客当个零嘴。”
嚼完咽下,他搓手笑道。
海棠摊手笑:“真不巧,今日的货都给两家铺子送去了,您需要,我让我爹明日再给您送些来。”
掌柜颇有些遗憾,点点头应了。
海棠又问他可还需要花椒。
掌柜的眼睛再次亮了几分,说道:“你不提这茬,我还差点忘了。那花椒是何物,我们找了整个黄羊镇,连西河城都翻遍了,就是没有这号东西。王老板有话,这东西你要还有,有多少我要多少。”
海棠抿着嘴笑笑,轻声道:“我家里也不多,您也知晓那采摘之地颇危险那今日这价钱还是按照老样的算?”
掌柜捋着短须下颌,虚摸了几把后道:“你家有多少货?待王老板来了,给你定个价钱。”
海棠低着头,琢磨一番,她家仓房现在有个二十来斤,算上柱子家的,绝对不会超过四十斤去。自己家也要留下三五斤,备着送人和自己吃。
这样算来,能够卖出去的,也就不到三十五斤了,这还是满打满算了,也还不知道柱子家要不要也留些备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