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村里传来消息,远松媳妇生了,是个大胖小子,张二娘跟着高兴,天色擦黑之后冒着大雪给他家送了两个卤耳朵并一块花布,够给孩子做好几身衣裳。走了这一趟,回来时,她浑身都是雪渣滓,直说这村里都没有落脚地方。
落雪之后不能上集,这炒干果的事就耽搁了下来。现在张二娘带着海棠一起做衣裳,大山也带着桩子编竹篓竹筐。
平淡日子让人安心,海棠现在完全能够静下来,全心全意学习裁剪衣服。学的认真,也收获巨大,短短一个月时间把张二娘的手艺学了大半去。这让张二娘惊喜交加,自夸了好几回。
这一日午饭之后,再次腻味做衣裳的海棠,跟家里人说了一声,独自一人跑到后院的新房子里闲逛。
闲逛是个幌子,海棠现在就是来看看仓库的存粮。每每看了粮食之后她这心里才踏实。
新仓房就在后院的西头,海棠新卧房的对面。
海棠像个小老鼠一样轻手轻脚的推开了仓房门。房内的光线不甚明亮,装满苞米和黍米的布袋层层叠叠垒拓到了房顶,把窗户遮挡的严实,干果也占了小半个屋子。
靠门的这一块地方空了出来,地上挨个放着咸菜坛子,海棠数了数,大概有十多个,都装满了腌制的咸白菜和萝卜丁。咸菜坛子上头的木架上挂着一排一排风干的香肠。
咸菜坛子后头还有一个小方桌,上头搁置了几个大布包,里头都是张二娘晒干的长豆角和野菜,还有一些做荤菜用的花椒药材。
海棠满意的点点头,这样满满一仓库粮食,够吃够用老长时间了,这有吃的人心里才踏实。
海棠转身又去了北面的灶房。灶房里现在还没有生火做饭,只装了几个腌满肉的大瓮并一屋子的木头柴火,这肉有些是海棠买的,有些又是张二娘置办的。要年关了,北方过年前雪天多,这幸好提前采买好了,不然这大雪天的,家里有钱都没地方买菜去。
海棠新卧房并排的一间屋子还空着,也没有装什么东西,海棠打算等到搬过来之后把它改造成洗澡间。现在天寒地冻的,这洗澡间就算改造好了也用不上。
逛完一圈海棠这心里又踏实了几分,家里有粮这心里也不慌啊。
她出了屋又往前头去了,天色不早,一家人的晚饭还没吃呢。张二娘原本是不做晚饭的,以前冬季也没有吃三顿的习惯,只是海棠最近这一个月长个子长的厉害,人也胖了很多,她时常饿醒,不得已要起来找吃的,时间长了实在,就让张二娘又变回一天三顿了。现在家里的日子宽裕了些,张二娘也便由了她,天天按时张罗晚饭。
提到吃,海棠这嘴里又开始冒起了口水,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满心满脑都是吃,有时候饿慌了恨不得能吃下一头牛。难道这就是因为身体开始发育长个子了?海棠摸摸胸前,好像是有那么回事,看来这几年还得吃好点才行啊,可不能长成飞机场了。
第56章:过冬(二)
海棠进了堂屋,张二娘正好准备生火,看了她后笑着道:“正好要问你呢,晚上想吃点啥,娘给你做。”
最近天天都是吃肉喝肉汤,还真没有别的可吃的东西。
大冬天光吃炒菜实在不行,气温太低,炒菜一上桌子就全凉透了,没法下嘴。
海棠有气无力的道:“还是老样子喝汤,再热根香肠,把干豆角跟肉炖一炖吃,记得放些花椒。”
“就你这孩子讲究,还非得放那么金贵的料。”花椒这边并不普遍,张二娘用起来省的很,就怕浪费。
“娘,就得放,不然难吃。”桩子凑过脑袋来。
“去去去,有的吃了还挑三拣四的。”张二娘笑骂他。
“那我去找柱子哥了,吃饭叫我一声。”桩子笑哈哈回了张二娘,一溜烟就跑出去了。海棠无奈摇摇头,大冷天还不着家,真是野孩子。
一晃眼就到了年跟前,大雪也没有停过,海棠家所有进项都没了。好在这穷乡僻壤的,也不需要别的花费,海棠也歇了心思。古代的日子就是好过,天天窝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就等着长肉了,日子倒是过的飞快。
还有五天过大年,大雪总算歇了下来。
村子里多了些人气,一大早张二娘带着两姐弟在扫雪。大山的腿已经完全利索了,嚷着要来帮忙,张二娘不让,还是让他在家歇着,生怕这冰天雪地的寒气把他的旧疾引发。
隔壁老李头过来借梯子,好多天不见,老李头黝黑的老脸白净了些,褶子也平整了许多。
海棠和柱子高兴的唤声二爷打招呼,老李头一愣神,继而笑的两眼开花,“瞧瞧,瞧瞧啊,这个把月没见,两娃娃都窜这么高了?”
“可不,”张二娘抹一把额头的汗水,“我天天在家好肉好菜的伺候着,这要是还不多长长,可对不起那吃下去的粮食。”
老李头不住的点头,“那是,那是。你这两个都是好孩子,柱子要是能有这两孩子一半听话,我也能早享福了。”
老李头说着说着,声音就萎靡了下去,也许是触景生情,想到了什么伤心事。
张二娘马上接道:“他二爷,柱子说亲还没说上合适的?”
“哎,哪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孩子就是个倔驴子,他爹娘要是在,哪里轮得到我操这份心。”
大山已经把梯子搬出来了,提到了伤心事,张二娘也识趣的住了嘴。
送走老李头,张二娘叹口气,这柱子还真不是个省心孩子。现在自家的两个都还小,她还不用操心这这门子事情,只需要喂饱一家四张嘴就万事大吉了。想到现在这难得的好日子,张二娘胸口暖烘烘的。
转眼又是几日过去了,除夕将至,小山村里虽然穷困,但是这正经年还是要过的。
张二娘这几天又是忙着做馒头窝头,又是剁了肉馅炸肉丸,海棠在一旁帮忙。这穷乡僻野的,往年哪里会浪费油在做肉丸子吃,这不是穷糟蹋油和肉吗
今天粮仓丰实,口袋里也有了几两银子,张二娘也狠心做了这道菜,就图个喜庆吉利。
这么多年没有炸过,张二娘有些手生。忙碌起来有些慌乱。
桩子跟个馋猫一样看得两眼发直,不停的咽口水,海棠扫了一眼他这一副傻像,忍不住笑出声。
这也不能全怪他,长这么大,估计都没吃过两回,能不这么馋吗?
桩子看着海棠对着他笑,忙摸了摸自己的脸,问道:“姐,你笑啥?是不是我脸上有咸菜?”
海棠笑的更欢畅了。
张二娘拍了一把她后背,又点了点她的头道:“就兴笑话你弟弟了?早两年你不也是这德行”
“姐”桩子撅起嘴,不满的瞪着海棠,他听了老娘这话,才闹明白他姐姐是笑话他贪吃。
人要脸树要皮,小小年纪,当然也知道害臊。
半铁锅油烧的冒起了青烟,海棠把火势降了降,看着她娘麻利的往里头放丸子。圆滚滚的丸子下到油锅,马上就变了色,上下滚动几圈后,一股油脂肉香就直往人鼻子里钻。
海棠正了正神色,咽口唾沫后才道:“姐姐知道,知道了,等会儿出锅的第一口就给你先尝,可好?”
桩子眼睛早就黏在锅里头了,听了海棠的话使劲儿点头,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郁闷神色。
丸子很快就炸好,海棠挑了两个出来晾着,桩子已经忍不住一口吞了一个,烫的他上蹿下跳的直叫唤,张二娘忍不住又叨叨他几句。大山看着猴子一般的儿子,苦笑不已,不得已给儿子倒水救急。
热闹的一早很快过去,今日是腊月二十八了,按理今日也是海棠家孝敬父母的日子了。
每年的腊月二十八,大山两口子都会把爹娘来年的口粮预备出来,等到这一天一并送过去,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这天吃过午饭,张二娘和大山就开始张罗了。
今年的口粮还是跟去年一样,给一百斤整。现在家里相比以前宽裕了很多,所以张二娘还专门准备了五斤肉,三斤香肠,两套老人家的棉布新衣裳和厚实鞋子,准备妥当后一并送去。
这么厚重的礼,这在往年是不敢想的,大山看张二娘准备的妥帖,忍不住笑弯了嘴角。
他趁着孩子们没注意,一把握住了张二娘的手道:“她娘,你对爹娘的这份心意,我都看着呢,这些年苦了你了。”
“这大白天的拉拉扯扯,别让孩子们看到了。”张二娘挣脱了手,又转头仔细瞅了眼孩子们,见两人都忙着自己的事,没有注意到这一边,这才白了大山一眼。
大山嘿嘿傻笑了两声。张二娘又嗔了他一眼,两人这才开始收拾,把粮肉装筐。
天擦黑的时候张二娘和大山一起去了大河家,留下两个小的在家里看家。
天黑路滑,桩子要跟着去,大山没让,这会儿他们都走远了,桩子的嘴巴还撅着老高。
姐弟两乘着雪光还亮,赶紧麻利的洗漱干净后上床休息了,大半夜里也不知道爹娘什么时候归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