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绣农女忙种田 完结+番外 (一碗姜汤)



踏着干净的青石板,一家人推门进了堂屋。

青砖的屋子却是比茅屋好,里头看着亮堂不少,屋里收拾的赶紧整洁。

堂屋正中摆放着一个长形条案,条案之上还贴着一副仙翁贺寿的图画儿,进门左侧首,摆着吃饭的木桌和凳子,除此外,这屋子里便空空如也了。

张二娘急忙又去东西屋看了看,只见屋内除了床铺和箱柜,便再无一物了。

屋后种着竹子,遭了虫灾和旱灾之后,这竹林反而还葱郁,实在让一家人大出意外。

厨屋就掩映在竹林东侧,而西侧靠近围墙边边处,是茅房。

张二娘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仔细看过新屋子后,高兴的合不拢嘴了,不停说道:“这屋子好,屋子好,就是县太爷,住的屋子也不会比这好到哪里去了”

自此,一家人便在这一处暂时安顿下来

未时上下,大山拉了桩子,在海棠的带领下出去找大夫。

早间在找房子时,海棠留心过,东区和南区的药铺等还算多,一条街道上总能看到三两家,可进了西区之后,再没见过药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最近的一家药铺离她家也就两条街的距离,出了偏街转几个后巷,便到了一处叫做“保仁堂”的药铺来。

踏进门,大堂里已有许多病患候着,却不见坐堂的大夫。

小伙计引他三人进来,找了靠窗的地儿坐了,这才解释说道:“北区瘟疫横行,每日大夫都要应召过去看诊,只有申时才能回来,几位稍等片刻,李大夫这会子也该起身来了”

海棠点点头,说了几句感谢话,应承了这药童。

药铺不大,左右四合却整理的井然有序。

东侧的药柜架子比人还高,抽屉口上标明药材名字,标准小楷,清新公整,大堂西侧最醒目处便是坐堂大夫的台案了,海棠依稀记得回春堂里台案上摆放的是一些笔架,砚台,还有看诊时给病人用的手枕等物,可此家看诊台案上却摆了个金灿灿的三足蟾蜍,占据了小半个桌子。

眼光再一转,正厅北处悬挂这药师爷的画像,前头供着一个香火炉子,此刻那香已经快烧尽了,檀香味儿混合着药材味儿,氤氲满室,倒是不难闻。

屋里等待的病人多,却并不嘈杂,人人皆小声谈论。

她正上下打量,耳边响起交头接耳的小声嘀咕:“嫂子,这北边你可不能再去了,听说进去的就出不来,全病了”

“是啊,城主现在派人隔离了,准进不准出啊我儿的老丈人在那头住着,幸好出来的早啊,现在都不敢回去了”

海棠侧头,见是两个四十上下的妇人在说着闲话。

其中一个青衣胖脸的道:“你那差事,也得不了几个钱,干脆跟东家告个假,等瘟疫走了,再做去”

“哎,不去可咋办,几个孙儿比猴精,顿顿要吃肉呢,咳咳咳”妇人掩嘴遮挡了下,待咳嗽声下去了,又接着道:“东家现在也找不到接替的人,谁家现在都不愿意到北边去啊”

“你领居家的小三子不是个军爷吗?跟他说说,让他给你找个人去?”

“嗨,不提不提”青衣妇人摆摆手,摇头说道:“小三子十天前就离了家,到现在都没回呢,我听他家老头子说,前头要打起来了,这不都给调前头去了?他家老娘还找我哭了好几回,寺庙都要跑断腿了,平安符求了一箩筐,生怕三子有个三长两短啊”

“哎,那可不,这世道,可咋办”

第223章:串门闲话

听了这两个妇人的闲话,海棠心里的不安又加重了好几成。

昨日在包子铺她便听了些闲言闲语,话里话外便是这城里似乎也快打起来,今日在这药铺子里,又听了这一出,便越发肯定这消息不假了。

如果这乱仗一旦打到西河城,这里也不是啥安生地了

身侧柱子突然哼了一声。海棠赶紧正了正身子,扶着他依靠在大山身上。

桩子苍白着脸蛋喘气,手脚瘫软。

海棠轻声问道:“可是又难受了?”

桩子摇摇头,有气无力说道:“没力气,坐不得”

海棠默然,前几日还在清水村时,他这没力气的毛病还算好,经过这几日折腾,似乎又严重了许多。

“等会儿,大夫给开了药,你的病就会好了”海棠轻声说道。

一旁大山也接了口:“再忍忍,大夫就快到了”

桩子闭上眼睛,似乎连回话的力气都没了。

看着桩子这幅模样,海棠心头更加沉重。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总算见了这坐堂的付大夫,而这等人的工夫,不大的药铺子里呼啦啦又进来了十几号人,那些可能都是老熟人了,知晓他这个时候回来,踩着点儿过来的。

排队,看诊把脉,抓药,折腾到酉时,太阳都落山了,爷三个才赶着赶着回了家。

进了院门,把板车搁放好,扶了桩子进屋躺下后,海棠急冲冲拿着药包去厨屋煎药。

张二娘过来问道:“大夫可咋说?花了几个药钱啦?”

小炉子里火已经燃起,还不够旺,海棠边不停扇着蒲扇,边擦着额头的汗渍,回道:“大夫也说不出啥病,只说是中气亏虚,气血两亏,要多补补,这不,开的这些补药来”

“那花了几个钱呢?”张二娘追问。

“四百钱,吃三天,让三天后再去看看去”

“啧啧!”张二娘心疼的抽了抽嘴角,嘟囔道:“这西河城的大夫可真狠,就这三天的药钱,就要四百钱,他们咋不去抢啦?啧啧”

海棠早料到她娘又犯老毛病,定会心疼钱的,此刻果然如她所想,便觉着一阵心烦意乱,也没心思多搭理张二娘了。

张二娘见海棠不应,也觉着没趣,自顾自上前去了,走之前让海棠利索些,快点到前头吃饭去。

药汁熬好,待桩子喝过后,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屋里的桐油灯盏亮了起来。

一桌人围坐吃饭。

桩子睡了片刻工夫,恢复了些力气,能自己下床吃饭了,屋里压抑的气氛欢快了些

“娘,这灯油是您下午买的?”海棠咽下一口粥,问道。

“嗯,隔壁的柳家嫂子告诉我杂货铺子,我便自去买了,还置办了些东西”张二娘胡乱扒了口饭进嘴里,又来喂阿福。

“啊?您都跟隔壁说上话了”海棠咂舌,她这娘可真是自来熟。

“是啊,娘不打听清楚,这大晚上的不就没油灯用了吗?”张二娘坦然回她。

海棠心里暖了暖,转头又想到这西河城也不是好去处,要真打起来,他们一家子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她想了想,便又对着张二娘说道:“娘,我听人说,这西河城也不太平,咱家的东西还是能少买,就少买,包袱也别拆了,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跑了”

大山点头,附和道:“是呢,那药铺子的人都这么说”

张二娘拍了拍胸脯,笑着说道:“放心,娘不会瞎花钱的,钱就是娘的命根子呐”

海棠看着她娘那样儿,忍不住笑了起来,阴霾许久的心里也微微好受了些。

家里的水只买了一桶,做饭洗碗之后,剩下的不足小半桶了,一家人简单凑合着洗了洗,便早早睡了。

第二日一早,天微亮,海棠便提前醒了。

她现在又和桩子住一个屋了,只是现在在西屋里扯了个帘子,她睡地铺,桩子睡在床铺上。

家里带出来的被褥子只有一床,棉被也只有两套,如今一套铺在她身下的门板上,还有一套垫在桩子床上,剩下的一床褥子她爹娘用了。

没有盖的,便拿了冬日的棉袄当被子盖,幸好现在天气不算太冷,虽然晚上已经有了凉意,但勉强也能凑合过去。

前院的水缸已经清洗出来,大山正来回往里头装水。

此刻门外脚步声络绎不绝,海棠朝门外张望,见都是提着水桶往返的妇人汉子,心下了然。

这必定是来买水的了。

早饭刚放下筷子,张二娘就催着大山出去寻活计,嘀咕说在家坐吃山空,那是万万不可的。大山沉默着,收拾了个小包袱,装三个冷窝头走了。

海棠一大早起来,熬药,洗晒脏了多日的包袱单子,把家里院外都擦拭了一遍,等到院子里棉布飞扬,皂香萦绕之后,她才歇了手脚,坐在石凳上歇气儿。

这一遭来来回回,用了差不多两桶水,惹得她娘又开始说闲话,海棠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有当回事。

中午吃了饭,隔壁的柳婶子来串门了。

这柳婶子比张二娘大了几岁,现在东大街一个富户家里做帮厨的,工钱不多,但厨工有油水。有些主人家用剩下的肉鱼之类,不值当要了,他们便能顺回来,因此这柳婶子生的膀大腰圆,一看就知是每顿都吃的肚饱的妇人。

昨日张二娘去敲她家的门,带着一块尺头花布去的,正好逢这柳婶子在家放工歇息,收了张二娘的礼,她又是个话多的,三两下就跟张二娘打的火热,把自己的那点底子一五一十倒了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