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刚才我去地里看了一下,西瓜已经结瓜了,看样子长得不错,没白费我们这段时间的细心照顾。”王三郎一头大汗的从门外进来,最后在自家二楼避暑的竹屋找到了自己媳妇,高兴的和叶韵汇报着地里的成绩。
自打西瓜种到地里以后,几家人就开始轮流的照顾,那股认真劲,比照顾自家孩子还细心。眼见西瓜开始爬藤、开花、结瓜,几家人终于放下了吊了一个多月的心。
“结瓜啦,那可要注意了,别缺了肥料和水。对了三郎,你没发现今年的天气很热吗?”纠结了很久,叶韵终于还是把这个问题问出了口。因为对于这里的天气不了解,所以叶韵有些迟疑。
“对啊,媳妇,你不说我还没注意呢,今年的的天气好像比往年惹得要早,而且温度明显比往年要高,今年的水稻我们照顾的都要比每年细心的多。幸亏咱家的水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王三郎说的一脸庆幸。当初叶韵建房的时候不仅让工人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一口井,还让用竹筒把竹林后边山上的山泉引进了自家院子,只是平时的时候都是塞着的,算是个备用。
“三郎,你说今年的天气异常会不会出现旱灾啊,毕竟到现在为止也没下什么雨。”叶韵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毕竟在古代可和现代不一样,遇上旱灾真的会死人的。因为古代的人一般都是靠天吃饭,而且就算朝廷会进行赈灾,但是层层剥削下来,到百姓手里的已经不多了。再加上现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可谓是典型的远水解不了近火。
其实叶韵并没有那么伟大,他只是不想让旱灾破坏了这个可爱的小村子,在这个单纯善良的小村子里,叶韵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和心里一直渴望的亲情,所以这个村子对于叶韵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
“因该不会吧,毕竟现在只是天气热了一点,但是田里的水稻长得还是很不错的,估计咱们几家的水稻肯定比往年收的多。”王三郎虽然觉得今年天气比往年热,但还是不觉得会出现旱灾,毕竟这才五月份。但是一说起自己家田里是水稻,王三郎就觉得高兴的不行,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水稻长得比起别人家好的太多,现在好多人都问他是怎么种的。
“希望如此吧。”叶韵也不敢肯定,所以也没在说什么,就像王三郎说的,现在说起来还太早了。但是听王三郎提起水稻长得好叶韵就觉得好笑,能不好吗?那可是在现代都有名的高产品种。
“呦,我说三弟妹,怎么没去这也你跟你家那个什么瓜的破东西去啊?不会是全死了吧?”听到这么让人欠抽的声音,叶韵不用抬头都知道是张氏那个打不死的小强。说来也奇怪,不知道张氏和叶韵是天生犯冲还是怎么的,叶韵一家明明已经搬出来了,张氏还是会时不时穿过半个村子到叶韵家来找茬。而且每次都占不到什么便宜,但是她就是乐不此彼。
“哪能啊,大嫂家的稻子还活的好好的,我家的瓜又不是啥金贵的东西,哪敢死在前头啊!”叶韵虽然怀孕不敢乱动,但是嘴上可是好不吃亏。而王三郎刚听见张氏的声音就起来把屋门和厨房的门锁了起来,一点也不给张氏占便宜的机会。
“咋说话呢,我是你大嫂。再说我家的稻子长得好着呢!”张氏一听叶韵的话就不高兴了,这是在诅咒自己家啊,回去一定要告诉娘,让她收拾这个小贱蹄子。
“大嫂,我也没说啥啊,你别介意啊,我这人笨,不太会说假话。”叶韵说着自己笨,却又说自己不擅长说假话,这道歉明显就没什么诚意。
“算了,我懒得和你计较。你前段时间不是做了那个什么沙冰吗?给我来一碗降降暑。”张氏毫不客气的开始指使叶韵。说起沙冰,其实根本就是叶韵前段时间看见几个小的热的没什么精神心疼弄出来的。叶韵从空间拿出一个当初买冰块时人家送的大保温箱藏在了自家屋后竹林洞里,又让王三郎去取了回来说是当初藏得,王三郎也么怀疑,就是很惊讶。
叶韵让王三郎拿回来了一小盆冰砸碎,就把王三郎支出去找张婶他们来吃。叶韵从空间拿出了一些酸奶和水果,先把酸奶浇在碎冰上,再把到岁的果泥倒在上边就做成了简易的沙冰,虽然简单,但是对于没有冷饮的古代来说已经算是夏天的美味了,不仅孩子爱吃,大人也不例外,刘老更是没事就跑来叶韵这混着吃,还经常因为吃和豆豆挣得面红耳赤,不过俩人也打出了革命友情。
“看大嫂说笑话了吧,啥沙冰啊,冰都没了咋做啊?”叶韵才不想浪费冰给这种人吃呢,虽然她不缺,但是她也不想浪费。
“啥?没了?你咋那么抠呢?我告诉你叶氏,我吃你的是给你面子,你少不是好歹。”张氏完全没有自觉的朝着叶韵喊道,吓了叶韵一跳。
“那啥,大嫂,你真不用给我面子。”叶韵听了张氏的话觉得好笑的不行,没想到世上还真有这么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所以叶韵看着张氏笑眯眯的说到,完全不去看张氏瞬间瞪大的眼睛和泛青的大脸,对这种人就不能太含蓄,因为她完全听不懂。
第六十一章
“三郎,现在地里的西瓜怎么样了?”叶韵抱着自己大的吓人的肚子问正在给豆豆洗漱的王三郎。自打上次张氏被自己讽刺走了之后似乎开始转变战略了,不在像以前一样没事就到自己这儿来早不自在了,居然开始走上群众路线了。
叶韵对去张氏路线的转变有些可惜,毕竟少了一个没事就来找虐的人,日子过的也真的很无聊。其实叶韵对于张氏在村里人面前说她的不是一点也不在意,拖豆豆这个小正太的福,叶韵和村子里一半的孩子关系都很不错,所以孩子的家长嘛,自然不会在背后说什么。张氏的那些话除了一些和她一样不招人待见的人没事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其他人根本就懒得理她。
“现在西瓜已经长得不小了,按你说的话应该快要成熟了,现在村里人没事就会跑到咱们几家的地里看看,很是新奇。媳妇,这段时间天太热了,我和二哥商量着一起把地浇浇,现在稻子都有些发黄了。”王三郎想到最近自己几家地里是不是就有人来看看就觉得好笑,但一想到地里的稻子就有些忧心,这天气也太热了,连雨都没怎么下。就算好不容易下了也是小雨,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挑水浇田了。
“那就好,但是这段时间咱们还是要注意地里,别让人钻了空子。稻子要浇水那不是会很累,要不组织大家挖水渠,大家一起浇吧,这样一桶一桶得浇到什么时候去啊?”叶韵没事的时候就看到了不少村民挑着水浇地,一趟一趟的,连肩膀都磨破了,她可舍不得自家男人去受这个苦。虽然他可以去地里从空间放水浇地,但是却没办法解释,想来想去也就只有挖水渠这个办法能用了。叶韵虽然不记得挖水渠出现在中国那个朝代了,但是那绝对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挖水渠?那是什么?”王三郎听到自己媳妇的话有些纳闷,啥叫挖水渠啊?自己咋没听过呢?
“这还是以前看过的一本杂记上写的呢。挖水渠就是在河与田地之间挖一条水沟,可以让河里的水直接流到田里,不用的时候直接堵上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省很多事了。”叶韵只记得水渠就是在河流和田地之间建立一个链接,但是具体怎么样弄,恕她实在无能为力了。
“妙啊,妙啊,媳妇,你真是我的福星,你先在家待着,我去找村长和几个老人商量一下。豆豆,你在家看着你娘啊,别让她乱跑。”王三郎把叶韵的话仔细想了想,顿时觉得这个主意实在太棒了,激动的交代完叶韵和豆豆就兴冲冲的跑了出去。
“哎,还没吃饭呢!”叶韵反应过来的时候,王三郎已经不见踪影了。
“豆豆,来,娘带你去吃饭饭。”
“好,豆豆扶着娘和妹妹。”豆豆乖巧的扶住叶韵,还不忘摸摸叶韵的肚子。这小家伙就是认定了叶韵肚子里的是妹妹,闹的叶韵真怕生不出妹妹让他难过。
“小婶婶,狗子来看你了。”娘俩刚吃完饭,就听到了狗子充满朝气的喊声。
“二嫂,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花儿和草儿也来了,正好陪我解解闷。”叶韵一抬头,就看见白氏拿着篮子领着虎子和两个女儿进来了。
“怎么样?你快坐下!看你这大肚子,在村里这么多年还是头一份,看着就吓人。我在家没事,这两天鸡下蛋我攒了几个,拿过来给你补补营养。”白氏一看叶韵站了起来赶忙扶她坐下,顺手把篮子放在桌子上,里边是自家攒了近一个月的鸡蛋。
“快拿回去给几个孩子补补,看孩子们瘦的。我还是别补了,三郎都快把我当猪养了,我这明显是营养过剩啊!”叶韵摸着自己圆乎乎的脸和肉肉的身子一阵郁闷,这得啥时候才能瘦回来啊!我的魔鬼身材啊,看来是可望不可即了。
“你拿着吧,他们几个还在你这少补了,特别是狗子,看他那肉嘟嘟的样。”白氏忙阻止了叶韵要推回鸡蛋动作,打趣的说到。但是给人看到狗子肥嘟嘟的小样子还是忍不住想笑,白氏这话确实不假,狗子这小子没事就跑到自己小叔叔家混饭,现在整个胖了一圈,以前憨厚的小模样现在完全走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