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在古代的杂货铺 [金推] (风雨琉璃)


  有了这么一个人打岔,那叫老万的似乎急着和他说话,倒是挥了挥手,让老肖父子直接进城了,一边招呼一边还说到:
  “下回进城别带着弓箭啊,这是城里,不是山里,带着这些没得让人以为你们有啥不好的企图,知道不?还有啊,规矩点,别惹事儿。”
  老肖能说啥?简直无语问苍天好不。只能装傻,然后一脸局促的将手心拿着的5个铜板往那老万手里塞,嘟囔着说到:
  “一路过来远了些,防身的,真不是故意的,对不住,对不住了。”
  这理由合情合理,既然知道是山民,自然也明白他们下山一趟的艰难,这里本身就是群山环绕的城池,附近城镇也多在山间空地上,真说起来这府城进进出出的人里头,不带着点防身东西的反而是少数,这本身就是一处武风较盛的地方,所以他这话多半倒是因为老肖是山民刻意低看的一种姿态。
  再怎么低看,有钱就立马不一样了,即使只有5文,那也是钱啊,他们这说是府城,到底偏了些,不像是那些繁华的地界,守门的油水实在是不多,这山民能这样的知道规矩,倒真是意外之喜了,所以老万立马好说话起来,也不急着走人了,反而回头说到:
  “嗯,看你也是个老实人,下次注意点,对了,怎么没有带猎物?不是来卖钱的?”
  即使拿了钱,该问的一样要问,这个刚才其实已经问过一次,只是他当时没怎么在意罢了,如今再问倒有些别的意思。
  “渡口刚都卖了,这不是,过来采买的,几个山头的人家凑一起,准备过冬的东西呢。”
  “哦,采买啊,买米?”
  “啊,听渔村的老杜说,最近有陈米卖,这不是想省几个钱嘛。”
  “你这是巧了,喏,南面西街上有家昌盛米行,他们家就有陈米卖,还有不少呢,可是便宜了你了。对了,城里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不该去的地方别去,知道不?不然惹出了事儿,可没道理可讲。”
  虽然他这一说,老肖就明白,这所谓的昌盛米行,十有八/九和这老万有啥关系,这是变相的招揽生意,可他还是要感谢这人,毕竟好歹给了个不错的忠告,还方便了他知道该往哪里去寻铺子,这对头一次进城的人来说实在是很重要,所以老肖忙不迭的又塞了五个铜板给老万,客气的说到:
  “多谢大人了,若不是大人,我都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呢,这样的好人,将来一定升官发财,飞黄腾达。”
  说几句好话又不会掉块肉,多赛几个钱下次过来万一有个事儿,也有个人能寻寻,从投资角度来说,实在是一本万利,所以老肖做的很有速度,倒是让老万多看了他几眼,心下觉得这个人实在是有眼色,忍不住笑了笑加了一句:
  “承你吉言了,行了忙你的去吧,有啥不清楚的再来找我就是,我常年在这东门值守,叫老万。”
  看,又一个人搭上了,所以说啊,人啊,走南闯北走多了就是不一样,老肖即使再是个山里人出身,到底不是这个时代没什么见识的乡土小民,到底也见识过大城市,去过兵营,有过一定的历练。
  等着老肖按照这老万的指点,来到平民居住的城南,寻到西街,立马满脸的笑意,这介绍的地方实在是不错,所谓的西街,说是一条平民百姓的商业街也不为过,整条街上什么样的店铺几乎都有,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可说的?父子两个立马先去了一趟调料铺子,出手了2斤的孜然,换回来12两的银子。
  是的,这个时代的孜然就是这么贵,谁让这东西不是本国自己有的呢,作为外来的香料,不是富贵人家,那是想都不能想,寻常的店铺连个进货的渠道都稀罕的很,有这么一个人送上门来,还是眼见着来路不怎么的,能压价的,哪个店铺都不会错过,孜然立马就收了,连个询问都没有,生怕问得多了,人家下次不来了。弄得老肖一整套的借口都没处说去,很有些不上不下。
  再怎么感觉乖乖的,到底银子是真的,这东西最是实在,想象自己如今有了六十三两银钱,他整个人都觉得底气十足。一个转头就去了书铺,他想弄到史书,搞清楚年代已经很久了,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再说了,家里就三百千,那么三本书,看着也单薄了些,若是能多几本,没事儿的时候当个闲书看也好啊,在这个什么休闲娱乐都没有的时代,看书或许是唯一的无副作用休闲娱乐了(赌博,去青楼显然都不是好嗜好,也怪不得这个时代的人的读书人都那么专注呢,实在是诱惑有限)。
  在印刷术没有全面进入高速发展的古代,书永远都是高价格,高逼格的东西,一整套的史书,足足需要一二百两,显然这不是老肖能承受的起的东西,所以最终只是在几番试探询问之后,弄了一本类似简史一般的书,光是这个,就花去了5两银子,还是厚的能当砖头的大部头,真是让人牙疼。另外还寻到几本后世几乎失传的工具类书籍,像是齐民要术这样的,又是十几两银子。让老肖的身价直接下降了三分之一。
  你说啥?一个山民不需要?别忘了,人老肖可是有个铁匠棚子的,有了书他好歹也能像模像样的操持起来了,这也是一个谋生的好手段,以后也能留给孩子的财富。
  买了这些,老肖这会儿才转到了那昌盛米行,准备买陈粮。要说天淘实在是有些让人无语,明明什么好像都有,什么都显得那么的神奇,可到了这关键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人家也挺别扭,比如说着米吧,你要买啥样的都有,连着贡米都能寻到,可就是没有陈米,你说这怎么办?连着一般的糙米什么的都没有,实在是太高端了些,一个山民,日日吃好米,你让别人怎么想?
  再有衣裳,款式什么的也有些太潮,和周边环境融洽度不高,看着就不像是山里人。再一个,这个时代的粮食,人工什么的,按照目前来看,和天淘价钱差不多,如此一来,自然还是从外头买更合算些。再加上老肖父子有心省着点用里头的钱,生怕以后有个万一,要花大钱而接不上,故而最后的结果就是--能用钱买的,尽量都用钱买,争取实现本土化,免得拿出来的东西过分惹眼。
  当然了,这些个什么弓箭之类的不在这个行列,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这个道理是没错的,为了能更好的当个山民,铁制品什么的,还是靠天淘吧。
  “掌柜的,这陈米怎么卖?”
  “陈米啊,您消息可真是灵通,来了可没几天,真真是便宜的很,寻常人家吃最是实惠。只是我这里可不散卖,要买就是一石起,300文一石,两年的麦子。您看……”
  真是呵呵了,新麦子好像去乡下收,也只要4文半,450文一石吧,这陈粮居然也要这么贵?说好的便宜呢?还一石起卖?果然,世上的便宜事儿真心不多。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作为米行,以走量为主,若是这么算,弄上几千上万石,确实也能挣不少,只是……
  “我若是买的多,能在便宜些吗?”
  “你要多少?”
  “十石。”
  “二十石,280文一石。”
  嚓,就便宜了20文?二十石,那就是5600文,便宜400文?好吧,若是真的是的寻常的百姓货郎,这一趟能挣400文,好像确实算是不错了,老肖皱着眉头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
  家里吃多少不说,单单是运回去,让陆家大朗他们帮着卖给山里个村落,估计也挺不错,卖上4文一升,不,就是卖上3.5文一升,一石就能有70文的赚头,好像真的很挣钱。
  “行,老板我就要二十石,不过我要看看,别发霉虫蛀了,那可就不能吃了。”
  “放心,官仓可是以三年能食为标准储粮的,这会儿保证没事儿,就是黄了些,保证能吃。”
  米行的掌柜一下能出去二十石,心下也满意的很,脸上都带着笑,和老肖说话也轻快起来。说起来人粮店老板其实也不愿意接这活儿,这样的米粮不挣钱不说,还占粮仓,难卖(只有没钱的散户愿意买,连中等的小户都不愿意要,这受众实在是太窄。买的人多半没钱自然买的也散碎,一石都算是大生意,这卖的速度,和蜗牛有一拼)。
  更要命的是,一个不好,时间长了,那可就全砸自己手上了,那本钱就全丢水里了。可谁让这是官府下放的任务呢,作为商户,那是不干都不成,所以能卖的快些,就值得他们高兴。即使真的一石也就挣了30文,他也十分的乐意。
  看,没人肯吃亏,即使这样不愿意,这样的难卖,人米行照样挣钱了,所以啊,买的没有卖的精真是没错。
  “老板,帮着运到渡口成不?我船在那儿呢。”
  “成啊,我让我家伙计帮忙就是,啥时候?说个时辰就行。”
  “两个时辰后吧,我正好再去买点棉花衣料什么的。”
  “好,您忙您的去就成,保证不耽搁时辰。”
  老肖利索的付钱,这让掌柜的越发高兴,这年头的人讲究信誉,一口唾沫一个钉,老肖这一点还是知道的,就是在现代,也还有商家遵循这样的规矩,而在掌柜看来,这头一次来的,明显是山民的人信得过他,就是给脸,是对他们米行的信誉放心,他也感觉十分长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