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人保护区 (路七酱)


  于是临走之前,余初混走了小嫂子家的一本黄历,还占了一次便宜。
  她伸手抱住了吕章氏,声音软糯,带着娇憨:“谢谢嫂子这些日子的照顾。”
  吕章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论学——”
  “论学的事情,还请嫂子给我保密。”余初压低了嗓子,几乎只留气音,“要是让别人知道我说过大话,就嫁不出去了。”
  吕章氏愣了下,然后笑了起来:“怎么会,你这么好的姑娘,谁娶了都是三生有幸。”
  和吕章氏分别后,余初领着脚夫去了新找的落脚点,三里巷。
  三里巷又称红尘巷,简单来说,就是小三一条街。
  正所谓,三里红尘,神仙忘魂。
  这里面住着的不是大户人家的外室,就是有钱人家的小妾,又或是某个男人不清不楚养的小三或者姘头。
  户型从三进豪宅到一室一厅的单身公寓,应有尽有,加上用人产业发达,小厮、丫鬟、厨娘配套完善,对于住在这里的女人而言,隐秘而舒适。
  不是自己的钱,余初一点不心疼。
  她给自己找了个两进的院子,三间大房,两间耳室,一间杂物间,最重要的是,这里带有地下室。
  但是找房子的时候,牙人支支吾吾的开口:“有些原配夫人凶悍,找上门的时候——”
  余初瞬间了然,找上门的时候,可以藏人藏东西甚至藏男人。
  这个功能对于她来说,十分的友好,一口气付了两年租金,摆出一副打算住到天长地久的感觉。
  她打发走脚夫和过来交接的牙人之后,将东西稍微整理了一遍。
  这些天跟着领导的指示挖宝,半个月来积攒了不少东西,请了木工打了两口箱子才放下。
  将这些东西整理一遍后,找出自己需要用的,其他的放在地下室比较安全。
  等到收拾好的时候,已经入夜了。
  余初找了根钉子,顶在床头不远的墙上,将从小嫂子那顺来的黄历挂了上去。
  挂完黄历,余初手握着笔,翻了两页,翻到五月初一的日子,靠着墙面在上面写了一行字。
  ***
  五月初一,寅时三刻(4点左右)。
  京都府尹赵启良放开怀里心爱的小妾,模模糊糊的爬起来,打了个哈欠。
  小妾人娇嘴甜,一个翻身就抓住了赵启良的衣摆,媚眼如丝:“老爷~”
  这一声叫的赵启良骨头都酥了,但是一想到今天什么日子,他板起了脸,将衣服从小妾手上扯了回来:“我今日有正事,不许胡闹。”
  他走出大门,外面依旧漆黑一片,夜风吹得他昏昏沉沉的脑子,终于彻底情形过来。
  今日的事情,已经让他半夜没有合眼,现在想起来依旧让他头疼不已 。
  按照惯例,今日原本就是庙会集会的日子,不仅是城内,大量城外的乡民也会来赶庙会。
  整个东市坊市到时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宵小无数,往年府衙几乎是倾巢而动,也不能保证完全压制下来。
  但是今年,也不知道四大书院发的什么疯,居然把论学的台子,摆在了西城。
  赵启良得知消息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西城离屏山书院那么近,直接在书院里摆擂台多好?一群书生派,即使激动起来,也不过就是比谁吵得更有文采,派俩衙役过去摆个样子就行了。
  得,现在在城内了,盛况估计不必东城庙会差。
  丘太傅、宋门三杰、苏阁老、齐尚书、小王爷,云安郡主……那一串名字看得他头皮发麻,不说全部,就是万一哪位有个什么闪失,他这乌纱帽保得住保不住两说,命会不会搭进去都不一定。
  人手不够,只能去借。
  除了东西大营是卫帝军不能动之外,兵部、刑部、邺城司,司城防……能借的他都借了,加上往日的民军和杂役,勉强把人手凑够了。
  赵启良来到前衙时,堂下已经站满了人。
  有自己京都府的衙役,有其他地方借调来的人,服侍杂乱不一,精神气相差十分大,看着不止一点乱。
  师爷拿着点名册,走到赵启良身边:“大人,人都到齐了,也都按照您的吩咐分派好了,您是不是再说几句?”
  赵启良坐在椅子上,擦了一把脸,大早上的,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出了一身冷汗。
  烛火下,他看着众人各色的脸,一抱拳。
  “诸位,拜托了!”
  目送一队一队的人离去后,赵启良坐在大堂椅子上,让师爷去拿个垫子来。
  今日一整天,他都需要坐镇京都府,以防有什么突发状况
  坐镇府衙之内,几乎度日如年。
  赵启良早上只喝了一碗粥,却是一点胃口都没有
  事情果然比赵启良想的,还要混乱。
  先是论学招致的围观,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很多人为了一睹论学风采,日夜兼程的从外地赶来,现在正堵在城门前,熙熙攘攘吵成一团,邺城司自己忙的焦头烂额。
  提前到的外地异客加上城内百姓,几乎将台下一整条街围的水泄不通,李捕头几次遣人说要增派人手。
  真是不知家苦。
  呵呵。
  人手?他现在去哪找人手,把自己的手剁了送过去要不要?
  腹诽归腹诽,赵启良还是叫师爷研磨,亲手写了几封信,遣府里的老仆送去各司衙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能借的人,都借了过来。
  这才堪堪把论学那边给维持住了。
  还没等他松一口气,大门外一道人影几乎是飞奔着跑了进来,嘴里大喊:“报——”
  赵启良手心发凉,面上看着还算镇静:“说。”
  “报告大人,朱雀街上,有几个疯子撒钱。”
  赵启良愣了一下:“撒钱?”
  “是。”衙役抹了一把自己的脸上的汗水,喘了几口气才接着,“几个人穿的破破烂烂,疯疯癫癫的,有在街上跑的,有在屋顶坐着的,也有人去了戏院……他们一边笑一边唱,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撒钱,铜板里夹杂着银角子,街上的人红着眼都捡疯了。”
  赵启良下意识拍桌:“那还不把人抓过来!”
  今日甭管有罪没罪,有苗头的先抓来再说。
  “大人,我们只有两个人。”衙役苦笑一声,“街上的人为了多捡些钱,也在有意无意的阻挡我们,没有十几二十个人,基本上抓不了。”
  赵启良头大如斗,能派的都派了,这又不是生孩子,说生就能生出来。
  他为官多年,想的则更加长远一些,朱雀街离东市只有几条街的距离,现在朱雀街骚动,那么——
  “那么东市?”
  衙役脸上生出一股无力感:“我来之前,已经有东市城隍庙那边闻风跑来的人了,后续怕是……”
  怕是乱成一团。
  赵启良刷的一声站了起来,他踱着步子在大堂来回走动,眉间越皱越紧。
  终于,他长长叹了口气。
  “罢了,我今日舍下老脸去磨一磨。你跟着我,再去一趟各部借人,今日要是压不下来,改日你正好换个主事大人。”
  衙役:“……”
  ***
  司城防。
  余初趴在大树上,看着一小队人,匆匆的从门内跑了出来,消失在了朝东的方向。
  “一、二、三……二十、二十一……”
  这是第三批出去的,二十一人。
  也就是说,今天司城防自己底盘上,所剩的人,算上昏迈的账房、丰满的厨娘和聋哑的扫撒在内,共有一十三人。
  她从怀里掏出一张日历,看了一眼上面的字,勾着唇笑了笑。
  这是她从黄历上撕下来的。
  看黄历是他们驻点的保留节目,有时候搞笑,有时候也会当个彩头用。
  算是日常封建迷信。
  余初将日历卷吧卷吧塞进口中,嚼碎了吞了下去。
  五月一,
  宜越狱。


第四十八章
  谭大爷给余初的计划, 她曾经仔细的推了一遍, 包括内外两部分, 分工合作,同时进行。
  十分详尽,也十分合理。
  除了一条:
  放火制造混乱。
  司城防周遭是粮草之地,有粮仓也有养马的马场, 再往外延伸出去,就是普通的居民区。
  谭大爷的计划是将马草点燃, 然后放走马场的马, 驱其上街引起混乱。
  粮仓稍远且有人工挖掘的沟渠, 有自身防火救火措施, 不容易被波及, 居民区隔着一条正街, 火势一时间也很难蔓延。
  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计划,操作简单, 实施方便, 见效快,失败了也无伤大雅。
  按照古代区对于火灾的处理习惯, 作为隔壁司城防, 为了火势不蔓延,第一时间会出来救火。
  只是古代建筑全木, 火一起,就很难控制,虽然可能性比较小, 可是如果火势蔓延到居民区或者粮仓……
  余初觉得,太有伤天和了,所以她难得的动了动脑子,走的是另外几条路子。
  第一:名校辩论赛
  第二:大街散财
  安全有效,且利国利民利古代区。
  就是那几箱子钱,还没来得及打申请——
  希望谭大爷看在她一心向着组织向着战友,思想伟正光的份上,不要让她进行赔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