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才犹豫了足足一刻钟,最后还是没舍得把藏在怀里的田契拿出来当掉。毕竟董家几代传下来也就剩了这几亩田产,这点儿家业在他手里就算不能兴旺发达,也不能轻易败掉啊。
但是即便如此,董家这次也把多年积蓄全都折了进去。董秀才就是再自命清高,不屑铜臭之物,也是心疼得眉头紧皱。哪怕让友人把银钱递进去,眼见牛氏被放出来,他脸上也没有半点儿欢喜之意。
牛氏眼见县衙大门外的天空蔚蓝晴朗,只觉自己终于从地狱逃出升天,几乎连滚带爬一般跑了出来,哪有空闲注意自家老爷的脸色啊。
她扶着路旁的大树,一边揉着身上已是变得红肿的杖痕一边还叫嚷着为肚皮争取权利,“老爷,我快饿死了!你快去给我买几个包子回来,要带肉的,越多越好!”
董老爷刚刚赔笑送走友人,正是头疼要去哪里筹措银子备谢礼。听得这话,他恼得狠狠瞪了牛氏一眼,难得怒骂道,“家里银钱都被败光了,你居然有脸要肉包子吃?还不赶紧给我滚回家去!”
牛氏想起那五十两的赔银也是心疼的脸上肥肉乱颤,难得被骂却没有开口反驳。董秀才冷冷哼了一身,转身就走,牛氏高声喊着,“老爷,老爷,你去哪里?我身上有伤,走不动啊!”
董秀才恨极,停住脚步又要回身喝骂,结果却见董蓉董平匆匆赶了过来。
都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董蓉回去小院儿后,怎么琢磨都觉牛氏这次牢狱之灾绝对是拜她所赐,所以心虚之下就嘱咐刘嫂子等人多在衙门口转转,有事随时回来报个信儿。
倒是董平方才被牛氏气得狠了,见姐姐这般安排,还拉着姐姐劝她不可太过良善,以德报怨。
董蓉偷偷吐吐舌头,心里暗自庆幸不曾告诉弟弟真相,但面上却还一本正经说,“这是关系到咱们整个董家的祸事,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该置身事外。”
董平想起前几日刚刚有些良心发现的老爹,只得恨恨低了头,不再言语了。姐弟俩这般等了半日,终于听得牛氏就要被放出的消息。于是,董蓉装了十两银子,带着弟弟一同赶到了衙门外。
眼见长子长女赶到,董秀才的脸色好了许多。都说女子出嫁从夫,长女如今是曹家人,不管娘家之事,这也说得过去。但长子董平可是责无旁贷,虽说他也不见得有什么存银,但多一个人想办法总是好的。
董蓉上前给父亲行了礼,还没等开口说话,一旁半死不活的牛氏却尖声骂了起来,“你们两个小崽子居然还敢过来,方才我被人家抓进衙门,你们眼瞧着都不帮忙。”说完,她又转向董秀才告状道,“老爷啊,他们这般不孝,你可要管管啊。”
董秀才半信半疑的看了看一儿一女,未曾开口但脸色已是有些不愉。董蓉心下冷笑,也不多辩解,只是淡淡把当时情形讲了一遍,末了又道,“当时二娘许是怕的狠了,才胡乱攀咬。女儿想着,若是多一个人进监牢,家里许是又要多赔一份银子,不如留在外面帮着爹爹想想办法。”
董秀才点头,赞道,“蓉姐儿做的对,你也进去倒没什么。只有平哥儿,秋时还要参加县试,若是传出不好的流言就坏名声了。”
这是什么话,明摆着重男轻女啊。董蓉暗暗翻个白眼儿,她也不想继续耽搁功夫上演什么父女情深,于是伸手掏出怀里的两只银锞子送到董秀才眼前,说道,“爹,这是我和平哥儿这段时日做工赚下的银钱,您先拿去花用吧。”
董秀才正为银钱发愁,见此果然大喜,有心立刻收下又觉面上难堪,于是犹豫着推辞道,“你已经嫁到曹家了,家里的事不能再拖累你。”
一旁的牛氏听得这话,生怕自家老爷放着嘴边的肥肉不吞,她也不觉身上疼痛难忍了,几步窜到董蓉跟前,一把就抢过了银锞子死死攥在手里嚷道,“什么出嫁不出嫁的,她从小到大吃了家里多少粮食,如今别说还十两,就是一百两都不多啊。”
“闭嘴!”董秀才气得胡子都竖了起来,高声喝骂让他折了脸面的牛氏,“都是你惹下的祸事,还要孩子拿出体己银子帮衬家里,你真是好厚的面皮。”
他说着就要掰开牛氏的手拿回银锞子,董蓉眼见他手下极卖力但就是“抢”不过牛氏,心里暗笑,淡淡说道,“爹不要同我客套了,就如同二娘所说,这些银钱就当我偿还家里的养育之恩了。女儿能力有限,以后怕是想帮也没办法了。”
董秀才讪讪的放下手,极力端着父亲的架势承诺道,“蓉姐儿,你帮了家里这一次就足够了,以后你就是有金山银山,家里也不会惦记半点儿。”说完,他又瞪了牛氏一眼,继续说道,“若是谁敢再去欺负你,爹绝对饶不了她。”
牛氏撇撇嘴,摸摸手里的银锞子,自觉占了便宜也就没有再开口。
董蓉见目的达到,又简单说了两句就带着董平回了小院儿。留下董秀才从牛氏手里抢过银锞子也赶着去置办谢礼了,牛氏一边心疼还没有捂热就又飞走的银子,一边拖着伤痕累累的双腿往家走去。
路人见她衣裙沾满污物,散发出阵阵恶臭,如此形容狼狈都是捂着口鼻远远避之不迭,惹的她更是咒骂不已,发誓一定要找害她至此的曹婆子算账。
再说董蓉忙完一日的生意,夜半之时躺在炕上仔细算算,这次出手整治牛氏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若不是她起意坑人家的银钱,最后也不会反倒搭进去许多。由此可见,她当真不是做坏事的料啊,以后能忍让还是多忍让些吧。实在忍让不了的,也要好好谋划一番再展开报复,否则最后说不定是谁吃亏啊。
这般想着,她就慢慢睡了过去。而躺在她身旁,原本鼾声震天的傻柱这时却睁开了眼睛,他小心翼翼瞄了瞄身侧那个哪怕在睡梦里也带了满脸懊恼之色的女子,极是无辜的笑了起来。
正文 第二十七章 打上门儿
若是让他的小媳妇儿知道,这件事因为他一时兴起推波助澜才会如此超乎她的意料,怕是要恨得咬他几口才肯罢休吧。
董蓉仿似感觉到了什么,小嘴极为不满的嘟了起来,淡淡的粉红水润之色,在暗夜里极是惑人。傻柱的眸色越发黝黑,沉默半晌终是强迫自己闭了眼睛,但胸腔里的跳动之声却是堪比战鼓,一声声催促不休…
同样的暗夜,县城商街一家布庄后院却有一烛未熄。白日里坚持扭送牛氏去县衙伏法的老掌柜正捏了一张信纸默默出神,老爷子实在想不通,为何他那位每年只在年终才能见上一面的东家会突然传信要他为难一个乡野蠢妇。难道,东家同这妇人有些什么关联,还是这蠢妇惹怒了东家?
可惜,任凭他百般猜测都觉不妥,最后只得放到了一旁。左右他也没有二心,只要一心一意替东家打理生意,听东家的命令行事,待得过几年他归家终老,东家必定不会薄待他就是了。
这般想着,老掌柜就彻底丢开了手,举起信纸在烛火上点燃,末了拾掇了残留纸屑才安歇睡去。
良久,窗外屋檐的黑暗之处,一个人影儿无声无息翻身而起,飞身踩着屋脊离开了…
又是两日过去,终于到了端午佳节,董蓉带着弟弟和董平一大早去院子外面的草地踩了两脚,然后又每人吃了两个雪白粳米蒸制的粽子,这节就算过完了。
都道年节好过,平常日子难熬。家境富庶的人家过节时候会多用心思想些花样庆贺一下,农家人却要一直为填饱肚子忙碌,于是,对于节日也不觉得多重要,无非是应景吃顿好饭菜罢了。
刘嫂子等人也是照旧早早来上工,董蓉端了装满粽子的陶盆请众人尝尝她的手艺。大伙儿边吃边赞了几句,末了又闲话说起那陈家果园因为无人问津,陈老爷把价格降了又降,甚至连带山下十亩薄田一口小池塘也一并搭售,只用一百五十两银子就可以买下。
董蓉自觉时机成熟,于是第二日早起一见天降小雨就顺势少制了几箱冰,仔细交代董平和王禄夫妻几句之后就带着柱子一起回了一面坡。
山野田间的树木和庄稼因为细雨的滋润,越发显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董蓉身上穿了杜鹃嫂子昨晚替她赶制出的一套水绿色衣裙,手里举着一把油纸伞,笑意盈盈穿行在田间小路上,远远望去就好似融入了青山绿水中一般,分外淡雅清新。
小路旁,偶尔有几只刚刚从蝌蚪进化成功的小青蛙被她的脚步声惊得噼里啪啦跳进水沟里,溅起无数水花。惹得她笑得咯咯有声,清脆又欢快。跟在她后面不远处的傻柱头上戴了个大大的斗笠,见此,没来由的就觉心下无比欢喜,眼里宠溺之色也越发浓厚。
于是,前方道路左近的所有青蛙都倒了霉。不管它们是在安睡还是在聊天闲话儿,都会被不知哪里飞来的一枚石子惊得四处蹦跳,逃窜不停。
就这般,细雨簌簌落下的郊外,女子的笑声,青蛙的埋怨声相伴了一路…
小夫妻俩很快就到了村子外,可是两人越走越觉有些奇怪。原本村里的淘气小子们最喜这样的小雨天气,若是往常一定会聚在村头的大柳树下笑闹着揪动树枝,然后看着某个跑得慢的小伙伴儿被浇成了落汤鸡。但今日几株大柳树下空空如也,就是村庄里也是静静悄悄,不知下村人们都跑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