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良田喜事 (花期迟迟)


  每日早饭是粳米粥就苞谷饼子和咸菜,中午和晚上都是两合面儿的馒头加大锅炖菜,不限量管饱吃。若是遇到了雨天,晚上男子们还有一碗苞谷酒去寒气。
  流民们顿顿吃得满嘴流油,干起活儿来都更卖力气了。若是有哪个偶尔想偷偷懒,拎着木棍的老头儿老太太们就会走到跟前骂得唾沫纷飞。人没了什么都成,就是不能没了良心!别说主家救了所有人的性命,就冲着这吃食用度也该流尽最后一滴汗,拼劲最后一丝力气啊。
  董蓉换了半旧的粗布衣衫,同傻柱一起每日都要去工地转两圈儿,偶尔听几位大师傅说说进度,或者拐个弯儿去果林看看赵青山带着杂工们打理果树,最后下山时候才到于家旁边的草棚里问问菜伙食如何。
  于家的三间房子,如今东屋住了一家三口,西屋则被几位大师傅占领了,于家婆媳两个孵出的小鸡装了满满两只大柳条筐子,稳稳当当放在屋角,只等着新的鸡房子建好就把小鸡们挪进去。
  董蓉很喜欢毛茸茸的小鸡雏,只要见到就要抓起来逗弄几下,惹得楚四莲总是心疼的嗔怪,“东家,小鸡仔要被你掐死了,快放它活命吧。”
  董蓉也不气恼,笑嘻嘻应道,“知道了,鸡队长。让你家生子赶紧把鸡房子建起来,然后一个月孵一百只小鸡分批养,有你看着厌烦的时候。”
  楚四莲撒了一把小米,小鸡仔们疯跑过来争抢吃起来,她迟疑着问道,“东家要养那么多只鸡,要卖给谁啊?”
  不等董蓉答话,于老太却是笑嘻嘻教训儿媳,“你这傻丫头,东家自然有东家的考量。你只管好好养就是了,保管剩不下。”
  “好啊,我这就进村找鸡蛋去,过几日就再孵一窝出来。”楚四莲脆生生应了就挎着篮子走了。
  董蓉同于老太又说了一会儿话也回曹家去了,这般忙忙碌碌中,残雪很快就化得干干净净,山林间隐隐已有微微绿意,有些心急的老农整日里都要背着手在田间地头转悠两圈儿,看看冬麦的长势,盼着老天爷开恩,今年也要风调雨顺才好。
  曹家的暖居宴在一个晴朗的好日子开席了,曹家的如意门四敞大开迎接亲朋好友,院子里一溜儿放了六张大圆桌儿,刘嫂子带着帮忙的小媳妇儿们在灶间忙碌,流水一般端了大盆的炖菜出来,无论是土豆白菜,还是粉条酸菜,盆盆里都有大片肉甚至是大骨头,外加两合面的馒头,吃得一众前来道贺的乡邻各个都是嘴巴鼓鼓,哪里还有工夫说话。
  曹婆子原本穿戴的喜庆之极,只等着众人奉承呢,见此极是后悔把酒菜做得如此丰盛。倒是曹老头儿同一众老兄弟坐在一处,滋溜溜小口喝着苞谷酒,听着众人极羡慕的说起自家什么时候也能盖上这样的院子,乐得心里都开了花。
  董蓉跟着忙碌了一日,还没等好好歇歇,槐树村里又来人报信儿说杜鹃生了大胖丫头。不必说,她和柱子一定要代表曹家在洗三那日去观礼。
  到了那一日,董蓉和傻柱就在曹婆子的唠叨下穿上了最好的衣衫,然后拎了一筐红皮鸡蛋和半串铜钱坐车出发了。不知王家出于何意,洗三礼操办的比之别家生了孙子还要热闹,请了好多亲朋好友观礼,正房堂屋里挤满了人,就是院子里也站了几十口子。
  董蓉自小在槐树村长大,自然也认识许多人,一路婶子大娘叫下来,好不容易才挤进了屋子。曹姑母抱了小孙女笑得眼睛都眯在了一处,一见董蓉进来赶紧喊她到跟前,小声说道,“蓉姐儿,你快贴贴妞妞的脑门儿,让她也沾沾你的福气。”
  青县周边倒是有这样的习俗,若是孩子洗三日能同贵人亲近一下,就能沾些福气,一生衣食无忧。董蓉听得曹姑母这话还想拒绝,毕竟她也只是个农家媳妇儿,不是什么公侯诰命。但曹姑母却是不容她犹豫,高高抱起孩子就往她脸上贴来。董蓉无法,侧脸在孩子脑门儿蹭了蹭。
  孩子许是有些饿了,微微睁开了眼睛,眸子乌黑极惹人喜爱,董蓉忍不住又亲了她几口。曹姑母大喜,哈哈笑着嚷道,“成了,我们妞妞借到福气了,以后必定多福多寿,衣食无忧。”
  收生姥姥这会儿已是准备好了铜盆等物,笑着接过了孩子,众人都围在一旁凑个热闹,然后或者一枚铜钱或者几枚铜钱往盆里扔。董蓉拿出曹婆子准备的半吊铜钱挂在盆边,乐得收生姥姥差点儿失手把孩子连头一起按水里。
  曹姑母有些心疼,想要把铜钱拿回来,到底抹不开颜面都送给了收声婆婆。董蓉看得好笑,伸手从怀里取出一块雕花镂空玉佩挂到孩子脖子上。曹姑母虽然不识货,但也知道自己这侄媳妇儿大方,出手必定是好物件,于是赶紧笑着要董蓉把孩子抱回屋去,顺便也见见杜鹃。
  众人都是眼尖的,暗暗猜测着那玉佩值银几何,末了有同王家交好的人就低声笑起牛氏如何自断财路,好好的闺女硬是被她逼得不敢回娘家了,倒是便宜王家跟着享了多少福。
  杜鹃如愿以偿生了个闺女,这会儿正喜滋滋半靠在床上喝粥,见得董蓉进来喜得拉着她不放,直说孩子三岁过后就要送到她跟前养着,不但要同她学读书识字,还要学算账管家。董蓉听得是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只好说到时候看孩子如何再商量。
  杜鹃奶了孩子又撑着说了几句话就困得眼皮打架,董蓉扶她躺下,又给她们母女盖好被子就出去了。
  王家还要开席五六桌儿,董蓉不喜众人把她当猴子看就找了个借口辞别曹姑母回家了。路上傻柱揽了她在怀里,一手摸着她的肚子却不说话。董蓉猜得他的心思就红了脸,自己心里忍不住也嘀咕起来。
  他们小夫妻俩这些时日也没少“运动”,按理说应该有好消息了,但她的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儿,难道是缘分还没到?再等几月吧,实在不行就去找冯大夫把把脉。
  这般思量着,小夫妻俩就回了曹家。曹婆子听说王家热闹,也是瞄着董蓉的肚子皱眉不已。董蓉生怕她说出什么羞人之言,赶紧装做头疼回房了。
  又过了两日,张管事请了董蓉去破院子报账,两人说起节气都是有些心急。眼见再有不到俩月田里就该收麦子种苞谷了,而南方四州那边的春耕比这里还要早,而流民们回乡要赶奔千里,哪怕乘马车最少也要走半个月日。如此算下来,最多再有一月,不管果园里建设得如何都要送流民们离开了。
  董蓉想起草编生意就问道,“草编如今存下多少,家里预支了多少银钱?”
  张管事麻利的拿起一本账册,说道,“各式箱柜不多,只有三十套左右,其余小物件倒是存了一间房了。家里总共预知了二百三十八两银子,手艺好的师傅手里多攒了几两,就是妇人和孩童手里也都有几百文,只要不乱花用,足够他们回到家乡再活两三月了。”
  董蓉点头,“那就好,再有一月送了大伙儿归乡,咱们果园也该开始迎客了。记得先进城找些人手散散消息,最好说的模糊一些,引人猜测热议。”
  张管事原本也有这般想法,听得这话就笑着应下,末了又提醒道,“东家,书院那里是不是也请二少爷邀请先生或者同窗来果园坐坐…”
  “这是自然,等平哥儿这次回来我就同他说说。”
  主仆两人商量计定就散去了,流民们许是也心急回乡春耕,歇息之时总是忍不住望向南方,但手下活计却是没有敷衍半点儿。
  好在董蓉设计的院子也不大,只是个二进的四合院,众人齐心合力,眼见几栋房舍拔地而起,架梁上瓦,几乎是一日一个样子,很快就只剩下一些琐碎的小活计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家
  两位大师傅带着一部分人开始铺地砖,砌墙檐,修补各处遗漏的小物件儿。于桂生则陪着自家师兄弟进入了果林,半山桃花林从高到低一共修葺了九座草亭。不同于那些普通八角亭漆色鲜红耀眼,这些草亭的柱子只稍稍刷了几层桐油,保持了原本的木色,亭顶除了一层隔雨的油布层就是一圈圈的草帘围叠而成,偶尔微风吹过,淡淡的草香就会飘散开来。亭下的木制地板下又仿照盘炕的模样砌了火龙,哪怕冬日之时坐在亭内赏景也不会被冻得鼻涕横流,失了风度。
  几座草亭粗看很是简陋,但实际上却极费工夫,待得全部修好之时已是又过去了七八日。董蓉进去转了一圈儿就又在梨林增加了两座,几棵石榴树下加了一座,苹果林里一座,总共凑了十三之数。
  待得这些活计都做完,时日就到了二月末,董蓉小夫妻俩这一日早早坐车到了果园,张管事已经带着账册等到在了于家门口,一见主子到了赶紧行礼,董蓉虚扶他起来就低声问询了几句,待得确定诸事齐备,这才同傻柱并肩走进了屋子。
  于家堂屋里,左右各摆了两条长板凳,几位泥瓦木匠大师傅和流民里有威望的老者,还有刘嫂子赵青山梅花等人都在低声说笑着。见得东家进来,齐齐起身行礼,董蓉和傻柱在主位坐下之后才笑着喊众人不要多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