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做哥哥的却只能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做不了。这种感觉也很是憋闷,对妹妹,也是满是心疼。
此时此刻林雪音也是在后面担心的看了一眼于慧瑶的背影。
这两个好友,曾经在梁山镇在朝天府,她们三人最是要好。
可是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经过了各种各样的事,这两个好友都变了很多,秀儿越来越沉静,不管经过什么事情她都守着自己的初心,整个人的气质也是慢慢的升华,以前在京里,哪怕是和尹慧和夏秋凉这样的世家千金站在一起也一点儿都不输阵势。
而再看于慧瑶,因为孟荃一事,她备受打击,人变的敏感,和自己和李秀儿之间的友情也淡下了不少。整个人就好像是已经把心冰封,再不接受其他人的样子。和从前敢爱敢恨的于慧瑶相差甚远。
旁的人林雪音自觉管不着也不想管,但是自己的好友她真的希望她们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李秀儿这边放下心来,容府人丁相对简单,就算府里有名不正言不顺的慧夫人和倪采荷母女,但是容奕一向是不服管的性子,如果她真的和容奕结成连理的话,有容奕护着应该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于慧瑶,她不觉的叹了一口气。
在容府待到了第二天的上午,不过是下午加一夜的功夫,也不知道容奕是怎么做到的,总之在他们离开朝天府回梁山镇的时候,李秀儿对容奕竟然已经有了依依惜别的意思。这一幕让岳瑾阳和林雪音看的啧啧称奇。
岳瑾阳将要在林雪音及笄的时候上门求娶的事说给容夫人听。容夫人很是乐呵,更是大包大揽的直接把岳瑾阳求亲的事全都揽了过来。
出于礼制,岳瑾阳不能跟着林雪音回梁山镇过年,这一路前行就只剩下于家兄妹和林雪音、李秀儿了。
朝天府距离梁山镇不远,岳瑾阳又安排了人手跟着,倒也放心不少。
只是,在离开朝天府的时候,林雪音依稀的看到了孟荃的身影,但是根据收集的情报来看,这个时间孟荃应该是在云南才对,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自打二皇子败了之后,孟荃就去了云南,据说二皇子把云南那边的产业都送给了孟荃。所以按照常理来说,孟荃是不可能在朝天府的。
林雪音只当自己眼花了也没在意,坐上马车一行人就离开了。
却不知,在他们走后,城门口一辆本来停放在那的马车,里面的人怅然若失的撂下了车帘,才吩咐了车夫离开朝天府,而他手里一直攥着的却是一个竹制的笔筒,并不像一般的笔筒,这笔筒是由细竹子棍棒而成,正是曾经于慧瑶做来送给孟荃的那个。
“娘,你什么时候去帮瑾阳求亲啊。”
容府里,容奕笑嘻嘻的蹭到容夫人的跟前,狗腿儿的伸手帮容夫人捏肩捶背好不殷勤。
“呦,你长这么大我还第一次享受到被儿子服侍的感觉呢,来来来,这,对,还有这儿,轻点儿捏,恩,就这样,舒服——”
“哎呀,娘,你就告诉儿子呗。”
“你什么时候这么关心你表哥的婚事了啊。往常,啊往常怎么不见你这样啊。”容夫人一边说还一边对着岳瑾阳眨眼睛。
“我这,不是一直都很关系表哥的嘛,是吧表哥。”
听到自己被点名,岳瑾阳只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你就说你想什么时候娶秀儿小姐进门。”容夫人出其不意的说了这么一句。
“当然是越快越好啦。”
等说完了容奕才发现自己说了什么,
“哎呀,娘,你,你,——”
都是娘,他就是下意识的那么回答了一句,得,一句话,把自己的心底话都给暴漏出来了。
“阿奕啊,不是娘说你,你真的确定是秀儿小姐了嘛?那可是个好姑娘,”
容夫人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他只是心血来潮,就不要祸害了人家那么好的一个姑娘。
人都说知子莫若母,反过来,儿子也是最了解母亲的。
一听容夫人这话,容奕就知道自己亲娘都在想什么了。
“哎呀,娘,我到底还是不是你亲生的儿子啊,你怎么就不信我呢。”
“我就是觉得,看着她心情就好,想和她说话,想看她笑,”容奕一边说一边回想着和李秀儿待在一起时候的感觉,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柔和,眼神也是越来越满足,“就是只那么着待在她跟前儿也是好的啊。”
容夫人看着自己的蠢儿子的表情就知道,他这是真陷进去了。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的想法我老婆子跟不上,但是我老婆子也能做些自己能做到的事儿。虽然有些唐突,等到林丫头及笄,我替你表哥求完亲后也替你问问秀儿家的意思。可能的话合合八字,也给你定亲。”
“么——么——,真是我亲娘。我去收拾一下,我那还有很多好东西呢,我要去收拾一下,娘等你去的时候帮我带给她。”说完容奕面露欢快像是个孩子一样的往自己的院子跑。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三章 近乡情怯
“咕咕咕,咕咕咕咕,”一个高门大户的院子里,一个衣着朴素却价值不菲的妇人正从葫芦瓢里抓出些粟米洒在地上喂着地上闲庭信步的鸡。而怪异的是,一盘有好几个仆妇一样打扮的人在旁边候着。
这一异样景色就在梁山镇的林宅之中。
说起来,自从家里有了钱甚至可以说是发了家,在梁山镇都算是少有的数一数二的人家。但是金氏和林永海本身都是质朴之人,加之农耕生活早就潜移默化的根植在了骨子里。之前女儿还在的时候两夫妻还收敛一些,毕竟女儿好不容易挣下的这份家业就是想要他们享福的,不忍女儿失望,哪怕不习惯这样的生活金氏也都是每天笑着的。
但是当女儿进京,儿子在书院的功课越发的繁忙起来以往还能七天一回家现在如今一个多月不回家都是常有的事。两夫妻平日里的日子越发的无趣。林雪音留在梁山镇的铺子还有农庄的运行都很是正规,也早就步入了正轨,根本不会出事,林永海越发的觉得没有需要自己的地方。所幸就又做起了货郎走商。
只不过从前他做走商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是现在倒更像是自得其乐的一项娱乐活动一般,隔三差五的走街串巷,听些别人家的家长里短,走在巷子里的时候逗弄一下街边啼哭的孩童送出去一根糖葫芦或者一个拨浪鼓就能让那孩子破涕而笑,而每次回家之前将那赚到的银钱尽数给爱妻买些新巧的物事,虽然价格不高,但是每每也能哄得发妻欢笑。这样的生活林永海很满足。
而金氏则直接在后院里开辟出来一块空地,买了些鸡仔,平日里微微鸡,打扫一下鸡舍,看着这些小东西在自己的喂养下长大,到了年节里还能招待一下客人,偶尔也会让下认绑一只送给自己的好姐妹徐娘子,这种自己精细着喂大的到底是和市集里卖的不同,吃起来更是好吃。也算是她的一些心意。
也不知道是不是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还是每天这样少量的运动对身体的裨益大显,总之,林氏夫妇的身子骨反倒是越来越好了。
周边的富人,最开始对林氏夫妇的做派是明面奉承暗地里不屑的,但是林家在梁山镇可不是从前的林家了,那可是六方胡同特立独行的存在,属于跺一跺脚梁山镇都要抖三抖的。哪怕他们不屑也不敢当面做出不敬之举。
但是随着他们看到林氏夫妇的精神头越来越好,有些人的心思就动了。
梁山镇本来就是镇而已,哪怕再繁华,再是贸易重镇,但是梁山镇的这些富贾乡绅们最多往上数两代三代的也都是农人出身,在内心深处也悄悄的隐藏了一些乡土情结的。待看到林氏夫妇的所作所为后,他们的心思也动了。甚至在梁山镇的富人圈里,圈养鸡鸭甚至成了一种流行。
这一天,金氏喂着鸡的时候就总忍不住笑,甚至也没发生什么开心的事却是总想笑。
“也不知这是怎么了,从早晨开始就一直想笑,唉,现在看我这些鸡长的这般好,这心情啊,更高兴了。”
田婆子笑道,“夫人忍不住笑,这说明要发生喜事儿啊,就和那喜事临门喜鹊登枝儿似的。”
谁不爱听好话,听着田婆子的话金氏的脸上也露出了笑颜。
“你倒是个会说话的,那咱们瞧着,今儿个要是发生了好事儿啊,这院子里的鸡就拎一个给你吃了怎么样。”
“嘿嘿,那感情好啊。奴婢就谢过夫人了。”田婆子笑道,虽然林宅仆妇待遇非常的好,但是这种好主要是在主子好说话,吃穿上也不短缺上,但是吃鸡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虽然鸭子倒是每日都有,但是府里的主子算起来也是有四位的,这四个人又都是节俭的人,平日里那点儿东西分到她们的头上也没多少了,这要是能有一整只鸡的话也算是不赖的赏赐了。
金氏笑笑没说话,眼睛看着院子里吃的正欢快的鸡,就想起了女儿林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