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青云路 番外完结 (梅无阙)


  翠枝点头,“嗯,我赶着逢年过节多卖一点,五十两应该能有。”
  大狗兴奋得在屋里走来走去,“那咱们存了钱干啥?二狗不种地,地都是咱们的,就够种了,房子也还住得下,不漏风不漏雨的。”
  翠枝白了大狗一眼,“没出息……日后咱可能不种地嘛,冬青说了,等二狗考进县学,咱就去县城卖点心卖挑花刺绣,她还说,县城人多,赚的钱是在明山镇的好几倍。”
  大狗挠了挠头,“那……都不种地了,你倒是做点心卖,那我干啥?爹娘又干啥,总不能我一个大老爷们让媳妇养着吧?”
  “你也可以做点心呀,给我打下手,以后我生了娃,娃还小的时候我总不能背着娃做点心,让人看见了心里会嫌弃,你就可以接手做点心了。”
  “好,那咱就去县城!”大狗琢磨着以后的日子,心里美滋滋的。
  大年三十,照旧去大伯家做吃。
  今年不同往日,李老汉家生活水平高了不少,两个儿媳愈来愈有本事,瑾瑜也寻了新奇的营生,王氏扬眉吐气,早早就带上东西去了大伯家,过去的路上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人手里多拿了些钱,心态自然就上去,王氏都懒得跟赵氏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想想以前,去大伯家做吃都得精打细算,怕自己东西带多了,大伯家凑得少,自己一家吃亏。
  两家抱着相同的心思,其中有几年,两家东西越准备越少,大年三十的,到了晚上什么东西都吃个精光。
  今年喜事接二连三,王氏都没想起这茬,带了足够的菜和肉过去,寻思着过一个什么都不缺,吃完还有余的年。
  赵氏见王氏一行人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顿时喜笑颜开。
  这些东西肯定是吃不完的,吃不完剩下了,王氏怎么好意思拿回去?当然是归自家。
  翠枝一直跟着冬青学手艺,今年的年夜饭,是翠枝掌勺,跟去年冬青做的没什么太大差别。
  赵氏惊讶,心里觉得可惜,要是当初她们家把冬青这个装傻的鬼机灵买回来,现今处境又是另一番光景。
  吃饭时,大伯提起瑾瑜要去考科举的事。
  “二狗啊,我听你陈叔说,你去找了镇上李员外家的儿子作保,开春要去县里考功名是吗?”
  瑾瑜笑着摇头,“不敢当,我不过是想试试其他出路,能不能成还是两说。”
  大伯家其他人一惊,赵氏道:“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没听说?二狗你能成吗?”
  大伯冷眼看了赵氏一眼,又对瑾瑜笑道:“好好考,咱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要是能出个秀才,那都是祖坟上冒青烟!”
  大伯想着瑾瑜如今看上去十分有能耐,万一就成了呢?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都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要是自家家门出个读书人,或者运气好一点走上仕途,肯定是要提携家人的。
  虽然自己和儿子都没机会了,但还有孙子,日后让孙子念书,瑾瑜就派上了用武之地。
  他们家又没有别的血亲,当然是先跟瑾瑜拉好关系,总不能便宜了外人。
  梅芳道:“小二哥,明年要是考过了,你是不是也是秀才?”
  “哈哈哈没有这事。”瑾瑜连连摆手,“明年开春只是县考,考过什么都不是,还得四月参加府试,而后参加院试,都过了才算秀才,我还差得远呢。”
  梅芳一脸惊奇,“原来是这样,我一直以为考一次就能成秀才!”
  除了大伯,旁的人都不相信瑾瑜能考出个名堂来,等着看李老汉家的笑话。
  毕竟前二十年瑾瑜都还呆愣愣的,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聪明一年怎么可能就跟别人一起考秀才去了?


第50章 县试
  进到一月,过了正月十五,距二月县试已无多少时日,瑾瑜与冬青收拾包袱,带上笔墨纸砚和书本,决定前往县城暂住。
  县试前后差不多要一个月的时间,每年都有大量考生提前至县城暂居,时间从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以防错过考试。
  县城有专门供应试考生居住的寓馆,是官府承办的,比客店便宜许多,条件不如客店来的好,聊胜于无。
  因为居住时间比较长,住店的钱都是积少成多,许多寒门考生为了省下一些住宿钱,都会选择条件艰苦一些的寓馆。
  也有一些家里条件优渥的,不在意那点住宿钱,不会委屈了自己,每日住在高档客店,顿顿有鱼有肉。
  礼房的告示正月十八贴了出来,瑾瑜与冬青是正月十九进的县城,第一时间就去告示板看了考试时间。
  开考第一天定在了二月初八,每天一场,一共四场,让各位考生带上笔墨文具与膳食,请上为其具保的廪生一同前往县署考场,当场唱保入场考试。
  距考试还有十余天,瑾瑜在原地站了片刻,准备带冬青去住客店。
  他倒是无所谓,但不能委屈了冬青。
  与冬青说了打算,冬青却摇头道:“我们就去县署寓馆入住吧,那里聚集的都是本次考生,若是有机缘,可以结识一些有志之士,日后在官场上遇到,也算有几分同乡情义。”
  瑾瑜还在沉吟,冬青又道:“官场玩的就是人际,三人行必有我师,你目前一直在闭门造车,不过眼前只是县试我也就没有提出来,你趁此机会与旁的考生交流。”
  “不仅能取长补短,还能节省银钱。”
  “如此,便听你的。”瑾瑜没有思考许久。
  冬青也未给他思考的余地,方方面面都分析完了,确实如此才是上策。
  最重要的,冬青有自己的打算,她想去看看这山河县各有所长的考生。
  二人当即去寓馆,交了半月的银钱入住。
  距考场不远处有一排院子,每个院子里十余间屋子,屋子面积不大,只放一床一桌一椅,余下便只够两个回身。
  倒是院子里放有方桌石凳,方便入住的人在院里看书写作。
  方才在路上,瑾瑜遇到一个熟人,就是一同签了互结保单的五人其中之一,张武。
  张武说其他三人与他在一个院里,问瑾瑜要不要去跟负责人说一下,住到那个院子里去。
  瑾瑜想了想就拒绝了,一是他嫌麻烦,负责登记入住的人本就事情繁多,再去找只怕要招人冷眼。
  二是瑾瑜觉得住在哪里都一样,就算与那四人没住一起,吃饭时就可以相约前往,并没有什么影响。
  于是瑾瑜就拿着挂有“二行六列八号”字样木牌的钥匙,来到了现在的院子。
  旁的考生来考试,也不尽是孤身一人,一些人有陪考,不过陪考的是书童,或者年纪小一些有父母兄弟其中一人。
  只有瑾瑜一人,是带了自己貌美如花的妻子。
  刚进房门安置好,出门迎面遇上一人,十八九岁的光景,应该是同院居住的考生,看到瑾瑜身侧的冬青时,愣了一愣。
  随后玩味道:“这位兄台好雅兴,前来应试都带着如此的娇艳美人,不怕引人分心么?”
  瑾瑜一笑,“鄙人李全,这是我的妻子陈冬青,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她不会准许我分心的,不止你如何称呼?”
  那人又看了冬青几眼,心里寻思冬青看上去比瑾瑜年岁小,是怎么做瑾瑜启蒙老师的?
  “这么说来,我们还是家门,我也姓李,叫李林,不知全兄哪里人?”
  “明山镇。”瑾瑜觉得这山河县姓李的人真是一摞又一摞。
  “我是青山镇的。”李林也是自来熟,一屁股坐在石凳上,跟瑾瑜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
  聊天途中,李林透露他本没打算考取功名,但他在青山镇有几分名气,父母逼他去了私塾,让他好生念书,至少考个举人回去才是。
  瑾瑜跟李林提起,他去年一月才开始认字,让李林啧啧称奇。
  “若真如此,全兄真乃神人也,我打小认字,却总是记不住那之乎者也,跟家里磨了几年,今年才来考这县试,也不知能过不能过。”
  瑾瑜道:“你可知道是谁人出题?又是谁人阅卷?可找找阅卷之人的喜恶,有迹可循目标明确也好被录取。”
  李林一摆手,“县试是知县主持,考题由县学的老师出,也由县学的老师阅,考的帖经墨义都是死的,只要记性好,按照集注来写准没错,没那么多事,而诗赋只看对仗是否工整,韵脚是否压得整齐。”
  说完又摇头叹息,“唉……可惜我就是记不住,诗赋更是扯淡。”
  “……”瑾瑜无言以对,既然四书五经没有读熟背烂,诗赋也是扯淡,这小子来参加县试考什么??
  院子里的房间陆续住进了人,见到瑾瑜夫妻都是一阵惊奇,他们还很少在寓馆见到这般漂亮的女子出现。
  候考这些天,瑾瑜除去读书的时间,与冬青走访了好几个院子,打听的结果都大致相同。
  童生试不算很难,录取界限很宽,是录取生员的双倍数。
  如果你将四书五经全都背下来了的话,连院试都不用太愁,只需要钻研一下五言六韵诗。
  瑾瑜杵着下巴,是他想的太复杂了?闭门造车果然不行,自己把自己吓得不行,起早贪黑拼命的把几大本书背个滚瓜烂熟,结果别人都这么悠哉悠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