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青云路 番外完结 (梅无阙)


  事发前南阳王说过忠义难两全,还写信送到晋安。
  这“忠”一字,自然是南阳王以臣的身份对君而言。
  而“义”一字,除了跟南阳王兄弟相称的老湘王,瑾瑜找不到其他人选。
  既然南阳王性子散漫,怎么可能费尽心思建立军队行弑君之举?
  反观湘王,无论上一代还是当代湘王,都不是安分等闲之辈。
  综合来看,会私造反的人,一定是湘王而不是南阳王。
  这些事情串起来,瑾瑜能描绘一个完整的过程。
  首先,南阳事件前,先帝真宗正致力于试探收回封地。
  有可能湘王本就在私建军队,只是还不足以跟朝廷抗衡,迫于黎真宗要收回封地的压力,担心黎真宗在他还无法捍卫封地时就将封地收回,或是发现他经营中的军队,将会万劫不复再无翻身之日。
  不得不试图与邻州南阳王结盟,以求迅速壮大势力,才能与黎真宗相抗衡。
  但是,老湘王万万没想到,南阳王虽然跟他以兄弟相称,却选择尽忠君主,欲将他的罪行陈列给黎真宗。
  根据后面事情的进展,南阳王信件铁定是被老湘王半路拦截了下来。
  老湘王看到南阳王揭露他罪证的信件,知道结盟一事已无力回天,若留南阳王在世,他的事情迟早败露。
  以黎真宗的性子,知道这些事后,少不了会将他一把抓死。
  便心生一计,反咬一口,将私建军队的罪名扣在南阳王头上,借此把南阳王斩杀,守住自己野心的秘密,顺便取得平反大功,以保全自身安全和封地。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留下封地,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此举不仅铲除了能牵制他的南阳王,还从皇帝手里赚得一顶铁帽子,至少可以庇护三代世袭。
  老湘王如意算盘打得好,弄死南阳王后意图用功劳套取幽州,将幽州也收入囊中成为自己的封地。
  只可惜,老湘王低估了黎真宗的心性。
  黎真宗直接将幽州收回自己手中,没有让老湘王有可乘之机,还顺便剥夺了湘王封地郡王的大部分权利。
  以至于老湘王直到过世都没能造反成功,而老湘王的儿子宁肇,才能不输老湘王,却被打压得偷摸行事。
  瑾瑜能想到此处,冬青自然也能想到,只是一时半会儿捋不清楚头绪。
  “我……这下要如何是好?”
  瑾瑜沉思片刻,直视冬青双目,道:“这件事暂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无论当年事实如何,南阳王都还顶着反臣的罪名,若你的身份暴露,会死。”
  冬青惨笑一下,道:“原来……我与湘王府的渊源,能追溯到上一辈,这张纸烧了吧,就当从来不曾有过此事。”
  不管她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这世上,她都不会见到任何一个亲人,知道又能如何?
  瑾瑜将冬青揽入怀里,“烧了也好,有我在,亲情还是爱情,我的全部给你。”
  瑾瑜安慰着冬青,神色却一片沉着,眉宇间透出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劲儿。
  原来,湘王一族,对冬青不止是践踏人权发卖的仇,还有杀父杀母害她颠沛流离的仇。
  既然如此,就不要怪他入乡随俗,不过是无视人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罢了,他做起来,好像出乎意料的顺手。
  冬青扬手将这张二十多年才重见天日的纸丢进炭盆中,看着纸张与高温相遇,引起橘色的火苗,最终被自己引的火舌舔舐吞噬。
  这般,凤尺素这个名字,只是昙花一现,甚至没有第三人知道,转瞬葬身火中。
  至于那个刻有一家三口名字的银锁,冬青又将其两瓣合二为一,收在妆奁最下面,算是留个念想。
  虽然知道自己身世很震撼,但冬青并非钻牛角尖的人,不会沉浸过去停滞不前。
  一转身就与小圆一起着手准备搬迁宴,让家丁陆续把家里必要的东西都搬进大宅里去。
  瑾瑜心里惦记着湘王的事,抽空给徐千章递了拜帖,查探一下湘王一事的进度。
  此前瑾瑜只是想让华元帝警醒,开始慢慢瓦解湘王的势力,并不打算自己牵涉其中,以便把自己从头到脚摘个干净。
  但如今湘王一族和皇族都与冬青有血海深仇,瑾瑜难以坐以待毙。
  想起冬青这些年所有的遭遇,他的心不由得会抽搐一下,而后眼眶跟着一热,说不出的难受。
  瑾瑜给徐千章行了半礼,落座后寒暄几句便切入正题,“徐阁老,圣上十分倚重阁老,此前下官对圣上检举湘王一事,想必圣上已经与阁老说过。”
  徐千章抚须颔首,道:“圣上确实与老夫说过,只是还未找到适合的人选下放廊州,不知李翰林有何高见?”
  瑾瑜道:“高见谈不上,但下官确实有些想法,还请阁老一听。”
  徐千章面露微笑,道:“嗯,你说。”
  瑾瑜便不含糊,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徐千章。
  “要查湘王,不一定要下放官员。”
  徐千章眉头一皱,“此事自然要在朝中选一个亲信下放,否则难以放心。”
  瑾瑜道:“下官有个同乡在幽州任职,下官以头上乌纱担保,他绝对正直忠心,不如将他从幽州提拔至廊州做通判,湘王若想继续中饱私囊,自然要收买通判。”
  通判只是正六品,但其辅助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籍、赋税徭役与狱讼等公事,知府发布命令都需与通判连署才能生效。
  通判还有监察州府官吏的权利,甚至能直接向皇帝报备。
  突然变更通判人选,湘王与柳振宁一定措手不及,只得设法将新的通判拉入己方,才能确保自己的事迹不败露。
  相对来说,徐千章还是信得过瑾瑜,毕竟自瑾瑜上任以来,政绩可圈可点,为人并不龌龊。
  但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他不确定瑾瑜知不知道他们的重点是探湘王的底,贪污饷银倒还是小事。
  只能先与华元帝商议,确定要不要跟瑾瑜说明真实情况,再来看瑾瑜推荐的人选是不是适合做这件事。
  瑾瑜知道徐千章的顾虑,顺势离开,腾出时间让徐千章告知华元帝。
  他没有直接露底,是因为他前两天才写信给陈君然讲述了前因后果,要等陈君然回信。
  这件事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危险也算不上十分危险,想要高回报,就需高风险。
  能从七品知县升迁成六品通判的机会极为罕见,虽然只是一个品级的差别,但前者是地方官,而通判已经属于中央监察的范畴。
  只要是有抱负的年轻人,应该都不会拒绝这个机会。
  陈君然性子温润,却不代表他愿意将多年光阴用在熬资历这件事上。
  当然,如果陈君然想老老实实熬个多年资历,静待升迁的机会,瑾瑜也不强求,他还有第二人选。
  他送出去的那些礼,花精力做的交际,并不是为了换一堆酒肉朋友。


第88章 战起
  徐千章将瑾瑜的提议奏给华元帝,询问是否将事情本质直接告诉瑾瑜。
  华元帝看了徐千章一眼,“阁老以为,从李全已经展露的头角来看,李全看不透此事的本质么?”
  徐千章道:“老臣细一想,觉得李全已然看透了宁肇敛财一事的本质,才会主动提起,让其同乡加入其中。”
  “正因如此,老臣前来请奏陛下,是否要采用李全的提议?”
  华元帝思绪转了一圈,如果采纳李全的提议,李全就必须作为重要的一环参与其中,以乡情和提携之恩调节朝廷与那个同乡之间的关系。
  如此一来,李全便能接触到一国的最高机密,比一般翰林学士涉及的东西多,无限接近黎国政治决策的核心成员。
  捋清楚其中利害,华元帝朗声大笑,“哈哈哈哈哈不错,这李全委实聪明,所有他遇到的问题,本该十分棘手,却都被他转化成为机会,一步步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李全确实是一把上好利剑,但有时候,朕不喜欢太过于聪明的人,一个不慎,他是否会连朕也算计进去。”
  笑着,却不知牵动了什么地方,引起一阵猛烈的咳嗽,唇上颜色有些浅淡。
  徐千章垂眸敛目,对此习以为常,许是华元帝太过勤政,积累了些许旧疾。
  “老臣以为,陛下足智多谋,李全虽比一般人聪明上进,却还是不足以与陛下相提并论,无需担心李全能够算计于陛下。”
  “且李全人品极佳,重君臣之礼,全心为大黎社稷着想,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攻心为上,陛下理应重用李全。”
  徐千章任太傅之职,与华元帝相处数十年,在徐千章眼中,华元帝什么都好,不骄不躁耳清目明,有远见够狠辣,只是太过刚愎自用。
  华元帝期望大臣成为手中利刃,却又不给好剑开刃。
  华元帝又笑一声,道:“当然,朕自会重用李全,李全身出寒门,任他自身三头六臂,朝中文武百官足以绊住其手脚。”
  徐千章心中一凛,华元帝能逆流而上稳坐龙椅,并非偶然。
  人心不足,当徐千章成为黎国首辅,桃李满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上面那一人的位置似乎唾手可及,也曾生出只手把持朝政取而代之的心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