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初外族看到紧闭城门的泰州,估摸了一下, 就直接转头去扬州和金陵了。
“这么说起来,泰州的运气还真的很好。”林正坐在马车里,听着李都介绍泰州的地志,不由说道。
李都倚在被子上, 笑着说:“也不全靠运气,泰州有个好刺史也是关键,听闻当时消息传到泰州时,泰州的世家和富户争相逃命, 刺史府的下人也想请刺史去江南避难,可那位刺史,一介文人,却临危不惧,不但没有逃跑,反而亲自带着刺史府的护卫关闭城门,死守城门,后来外族来了,也是看着泰州城墙厚,又有防守,又听说金陵皇帝都跑了,怕耽搁了抢京城,才作罢的。”
“不知这位刺史大人是谁?”林正听了,不由有些仰慕的问道。
“我也不大清楚,只是知道姓文,听说是文忠烈之后。”李都说道。
林正听了文忠烈三字,立刻肃然起敬,感叹道:“不愧是文丞相之后。”
林正和李都正说些,就听到外面一个传令官骑着马举着旗飞驰而过,一边跑一边喊:“将军有令,全军停下。”
紧接着,林正就感觉到自己的马车慢了下来,忙撩起帘子,问前面的车夫:“发生什么事了?”
车夫拉着缰绳停住马车,对林正说:“小的也不清楚。”
林正转头看向旁边的李都,有些紧张的问:“难道前面有敌袭?”
李都也疑惑的很,直接也伸头往外看了看,摇摇头,说:“应该不是敌袭,要是敌袭肯定会吹号角。你在马车上呆着,我下去看看。”
李都说完,直接跳下马车,对周围的亲卫说:“看好林大人和车上的粮草!”
“是!”
然后李都翻身上马,在周围警戒起来。
很快,前面一个亲卫打扮的人手持令箭骑马过来,看到李都,直接过来说道:“将军有令,请李参军和林主簿过去。”说完将令箭呈给李都。
李都拿过令箭仔细看了看,确认无误后,骑马到林正马车边,说:“将军让咱们过去。”
林正听了点点头,从马车中出来,换了马,和李都一起往前军赶去。
到了前军,林正和李都就发现前军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不由有些疑惑,要知道这里离泰州可还有二十多里,现在天还没黑,干嘛不直接去泰州安寨扎营呢?
不仅林正等人疑惑,被叫来的另外几个统领也不解,所以大家一进大帐,薛彻就对周孟直接问道:“老周,怎么停下了,这儿到泰州不过二十里,现在日头还早,赶到不成问题。”
周孟正在看一幅挂着地图,闻言转过身来,说道:“刚刚探子来报,东扎可汗的铁骑离泰州已经不过五十里,晚上就能到。”
“那咱们还不快去救援。”淮南统领孟津一听,立刻急道。
周孟在图上看了看,说道:“不急,先歇歇。”
孟津和文刺史关系不错,听了周孟这么说,忙说:“泰州离京城近,向来是依靠京中的守备,所以泰州可没什么驻军,文刺史手中不过一些刺史府的守备,可撑不了多久。”
周孟看着孟津的样子,笑着说:“别急,大家都坐下,听我说。”
看到众人都坐下,周孟接着说:“咱们此次去泰州,不仅仅为的是解泰州之围,更重要的是要灭掉东扎可汗和他手下的骑兵,一劳永逸,如果咱们现在就去,凭咱们的兵力,解泰州之围不是难事,可现在一路行军,骑兵还好,其他将士们却已经很疲惫了,而且如果咱们先到,东扎可汗就会有所防备,到时想全灭掉,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不如咱们先在这歇息一个时辰,让大家吃饱歇好,然后再启程,等咱们到时,想必东扎可汗已经开始攻城,到时咱们趁其不备,和文刺史里外夹击,外族可破也。”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只是孟津犹豫道:“可是文刺史手下不过千人,万一他撑不住怎么办?”
“泰州是苏中门户,城墙城门厚的很,又有文刺史亲自守着,哪怕东扎可汗亲自上,没个半日也铁定攻不下来,这个倒是不用担心。”周孟说道。
孟津听了,这才放心下来。
周孟见众人没有异议,就让大军在原地歇息,埋灶做饭,一直等众人吃饱歇好,才重新让大军开拔,直奔泰州。
##
“将军,敌军已经开始攻城了。”
周孟带着大军刚赶到泰州城外五里,探子就飞马回报。
周孟直接让大军停下,对后军的统领挥挥手,让他们去抄外族的后路埋伏,然后对薛彻、徐曾、孟津和李衙说:“等会我带军冲杀,薛统领和徐统领为左翼,孟津和李衙为右翼,替我掠阵。”
“是,”几位统领应道。
周孟于是让手下的骑兵都卸了铃铛,马蹄包布,然后带着一众骑兵悄悄的朝泰州城潜去。
“将军这是要去偷袭?”林正和李都押着粮草,停在后面。
李都点点头,说:“将军最喜欢偷袭,将军曾说过偷袭虽然算不上光明正大,可却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林正听了,心道看来这周孟是个求务实的。
由于林正和李都的任务的押运和保护粮草,所以只是远远的跟在后面,不过倒并不妨碍林正看到周孟是怎么灭敌的。
就见周孟先悄悄的靠近泰州城,等到离城外不远时,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遮挡了,周孟突然一声令下,带着全部的骑兵,呈箭形,狠狠的朝正正在攻城的敌军撞去。
东扎可汗手下的外族这些日子掠夺的太顺利了,居然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整个攻城的队伍顿时一乱,周孟瞅准机会,带着手下的骑兵就是一阵冲杀。
“杀,大家跟上!”周孟大吼一声,就一拍马,提着长刀就往东扎可汗的地方冲去。
手下的将士一看到周孟冲了上去,生怕周孟有个闪失,顿时也跟着冲了上去。
东扎可汗正气急败坏骂着手下的探子居然没发现有人偷袭,就看到一个身穿白色铠甲的人一马当先的朝他冲来,顿时忙喊:“拦住他。”说完也拔出自己的佩刀。
却不曾想周孟冲到一半,突然一拉缰绳,整个马顿时立起来,趁此机会手中的长刀直接挑开左右的外族,周孟一把把背上的长弓拿过,拉弓引箭,一箭朝东扎可汗射去。
东扎可汗看到突然来的箭,顿觉不好,手中的佩刀忙一挡,却不想到这箭的力道甚大,他只来的急打偏一点,本来射向眉心的箭,就直接从左眼插了进去。
“啊”
东扎可汗一声惨叫,直接坠地!
作者有话要说: 文天祥:谥号忠烈,其实真实历史上文天祥死节,宋无谥,不是文天祥够不上有谥号,而是文天祥死后,皇帝也死了,宋朝也灭亡了,所以才无谥号,忠烈是后世人给添的,这里架空,后宋太/祖追赠文天祥谥号为忠烈。
第五十三章
东扎可汗一死, 其手下的外族登时大乱, 周孟瞅准机会,又带着手下的骑兵冲杀了一次, 这才退下来, 一抬手,号角声响起。
随着号角声的响起, 左翼和右翼的大军全员压上, 开始组成枪/阵,围剿外族。
外族看着铺天盖地的大军,彻底慌了, 也顾不上死去的可汗,开始拼命的朝外突围。
周孟打着全灭的谱, 哪里会让外族轻易逃脱, 一只响箭上天,原来埋伏在外围的后军,立刻把整个泰州城外围的像铁桶一样。
…………
两个时辰后, 当最后一名外族被射死,整个战场才慢慢平静下来,周孟看着满地的尸体和散落的兵器,闭了闭, 再睁开,平静的说:
“打扫战场,凡是牺牲的弟兄,收敛起来, 等打完仗,运回故里,好好安葬。”
“是!”
周孟说完,一拍马,带着众人直接朝泰州城走去。
“嘎~吱~”
关了一个月的泰州城城门终于缓缓打开,一个文人模样的文官带着一队人匆匆从里面走出来,看到最前面的周孟,就直接拜倒在地,大声说:“泰州刺史文昌,多谢众位将军援手。”
“文刺史,快请起,使不得!”周孟忙把文昌扶起来,他和文刺史虽是平级,可大宋向来重文轻武,所以其实文昌的官职还在他之上。
文刺史起身后说:“如何使不得,众将军前来,救泰州百姓于水火之中,别说这一拜,就是让我给众位将军牵马,那也是我文某该做的。”
周孟一路上见惯了贪生怕死,弃城而逃的文官,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也难免有些瞧不起,如今乍见一个心系百姓的好官,不由有些不大适应,不过也因此对文昌的好感大增,笑着说:
“我等身为驻军,保家卫国本就是职责所在,文刺史一介文人,却能在外族来时,临危不乱,主持大局,才更令我等钦佩。”
文昌听了,笑着说:“将军此言差矣,吾为泰州刺史,守卫泰州,才是职责所在。”
周孟刚要说话,就听后面的孟津直接插嘴道:“好了,老文,别在那客气来客气去了,老子打了一晚上的仗,都快冻僵了,你快弄点热汤热水的来,让弟兄们暖和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