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女人 金推 (简梨)


  突然,从雾气中走出一队人马,骑着高头大马的卫士,后面还坠着几辆马车,旌旗高高飘扬,正是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秀”字。
  狗蛋尖叫一声,扔下手中炮仗就往巷子里跑,“秀王府来人了,秀王府来人了!”
  狗蛋的小伙伴瘪嘴颇看不上他这不稳重劲儿,嘟囔道:“还没看清是不是小王爷呢!”今年是小王爷第一次慰问走访,各县、各村莫不盼着王爷能来自家这儿。
  来人正是小秀王领队的这一支,大雪初停,阳光普照,小秀王穿着保暖而朴素的衣裳,带着皮手套,披着大氅,亲近而不失尊贵,威严而有风度。
  “这么一溜烟儿就跑了。”小秀王听着那小孩儿的尖叫苦笑。
  “小王爷见笑了,还有更夸张的呢,上次同王妃一起去村里,隔了三里地就听见狗在叫唤,村里人还说这是欢迎呢。”王府长史在一旁逗趣,这是小秀王第一次独立办事,王妃重视,给小秀王配备了最好的班底。
  小秀王点头,他跟着母妃出来过几次,也见过这些场面。只是他心里有微微不满,王爷就王爷,为什么要加个小字?
  秀王一行走近,孩子们纷纷围了上来,“给小王爷请安!”“小王爷新年如意、大吉大利。”
  “别跪,别跪,都起来吧,前面带路。”小王爷示意身边亲随给孩子们发福包,上好的锦缎做的大红福包,里面却只有十文钱,还不如福包本身值钱。这也是秀王府多年探索的结果,救济他人也需适度。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领了福包,第一个跑去通知的狗蛋领着大人们过来却没领到,眼巴巴的看着小伙伴手中的福包。
  “过来~”
  狗蛋见小王爷对自己招手,屁颠儿屁颠儿跑过去,感觉小王爷摸了他的头,还往他手里放两个福包,夸他能干。
  王爷身上可真香啊,长得又高又漂亮,真不愧是他们汝宁秀王呢!狗蛋眯着眼睛仿佛还沉醉在小王爷身上的香味里。
  这临近几条街都是贫民,里长带着大人们在巷口迎接。秀王在他们行礼之前就免了,这满地大雪,跪一身泥水雪水可不是好玩儿的。
  里长领着秀王往巷子里走,王府官员和属官护卫着王爷,几辆马车也跟在后面,有百姓自发帮忙牵马推车。
  里长这些年是做惯了的,他们这里久久未曾“脱贫”,不能向隔壁那样接受秀王府的特殊奖励,但引导王府慰问是做熟了的。引去的人家虽穷,却不是刁恶奸猾之杯。
  临近春节,每家每户都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不止为了迎接新年,更为了迎接秀王府的老爷大人们。今年撞大运,小王爷亲自来了。户主看着自己的泥巴地,缩手缩脚的站在一旁,总怕污了小王爷的衣裳。
  没想到小王爷一点儿都不嫌弃他们贫苦人家脏污,坐在长凳上,拉着家中老人的手嘘寒问暖,有小孩子调皮跑来围观,还掏出锦帕给他擦脸呢。又让人送上一袋大米,一匹红绸,几块腊肉,还有一个大福袋。
  户主激动得直哭,他们这里还是几年前王妃来过一次,当年也没到他家。总听有幸接待王妃的那家人说王妃多么慈祥可亲,他连人群都没挤进去,恨不能亲眼所见。今日见了小王爷,才算明白,秀王府的贵人们,都是天上的神仙变的,太可亲可爱啊了。
  每户人家秀王不能待得太久,这几条巷子只能抽几户入户拜访。人们簇拥着小王爷,如同一团祥云在巷子里移动,小王爷走到哪家门前,哪家就爆发出欢喜的笑声。
  等到王府官员在小王爷耳边轻声禀报,带来的粮食已经搬运完毕,带待里长分发,小王爷才停止走访。
  临走前,小王爷嘱咐里长道,“明年要更努力,老天不负勤快人,早早脱贫致富,王府还有特别奖励呢。”
  老里长连连应是,带着百姓送小王爷倒巷子口,出了巷子口,又送到街口,汇聚的人越来越多,好多小孩子爬到周围屋顶树上围观。小王爷再三别过,到了街口宽敞处,纵身上马,很快就不见了人影儿。
  人们兴高采烈的回家,多数人去里长家里排队领王府发下的东西。有幸被王爷亲自抚慰的那几家,看着王府送来的粮食腊肉,高兴的直落泪。家里小孩还要去摸那彩绣辉煌的绸缎,被大人一巴掌拍开:“这是留着给你娶媳妇儿用的。”秀王府给宫人、內侍做衣服的普通料子,在百姓看来却是了不起的好东西。
  家里老人浑浊的眼中满是泪滴,嘟囔着,“给王爷、王妃、小王爷多念几遍佛!”
  小秀王第一次独自走访慰问,兴奋得多跑了几处,等到腊月二十九的夜里才回到王府。泡了个暖烘烘的热水澡,小秀王却舍不得睡,穿好衣裳去回春殿找母妃说话。
  柳娘看着儿子兴高采烈的过来,连忙招呼他到炕上暖着,笑道:“今日可欢喜?”
  “欢喜!百姓质朴可爱,儿见了特别欢喜。”小秀王依偎在柳娘身边,“这既是父王未尽的心愿吗?儿在外也听到百姓们感念父王的恩德,父王是个大大的善人。”
  “是啊,你父王善心无边,可惜不幸早逝,就是他看不透这人心肮脏的缘故。听说你这次去走访,看见有加特别困难,都哭了,如此激动却没有莽撞拿银子解困,果然是进益了。”柳娘摩挲着儿子的脑地道:“娘小时候送你去周王府,就是让你学一学周王叔祖的智慧。”
  在秀王小的时候,每年周王府的年礼都是他亲自押送的,去了就住大半月,等到快过年了才回来。
  柳娘也怕啊,她没有教育藩王的经验,藩王已经有了既定的高贵前程,可如何在这死框框内活出自己的风采,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史上不乏太明白,把自己憋屈死的,也有懵懂一生,糊涂走完人生旅途的。柳娘不愿自己的儿子是个傻子,更不愿他做个先锋,周王的智慧正是她要学习的。
  而今看来效果不错。
  等到秀王十五岁成年,按礼娶妻成家,恰逢皇帝四十大寿。汝宁当地官员把秀王府十几年如一日的善行报上去,皇帝大加赞赏,百姓安康是给他最好的生辰贺礼。当场下旨降恩,允秀王的另一子也荫袭郡王爵。也就是说秀王系能有两个郡王爵位,几乎是位比亲王的待遇,连皇帝同母弟崇王都不能比肩。而这待遇是第二代秀王创造的,他们秀王一系,也会牢牢记住开/国国主的功绩。
  但最让秀王高兴的是他终于摆脱了“小”秀王,“小”王爷的称谓,是个大人啦!


第71章 番外2
  成化二十二年, 秀王入京选妃, 奉王太妃同行。
  宗室选妃, 皆有宗人府办理, 皇帝钦定, 宫中还有高淑妃做主, 他们其实没有必要入京。只是恰逢皇帝四十大寿,在此不惑之年,皇帝也愿意为自己增一些祥瑞。
  没错, 柳娘一家是作为祥瑞进京的。
  入宫拜见, 高淑妃与柳娘已经十多年没见了, 免不得抱头痛哭。朱佑檏在一旁劝慰, 两个女人渐渐止了泪水, 安坐说话。
  “见着长寿, 再想不到小时那般调皮,真是长成大人了。”高淑妃摩挲着孙儿如玉般的脸庞,感慨万千。柳娘这些年每年都要画了朱佑檏的工笔画送给高淑妃,让朱佑檏好像在她面前长大一般。高淑妃青年丧夫, 中年丧子丧女, 如今还能活得逍遥自在,多亏了会调节心态。
  “还是母妃有见识,您给长寿取的小名, 可不就应验着了吗?当初他父王走的时候多艰难啊,儿媳都怕养不过来了,多亏了您。”柳娘说起亡夫, 眼泪又情不自禁的下来了,连忙偏头过去,免得招惹高淑妃。
  “快快收了眼泪,都过去多少年了,你怎么还走不出来。”高淑妃叹道,作为亲娘,她也只有在秀王生辰死祭的时候会想起他。高淑妃忍不住心里说一句:夫妻情深。
  “不论过了多少年,王爷依旧是儿媳初见的模样,红着脸与我说话。我有什么不好也从不发脾气,待我尊重有加,得夫如此,是儿媳一辈子的福气。可惜儿媳福薄,连累……”柳娘哽咽说不下去,神色转而坚定道:“福薄就多积福,王爷未尽的心愿儿媳接着,总盼着天上地下还有再见的一日。”
  “我儿虽走了,你却活成了他的模样,得妻如此,他一辈子也是有福的。”高淑妃轻拍柳娘的手背安抚她。
  这些年柳娘不计金银在封地做善事,慈爱百姓,就连远在京城、困锁深宫的高淑妃都知道很多人自发为自己的儿子祷告祈福,如何能不感念。对自己的供奉也从未缺少,就是信里无意间提过一句小时候吃的野菜,柳娘也亲自带人挖了送到京城来。就是儿子在时,也没这么体贴。都说子孝不如媳孝,高淑妃算是体会到了。
  朱佑檏见母亲落泪,心疼的服侍一旁,拧了帕子给她擦脸,心想,要是自己的王妃也和母妃一样就好了。
  柳娘重新整理的妆容,重展笑颜:“瞧瞧儿媳,好不容易团聚,不说说笑笑反哭起来了,该打,该打。”作势打了几下嘴巴,又道:“母妃慧眼,此次长寿选妃,还要劳烦母妃长眼呢!”
  “我也预备着呢,按你信里说的挑了些人。我和你一样的想法,咱家富贵不缺,也不一定挑那官宦人家,只要女孩儿贤惠,我再不求什么的。”高淑妃取出一个盒子递给柳娘,“这是我粗粗选过的人家,你瞧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