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翡翠娘子 完结+番外 (弥生凉)



更别提这一声的灰尘,陈郄好歹还把脸遮住了,他跟傅三郎堂堂男儿自然没遮脸的道理,这会儿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尘土进肚子。

一行人都洗了澡,无为见自家主子的疲惫,就劝道:“少主,之后还有两三日的路要走,咱们不如坐马车吧?不说别的,就那马蹄子一扬,满身的尘土,脏了衣服,那也没法子洗啊。”

刘喜玉跟陈郄都穿得人模狗样的,身上到处都是金银丝线等刺绣,这一沾了尘土,这会儿素节还在拿浮尘的木柄弹自家主子身上那一身的脏东西,尘土就跟不要钱似的往空气里飘。

刘喜玉听得门外弹灰尘的啪啪声,想了想那满身的尘土飞扬只管往鼻子里窜,只得点了点头歇了心思,又道:“去问问陈姑娘之后骑不骑马。”

陈郄也不愿意骑马了,跟着傅家表妹诉苦,“都什么破路啊!我还以为京城里的那些巷子够烂了,哪想得外面的更烂?”

她已经料到了许多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然而等真面对了,才发现问题是能解决,可心里那一关实在过不了,就浑身那尘土,一脱衣服那尘土就往下掉,简直难以形容那种感觉了。

傅家表妹仔细给陈郄擦头发,听着陈郄的抱怨好笑,“早就叫姐姐听我的,你就是不信,非得自己去试一试了才知道后悔。”

傅家表妹走的路,比起原身来说算是多的,因此这出门的经验也要比陈郄要足,早劝过陈郄不要骑马了,不过陈郄不听,这会儿后悔也在她意料之内。

陈郄摸了摸自己额头,之前留下的那一层血干结成的外壳早都掉了,如今剩下的是愈合后的疤痕,“我不是想多晒晒太阳,把这疤痕给盖住?”

姑娘家,就没有不爱美的。

傅家表妹看着陈郄额头上的疤痕,心里对陈家也有一股怨气,但陈家如今也够惨的了,就埋怨,“姐姐!谁说晒黑了就看不出来了?就算是看不出来了,谁家姑娘脸是黑的啊!以后还怎么相看人家!”

陈郄才十五六,在傅家表妹这,肯定是想要她嫁人的,可大户人家谁要一脸黑的,就大户人家身边的丫鬟婆子脸都是白俏的,也就乡间常年在地里干活儿的丫头婆子才一脸黑。

要傅家表妹选,宁愿额头上有道疤,那也不能让陈郄把脸给晒黑了,让人觉得出身不好。

“嫁什么人呢,自己有本事了,还嫁人做什么!”陈郄对嫁人就完全没兴趣。

这会儿抱怨完了,虽然有继续晒黑自己的想法,但苦于骨头都散了架,陈郄也不继续闹着要骑马了。

等头发被烤干,重新梳好扎上新的发冠,陈郄也不愿意穿之前那衣服了,“还是换简朴一点的,沾了灰也好洗。”

又是被傅家表妹劝了没劝住的一条,傅家表妹只管捂着嘴笑。

等下了楼,刚好刘喜玉等也在。

刘喜玉等着陈郄走近了,才道:“可要去外面走一走?”

也是不急,还打算在这客栈休息一日,所以有着大把时间可以打发。

陈郄点了点头,诸人就一道出了客栈门。

因此地位置特殊,许多进出京城之人为了跟京城大门开闭时间对上,不至于去早了或者去晚了留宿野外,所以客栈就产生了。

有了客栈,自然就对市场有需求,然后周围不远处的农户就在此买卖蔬菜瓜果米面,初级市场的形成,又诞生了其他的买卖,就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

在这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停留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就形成了城镇。

也有可能,这个地方一开始就是一个村落,后来才慢慢形成的镇子。

本就是小地方,离着京城又近,迎来送往的多是商人,买卖的东西多是吃喝穿三类,没有过分的繁荣,但人气也不是很低,横竖也有好几条巷子。

陈郄随意看着这周围的买卖,也不乱买吃喝,就瞧见有卖成衣的,就顺带着买了两套,也不嫌弃人家身上没绣花绣纹路不够好看。

刘喜玉也买了几套,就拿在路上洗换用,等到了江南才打算买些精致又能赶路用的好衣裳。

到回客栈的路上,刘喜玉道:“我等也可在此处设一客栈。”

第071章 想太多

对于这个建议,陈郄觉得可有可无,问道:“那要在此停留几日?”

刘喜玉也只是顺口一提,办这个事儿也不在一时,“不急,回京之时再办也不迟。”

一时间想找转手的铺子也没那么容易,想来这个镇子上除了本地的人,其余多是其他大商贾在此建立的一个歇息之处,多是为自家商路打底,要找到合适的铺子也没那么容易。

陈郄想了想,这建议也挺好的,“留几个人在这,要我们这一路也不知要走多久,要错过了别人转手的机会就可惜了。”

刘喜玉嗯了一声,“我让十三留下。”

十三是谁陈郄不知道,也没打算多问。

等第二天一早,除了傅三郎,其他的全缩进马车里了。

马车里虽闷人,遇到路况不好还能把整个人颠簸起来,但好的一面来说好歹也比吃尘土的好。

陈郄有傅家表妹陪着,也不觉得无聊,吃着点心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可怜傅家表妹比陈郄小这么多岁,还要她这个当妹妹的一路抚慰陈郄那不能骑马的遗憾,与她说这一路可能遇见的见闻。

这一走再过两日,在驿站里歇息了两回,就到了前往江南船只停靠的王家码头。

这码头也不是王家修建的,本原叫江门渡,不过是此地王家乃是望族,有数百年历史,当地人将两者混合着称呼,就成了王家码头了。

王家码头人来人来,人员流动频繁,从最开始的镇到前两朝定京都后就逐渐演变成了一座县城,为江门县,隶属于京畿。

陈郄一到码头下了马车,见着的就是一艘挨着一艘的三层小楼的楼船。

长长的码头上,来来往往,疲惫中带着欢喜的商人,扛着大包小包木箱的短工,还有辽阔的河道,碧绿的江水,在晨曦里都带着一股勃勃生机。

刘喜玉带着的管事,早支使人先来一步定好了客船,此时客船的老板,正前来招呼,带着他们往船上去。

陈郄小心翼翼地踩着木梯上了船,跟刘喜玉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得有一条船。”

刘喜玉的眉梢动了动,面无表情道:“姑娘,你的心只有拳头大。”

陈郄对着刘喜玉翻了个白眼,就去看自己的行礼收拾得如何了。

刘喜玉在甲板上站着,傅三郎也听见了陈郄那一句,有些不好意思道:“表妹也只是胡乱掐两句,小公爷还请莫放在心上。”

几家的生意,傅三郎来之前被自己母亲嘱咐过,还还真怕陈郄满嘴跑火车,要弄这要弄那,最后生意不成全赔本,弄得一场空。

只是哪知晓刘喜玉道:“她说得也没错,不过河运这生意,我们插不进手。”

河运,不说这船只一艘价格高昂,技术好的船工十分难得,就是这河道上的水匪,水路上的税收,也够让人头疼的。

要能有一条自己能够全权自主的商道自然是好,不过也太难了,就从现在开始筹谋,也少不得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功夫,背后还得有十分靠得住的背景才行。

如今天下唯有去岁取得皇家采买权的其中两家皇商有这底气,而这两家皇商自开国跟随开国皇帝,到如今也有一百多年累积,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在朝廷里攀附的势力极大,也才最近几年有机会插手进这河道生意里。

足可看出,这世间生意,从不如人们心里想着那般便宜。

买船的事情,陈郄也就说说,她心里也明白,这事儿基本不可能,也不只银子的问题,还牵涉到其他许多方面。

所以也就那么一句,之后几日陈郄就再没提过。

傅三郎本想寻陈郄说说话,让她别想一出是一出,不过瞧着陈郄之后没有再提,也怕对方是闹着玩儿的,自己也不好意思去一本正经的说教,就只得作罢。

陈郄就每日没事儿坐在甲板上吹吹风,看一看河道两旁的风景。

往来京城的这条唯一的河道不管在白天还是黑夜,都热闹非凡。

耗费前前两朝数百年人力挖掘维护出来的人工河道,河堤上不知道埋了多少人的尸骨,他们守着这碧绿的河道,除了暴雨时节,就算是在寒冬腊月,也依旧平静无波。

所以,除了大商户们自己的大船,也有许多胆子大的船工,摇着自己只能装载十来人的小船来往做着生意,到夜间休息之时,要能遇见大船,便使些银子给大船的船工,悄悄的挂靠在一头,能得顺一夜,到天亮之时又解开自己继续朝着目的地而去,就这么一路顺风到了江南。

之前陈郄以为,这个时代的江南跟她来的世界的江南地理位置上没有多大差别,无非是名字不一样,城市建设不同,也只有到了才发现,好像完全大不一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