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春事 (蓝色牵牛花)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蓝色牵牛花
- 入库:04.10
秋菱翻身下床道:“我和你一起去。”
秋白点头,两个人一起比较好,一个人摘确实有些麻烦。
秋白梳洗好后来到厨房煮了一锅南瓜粥,那南瓜都是自家后院结的,每个都有锅那么大,破开后要吃上五六天才能吃完。
秋白快速喝了一碗,放下碗对秋菱道:“你喝完把碗洗了,我去跟豆豆说一声儿,免得她醒了看不到我们心里害怕。”
秋菱嘴里含着粥,便只能不停的点头。
秋白来到屋里,轻轻拍醒了熟睡的秋豆豆,低声道:“姐姐们要出去了,锅里有粥,等下小宝醒了你们一起吃,知不知道?”
秋豆豆还有些迷糊,闻言慢慢点了两下头,“哦。”
秋白抬手摸摸她红红的脸颊,柔声道:“你继续睡,我们走了。”
秋豆豆又点了两下头。
秋白便站起身来,轻手轻脚的出了屋子。
秋菱已将碗洗好,背上的背篓也已经背好,见到秋白走过来,抬手将她的背篓递了过去。
秋白接过背篓背好,又跑进屋里将洗澡用的大木盆拿了出来,双手抱好。
两人走了小半个时辰才来到昨天的小河边。
秋白将木盆放到河面上,对秋菱道,“你在岸上等我,我划过去把菱角捞上来丢给你。”
“嗯,你慢点,别掉下去了。”秋菱叮嘱道。
秋白笑,“放心,这个我在行。”
她还记得在“她”十多岁的时候,和几个熊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小木船去划,结果横在河沟里进退不得。
当然,那个“她”指的是夏栀秋。
这个身体只有十三岁,长得又瘦,往盆里一坐是绰绰有余,她觉得,就算秋菱一起坐进来也是能坐得下的。
她双手划水,很快划到了河中央,伸手便可捞到菱角。
她左手拿起放在身前的背篓放到了河面上,然后将捞到的菱角往里扔。
背篓是竹子做的,菱角苗本就是漂浮的,就算单手拿着背篓也不会觉得重。
等一背篓装完后,她就划着水来到河边递给秋菱,秋菱忙将另一个背篓递给她。
这次还不待她划到中央,远处就有三个人走了过来。
待走进了,秋白菜看清,那三人正是村里的大妈。
秋白暗暗翻了个白眼,低声嘀咕道:“真讨厌……”
那三人径直朝秋菱走了过去,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菱丫头呀,这菱角就是在这儿摘的呀。”
秋菱的面色有些不自然,只低低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那三人也不在意,自顾自的讨论了起来。
大妈甲说:“我家大孙子可喜欢吃这个了,反正闲着没事儿,我下去给我大孙子摘点。”说完就走到河边,将怀里抱着的大木盆放了上去,整个人也慢慢的坐了进去。
秋白很不爽,超级不爽,暗暗想着,翻吧翻吧,弄你一身水!
然而,大妈甲却并没有翻,不仅没翻,还坐的相当稳,那划水的速度也很快,在秋白不远处停下后,还十分热情的打了个招呼,“秋家丫头,真是勤快啊,哪个小子娶到你啊,真是上辈子修的好。”
伸手不打笑脸人,秋白也回以一笑,“婶儿说笑呢……”
之后大妈乙和大妈丙也纷纷坐着木盆划了过来。
小河里密密麻麻全是菱角苗,但也架不住人多,四人又都跟比赛似的,生怕落在了后面,不到一刻钟,菱角就被捞了个一干二净。
秋白将背篓放回木桶里面,双手划水回到岸边,将新捞上来的菱角全摘了,也才将将装满一背篓。
大妈们都很高兴,笑呵呵的聊着天。
“这天还这么早,不如去这附近转一转,看看还有没有菱角。”
“嗯,行啊。”
“好好好,快走快走。”
三人一拍即合,抬腿就准备走。
这时大妈甲突然扭过头来对秋白道:“秋家丫头,你去不去?要不跟我们一起去喽,反正回去也没事儿。”
“……啊,好啊。”秋白迟疑了一下,决定还是跟着去看看,搞不好还能找到菱角呢。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
几人在附近转了一小会儿,便发现了一处较大的河,河水也比较深,那菱角全在河中央挤得紧紧的。
几人多的话也不说了,放下木盆就划了过去。
不一会儿,另一个背篓也被装满。
不过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十分惊险的事情。
秋白一心想着多捞些菱角,探身去捞一株有些远的菱角时,一下失去平衡,身子一歪就要掉河里。
☆、第三十章 玩吧
当时是在河中央,水深起码得有一丈,她又是个旱鸭子,那掉下去还有活的。 X
不过幸好,在她旁边捞菱角的大妈甲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揪住了。
待稳好木盆之后,她的心还是狂跳个不停。
几人都是满载而归。
秋白心里十分感谢大妈甲,遂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和她说话。
得知她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她夫家也姓王,(清水村有大半村民都姓王)遂称她为王婶儿。
接下来的几天,秋白姐妹两人都会跟着王婶儿一起出门,在那一带找菱角。
村里其他闲来无事的妇女们也加入了找菱角的队伍。
直到五天后,外出找菱角的人们才渐渐少了。
因为,都被摘光了。
秋家姐弟这些天,天天吃煮菱角,也已经吃腻,那些剩下的菱角都被秋菱铺在院子里晒了。
而那些嫩的,都炒来吃了。
等菱角彻底晒干时,已到了七月底。
捉回来的小鸡仔也长大了些,每天成群结队跑后院啄菜叶,秋白没办法,将后门栓死,并叮嘱秋菱几人,出入记得关门,不然那菜全都得啄死。
现入秋虽已有一月,但天气却还是很热,蚊子也还是那么的精力旺盛。
直到八月过完,气温才开始下降,蚊子也有些蔫了,每天早晚十分,身上还得加件外衫,天色也比之前要黑得快一些。
后院种下的红薯已长出幼苗,洒下的莴笋种子也都长了出来。
秋白将莴笋幼苗拔出来整齐的栽好,然后吩咐秋菱,“粪水弄稀一点浇,别淋到菜了,往根上浇哈。”
秋菱已是浇粪高手,根本不需要秋白指导,一勺勺的粪水浇的十分均匀,绝不会出现这个浇太少,那个浇太多的情况。
地窖的土豆刚吃完没多久,新挖的土豆又放了进去。
田里的麦子也种了下去,只等明年夏天收获。
自那次秋白说要绢花还给王梁之后,王梁就从她眼前消失了,不过半个月后又出现了。
他也不提那次的事情,还依然像以前一样喊秋菱一起出去下水笼,一起去山上挖陷阱,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她自己亲手弄的,就算王梁要帮忙她也会强烈拒绝。
有时候王梁还会跑来帮她做些小事,不过都被她拒绝了。
既然决定不和他好,那就不能接受他的好。
一段时间之后,王梁似乎是明白了秋白的意思。
出门做事不再叫秋白,她的家他也再没去过,有时在路上遇到,他也会眼神闪躲,匆匆错身。
每每此时,秋白都会黯然神伤一小会儿,毕竟对他还是有些感情的,说不难过那是假的。
如果没有那件事,她现在已经成了他的未婚妻,说不定连婚期都已商量好。
……
待天完全冷下来时,秋白租了张叔的牛车,将院门一锁,和同样拉着一车孩子的王婶儿一起去了县城。
待到县城时,一向沉稳的秋菱兴奋的跟秋豆豆一个模样。
王婶儿被一车熊孩子吵的受不了,大着嗓门对秋白道:“小秋,你去办你的事儿,我拉着他们转一转,申时我们城门口回合。”
秋白觉得这样正和她意,遂十分开心的点头,“嗯,好,那您去忙。”
街边有卖馄钝的,香气直往几人鼻子钻,秋白一直以来就喜欢吃馄钝,只是现在条件不好,每次嘴馋了就只能想一想。
今天姐弟几人都来了县城,又都想吃,秋白便大方的挥了挥手,十分气魄的道:“走,我们一人吃一碗。”
“哇藕!”秋豆豆一蹦三尺高,跳下牛车就跑到了卖馄钝的摊位前,大声道:“老板,我们要四碗馄钝,那个馄钝多放点!”
老板是个鬓角发白的老爷爷,闻言也没有气恼,笑眯眯的道:“行,丫头你去那边坐好,我煮好就给你们端过去。”
“嗳!”秋豆豆乐颠颠的跑到一边的矮桌边坐好,又朝正走过来的秋小宝招手,“快来快来,这里!”
秋白将牛车栓到了凉棚边的柱子上,刚到桌边坐好,馄钝就端了上来,每一碗的份量都很足。
几人吃得一身汗,碗底的汤汁都喝了个干净。
“大爷,一共多少钱?”秋白站起身问道。
大爷一边熟稔的包着馄钝,一边笑呵呵道:“一碗是五文钱,四碗就是二十文钱。”
馄钝味道好,份量足,这个价钱秋白也没觉得太贵,遂十分爽快的掏出铜板递给了大爷。
“大爷,我这牛车放这里一会儿,我们买完东西就回来,您看行不行?”秋白笑着问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