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二把修房子的人找好的时候,已经农历十一月了,马上就快入腊月了,七月和工头商量着让他们赶赶时间,每天早上工半个时辰,晚下工半个时辰,工钱每天每人提十文。这样争取可以在过年前把房子盖好。工头一听多给钱自然是满心欢喜的答应了,说第二天就带人过来。这次修房子,村里请了十几个人,主要还是由工头带来的一批人,这吃饭又是个大问题,而且这在原地重修,这自己家人只能搬到作坊里去住。吃饭的事,和翠姨他们商量了,每天做好从作坊里送回工地。
幸好作坊里那宿舍还只有花匠师傅住,村里的人都每天回家,一家人挤在一起倒也觉得的格外亲密了许多。
这一次盖房按照七月的计划就是把旧房子整个推倒了重盖,七月要求整个房子都是青砖,她想建个二进的四合院类型的房子。
前世的她就特别喜欢住四合院,总喜欢那种庭院四合间,房脊琉璃苫,天井座中间的感觉。当然,她现在这个身份用琉璃瓦似乎有点不妥,毕竟古时修房很多材料的使用必须是有了一定的身份才可以的,光有钱也没用,所以房顶七月就定为青瓦。七月把自己绘好的草图拿给工头看,工头啧啧称赞:“小姐,您这个房子要是建好了,那真是给个神仙都不换了。哈哈。”
七月笑笑,详细的把她对于卫生间和沐浴室的建造说了一遍,这个工头眼睛一亮,如果把这个房子造好了,那么以后去有钱人家推行这个厕所,那不是银子大把大把的有赚?他嘿嘿一笑,对七月说:“小姐,这个想法真是好啊,我们能不能商量一下,您这边的工钱我少收一点,这个图纸我以后再用行不行?”七月爽快的说:“行啊,这有什么不行的。”工头乐呵呵的答应了。
家里的人全部搬到作坊了,那些牲口什么的,都送到翠姨家里去了,说了鸡鸭什么的养大了一人一半,羊就养着,等沈张氏生产了,可以继续喝羊奶。
七月每天作坊,镇上,新家忙的脚不沾地。
让七月奇怪的是,沈郭氏对七月新盖的房子并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有时还会跑到作坊来嘘寒问暖一声,还提出了让沈三郎带着家人不行就搬回去住,现在沈玉珠也出嫁了,一家子挤一挤就住上房。
沈七月听到后,赶忙制止了沈三郎准备回老宅的念头,这自己好不容易才把家分了,这难不成还要重回虎口吗?沈三郎见自己闺女意志坚决,也知道自己做不了闺女的主,便也不再多说,只好叹了口气算是答应了。
时间飞快,在腊月十五的时候,房子终于建好了,整整一个半月的忙碌,七月看着这个青砖大瓦房,厚重的红色木门,上面两个大大的门环,满意的笑了。
沈三郎夫妻两还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的新房长什么样,七月考虑到新房的家具还有木工所产生的气味会伤到娘亲的身子,而且七月也想故弄玄虚一下,给自己爹娘一个惊喜。
所以当沈四德驾着骡车把他们接回来的时候,两个人站在高门大院面前,不自觉的就弯下了腰,显得有点畏手畏脚的。七月笑着走过去,一手拉起沈三郎,一手拉起沈张氏,牵着他们走进了大门,小花抱着小草跟在后面。入门处就是一个大大的石头屏风,左右两旁进入后是前院,七月给他们介绍前院一般都是下人,客人住的。穿过走廊和小花园,走过月亮门,就到了后院,七月把他们的手放开,说:“这里就是我们住的地方,左边是哥哥的卧室和书房,还右边是我和姐姐的卧室,一人一间,正房是爹和娘住的,我们的草儿在爹娘住的旁边有个小房间。”
许久,全家人才从震惊里慢慢缓了过来。
沈三郎对沈张氏激动地说:“淑琴,这,这真的是我们的家?”
沈张氏也颤抖的回着自己男人,“嗯,七月是这么说的。”
七月好笑的看着自己家人,又推了一下仍旧在那里发愣的小花,“姐,不去看看你的新房间?我昨天才叫人把家具摆上的,你们也不说赶紧去看看,我太伤心了。”
沈张氏走过来,一把搂住沈七月:“孩子,别伤心,娘知道你撑起这个家太不容易了,都是做爹娘的不中用,让你小小年纪承担了家里所有的重担。”说完就哭起来了,七月满脸黑线的从沈张氏怀里钻出来:“娘~我不是这个意思啦!好了,别哭了,你哭弟弟也会伤心的。”沈张氏止住了哭泣,和家里人一起逛起自己的新家了,七月设计的每间卧室里面都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里面可以上厕所和洗澡。为了这个工程,七月下了不少的苦工,和工头商量了好多个方案,最终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工头说,这使用时间也就十年左右,但是对于七月来说已经足够了,到时候再换嘛。
(具体方案小月就不去翻百度了,大家都当她已经解决了。)沈张氏和沈三郎一个一个房间的转着,小花则是先进了自己的房间,看到房里的雕花拔步床,一整套的桌椅,还有梳妆台,梳妆台上的小匣子里面放满了一些簪子和耳环。房里还有个三门的立式衣柜,里面也挂上了几套崭新的衣服。
第一百零四章 乔迁新房
小花感动得眼泪直流,心疼这个妹妹的细心,也感动妹妹的细腻,把她以前所想所不敢想的都给实现了。小草就只顾着在七月特意围起来的儿童区玩,里面安了秋千,漆了木马,还有一个木质的滑梯,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七月陪着爹娘看完了后院所有的房间,她骄傲的扬起头:“怎么样?这房子舒服吧?”沈三郎边点头边说:“舒服,这房子还咋说?比你爷奶那房子舒服多了,这么多的房间,月儿,我想接你爷奶过来住几天。”他说完后,发现沈张氏和七月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他抓抓头,解释说:“你们看行我就接来住几天,我是想让他们也过来享享福。”七月说:“爹,我不是不同意,但是当初分家的时候,爷奶是说了要二伯养老的,你现在去接过来,不是让二伯难堪吗?你也得为二伯考虑一下,他还是个读书人呢,人家会说他连父母都不养的。”
沈三郎一听会影响自己二哥的声誉,忙说:“我也就说说,没想那么多,不接,不接了。”沈七月对着沈张氏狡黠的一笑,沈张氏偷偷戳了一下七月的额头,也笑了。
他们依旧回到作坊。现在只有沈大树不知道自己家里修了一个多么好的房子了,因为他每天忙着念书。吃完晚饭后,一家人商量搬家的事,正好两天后沈大树也放假了,所以一家人决定三天后搬家,三天后就是腊月十八了,搬家后就要准备准备过年了。
三天后的搬家宴七月没有大办,和作坊里的人都说了,不大办,不用上礼。只请了熟悉的几家人过来吃饭,撩锅底。
董孝义也没有来,年已近尾,镇上店里的生意忙的不可开交,特别是今年又多了一项七月的洗涤用品,到了年终,就算家里没钱,人们也还是会把洗洗涮涮放在第一位,而七月所生产的物品自然成了人们所选的上上之品。
每天一大早秦家几处卖生活用品的店子便会排满了长队,人们等着打上一两的洗洁净或者沐浴露,要么就是三五个人合伙买上一块香皂,回家切成几块分开用。
就在前一天,董掌柜派人把七月库存的所有货都收走了。并带给了七月一个消息,考虑过年期间这个人们该置办的都置办齐了,年中自然需求量会减少,所以董掌柜也打算过年给伙计们放段时间假,等到年后再重新开张,而下次收获的时间就改为年后正月十六了。
七月对董孝义的想法也比较认同,就在当天的时候,把所有员工都召集到了一起,让他们自行选择过年期间的去留,愿意留下来的挣双份工钱,愿意休息几天去过年的过了腊月20就可以休息了。
要说人们也跟着七月每天起早贪黑的忙了这么久,按理说在七月看来应该是愿意休息的人多一些,可是事实上七月远远小看了在这个时代人们对金钱的需求度,他们一听说有双倍工钱,纷纷表示全部要留下来,反正家里也都离得近,无非是少吃一顿饭的事。
这反倒把七月弄得有些尴尬了,她的初衷可不是为了保持往常一样的生产力,无奈之下,七月只能重新定了规则,过年期间作坊里所有人都上一天休一天,每天工作时间也比往常少一个时辰。而工资还是所有人上一天就领往日的双倍工钱。
众人听着七月宣读了最后的决定,无不大声拍手叫好,他们觉得自己的小东家就跟活菩萨一样,处处为他们着想着。如今跟着七月的每一位员工日子都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家里每天也有肉和白饭吃了,然而这一切都是七月带给他们的,现在村里凡是当初瞧不上七月的,全都眼红的没边了。
到了搬家宴这天,一大早,一家人就从作坊出发,沈三郎带头打着火把,这个火把有要求的,一路不能灭,进了新房以后用来点燃新房的灶火,预示红红火火,沈张氏就牵着小草,拿着个崭新的扫把,沈大树挑着箩筐,一边是满满的白米,上面放了一小把红布条捆好的柴火,另外一边是调料和油,也有一把柴火。沈七月和小花就是抓着鸡鸭,赶着一头肥猪。猪头上也绑了个大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