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读书人
孩子们说了违心话了,倒是也在景秀的意料之中,前面有阿德为例,阿德能想到的事情,其他的孩子自然也能想到。
他们可不是无忧无虑生活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而是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可以说实在社会的底层苟延残喘的孩子,所以比一般孩子多一个心眼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景秀也不准备跟他们多说了,直接开口独断专行的说道:“待会吃完饭你们都跟我一起去一趟私塾,不管怎么样书总是要念一念的,至于到时候真的不喜欢的话退了便是,但是好歹过去识点字,这样将来对你们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景秀心里是这么想的,她也不管孩子们到底喜不喜欢读书了,在现代也没有管那个孩子喜不喜欢,愿不愿意的,统统都要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她在这边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就是叫他们随便读个一段时间,能识文断字就好。
至于那些喜欢念书的,上过学堂之后自然会想要留下来,到时候她也更好劝他们了。
反正她心里就是这么想的,景秀说完话之后,就低头开始吃饭,孩子们想要说什么的,但是看她态度这么坚决,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吃完午饭之后,萧非乐带着一车的蔬菜进镇去了,景秀目送着他离开,然后就把孩子们叫上,当然还要拿好给准备好的礼物,一起向村子里唯一一家私塾先生的家里走去。
古代的私塾一般都是上午授课,中午放掉回家,下午则是呆在家里做先生布置下来的功课。
所以吃过午饭过去找教书先生是最合适的了,本村的教书先生原本是另外一个人,也就是早前和阿德有点渊源的那位先生,只不过英年早逝,得了重病死了。
先生死了之后,村子里就没有了教书先生,这种现象村长自然是无法容忍的,因为不管怎么样学识在哪一个朝代都是很重要的,要想一个村子富裕发达有名望,私塾先生是缺少不了的。
私塾先生可以说是这个村子里的希望,然而一般上上河村这样偏远的小村子是没人愿意过来教书的,而往年那些教书先生也都是本地的落魄秀才,勉强混口饭吃而已。
上河村的条件真的不怎么好,但是教书先生在这里的地位却是很高的,因为大家都很尊敬读书人,虽然生活过的不是很宽裕,但是在村子里也算是日子过得最好的人家了。
即便如此吧,还是没什么人愿意过来这边,因为大家都是希望往好的地方走,自古有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
当时村子里教书先生刚刚过世,可愁坏了村长了,因为他一时之间找不到愿意来上河村教书的先生,而他们周边的村子也没有多余的落魄秀才读书人什么的,于是有一段时间村子里原本上学堂的学生停课了一段时间。
几个家里比较富裕,想要望子成龙的村民原本想着既然村子的私塾没有了,村长也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过来继续授课,他们不得不为自己孩子的前途考虑,就想着去邻村的私塾报名得了。
这样一来的话,就有点不方便了,然而和孩子的前途比起来这就不算什么了。
就在他们打算带着孩子上门拜师的时候,村长忽然过来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他们村子里的教书先生找到了,这才熄灭了他们心里的想法。
原来就在几天前,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忽然来到了上河村,说是逃荒来到这里的,家里的人都死光了,当时也只不过是想要在村子里借住一段时间,村长一听这还是一个秀才,顿时双眼一亮,就把自己的意思和他那么一说,那人想了想就点头同意了。
村子里有现成的私塾,是以前村民一起盖的,也不属于谁,那位教书先生身故之后,这座私塾就很少有人过来了,如今新的先生住进去自然要好好的收拾一番。
由于这个读书人是逃难到这里的,所以就干脆住在了私塾的小后院,那边正好有一个小房间,倒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这个读书人原本都已经快要绝望了,家乡那边遭了灾,家里的人也死光光了,你说他一个穷酸秀才肩不能扛,手不能抬的,叫他以后还怎么生活,就更加不用说继续考取功名了。
每每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心里就觉得很绝望,他不吃饭没关系,但是叫他不能再继续考取功名,那还真不如杀了他算了。
他才十八的年纪,就已经考中了秀才,可以说是前途不可限量的,就因为家里的情况让他从此一蹶不振,那简直就是一件生不如死的事情。
好在他来到了这个村子,并且在村长的邀请下成为了一名私塾先生,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地其实他已经很满足了,如今又让他为人师表成为了一名先生,教育后生,从中也赚取一些生活费,这对于他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都可以和天上掉馅饼媲美了。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当然有些话他还是和村长说清楚了,因为按照村长的意思是想要他一直留在村子里做教书先生,但是他还这么年轻,心中自然还有雄心壮志,所以就和村长说了自己要是考取了功名的话,怕是不会继续留在这里了。
这个读书人也是一个很有良心的人,村长既然给了他活路和希望,所以他也不想骗他,有些话还是说清楚的好。
村长虽然觉得有点惋惜,因为教书先生不好找,但是看看人家年纪轻轻的,有大好前途的话也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耽误了人家。
左右这读书人一时半会也考取不了功名,就先解了此刻的燃眉之急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村长表示理解。
同时和读书人说要是他想离开的话,就提前告诉他一声,他也好另外找了教书先生才是。
读书人万分感激村长,说村长就是他的再生父母,他说的话他也都会记在心里的,叫他不用担心。
然后就是这位读书人成为了村子里的教书先生之后,这日子可是比在他们家乡过得好多了,光是学生的供奉就叫他生活过的非常好了。
☆、第302章 被吓到
景秀带着八个孩子从自己家里出来的时候,那阵仗可是相当的震撼的,一排孩子大大小小的犹如小鸡仔似得跟在她身边,被村民们见了之后,又成为了一次谈资。
当然有说好话的,也有说坏话的,景秀也懒得再去理会了,只要不当着她的面来触及她的底线,她就不会随便发飙。
当她带着八个孩子来到私塾后院的时候,果然看到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坐在小屋子外面的凳子上,正在一边喝茶,一边静静的看书呢。
他们这么大的阵仗,所以在刚刚走进来的时候,刘明宇就已经看到了,还真的是想忽视都难啊。
刘明宇就是这个书生的名字,当然这个村子里的人很少叫他全名的,一般都是先生先生的叫,最多前面加个姓氏就是了。
这刘明宇看到景秀带着这么多的孩子过来了,这还真有一点点惊讶,当然他们是过来做什么的他心里很清楚。
其实来找他的人除了除了从他们的子女来上学堂,其他也就没什么可能了,毕竟他初来乍到的,和这些村民也不是很熟。
好在村民们对读书人很是尊敬,所以他在这个村子里的感觉可以说是如沐春风,就是平时性格不怎么好的好,在看到他之后,也不管给他脸色看。
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朝代,读书人都是很吃香的,古代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啊!
孩子们跟着景秀进来之后,看了一眼刘明宇,有好几个胆子小的就躲在了景秀的身后,有点不敢往前走了。
景秀左右手拉了两个,拖着他们来到刘明宇面前:“先生,我来带我家孩子们过来求学,还请先生收下他们。”
来到刘明宇面前之后,景秀松开了手,她知道在古代这些读书人都是很迂腐的,她也不敢表现出半点的不尊敬,而是一派修养很好的语气和刘明宇说话。
刘明宇把手中的书籍合了起来,看着景秀说道:“我看着小娘子的语调,想来也是念过几年书的样子。”
景秀想到自己好歹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那边的应试教育也许和这边的科举不同,而她的语文也称不上很好,但是正如刘明宇说的,也算是念过几年书了。
于是点点头,说道:“先生说的是,小时候念过两年,认得几个字而已。”
刘明宇点点头,虽然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他还是觉得女孩子还是学点知识妥当一点,不然什么都不知道,那就真的是愚昧的太可怕了。
目光从景秀的身上移开,然后看向她身边的八个孩子,说道:“他们都是你的孩子?”
目光落在最大年纪的阿德身上,刘明宇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心里想着这绝对是不科学的。
景秀笑了笑:“先生说笑了,我才多大,如何生的出这么多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是我收养的弟弟。”
一听这些孩子居然都是景秀收养的,刘明宇有点意外的看了她一眼,心里很是佩服。
想着这是一个多么有善心的姑娘啊,她的心肠一定很软,不然也不会一下子收养了这么多的孩子,要知道光是这些孩子每天的吃吃喝喝,就叫人够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