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娇有福 完结+番外 (寂寞的清泉)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寂寞的清泉
- 入库:04.10
禄园大门大开着,老远就听见里面的说笑声。
她一来到门前,就看见院子里坐着许多人在聊天。
王氏赶紧起身过去扶着陈阿福,说道,“你坐了这么久的轿子,咋没说好好歇歇,明天再来。有了身子也不知爱惜自己。”
陈阿福笑道,“我想爹和娘了,想早些来看你们。”
楚含嫣也说道,“我也想姥姥和姥爷了。”
陈名招手笑道,“快来坐坐,别累着。”又埋怨王氏道,“闺女一来就说嘴,快去把下晌煮好的酸霉汤拿来给闺女和嫣姐儿喝。”
陈阿福坐下,跟陈名说笑几句,又跟刘氏说了王成的事情或许快落定了,刘氏听了欢喜不已。
大宝过来拉着陈阿福和楚含嫣说道,“娘亲,妹妹,咱家的金宝好聪明哦。它领着七七、追风它们进山前,还飞来把旺财和福园里的好多鸟鸟都叫了去。”
楚小姑娘绝对给大宝面子,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陈阿福也笑着夸了金燕子几句。心道,它真正的聪明之处你还不知道。
几人说了一阵话,陈阿福让人把礼物拿出来,又作了一番分配。一大半是给陈名夫妻的,也有刘氏娘几个的,剩下的几包点心糖果是给大房、胡老五、武木匠、高里正家的。
当夜幕袭来,天际布满星星,陈阿福便起身回棠园。大宝想在禄园住两天,陈阿福也就随了他,让他的长随王老五和小厮小路子也住在了禄园。
回到燕香阁,李嬷嬷笑着禀报,了尘住持稀罕小哥俩,今天留他们在禅院住一晚。
陈阿福又是欣喜又是酸涩。牵挂是一根线,亲情是一张网,还不会说话的小哥俩把了尘牵来了家里,又罩住了她……
自从楚小姑娘病好后,了尘几乎没怎么回棠园。现在,小哥俩不仅把她留在了棠园,还堂而皇之地住进了她的禅院。这个待遇,连楚小姑娘都没有过。
若是楚令宣和楚侯爷知道了,不定得多高兴。
夜里,陈阿福来到空间,捧起略带绿光的金贝笑道,“想金宝哥哥了?快莫伤心。你还有我,我还有你,咱们两个都不孤单。”
金贝听了,颜色又逐渐转成黄色。
它已经长大了一圈,平滑的身上长出了一些短短的绒毛。小尖嘴变成了褐色,眼睛偶尔也能动一动。
陈阿福仔细观察了它一番,也不知道它若有了生命,是什么品种。最好不要是候鸟,那样就能随时出来。可别像金燕子,要在空间里闷半年。
第二天早饭后,陈阿福让花妈妈准备一些做素斋的食材拿去福园,又让夏月去福园做准备。
今天开始,福园的幼稚班又开学了,学生有楚小姑娘、李轩、王小妹、罗明成,小丫头罗梅。
她这样,主要想把了尘吸引过去。了尘喜欢孩子,让她看看带孩子的乐趣。有了牵挂,再有了乐趣,她就不会总惦记回冷清的影雪庵了。
等到李轩和楚小姑娘吃过饭后,便领着他们一起去了小禅院。
了尘正盘腿抱着明哥儿坐在罗汉床上,而羽哥儿则躺在她的身后,抬起两条小胖腿用脚使劲敲打着她的后背。
羽哥儿的两条腿很壮很有力,敲得非常认真。明哥儿则睁着澄澈的大眼睛望着了尘,“啊~啊~”地跟她说着话,间或笑两声。
小哥俩前后夹击,文武齐上,把了尘的心软都化了,秀美的脸上满是笑意。
了尘今年四十一岁,却并不显老,容貌像三十出头。虽然穿着素衣,戴着僧帽,依然掩盖不住她美丽的容颜。
她对陈阿福笑道,“他们这么小就如此孝顺,一个给我按摩,一个跟我说话。哎哟哟,孝顺得紧。”
楚小姑娘上前行了礼,糯糯说道,“孙女也孝顺,过会子给奶奶唱歌听。”
李轩又说道,“还要练武功。”
了尘笑道,“好孙女,好孩子。”
陈阿福便笑着跟了尘说,要带着孩子去福园玩,那里有许多孩子玩的东西,请了尘和小哥俩一起去。
了尘有些犹豫,自己是出家人,不好带孩子出去玩,让别人看到影响不好。
陈阿福看出她的心思,便说福园除了一个看门的老奴仆,没有别人。
楚含嫣和李轩又说了福园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弟弟肯定喜欢。了尘想让小哥俩去玩,又舍不得离开他们,极是纠结。楚小姑娘和李轩便去一人一只手,一路拉着她去了福园。
陈阿福领着了尘参观了一下福园的“教室”以及儿童乐园,那两个奇怪的“恭桶”又让了尘笑了半天。
来到后院儿童乐园,夏月抱着羽哥儿,小墨抱着明哥儿,跟在几个大孩子的后面,从滑梯上滑下来,刺激得小哥俩大叫不已。
之后,陈阿福和了尘坐在廊下,看着夏月教几个孩子“练武功”。了尘先是惊得嘴合不拢,接着是捂嘴笑起来。
黄嬷嬷看到这一幕也是吃惊得不行,捂着嘴笑道,“天呐,还有这样的武功,今儿算是长了见识。”
等孩子们唱儿歌的时候,陈阿福便去了厨房。花妈妈领着丫头先做了一些素点,陈阿福又做了几个素菜。
晌午时,众人在这里吃了一顿素宴,才各回各家晌歇。下晌,又去福园玩了半天。
第448章 为姐请诰命
晚上,陈阿福领着大些的孩子和老侯爷一起去禄园吃饭。了尘不可能去,就让小哥俩陪着她。王氏见又没带外孙子来,遗憾得不行。陈阿福悄声跟她讲了缘由,王氏也只得作罢。
之后,小哥俩彻底在福园玩上了瘾,乐此不疲,连晚上都不想归家,一说归家就哼哼叽叽不自在。了尘陪着小哥俩天天来这里玩,也在棠园住下来。
几天后,了尘想回影雪庵看看,陈阿福就故意跟小哥俩说,“怎么办,奶奶要走了,不要我们了。”
小哥俩聪明得紧,一听就大哭起来,了尘心疼得要命,叹道,“好,好,快莫哭了,奶奶陪孙子。”
陈阿福心满意足地把了尘留在棠园。
不过,有一件事让她极是纳闷,原来陈老太每天都会来禄园吃顿饭,而她回来好些天了,看到胡老五来过禄园,也看到武木匠和高里正来过禄园,却独独没看到陈老太和陈业来这里,大房的其他人就更没看到。
陈名不在的时候,王氏悄悄告诉陈阿福,上个月,陈老太又来跟陈名商量,想让陈名和陈实出银子,在村北头给大房修个禄园一样的庭院。
陈名之前还抱着一种侥幸,觉得大房只要在府城有院子了,就不会再向兄弟要钱。没想到,没过多久,又通过老太太伸手要了。
他终于知道当初阿福说的对,若他不拒绝,大房会不停地伸手讨要。这样,不仅会害了一直勤劳的大哥,也会坏了三兄弟的情分。
他让人给陈实带了信去。陈实回来也没住去大房,而是住在禄园。第二天,把陈老太找来,两兄弟跟她关着门谈了大半天。出来的时候,陈老太的眼睛哭得通红,还骂陈名、陈实忘本了,对不起老大之类的话。
陈老太回去后,就再也没来禄园,陈业也没来过。只陈阿贵偷偷来过一次,给陈名赔了礼。
那几天,村里便传出了陈名和陈实忘本不记情,只向着媳妇娘家之类的话。这些话刚传出来,就有人说,若他们两兄弟忘本不记情,陈业和陈阿贵两个庄稼汉怎么可能当上地主和掌柜,怎么可能在府城买房子。人家给了他们那么多,他们还要这么说,真不地道,等等。
陈名听说那些传言后气得要命,连外人都知道咋回事,偏他们还昧着良心说那些话。他考虑再三,说不管他们,让他们冷静冷静再说。又说陈业是个精明人,怎么做对他有利,他会想清楚。若一时想不清楚,就继续想,总有一天会想清楚。等他想通了,他们还是好兄弟。
之后胡老五来了禄园,也说自己姐姐、姐夫拎不清,他还去陈家大院骂了他们。
不过,陈名觉得该孝敬的时候还是要孝敬,每隔十天,他都会让山子拿二斤肉和二斤点心给陈老太送去。第一、二次陈老太没收,第三次以后还是收了。每个月给老太太送的一两银子养老钱,老太太没客气,一直是收了的。
陈阿福有些微愣,笑道,“我爹到底是童生,心思通秀。”
王氏笑道,“也不完全因为你爹是童生,还因为他觉得听闺女的话没错。”
说得陈阿福直乐。
王氏又说,丁氏被楚令宣带去京城作证人,吓坏了,回家就病得下不了床。王财不仅不请大夫,还把她的银子和首饰都拿跑了。丁氏又气又急,病情加重。村里人本来都恨她,见儿子不管,王老汉也不管,就都不管她。她没几天就死了。
丁氏死了后,王财和丁氏娘家又因为她留下的五亩地大打出手。后来经过里正调节,王财要了三亩,丁家要了二亩。
卖了王氏两次,又害得王成受苦半辈子的的丁氏就这样死了。
王氏讲那些事的时候无波无澜,“我先是恨不得丁氏去死,但听说她真的死了,也没有想的那么高兴……哎。”
陈阿福跟她说起陈世英的娘被休的时候,她也是如此表情。说道,“那个赵老太太,因为她是英弟的娘,她再怎么对我,之前我都没有真正恨过她。但在她想要害你之后,我是恨毒了她。我想不通,天下咋会有这么恶毒的人,连亲孙女都能用那个阴损法子害……她落到这个下场,上天已经报应她了,我也不需要再去恨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