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达应了一声,心里快速地盘算去镇国公府的人选,郡主的身世涉及皇室秘辛,等闲不能泄露,必须找个靠谱的人才行。
将自己几个徒弟在心中里过了一遍,最后选了沉默寡言的成末和安旭领了这个差事。为了掩人耳目,安明达特意吩咐的是请国公爷和郡主进宫,安明达知道就是单独请郡主,国公爷也不放心她一个人来,倒不如请了两个人,也堵了旁人的口舌,省的胡乱猜测。
成末和安旭两人骑了马一路赶到镇国公府,在黑色的夜里砰砰砰地砸着镇国公府的大门。门房睡眼惺忪的揉着眼睛,语气十分不耐地隔着大门问道:“谁啊?半夜三更的。”
“赶紧开门,我们是宫里来的,太后叫国公爷和郡主赶紧进宫。”成末急的头上直冒汗。门房一听顿时吓没了瞌睡,一边手忙脚乱地卸门栓,一边叫小厮去叫朱管家。
朱管家的住处离大门不远,只见他胡乱披了件外衫就匆匆赶了出来,成末刚刚从门房嘴里听说郡主不在府里,登时吓得七魂没了三魂,见朱管家出来,连忙上前扯住了他:“国公爷和郡主上哪里去了?太后叫他们赶紧进宫呢?”
“国公爷和夫人今天回了娘家。”朱管家忙道:“我明儿一早就打发人去回禀国公爷。”
“哎呦我的哥哥哎,明天早上哪里来得及。”成末道:“得马上请国公爷和夫人进宫。”
“可是这个时候?”朱管家略有些迟疑:“能叫开内城门吗?”
京城三道城门,外门、中门、内门,入夜每到城门全部关闭,非皇上旨意否则不许打开,违者杀无赦。
成末想起这件事顿时腿一软跌坐在地上,安旭忙拽着他道:“这可不是腿软的时候,咱赶紧回宫请旨开内城门。”
说着两人搀扶着就要上马,朱管家见两人一脸惶恐的样子心里直嘀咕,连忙掏出银票递过去,轻声问道:“还请两位公公行个方便,让我知道是什么事,要不然老夫人问起来我这心里没底啊。”
安旭在御前伺候了多年,自然知道镇国公府在皇上和太子心中的地位,也愿意趁机做个好人,便将朱管家拽到一旁,轻声说道:“皇上怕是不行了,想见国公爷和郡主最后一面。”朱管家顿时脸色大变,安旭摇了摇头,轻声道:“谨记万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咱都得掉脑袋。”
成末和安旭说完了话不敢再耽搁,翻身上马赶紧回宫请旨。安明达眼瞅着盛德皇帝的气息越来越弱,急的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每隔一盏茶水时候就出来瞧一眼,看看两个小子将人请回来没有。这会儿他刚出来,就见成末和安旭跌跌撞撞跑来的身影,安明达顿时大喜:“把国公爷和郡主请来了?”
成末两人腿一软跪在地上,哭道:“师父,国公爷带着郡主去徐家了,小的得拿圣旨去开内城门。”
安明达脸色大变,忍不住骂了朱子裕一句:“这个时候往徐家跑什么。”可话说回来,谁也想不到盛德皇帝会撞破脑袋啊。
安明达想来想去也没有旁的法子,安明达只得硬着头皮在盛德皇帝一脸期待的神情中进了寝宫:“皇上,郡主今天回娘家了,得需圣旨开内城门。”
盛德皇帝脸上的光彩顿时消失殆尽,他两眼无神的看着床幔,仿佛下一刻就要咽气一般。太子见状连忙说道:“父皇,我们这就开城门,叫人把妹妹叫来。”
盛德皇帝闭上眼睛,失望地摇了摇头,眼角滑下泪水,哑着嗓子说道:“当年朕一时糊涂犯下了大错,对不起嘉懿和她娘。朕知道,朕这是和嘉懿没有父女之缘啊……”
“父皇,儿臣这就让人开内城门,您会没事的。”太子哭喊着,疯狂地写了条子盖了金印交给了安明达。
盛德皇帝闭上眼睛喘了几口气:“太子替父皇照顾好你妹妹即可。你记住,朕走以后,嘉懿的身世不必再提,你要把这件事永远埋在心里,谁也不许告诉,包括嘉懿。”太后和太子含着泪点了点头,安明达在门口也叩了个头。
“徐鸿达是个肱股之臣啊,朕不能让他寒了心,更何况若不是当年他娶了嘉懿她娘,她们娘俩早不知道会怎样了。”
此时太医将熬好的药端进来,喂盛德皇帝喝下,又在几个止血的穴位上下针,延缓盛德皇帝的生命。许是药起了作用,盛德皇帝居然小憩了片刻,正在此时安明达狂喜的声音从门口响起,“郡主来了!”
盛德皇帝猛然睁开了眼睛,努力朝门口望去,青青踉踉跄跄跑进来,扑倒在盛德皇帝的床上,惊慌失措地看着皇上头上的止血的银针,不禁哭道:“皇上,您怎么了?”朱子裕跟在青青后面,一脸惨白地看着盛德皇帝,跪在一边也忍不住落了泪。
“嘉懿来了……”盛德皇帝欣慰地笑了笑,“朕还以为看不到你了。”
“怎么会?”青青勉强挤出一抹笑容,颤抖着手握住了盛德皇帝伸出的手:“我这不是来了,皇上您还没见我的儿子呢,是您赐的名,明恩和明礼,我带他们来了。”
盛德皇帝露出了一抹笑容,太后忙道:“快让两个小公子进来。”
安明达和锦瑟嬷嬷从奶娘手里接过孩子,抱到盛德皇帝身前,盛德皇帝努力抬起手摸了摸明恩的小脸:“这孩子的眼睛长的像朕,一看就错不了。子裕你要好好教导明恩习武,让他继承镇国公府的衣钵,做咱大光朝的镇国公。”
“是!”朱子裕重重地磕了个头。
盛德皇帝舒了口气,闭上眼睛:“朕听到哭声了,是不是贵妃和皇子都来了,叫他们进来吧。”
安明达应了一声,将众妃嫔和皇子请了进来。众人见盛德皇帝躺在龙椅上有进气没出气的模样,顿时哭成一片。
“朕还没死呢!”盛德皇帝的声音虽然虚弱无力,但依然压住了一片哭声。众人拿手捂住嘴,强忍着哭泣,谁也不敢再哭出声。
盛德皇帝睁开眼睛看了看自己的后妃和儿子们,轻声道:“朕走以后,太子继承皇位,其他皇子要好好辅佐太子,不得有二心,否则蜀王就是前车之鉴。”
众皇子闻言连忙磕头道:“谨遵父皇旨意。”
盛德皇帝又看了看一个个哭的眼睛通红的嫔妃们,忍不住叹了口气:“朕误了你们啊,朕没喜欢过你们,却把你们的一生都圈在了后宫。如今朕要走了,你们有儿子的便随儿子去住吧,也痛快几日,没儿子的就在宫里颐养天年。”众妃嫔闻言顿时哭声一片。
看了看外面,天边已有些发白,盛德皇帝脸上带上一抹光亮:“天,亮了……”
盛德皇帝将目光落到了嘉懿脸上,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发妻。他露出了一抹微笑:“好孩子,照顾好你皇祖母,好好孝敬你爹娘;子裕你要守护好咱大光朝的边关。”
青青捂着嘴哭泣着点头,盛德皇帝落到了太后的脸上:“母后……”盛德皇帝的声音越来越虚弱,他朝太后伸出了手,太后娘娘连忙握住:“儿子!”
“母后,儿子不孝……”盛德皇帝眼神有些涣散,嘴角露出一抹凄凉的笑意:“儿子要去找望舒了,她等了朕那么多年,朕该去陪陪她了……”
“儿子!”太后眼睁睁地看着盛德皇帝咽下最后一口气,毫无眷恋地闭上了眼睛,顿时哭倒在盛德皇帝身上。
青青跪在床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京城戒严,丧钟响起。
盛德皇帝驾崩了。
第138章 入梦
哭声震天, 青青和子裕换上了麻衣,抱着身着孝服的明恩和明礼, 在盛德皇帝的灵前三跪九叩。
太后在灵前痛哭了一场, 被锦瑟嬷嬷搀扶着回了福寿宫,神情恹恹地靠在榻上不吃不喝, 两眼无神地看着前方。锦瑟嬷嬷从来没见过太后这般模样过, 即便当年先皇驾崩,太后虽哭的伤心但依然保持着母仪天下的风范。
“娘娘, 您喝完燕窝粥润润喉吧。”锦瑟嬷嬷不敢深劝,只能小心翼翼地把燕窝粥放到太后手边。
太后木然地没有反应, 原本保养极好看不出年龄的面容也在短短的一夜间变的苍老起来。正在锦瑟有些不知所错的时候, 忽然一个小女孩穿着孝服从外面进来, 走到太后身边怯生生地叫了句:“太祖母。”
太后回过神来,面无表情的脸上终于多了些暖色,她伸手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吉儿, 给你皇祖父磕过头了?”
“嗯,吉儿磕过头了, 我在那还瞧见了姑姑家的小弟弟。”吉儿天真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小弟弟瞧着一模一样呢。”
太后这才想起来青青还带着明恩和明礼呢,连忙吩咐道:“孩子还小,跟着闹腾了这么久再折腾病了, 让人把孩子带到哀家这来吧。”
锦瑟连忙传命下去,过了两刻钟,两个嬷嬷四个奶娘带着明恩和明礼进了福寿宫。李嬷嬷和王嬷嬷是从太后宫里出去的,大大方方的见了礼, 倒是四个奶娘有些战战兢兢地模样,抱着明恩和明礼跪下以后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双胞胎如今还不到半岁,还不到能出门年纪,因此太后虽然不知给这两个孩子赏了多少东西,但却没正儿八经的瞧上一次。昨晚盛德皇帝临终前看了这两个孩子,并说了一句眼睛同他极像,但当时太后的哭的眼睛都睁不开,心里更都装满了盛德皇帝,压根就没空瞧这两个孩子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