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真说得出这样的话。”傅瑶笑道。
赫连清那脾性就是一根筋拧到底的,怎么可能听从别人的意见?赵皇后再恼火也没法,她也不好去求皇帝指望——还有高贵妃吹枕头风呢。赵高两家正为此事打得火热,成德帝总得维持一下均势,何况,他也不能不顾及赫连清本人的意思。
傅瑶就怕这把火烧到傅家来。
倘若赫连清真看上傅湛,嫁到傅家成为嫂嫂,她自己也罢了,好歹在宫里,与其没有太多接触,可她母亲能受得了赫连清那性子吗?
傅家那两位高贵的夫人只怕更受不了,住在同一屋檐下,只怕得天天摩擦生火——当然能让那两位吃吃亏,也不算什么坏事。
傅瑶最担心的还是傅家,如非万不得已,她不愿傅家太出风头,现在这样就挺好。可若娶了一个北蕃公主,想不成为焦点也难——想想都觉得头疼。
武试之后还有一项选拔条件,由成德帝亲自考问策论,这恐怕又得难倒傅湛。傅瑶怕他出丑,也怕自己出丑,便借口头昏脑涨,扶着侍女的手回东宫休息。
元祯黄昏时分才得回来,傅瑶便惴惴不安问道:“怎么样,我哥哥中了二甲、还是三甲?”
元祯沉着脸摇了摇头。
居然一个都没中?这不至于呀!莫非傅湛的表现实在太坏,成德帝将他赶出去了,所以不予录用?
若真如此,难怪元祯也觉得难堪,脸色这样不快——他和傅湛勉强算是郎舅俩,旁人自然会关联视之。
傅瑶愈发忐忑,“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元祯瞅了她半晌,忽然扑哧一笑,“逗你呢,二甲和三甲都没有,自然是中在一甲了。”
“殿下就会拿人寻开心!”傅瑶嗔道,作势就要捶他,自然不敢狠心下手,而是满怀希冀的问道:“是榜眼还是探花?”
是武探花她就已经很高兴了,若是榜眼,那简直是喜上眉梢。
元祯这回不再卖关子,简洁说道:“中了一甲头名。”
那便是武状元。
傅瑶显然有些不信,松开他的衣襟,“这怎么可能?光策论他就过不了。”
纵然傅湛这些日子一直潜心攻书,腹中有了些底蕴,可是要得到皇帝的赏识,那必须得下数年功夫才行。
元祯诧异的望她一眼,“怎会?你哥哥在御前对答如流,若非胸中真有丘壑,怎能做到如此?”
他抵着傅瑶的额头笑道:“你那哥哥好生谦虚,殿试完后我去找他说话,顺便贺他登顶之喜,你哥哥却故作谦词,说什么父皇提的问题正是他日前所翻的一篇策论里头的,不久前才向一位先生请教过,碰巧撞上了而已。孤倒不信,天下还有这样撞大运的事。”
额……还真有。
傅瑶心虚的看着他,犹豫着要不要把真相说出——她知道傅湛是不会说谎的。
她很快打消念头。算了,还是不说了。元祯正在高兴,没必要打击他,再说了,运气不也是实力的一种吗?
傅家出了一位状元,尽管是武状元,可也是极大的荣耀。傅家早已忙乱起来,傅瑶也未去打扰,只让人包了些红包赏封送回去——今后几日里,傅家恐怕都将摆酒设宴,这点准备是少不了的。
只是没想到大喜之后还有大惊——赫连清不顾女子矜持,亲自向成德帝请旨,请求将其许配给新科状元傅湛。
皇帝同意了。
知道这消息时,傅瑶简直心如死灰,她还想着慢慢设法,等殿试完了,再去探知赫连清的心意,免得影响考试;谁知赫连清却来了一招先斩后奏,这么快就把事情办好了。
这姑娘雷厉风行的个性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圣旨是不能不遵的,元祯也没办法——况且他本来也不反对这桩亲事。傅瑶只好把赫连清找来,准备与她促膝长谈:只要当事人能改变心意,要成德帝另为下旨也并非不能。
甫一见面,赫连清便单刀直入说道:“良娣是想请我解除这桩婚约吗?”
这姑娘说话太直接了,连傅瑶都有些受不住,她只能讪笑道:“公主不觉得这样太仓促了吗?婚姻乃女子一生的要紧事,怎可这样草草决定?”
免得撕破脸,她还是尽量委婉一些。
“不觉得。”赫连清摇了摇头,认真说道,“我喜欢他,我要嫁给他。”
这女孩子真是一根筋的思维,傅瑶深深扶额,努力打起精神,“公主,天底下的事,不是光凭一句喜欢就可以拍板的。你喜欢我哥哥,可知他喜不喜欢你呢?”
赫连清困惑的问道:“他已经接旨了,若是不喜欢,他为何会同意?”
那是圣旨,不接是要杀头的!傅瑶在心底咆哮着。
她勉强挤出一副笑脸,“公主,圣意已定,万事不能再转圜。你凭借自己的心意要来这一桩婚事,若日后不如意,你又该怎么办呢?你想想,你与家兄相识的时间不过短短数月,你根本不了解他,倘使成亲以后你才发现,他并不是你想象中那般好的人,也不及你以为的那样喜欢你,那时的灰心失意,你真能承受吗?”
她这番话说得颇为复杂,赫连清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得以消化,她陷入思忖中。
就在傅瑶以为她将幡然醒悟时,赫连清扬起头,昂然说道:“我不怕,他会喜欢我的,也一定会待我很好,我相信他。”
至此,傅瑶已经彻底无话可说了。赫连清已经被恋爱冲昏了头,关键她还是个很有身份的女人,别人也只好由着她疯。
元祯回来后,就看到傅瑶意兴阑珊地坐在窗边,有一搭没一搭的拨弄那薄而脆的窗纸。
他从背后拥上来,悄声问道:“如何?没能说服她?”
傅瑶一声不吭,表示默认。
元祯只好安慰她,“你无需太过担心,赫连清虽然是北蕃公主,但嫁过来后,就成了大历的媳妇,娘家远在千里之外,她不敢惹是生非的。再说,你哥哥一身好本领,也没人欺负得了他。”
说来说去,众人都只是考虑今后的生活问题,没人觉得赐婚本身有什么不对。傅瑶虽然很厌恶这种包办婚姻的制度,转念一想,她实在没什么立场说这话:她本来也是皇帝指婚给太子的产物——虽说现在还不能判定是好是坏。
她倚在元祯怀中,郁郁叹道:“我不止担心我哥哥,也担心赫连清。”
倘若之前傅湛对赫连清有几分好感,她这种鲁莽的举动无疑会毁去大半——谁都不喜欢强加来的意志,傅湛虽一向脾气软和,但并非没有脾气,这回当头一棒来个赐婚,指不定他对赫连清怎么看呢!
赫连清或许真是一片痴情真意,可她的直率容易赢得好感,同时也毁了她——这一步棋实在走错了。
第63章 作呕
爆竹声从早响到晚, 傅家许久不曾迎来这样的热闹, 隔着几里地都能听到哔哔啵啵的声音。
傅家二老脸上却瞧不出多高兴, 傅徽好歹还能露出微笑, 陈氏则干脆板着一张脸, 让人疑心这不是娶亲, 而是冲喜。
拜堂完后就该送入洞房,喜床按照本地的撒帐风俗, 早已在上头铺上了各色干果子,坐上去便觉硌得慌,一对新人却俱是安安稳稳坐着——赫连清大约是真心欢喜, 所以忍着不动,努力保持文静的姿态;傅湛则始终木着一张脸。
年近四旬、经验十足的喜娘不禁有些慌张,她参加了数百场婚仪,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一个刚得状元的新郎官,一个从北蕃来的异族新娘子,怎么看怎么怪异。而且,似乎也没几个人感到高兴。
喜娘清了清喉咙, 用力扯着嘴角露出笑容, “新郎官该掀盖头啦,也让咱们见见,新娘子是何等绝色人物。”
说罢,将旁边的喜秤递给傅湛。
傅湛似乎一时没会过意,竟坐着不动, 喜娘不得已,只好悄悄磕了磕他的胳膊肘——落在众人眼里,不免又是几分尴尬。
傅湛伸手接过,轻轻将那块红布揭起,烛光下映出新娘子精心修饰的容颜:轮廓似乎偏硬朗了些。
未见过新娘子的人不免有几分失望:这公主仿佛有点男相,眉毛那么浓,还高高扬起,一看就是杀气腾腾的个性。虽说不难看,可也称不上极美。
或许在北蕃,这已是顶级的姿色了吧!众人在心底比较了一番,觉得还是本地的女子好,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按照惯例,洞房之前还该请人来闹一闹,增加情趣。在场的也有几个年轻的子侄辈,与傅湛交好的亲朋故交,可个个都瑟缩不敢上前——都听说过这位北蕃公主的大名,一个不慎惹恼了她,谁担得起责任?赫连清可以任意动手,他们可没胆子打公主呀!
因此一个个都秉持明哲保身的原则,对一双新人退避三舍。
陈氏见了这般,心下烦恼更为增加,她疲倦转身,“都散了吧,让湛儿和公主好好休息。”
众人巴不得这一声,假意恭贺后,便如鸟兽般散去。
陈氏出得门来,傅三夫人假意朝她笑道:“二嫂真是好福气,湛哥儿尚得公主,这是何等的荣耀!”
眼中却一片幸灾乐祸之意。她亲眼见识过赫连清的恶劣性子,有这个儿媳添堵,二房里不被她搅得家反宅乱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