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 (枫语)


“又来了!”兰芷若快要被秋香逼疯了。“小姑奶奶,我再跟你说最后一遍,大夫说了,唐公子是失血过多,这才昏迷的。他的伤势并无大碍,过了今夜,定然会醒过来的。”
“那他为什么现在就不能醒过来,非要等上一夜!”
“我……服了你了!”兰芷若一脑门官司了,“唉,陷入情事的姑娘,果然傻乎乎的不可理喻啊!”
“我哪有陷入情事。”秋香脸红了,说出的话如蚊子哼哼,连她自己都听不清。
说完,她又望向兰芷若,张开了嘴。
“打住!”兰芷若赶紧阻止秋香继续开口,“你要是再问我‘唐公子怎么还不醒来’,我就该疯了。”
“我又没说要问你这个。”秋香委屈道。
“你果然又有问题要问我。”兰芷若双手抱住脑袋,咚的一下栽到面前的桌子上。
秋香起身,走到兰芷若面前,掀起她的脑袋,说道:“兰姐姐,你别这么烦我嘛。我是想问问你,贡院那边,什么时候放榜。”
“你终于有点正事可想了。”兰芷若见秋香果然没再问让她发疯的那句话,不由的暗松了口气。“按说,乡试结束后是三天后放榜,也就是后天。”

☆、第101章 天意

华观从乡试的前几天进入贡院后,就一直没有离开。实际上,不光是华观这位主试官没有离开贡院,一应参与乡试的官吏、负责守卫贡院的官兵,在张榜之前,也都不允许离开贡院。
对于应试的考生来说,乡试只是三天时间,实际上真正的答卷时间,只有两天。考生们结束了答卷,当天夜里,贡院中的官员们便各负其责,将考生们的答卷进行糊名备案,再另行誊录一份。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朱厚照他们出游的这一天,贡院之中,便开始了阅卷工作。
阅卷并非是直接由主试官华观负责的。
先是由八组初审官对考生们的答卷进行圈阅,每组取中一定数量的考卷。
然后,再将取中的考卷和落选的考卷全部汇总到两个副主试官之处。
一名副主试官带领一组官员,对于落选的考卷进行复审,看是否有比较好的答卷被落选了。这称为“拾遗”。
另一名副主试官也带领一组官员,对取中的考卷进行复审。看有无错漏,或者是初审官有无偏袒,将不好的答卷圈中。这称为“补阙”。
经过拾遗补阙,最后所有取中的考卷,汇总到主试官之处。然后再由主试官会同两个副主试官,评定名次。
到这一步,整个阅卷过程还未结束。还要再将已经评定出名次的考卷,发回由各组初审官的组长组成的复核小组,征求他们的意见。
再经过讨论调整后,所有取中的考卷最后的排名,便确定了下来。最后,再由专人对照档案,找出考生们的原始答卷,掀开糊名,进行对照审核,写出榜单,再经过主试官确认后,对榜单进行公示。
整个阅卷过程,繁琐而又严格。可以说,明朝的科举制度,其严格程度,比后世的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头一天的阅卷工作,并无华观的事情,但他也不轻松。身为本届乡试的主试官,乡试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华观都难辞其咎。
另外,让华观揪心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唐伯虎和祝枝山这两个人。
朱厚照来贡院的那天,华观很明显的看出来了,朱厚照对唐伯虎和祝枝山寄予希望。
可是,华观又不能徇私舞弊,直接点取唐伯虎和祝枝山中举。如果这两人被录中了,一切都好说。可要是这两人落第了,华观就得考虑朱厚照的心情了。
一天时间,就在华观的忐忑不安中过去了。
到了第二日,终于轮到华观亲自批阅考卷了。
华观的记忆力很好,那一日,他有意看了唐伯虎和祝枝山的答卷几眼,也许是有心也许是无意,他就记住了唐祝二人答卷中的几句话。
其实,按照规定,所有参与阅卷的官员,是不允许进考场巡场的。为的,就是防止阅卷官员与考生勾结,得以提前看到考生的答卷。但是,那一天朱厚照亲临考场,华观身为主试官,却不得不亲自陪同朱厚照巡场了。
这就不能说华观坏了规矩了。皇帝亲临科举考场,之前也无例可循,规矩在这儿,还真就得给君臣之仪让路了。总不能派个巡场的小吏陪同皇帝吧。
也许是天意使然吧,华观无心舞弊,却做了舞弊的事情,别人还说不出什么。
就这样,当华观看到一份考卷时,眼前就是一亮:嗯,这应该是那个跟皇上说话的瘦瘦的考生的答卷。
没错,华观这会儿看的,正是唐伯虎的考卷。自然,这份考卷是经过誊录之后的。考卷上的字迹,并非唐伯虎写的,华观是看了答卷的头几句话,认出来的。
认出了唐伯虎的考卷,华观不由的犹豫起来了。一方面,他为唐伯虎的考卷被初审官取中而感到欣慰。可另一方面,他也有了心理挣扎。
看,还是不看?看,自己问心有愧;可要不看,又该以什么理由将这份考卷交给别人代劳呢?
唉,为什么偏偏这份考卷到了老夫手里?难道,冥冥中真有天意不成?
华观思虑良久,最后还是看起了唐伯虎的考卷。就算交给别人,最后也还要经我过目。既如此,我只需秉公阅卷就是了,至于他能排名第几,就看他的文章写的如何了。
华观想通了,便逐字逐句的看起了考卷。这一看之下,不由的精神大振。
“妙!妙啊!老夫很多年没有看到此等精彩绝伦的文章了!”华观忍不住赞叹出声。
同一屋办公的两名副主试一听华观发声,都抬头望了过来。
“太师,是何等妙文,竟能让太师如此赞誉!”一个副主试好奇的问道。
“哈哈,二位贤弟且过来,与吾一同观此妙文。”华观欣然相邀。
两个副主试对视一眼,同时放下手中正在审阅的考卷,起身走到了华观身旁。
华观将唐伯虎的考卷放在桌面上摊平,竟出声朗读起来。
那两个副主试一边观看考卷,一边听着华观的朗读,眼神越来越亮。
待华观朗读完考卷,一个副主试说道:“果然是篇精彩绝伦的妙文啊,此子文采,世所罕见。”
另一个副主试说道:“以某看,此文当列本届头名。”
华观手捋胡须,轻笑道:“那老夫就暂将此文列为头名,待二位贤弟阅完了手头的考卷,我们再碰头合计一下。”
“好!”两个副主试欣然点头。
华观提起笔,将这份考卷的编号写在了纸上,又在编号后写了个“壹”字。
两个副主试回到各自书桌后,继续阅卷。
华观又看了几分考卷,忽然,他又看到一份考卷上出现了眼熟的几句话。
这是那个胖考生的答卷吧?难道真有天意不成?皇上特意关照的两个考生的答卷,竟都落在了我的手里!
这会儿,华观再不犹豫,心安理得的看起了祝枝山的考卷。
嗯,这文章写的也不错。但比起那位瘦考生的文章,还是有差距的。
华观想了想,便将祝枝山考卷上的编号写在纸上,并在编号后注了个“叁”字。
天近午时,华观和两个副主试,都看完了考卷。用过午饭后,三人碰头,又经过一下午的汇总商讨,最后列出了榜单排名。
唐伯虎的编号排名,仍居榜首,祝枝山却被往后调了两个名次,成为第五名。
晚上,贡院中通宵达旦,官员们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近子时许,华观在大红榜单上用印。今年的乡试,至此总算是结束了。如果,张榜后也不出乱子的话,那么今年的乡试就可称之为圆满结束了。

☆、第102章 看榜

八月二十八,是南直隶省乡试张榜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贡院门口的告示牌前,就已经人头攒动了。
来的人,除了今年应试的考生,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以及爱打听消息凑热闹的金陵城百姓。
乡试虽然不像会试的影响力那么大,但对读书人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乡试若能考中,便是举人了。举人虽然只比秀才高了一个档次,但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却非常巨大。
成为秀才,只是踏入了士人的门槛,朝廷对秀才的优待,除了政治地位上的虚名,实际的东西,也只是免除田捐赋税。
而成为举人,不但有了参加会试的资格,而且,朝廷对身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每月还有一定的粮米、菜蔬及金钱补助。更重要的是,举人如果能得到官员的举荐,也可以在地方衙门出仕为官了。
虽然,大多数举人都没有出仕的机会,但到衙门里当个师爷或吏员,又或者到官员家中,当个幕僚食客,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所熟悉的白话小说《范进中举》,就真实的反应了明代秀才和举人身份地位的差别。当范进还是秀才时,他的老丈人一点都不拿他当回事,也从不给范进好脸色。但当范进中举之后,他老丈人对他的态度,就一下变得恭谨起来,简直对范进敬若神明。
正因为乡试对读书人的前程影响巨大,所以,不光是应试的考生,就连闲杂人等,也对今日的张榜格外关注。
贡院门口的读书人,相识的,不相识的,都互相闲谈着,不时的往贡院门口张望,期盼着能早一时看到榜单。每个人脸上,都一脸的紧张之色。即使偶尔笑一下,也是强装镇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