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宁老爷盛情!”徐经再施一礼,随即入座。
朱宸濠又望向唐伯虎和祝枝山:“徐先生已然答应下来了,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呢?”
唐伯虎和祝枝山互视一眼,二人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另一桌上的秋香,听见了朱宸濠他们的聊天内容,也在默默的替唐伯虎斟酌起了利弊。
徐经见唐伯虎和祝枝山犹豫不决,便小声劝道:“二位贤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虽说,二位的学问比徐某要好得多,可明年参加会试,也不一定就有完全把握中第啊。能到宁王爷身边做事,这可是多少读书人想求都求不到的机会呀!”
朱宸濠听见了徐经劝唐伯虎和祝枝山的话,也说道:“二位不必多虑。我有一言相告,二位若与徐先生同到我府上,我绝不会耽误三位攻读备考。如果,三位明年能高中进士,我也必会在朝廷出面,为三位的前程尽一份力。即便三位明年不能考中,若倦了在我府上的生活,也可以随时离开,我绝不阻拦。”
稍一顿,缓了口气,朱宸濠继续道:“我府上藏书众多,也有不少闻名一方的大儒和读书人,三位在我府上攻读备考,也其利多矣。”
祝枝山心动了,对着朱宸濠一拱手道:“宁老爷的盛情,祝某感激不尽!祝某私下的心意,自是愿意应下此事。不过,祝某家中尚有高堂健在,常言道,高堂在儿不远行,行必有方,是以,此事还请宁老爷允许祝某归家之后,与父母细细商议。若父母应允,祝某必立刻赶往南昌。”
唐伯虎听了祝枝山的话,也朝朱宸濠拱了拱手说道:“唐某的心意,与祝兄一般。还请宁老爷多宽限些日子。”
朱宸濠的目光在唐伯虎、祝枝山、徐经三人身上扫视了一遍,心中暗叹:唐祝二人做事沉稳,且遵循礼仪孝道,相比之下,这个徐经虽然年纪要比唐祝二人大一些,但考虑事情却欠周详,倒是落了下乘。
朱宸濠不由的对唐伯虎和祝枝山高看了一眼,笑道:“二位所虑,乃是人之常情。不管二位何时去南昌,吾都大开中门亲自迎接。”
于王府来说,开中门迎客,还是王爷亲自迎出,这个接待方式,可是最高规格了。
唐伯虎和祝枝山感激之下,再次朝朱宸濠施礼道谢。
秋香听见唐伯虎没有立即应下朱宸濠的邀请,也松了口气。
这时,店小二开始往桌上端菜了,众人便不再聊此事了,开始推杯换盏的饮宴。
古人因为夜间活动少,吃晚饭都比较早,此时虽然天还未黑,但店中已经有食客陆续结账走人了。
忽然,柜台处发生了争吵,众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
三个食客站在柜台前,正在结账。
“三位客观,请问你们有没有铜钱啊,您给的银两太大,小店找不开呀!”
柜台后面,账房先生为难的对那三个食客说道。
“掌柜的说笑了,你们同福客栈乃是棋匣镇最大的客栈,区区十两银子,怎会找不开?”一个食客高声说道。
秋香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柜台后面那位账房先生身上。只见此人极为年轻,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长得高高瘦瘦的,面目也比较清秀,却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
咦,这个账房先生,不会是姓吕名轻候吧?秋香又将此同福客栈往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那个同福客栈上联系了。
柜台那边,账房先生被人家噎了一句,脸色有些尴尬了:“这……小店虽是棋匣镇最大的客栈,但总有柜中零钱短缺之时,您这十两银子,小店确实找不开。”
“行了,掌柜的不用解释了。我看你是怀疑我这银子掺假了吧?”付账的那位食客,满脸玩味的说道,“你放心好了,我这银子乃是取自富兴钱庄,你看,这银子底下的印记还在呢,绝不会有假的。”
“这印记我自然看清了,可话说回来,这段时间世面上出现的假银,也都打着各大钱庄的印记,这让我如何辨认呀!”掌柜的为难道。他这么说,就等于默认了这位食客怀疑之言,他就是担心人家的银子是假的。
秋香听到这儿,一下惊住了。
“颜姐姐,这是怎么回事啊?难道世面上有假银?”秋香忙问颜蓁蓁。
颜蓁蓁点点头:“此事我也有所耳闻。近段时间,金陵城的世面上,也有少许假银出现。听说,越是金陵往南,世面上出现的假银就越多。尤其是这棋匣镇,假银最是泛滥。为此,应天府还专门派出过差人,到棋匣镇查访此事,但最终一无所获。听说,棋匣镇这边的商家,很多都不敢收银钱了,只收铜钱。”
“那这假银,是如何掺假的呢?”秋香好奇心起,打破沙锅问到底。
“据说,是在熔铸的时候,在里面加了锡。”颜蓁蓁答道。
“难道,就没有办法辨别吗?”秋香又问。
颜蓁蓁道:“按说,银子熔铸时在里面掺锡,成色会与不掺锡的银子有很大不同,即便不能目视辨别真伪,有经验的人,用火烧、牙咬、碰撞听声等方法,都是很容易辨别的。可这造假者不知用了什么方法,造出的假银,成色竟与真银别无二致,让人根本无从辨别。”
柜台那边,账房先生和那三个结账的食客还在就银子的真假争论,店中其余食客,也都饶有兴趣的盯着柜台那边看。
秋香想了一会儿,忽然站了起来。
“我知道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辨别银子真假。”
☆、第141章 假银风波(下)
“我知道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辨别银子的真伪!”
秋香此言一出,店中众人的目光,一下集中到了她的身上。有的人脸露惊讶之色,有的人一脸的怀疑,也有的人,目光变得‘色’迷迷的,好像只被秋香的容貌身段所吸引。
朱宸濠那一桌的几人,也都转过身子望向秋香。
“小姑娘,你可不要信口开河呀!”一个离秋香这一桌不远的中年食客,出声质疑秋香了,“我们棋匣镇近段时间的世面上,出现了很多假银,就连一些老于江湖的生意人都大皱其眉,以至于很多商家都不敢收大额的银子了。你年纪轻轻的,难道对于辨别银子真假的经验,比那些生意人还在行?”
这个中年人说话文绉绉的,显然是读过书的。他的质疑之言,也代表了此刻店中大多数人的想法。
兰芷若轻轻拉了一下秋香的衣襟,小声道:“你有没把握啊?”
秋香自信的一笑:“没有金刚钻,我哪儿敢揽这瓷器活啊,兰姐姐你就瞧好吧。”
说完,秋香又面向那个中年人,说道:“这位先生,小女子虽然接触过的银子不多,但却知道一点,银子的比重,比锡的比重要大的多。根据这个原理,是很容易辨别银子有无掺假的。”
“姑娘所说的比……比重,是何意啊?”那中年人好奇的问道。
秋香道:“这么说吧,不同的物品,在同样的体积之下,重量是不同的,这便是每件物品的比重。打个比方说,给您的一袋里塞满棉花,你一点都不觉得重。但要是塞满铁块,您或许站都站不起来了。换言之,铁的比重,比棉花的比重要大的多。银子和锡,或者是其他加入银子里的金属,也是同样的道理。”
秋香的话,让店中众人都思索起来。柜台处的账房先生和那三个食客,也都低头思考起来。
那位中年人思考了一会儿,忽然站起来朝秋香一拱手:“老夫明白姑娘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说,如果银子里掺了假,那同样重量的掺假银子,会比真银大一些,对吧?”
秋香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那中年人又道:“可是,如果造假之人掺入银子里的其它金属,比重跟银子相同呢?那岂不是同样无法辨别?”
秋香道:“老先生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这只存在于理论上。因为,据我所知,我们常见的物品比重,比银高的,就是黄金了。造假银的人,定是为了获利,他们总不至于愚蠢的往银子里添加黄金吧?”
“哈哈哈哈……”店中食客都笑了起来。
秋香心道:“比银的比重还要高的金属,除了黄金当然还有别的,不过,在这大明朝,那几种金属元素,或者是合金材料,还没被发现制造出来。”
那中年人也笑了,说道:“姑娘所言极是,老夫刚才的话,也只是出于好奇心作祟而已。实际上,据传言所说,造假银的人,很可能是在银子里掺了锡和别的东西。老夫自然也知道,锡比银子要轻的多,我这么说没错吧?”
秋香又道:“按照我们日常的说法,您说的没错。但若较起真儿来,你刚才这句话应该这么说——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锡比银要轻的多。”
“对对对,就是这个说法。”那中年人忙不迭的点头,“老夫今日受教了!”
说完,他就朝秋香很认真的拱手一礼。
“您老客气了。”秋香微微一笑。
朱宸濠眼睛盯着秋香,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流露出一脸欣赏之色。可很快,他就又皱起了眉头,似乎有所忧虑。
唐伯虎和祝枝山似乎已经习惯了秋香不时发表点新鲜论调,对此倒十分坦然。
柜台后那位账房先生,也想明白了秋香的论点,便拿出了一枚十两的旧银,与那位食客交予的银子反复比量。
不一会儿,账房先生就脸露失望之色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田园锦绣之农门商女 (陌凡辰) 香网VIP2018-01-01完结作为国家暗影卫的柳月烟,死于非命魂穿到古代也就罢了,刚醒来,斗极品亲戚,淡定从容搞定恶...
-
农家童养媳 (湘妃竹) 阿里文学网VIP2017-08-20完结白小菀穿越古代农家,爹死了,娘跑了。无奈之下,做了谢君谦的小小童养媳,带着谢家的...